普通心理学-13人格(已完)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13人格(已完)

普通心理学-13人格(已完)

日本
神经质、礼仪性、勤 劳性、开放性、外向 性
含蓄型、饰演型、三 人关系型
中国
外向性、尽责性、乐 观性、人际关系、灵 活变通性
知识型、社会型、实 干型
人格与健康
身心健康
人格因素和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 联,学会压力管理和自我调节是 关键。
生理健康
研究表明,人格类型可以预测一 些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状况。积极 的人格特质会带来身体和心理上 的好处。
人格与组织行为
领导力
人格特点可以影响领导风格,对组织的产生影响。
职业选择
人格与职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职业类型和人格的匹配度对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绩效
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可以对员工绩效的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人格特质可以缓解夫妻间的心理压力和
2. 性格匹配度
2
婚姻矛盾,增强夫妻之间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
人格特点会影响我们应对挫折和 压力的方式。增强情绪承受力是 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未来人格研究的趋势
脑成像技术对人格的 探索
了解人格特点对应的大脑区域 及其机制,深入揭示认知、情 感、行为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格 研究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 术挖掘与人格相关的互联网信 息,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特点与 趋势。
普通心理学-13人格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格的定义、性格理论分类、人格测量方法 等内容。我们会介绍一些心理学家的著名人格理论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人格的定义与特征
1 定义:
对个体思维、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长期而稳定的特质描述。
2 特征:
唯一性、多维性、相对稳定。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人格)【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人格)【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格)【圣才出品】第12章⼈格1.⼼理学家是如何界定⼈格的?⼈格具有哪些特性?答:(1)⼈格⼈格是构成⼀个⼈的思想、情感及⾏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个⼈区别于他⼈的稳定⽽统⼀的⼼理品质。

(2)⼈格的特性①独特性⼀个⼈的⼈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独特的⼼理特点。

⼈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质、爱好、认知⽅式以及价值观等⽅⾯,都以⾃⼰独特的⽅式与环境相互作⽤。

②稳定性⼈格具有稳定性。

在⾏为中偶然发⽣的、⼀时性的⼼理特性,不能称为⼈格。

⼈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格跨时间的持续性和⼈格跨情境的⼀致性。

跨时间的持续性表现在个体的“⾃我”持久性上,即不管在⼈⽣的什么时期,从事什么⼯作,是穷还是富,幸福还是不幸,都认同⾃⼰是同⼀个⼈。

跨情境的⼀致性表现在不管⾝处何地,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家⾥还是⼯作单位,仍然是同样的特质或类似的⾏为特征。

③统合性⼈格是⼈的整个⼼理⾯貌,是由多种成分结合⽽成的有机整体,例如,⽓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观、世界观等,它们紧密联系,综合成为具有内在⼀致性的品质。

⼈格是统⼀的整体结构。

每个⼈的⼈格特征并不是孤⽴的,也不是各种特征的简单堆积,⽽是按照⼀定的内容有规则地结合起来⽽构成⼀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致性,并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格的统合性是⼼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功能性⼈格在⼀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的⽣活⽅式,甚⾄会决定某些⼈的命运,因⽽是⼈⽣成败的根源之⼀。

2.⼈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答:(1)⼈格结构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质、性格、认知风格、⾃我调控等。

(2)⼈格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格。

性格是⼀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格特征,表现了⼈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为举⽌中。

⼈格的核⼼成分是性格,它表现了⼀个⼈的品德,受⼈的价值观、⼈⽣观、世界观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十三章情绪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十三章情绪

第十三章情绪一、单项选择题1.言语的情绪色彩是由(A)控制的。

A、右半球B、下丘脑C、边缘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2.以下哪种情绪不属于谢弗划分出的六种基本情绪(D)。

A、爱B、喜悦C、惊奇D、兴趣3.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列维度不包含在其中的是(C)。

A、愉快—不愉快B、激动—平静C、注意—拒绝D、紧张—松弛4.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C)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5.当处于情绪状态时,(A)的反应引起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躯体神经系统6.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B)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外周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7.情绪的外部行为表现是(B)。

A、热情B、表情C、激情D、心情8.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B、应激C、激情D、心情9.一般地,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表情形式是(A)。

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语调表情D、手势表情10.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是(A)提出的。

A、罗素B、兰格C、坎农D、普拉切克11.在获取知识的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A)。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12.(B)在恐惧习得中很重要。

A、前额皮层B、杏仁核C、海马D、前部扣带回13.在情绪活动后,(B)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躯体神经系统14.(A)提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

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拉扎鲁D、沙棘特—辛格15、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提出者是(C)。

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拉扎鲁D、沙棘特—辛格16、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这表明情绪具有(B)。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与形成特征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与形成特征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和形成特征
• 类似于京剧中的脸谱。这样看来,人格似 乎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的表现,但只 是公开的一面,还有不公开的一面。
• 人格与自我。 • 人格高尚,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侵犯了他
人的人格尊严,指作为权力主体的资格。 • Gordon W. Allport (1897 ~ 1967,
• 当然,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 出生顺序的问题逐渐不存在了。
• 但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容易成为 众人注意的中心,若家长过于娇生惯养, 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 自利等不良人格特点。
• 3.学校教育的影响 • 学校教育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
的地位。这与儿童入学时所处的年龄阶 段有关。
F.H.Allport,1890~1978)曾综述过关于 人格的50种定义。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和形成特征
• 见陈仲庚等《人格心理学》第二章。但我 们不去详细分析这些定义。不从定义出发, 而从已有的研究出发。这样的问题,别人 未弄清楚,我们一下子也弄不清楚。
• 我们只从以下两方面来定义人格: • 1. 外在的行为模式:有以下各种说法 ——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和形成特征
• 当家庭气氛冷漠,死气沉沉时,儿童会 养成待人冷淡,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的 消极人格。
• 出生顺序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长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发现,长 子的人格多偏于保守、进取心较差、缺 乏自信、易受人暗示、不善于表达情感、 自卑、缺乏安全感。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和形成特征
普通心理学之人格定义和形成特征
• 相反,那些纵容型的父母,往往忽视对 子女人格的培养,或只顾自己的事情, 结果使子女从小就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 环节上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进而 对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都产生不良影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 人 格)【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 人 格)【圣才出品】

第12章人格1.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人格具有哪些特性?答:(1)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①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力、气质、爱好、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

②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

跨时间的持续性表现在个体的“自我”持久性上,即不管在人生的什么时期,从事什么工作,是穷还是富,幸福还是不幸,都认同自己是同一个人。

跨情境的一致性表现在不管身处何地,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家里还是工作单位,仍然是同样的特质或类似的行为特征。

③统合性人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由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例如,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它们紧密联系,综合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品质。

人格是统一的整体结构。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各种特征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内容有规则地结合起来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2.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答:(1)人格结构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2)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性格,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普通心理学人格医学知识

普通心理学人格医学知识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他具有健全的人格”
法律意义上
“她的人格高尚”
道德意义上
“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社会学意义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学意义上呢?????
心理学: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 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小故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战时,一家欧美报纸登载了这样一个故 事:在一间房子里掉了一根细针,屋子中 的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会对此做不 同的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意大利人耸耸肩膀,满不在乎地离去;
法国人顺手操起一把扫帚胡乱扫了一通,至于 针是否扫了出去并不在意,重要的是心理上得 到了安慰;
佩里朴:人格之 一,40岁,爱 好制作炸弹,出 身丽水,一口方 言的航海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瑶拉:人格之 一,17岁,双胞 胎妹妹,明星私 生饭,不良少女 ,伶牙俐齿,脾气 暴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耀燮:人格之 一,17岁,双胞 胎哥哥,天才少 年,画画高手,自 杀志愿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乐嘉的性格色彩学
蓝色人格——最佳的执行者 希望建立持久深入的关系 忠诚而真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自我调节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 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读书笔记
系统的认识了心理学,注意到很多没自己没留意到的自己,注意是改变的开始。 读这本书津津有味再读畅销书,大部分索然无味偏重学术的书很难畅销吗。 很多小伙伴问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看什么书,不妨就看这本,专门写给高中生的大一教材。 很适合想推荐给想报考心理学专业的高三毕业生!这是国内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教材,没有之一,也是心理 学考研的考试重点如果真的有兴趣做学术可以深入了解,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心理学小知识或者心理测试才想学心 理学,也可以高效劝退。 看了50几页可能对于没接触心理学的新人来说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也不知道他讲的这些社会心里个体心里这 些东西是为了啥还是说我想要的东西不在这本书里?真是索然无味真无趣。 和学校教材框架类似老师也推荐作为课外读物,普心上完再温习一遍。 干货很多,但是感觉要更新版本了。 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 谁情人节还在看心理学,喔,原来是期末考缓考的我 (╯-_-)╯╧╧。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感觉记忆 第四节短时记忆 第五节长时记忆 第六节内隐记忆
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表象 第三节概念 第四节推理 第五节问题解决 第六节决策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语言理解 第四节语言产生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
作者介绍
彭聃龄,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认 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谢谢观看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动机的理论 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情绪与脑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第四节情绪理论 第五节情绪的调节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笔记连载第十二章:人格1.人格的结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分布。
2、了解气质类型与特征的方法。
四、性格的含义与特征 人格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性格,但在 不同观点中对它的理解存在区别。在欧美 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中,强调气质和性格 的共同性,性格几乎等同于人格。而苏联 心理学则区分了气质和性格,认为气质体 现了人格的生物性,性格体现了人格的社 会属性。
卡根等区分了冲动与沉思这二种不 同的认知风格。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型反应快但 精确性差,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在元认知知识和认知策略上、学习 能力上,二种认知风格也有差异。
三、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等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 时性与继时性二种认知风格,左脑优势的 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 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
(二)内在的动力组织
1、稳定的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 机)。2、个人特质(内外向、灵活性等)。 3、心理倾向:情感体验的方式、思维方 式、稳定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正 是这些内部动力组织决定了一个人的行 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征 (一)整体性(统合性)
人格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人格的 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认知方式和自我 调控系统等,但人格并不是这些要素的 简单总和,而是这些成分之间错综复杂 地交互联系,交互制约而组成整体的。
棒框测验
镶嵌图形测验 :
第一套图形
第二套图形
第三套图形(放大图见后)
第三套图形(1)
第三套图形(2)
相对而言,场独立型者应对方式更为积 极,更能以灵活的方式控制自己的冲动,而 较少受自卑情绪影响,更喜欢需要分析技能 的课程;而场依赖型者更喜欢那些与人打交 道的课程。
二、冲动型—沉思型
四、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随着遗传和环境作用的不断展现,研 究者已区分出了三种特殊的遗传—环境交 互作用形式。
第一种形式,同样的经验环境对有不同 遗传构成的个体有不同的作用。 第二种形式,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 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第三种形式,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 会寻求、改变和创造不同的环境。
(三)气质的体型说
体型
气质类型
行为倾向
动作缓慢、爱好社交、情 内胚叶型 内脏紧张型 感丰富、情绪舒畅、随和、 有耐心 动作粗放、精力旺盛、喜 中胚叶型 身体紧张型 爱运动、自信、富有进取 性和冒险性 动作生硬、善思考、不爱 外胚叶型 头脑紧张型 交际、情绪抑制、谨慎、 神经过敏
体型、气质类型和行为倾向
(四)共同性与独特性 同一时代、地域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 格特点。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环境、 后天经验都不完全相同,因此世上没有完 全相同的二个人。
(五)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 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这 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
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人格是在遗传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 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物遗传、自 然物理、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早期童 年经验、学校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格 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 灵活性,确定了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及其 外部特征,并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 质类型的生理基础,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 系。 它们可以与体液说相比较。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 说为气质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对后来人 们研究气质的生物学性质具有很多启示。 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神经活动类型并不 总是和气质类型相吻合,个体的身体组织、 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其气质也有 重要影响。
结论:
(一)在人格成因上,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是交互作用的,没有环境,遗传就 不起作用,没有遗传,环境也不起作用。
(二)两者的重要性随人格特征的不 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一类特征 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 念这一类特征上,环境较为重要。 (三)将来的研究不是要知道某一特 质是遗传决定或环境决定,而是要了解遗 传与环境两者的比率是多少,以及两者如 何交互作用。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那些与生俱来的形成某些特 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具体是指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 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气质与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无关。 2、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3、 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气质的类型理论 (一)体液说 根据不同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 古代学者提出了气质类型的体液说,将人 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 液质。
根据苏联心理学观点,性格是由多种 心理特性组成,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 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 认知特征。
第三节 认知风格
一、场独立型—场依赖型
威特金的场独立型--场依赖型的认知方 式研究最初开始于知觉研究。他根据个体 在不依赖环境(场)而知觉的能力上的差 异提出了场独立型—场依赖型的概念。接 着他发现这种知觉上的差异与人格的其他 差异有关。
血 型
气质
心理特征 性情温和,老实稳妥,多疑虑, 怕羞,顺从,常懊丧追悔,依 靠他人,独居少社交,感情易 冲动
A
消极保守
B
AB O
感觉灵敏,不怕羞,不易受事 积极进取 物感动,长于社交,多言,好 管闲事 外表是B 型,内里是A型 A型为主,含有B 型的分子 积极进取 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 挥,爱支使别人,有胆识,不 愿吃亏
三、气质对个体心理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气质对能力的影响 1、气质与智力活动。气质虽不能决定 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成就大小,但影响智 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2、气质与运动能力。某些气质特点有 利于某些能力的发展,而有些气质特点则会 阻碍某些能力的发展。
(二)气质对职业活动的影响
1、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可能有不同的 气质要求,不同气质的人对职业的适合度 不同。
血型与气质之间的关系
(五)气质的激素说 生理学家柏尔曼提出气质是由某种内 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他根据某种腺体特 别发达或不发达,将人分为六种类型:肾 上腺型、垂体型、甲状腺型、副甲状腺型、 性腺型和胸腺型。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 的气质特点。研究表明,激素缺乏或过剩 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确有影响,但激素说过 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神经系统对气 质的重要影响,这是其致命局限。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 问题时一步步地分析问题,每个步骤只 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 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同时性认 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 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 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二)复杂性 因为人格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 多侧面性,这些层次、维度和侧面有低级 和高级之分,重要与次要之分,主导和从 属之分,人格的各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三)稳定性与可塑性 人格特点是或多或少固定而经常地表 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特征,而在某个 特定情景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则不是。同 时,人格也并非完全一成不变。虽然过 程较缓慢,但外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改 变可以造成人格的改变。
2、气质与特殊职业。气质对人职业 活动的影响在一般职业中表现得并不明显, 而在一些特殊职业人员中职业对其气质特 质的要求则较为严格。 3、气质与职业成就。在一般职业活 动中,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成就。
(三)气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有 利或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一面。
(四)气质与自我教育
第十三章 人格 第一节 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指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 应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二 层含义:
(一)外在的行为模式 有以下各种说法:在各种情境中所表 现出的一贯的行为方式;个人适应环境的 习惯系统;个人的生活风格;个人的生活 方式;个人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实现其社 会角色的方式;做任何事的共同方式。但 这不能包括人格的全部。
克瑞奇米尔和谢尔顿的体型说对后人 研究气质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后来研 究表明,虽然体型可能受社会态度影响而 部分影响人的行为,体型与气质之间有某 种相关,但相关并不高,而且没有直接因 果关系,并不像他们所讲的那么简单与直 接。因此该学说并未被科学界所接受。
(四)气质的血型说
由日本学者最先提出,认为血型有A 型、B型、AB型和O型,相应的气质也有 这些类型,可以根据血型判断气质,甚 至预测爱情和事业。学术界普遍认为, 凭人的血型来判定人的气质类型是没有 科学根据的,已为许多心理学家所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