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总结一、买文具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里的,再算[ ]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用“小括号”“中括号”改变原式的运算顺序,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三、加法结合律1、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2、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3、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

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

运算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

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4、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乘四、乘法结合律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2、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3、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如;25X32=25X(8X4)=25X4X8 =100X8=8004、除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运算律知识点:运算顺序:先算中括号,再算小括号,先乘除再加减练习:简便算法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字母表示:a + b = b + a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字母表示:a × b = b × a练习:23+87=()+23 78+65=()+()65× 98=()+() 678+987=()+()看清符号哦~25+89+75+11= 342+79+58=54+67+46+33= 123+43+77+57=拓展: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知识点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注意:连加!!!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注意:连乘!!!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练习:73×25×4 125×63×8 4×(25×93)50+7+40+9 78+98+22+12拓展提高:上述规律可推广到更多个数相乘。

如:125×4×8×25=(125×8)×(25×4)=1000×100=100000练习:25×50×4×2×8×12525×25×4×8125×50×8×2根据上述推广可以拆分组合:25×32×125=25×4×8×125=(25×4)×(8×125)=100×1000=100000练习:125×64×25×516×125×525×16×550×25×16知识点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第五单元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第五单元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第五单元运算律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乘法结合律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加法运算时也有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表示为:(a+b)+c=a+(b+c)2、认识乘法交换律a、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1)上述规律可推广到更多个数相乘。

如:125×4×8×25=(125×8)×(25×4)=1000×100=1000002)加法运算时也有交换律,如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得一些运算简便。

50+7+40+9=(50+40)+(7+9)=90+16=106练习题:73×25×4 125×63×8 4×(25×93)12×125×5×8 32×125×25 48×125×5乘法分配律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字母表达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字母表达式

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四则混合运算
1.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加法交换律:a+b=b+a、a+b+c=a+c+b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 = b×a、a×b×c = a×c×b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a+b)×c = a×c+b×c a×c+b×c =(a+b)×c (a-b)×c = a×c-b×c a×c-b×c =(a-b)×c
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运算性质
1.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相当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b-c = a-(b+c)
2.除法的性质:a÷b÷c=a÷(b×c)
(a+b)÷c = a÷c+b÷c。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第1节买文具知识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2: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分步算式,然后再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写成综合算式。

知识点3: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时,书写顺序与分步算式的计算顺序相同;列综合算式时,只使用分布算式的已知数量,不使用分布算式中任何计算出来的数量;列综合算式时,要学会使用算式来表示算式的得数;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书写的算式,在下一步中做的是算式中的什么数,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第2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知识点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

加法交换律:a+b = b+a乘法交换律:a×b = b×a知识点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在两个数的加法中,使用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验算。

在两个数的乘法中,使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

在三个数的加法中,使用加法交换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在三个数的乘法中,使用乘法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3节加法结合律知识点1: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2: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

(a+b)+c = a+(b+c)知识点3:使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加的算式中,加法交换律可以改变加速出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用来改变运算顺序,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相加,在使用加法结合律改变应运算顺序时,应注意给先计算的那一步算式添上括号,这样既符合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又能够起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汇总

四 运 算 律一、买文具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那么乘除法可同时计算。

2.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中括号,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有中括号时,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

3. 混合运算图示如下: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b +a 。

2.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b ×a 。

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和乘法的计算是否准确。

三、加法结合律1.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 +(b +c )。

2.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时,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数的位置或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易错提示:计算时,没有参加运算的数要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抄写下来。

知识巧记: 混合运算并不难,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更简单,先算里面后外面。

要点提示: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更为直观方便。

易错提示:减法和除法中不存在交。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2
1.找朋友,连一连《一》
1. 12×25
=25×12
2. a+b=b+a
乘 5. (a×8)×125
法 交
=a×(8×125)
换 律
6. 15+(7+b)
7. =(15+7)+b
3. 42×4×25
乘 法
= 42×(4×25) 结
4.
a×b=b×a 合 完整版ppt课件 律
7.(a×b)×c
=a×(b×c)
=32 完整版ppt课件
630÷42 =630÷7÷6 =90÷6 =15
17
运算律的实际应用(二):
三、其它类型的简便运算: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先加、先减都一样
250÷8×4 =250×4÷8 =1000÷8 =125
先乘、先除都一样
完整版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c+b×c
a-b-c=a-(b+c)
a÷b÷c=a÷(b×c)
完整版ppt课件
5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温馨提示: 做简便计算时,要先观察,确定方法后
再入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6
575-201
125×24
35×14
630÷35÷2
32×5×4
25×(7×4) 431-297
560÷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24)×5=40×5+24×5
应用
在简便计算中,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往往是一起使用的;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可以正向用、反向用;还可以想办法表示出所要的形式,再计算。
125×9×8
=9×(125×8)
=9×1000
=9000
25×9×4
=(25×4)×9
=100×9
=900
(80+4)×25
=80×25+4×25
(51+29)+91=51+(29+51)
应用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简便计算中往往是一起使用的。
157+78+322
=157+(78+322)
=157+400
=557
554+249+146
=(554+146)+249
=700+249
=949
拓展
从一个数量依次减去两个数,可以看作是从这个数量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不变。
a-b-c=a-(b+c)
100-24-36
=76-36
=40
100-24-36
=100-(24+36)
=100-60
=40
乘法
名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相乘或后算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加法
名称
加法交换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前两个数相加或先算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b+a
(a+b)+c=a+(b+c)
实例
4+6=6+4
56+62=62+56
345+567=567+3345
(8+4)+6=8+(4+6)
(19+52)+48=19+(52+48)
=100×25+4×25
=2500+100
=2600
35×99+35
=35×99+35×1
=35×(99+1)
=35×100
=3500
拓展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a-b)×c=a×c-b×c
350×48-350×8
=350×(48-8)
=350×40
=14000
(20-2)×32
=20×32-2×32
=640-64
=576
38×101
=38×(100-1)
=38×100-38×1
=3800-38
=3762
字母表示
a×b=b×a
(a×b)×c=a×(b×c)
(a+b)×c=a×c+b×c
实例
3×5=5×3
45×56=56×45
123×568=568×123
(2×4)×5=2×(4×5)
(7×4)×25=7×(4×25)
(42×5)×6=42×(5×6)
(3+5)×10=3×10+5×3
(4+60)×20=4×20+60×20
=2000+100
=2100
34×72+34×28
=34×(72+28)
=34×100
=3400
(25×125)×(4×8)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44×25
=11×4×25
=11×(4×25)
=11×100
=1100
104×25
=(100+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