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8-2020年度科研项目指南

合集下载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是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各层面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等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本专项继续支持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的有关政府间协议框架下开展的各类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任务涉及政府间科技合作层面共同关注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及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的有关问题等。

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性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性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性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桂敏陈敬芳邓国防付亮曾谷清【摘要】氯法齐明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领域中老药新用的代表性药品,可有效增加耐多药结核病的痰菌阴转 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缩小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药 品作者对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核,抗多种药物性;氯法齐明;药物毒性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lofazi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IxTculosis GUI M i n', CHEN J in g-fm ig1'2 ■,DENG G uo-fang1. FU L ia n g1, ZENG G u-qitig1. 1School o f N ursing, University o f South China , H unan Province, H mgyan^ 421001. China-, ' C rude/ff Hospitals Create O ffice, Nfiliiimil Clinical Resemrh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the Third Pm lilp's Husliilal o f Shenzhen , Shenzhen 5hS112, China-, 1the Sm m d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s, the Third People' s Hospital o f Shenzhen, Shenzhen ^1SI I2,ChinaCm'mpmiding uuttwr:CHEN Jing-j'm g, Em nil:138****9640@163.cum【Abstract】Clofazimine is a representative repurposed drug in the field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 Clofazimin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lung lesion absorption, and cavity reduction of MDR-TB, without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drug recommended by the WHO guidelines. We brief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adverse reaction management of clofazi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DR-TB.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clinical research.【Key words】Tuberculosis,multidrug-resistant; Clofazimine; Drug toxicity耐药结核病疗程长、治愈率低.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 题•研发抗结核新药和探索治疗新方案迫在眉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健康长寿先导专项(青年奖掖项目)任务申报书任务名称:承担单位:(公章)任务负责人:(签字)项目执行期限: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填报日期:年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制二〇一八年填写说明一、任务申报书由承担单位组织填写,编写人员应客观、真实地填报有关数据,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

二、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三、纸面不敷,可另加页。

不得改变本申报书中表格格式和结构,带有…标记的表格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应行数。

四、正文请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双面打印,简单装订。

一、基本信息二、主要参与人员(不包括任务负责人,限在编人员和博士后)注:人员类别是指: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博士后。

2三、任务摘要四、立项的必要性五、任务目标六、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七、预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意义十、任务概算方案十一、审核意见(一)承担单位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二)承担单位审核意见及承诺十二、声明(一)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项目参与人员在职证明(见附件)(二)医学伦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审查意见(如涉及)(三)遵守科研诚信、医学伦理、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和人类遗传资源审批等管理规定的承诺书(四)任务负责人5篇代表性论文的封面、目录、正文(包含标题和姓名页)、封底复印件(五)近五年承担在研国家科技项目任务书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页面复印件(加盖单位科技处章)附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参与人员在职(在站)证明(样式)承担单位名称:单位人事部门盖章及负责人签字时间:年月日注:(1)人员类别是指: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博士后;(2)仅限填写编制内科研人员和博士后,包括任务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1。

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效果评价张延洁 1),张 璐 1),吴艳瑞 1),杨榆玲 1),范志祥 1),陈元晓 1),李 瑶 2),龙 莉 1)(1)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 ]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和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8级儿科专业为实验班,2018级临床专业为对照班。

在实验班实施案例教学,在对照班实施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

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 0.000 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满意;认为能帮助理解和灵活应用遗传病知识的占:93.04%; 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占:93.04%;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占:95.65%;能提高学习能动性的占:94.78%。

结论 案例教学适合医学遗传学课程,能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 案例教学; 医学遗传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 G4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 − 610X (2020)12 − 0160 − 04Efficacy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Medical Genetics CourseZHANG Yan-jie 1),ZHANG Lu 1),WU Yan-rui 1),YANG Yu-ling 1),FAN Zhi-xiang 1),CHEN Yuan-xiao 1),LI Yao 2),LONG Li 1)(1)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 2) School of ContinuingEducation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medical genetics course. Method The whole class majoring Pediatrics in 2018 batch was the experimental class,and the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in 2018 batch are the control class. Case-tea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control class.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result analysis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final exam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lass (P < 0.000 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effect of case-teaching. 93.04% respondents thought it helped them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knowledge about genetic diseas flexibly,93.04% respondents thought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 were improved;95.65% respondents thought their reasoning ability improved;94.78% respondents reported they were more motivated in learning. Conclusion Case-based teaching is suitable for medical genetics course; it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icacy and outcomes.[Key words ] Case-based Teaching;Medical Genetic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医学遗传学是运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公示清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公示清单
附件3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华南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杜红丽 顾建新 张学工 吕晖 单鸿 李全政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1546 1569 1433 1475 1923 2462 项目实施周期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SQ2018YFC090062 医学生命组学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SQ2018YFC090041 面向临床的糖组学和糖蛋白质组学高效分析技术研发 SQ2018YFC090002 SQ2018YFC090124 SQ2018YFC090075 SQ2018YFC090081 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关键信息技术研发 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关键信息技术研发 基于实时高空间分辨率和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的食管 癌临床诊疗方案研究 精准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基于整合医学模式下临床整合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整合医学模式下临床整合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收稿时间]2020-04-02[基金项目]广东省2017年度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312号,立项文件:粤教高函〔2018〕1号)、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8JX01,立项文件:广药大附一通〔2018〕23号)。

[作者简介]刘维(1984-),男,四川荣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与管理。

[摘要]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目前运行的课程体系大多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处理及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临床实际病症问题的能力。

整合医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体系的构建,能有效提高临床学生疾病处理综合能力,同时亦有助于临床一线教师从多学科途径建立教学多元化模式,对于临床带教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与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合医学;临床教学;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6-0077-03University Education以1910年Flexner 报告为标志,高等医学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

进入21世纪后,诸多世界著名医学学府纷纷打破学科壁垒,开创了以“器官系统”为理念的医学教育新模式[1]。

然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目前运行的课程体系大多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处理及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临床实际病症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在于过分强调各学科的独立性,割裂了学科间的关联性,使得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脱节,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整合医学模式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横向纵向的课程整合,整合医学相关资源,有纵向与横向的整合,有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有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整合,有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整合,有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有社会环境与心理素质的整合,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推行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更能多元化、多维度、多学科地保障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的教学活动实践,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支撑。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6.24•【文号】全继委办发〔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6.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继续教育正文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全继委办发〔2019〕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委有关直属联系单位及相关学协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各有关单位:为积极推动“十三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现就做好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时间新申报项目:2019年7月15日至9月16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2019年7月15日至2020年1月15日;备案项目:2019年7月15日至2020年1月31日。

请各有关单位(各级行政用户)按上一级规定的申报时间在国家级CME项目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中及时设定本级的申报时间范围,以便于下一级单位及时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二、申报途径通过“国家级CME项目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申报,网址:。

三、相关要求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按照《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附件)执行。

四、注意事项(一)请各省(区、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及直接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申报项目的单位,依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组织做好项目审核及申报工作。

(二)各省(区、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及直接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申报项目的单位登录国家级CME项目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后,通过“项目管理”栏目下的“疑似负责人超项查询”,可查询项目负责人可能存在的超项情况(根据规定,除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外,每个项目负责人每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上述单位在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申报项目前,可按相关要求依据项目申报的实际情况酌情进行处理。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20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20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20年度课题申报指南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牵头组织部门2019年1月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0年度课题申报指南“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以全面提高我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完善国家传染病综合防控、应急处置和科学研究三大技术支撑体系为目标,着眼于构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体系,自主研发传染病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方案和防控策略,建立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的防治技术平台,为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乙肝向中低流行水平转变、肺结核“两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十三五”专项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部署完成。

2020年是专项“十三五”期间的收尾阶段,将紧紧围绕专项总体目标,以“十三五”中期评估和深度评估为依据,以弥补薄弱环节、充实成果库和满足应急性需求为导向,以后立项后补助方式组织。

2020年新立项课题组织立项工作将继续依托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并由专业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发展中心)具体实施。

一、研究方向2020年度课题支持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单位:1)前期先行投入资金用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新型诊断试剂、配套设备等产品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活动,已取得了符合专项目标的传染病新型诊断试剂、配套设备等产品,在2016年1月1日之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解决传染病诊断方面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和技术短板,具备产业化应用及推广价值;3)属于已完成的项目或课题,成果可验证和评价,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业界认可及应用;4)研发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申报单位为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持有单位;6)在前期研发阶段未获得本专项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8-2020年度 科研项目指南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999年以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组织开展了医师资格考试,对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中心就医师资格考试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发布科研项目指南,支持相关研究课题。

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医学教育、医师资格考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具有一定教育测量学基础。

中标单位需在中心指导下开展研究。

2018-2020年度,中心拟支持科研项目具体情况如下:研究一: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研究(一)内容说明在既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职责和岗位胜任能力;研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生群体特征和获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的注册在岗情况;结合“3+2”人才培养制度,对考生群体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制定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准入要求;研究制定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考试设计方案;研究已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继续申请执业医师资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宜的考试设计方案。

(二)研究目标1.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报告;2.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准入要求;3. 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4. 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设计方案;5.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申请执业医师现状研究报告;6.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申请执业医师考试设计方案。

(三)预计周期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25万元。

研究二: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试卷长度研究(一)内容说明研究适合于临床、口腔和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乡村全科)医学综合考试的试卷长度(题量、文字量、考试时长),对考试设计提出建议。

要兼顾各类别专业构成特点,分类别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形成研究报告,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内容:1. 各类别、级别医学综合考试的试卷的试题量、文字量;2. 各类别、级别医学综合考试的试卷的机考考试时长;3. 以上建议的实测试卷长度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学依据。

(三)预计周期2018年6月至11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20万元。

研究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研究(一)内容说明采用文献复习、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调研考察、访谈、专家咨询、专家讨论、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6部分内容,分别为:1.国内外口腔医师执照考试的比较性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检索和梳理,研究世界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口腔医师执照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包括组织方式),并与我国口腔医师资格考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共同性、差异性、优势与不足,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设计。

2.我国口腔医师执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全国口腔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从业状况、工作现状及专业水平,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口腔医师准入标准、报考资格和考核内容提供依据,并提出建议。

调查对象可包括从业于一级(含一级)以上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门诊部、诊所具有有效的口腔医师资格,目前从事口腔疾病诊疗工作的医师。

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包括但不限于医师基本信息、工作情况、学术背景和专业技能。

3.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风险评估研究。

采用文献检索了解国外开展分阶段考试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讨论等方式了解医师资格考试利益相关方(包括卫生计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行业组织,教师、医学生、考生、考官等)对实施口腔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存在风险及解决办法等内容的意见,总结归纳,分析论证,提出工作建议。

采用文献检索了解国外开展分阶段考试的主要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讨论、实地调研访谈、统计分析等方式了解医师资格考试利益相关方(包括卫生计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行业组织,教师、医学生、考生、考官等)对现行口腔医师资格考试的意见和建议,对如何分段、时间节点的选择和考试方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国内部属、省属以及在医师资格考试中表现较好、一般和较差的部分口腔医学院校实地考察和参加医学教育学术活动,深入了解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为科学设计分阶段考试提供依据。

4.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准入基本要求研究。

运用口腔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讨论等方式研究制订口腔执业医师不同阶段的准入基本要求。

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大纲研究。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咨询和讨论、统计分析等方式研究制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内容,制订考试大纲。

6.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设计与方案研究。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设计方案(包括考试设计和考试实施方案)。

(二)研究目标1.完成国内外口腔医师执照考试的比较性研究分析报告。

2.完成我国口腔医师执业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3.完成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风险评估研究分析报告。

4.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准入基本要求。

5.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内容,制订考试大纲。

6.完成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设计与考试实施方案。

(三)预计周期2018年5月-2019年11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60万元。

研究四: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基本要求与考试评估研究(一)内容说明采用文献复习、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调研考察、访谈、专家咨询、专家讨论、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5部分内容,分别为:1.调查了解我国医学专科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办学总体基本情况,包括:2015-2017年来院校教育专业设置、教育资源与条件;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效果;院校的招生规模、生源情况;院校不同学年的医学专业开设学制及方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学时安排、采用的教学方式及所用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作法与成效;毕业生去向及就业情况;院校教学工作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联系程度,有无针对医考大纲修订而进行的教学计划调整;未来的口腔专科教育发展的走向与规划。

2.借鉴国内外口腔医师岗位胜任力研究和考核评价研究结果,通过文献复习、实地调研、访谈或座谈等方式对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探索基于该胜任力模型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评价方法。

3.根据上述两项研究结果,对我国医学专科院校口腔医学专业教育教学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要求和任务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4.对2013-2017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评估,完成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结果的实证效果研究报告;对2013-2015年通过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后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完成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的实证效果研究报告。

包括:考试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考试内容是否符合实际,试题难度是否需要调整,试卷结构和质量是否需要优化;理论与知识、实践技能部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科的掌握情况;考生构成分布情况(年龄、性别、学历、学制、专业层次、来源地区、毕业院校层级、试用期单位层级或工作单位层级);不同考生构成下考试结果的差异;对院校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5.根据实证评估结果,对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出意见和建议,包括:考试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设计、考试实施方案及对包括考试模式改革在内的考试改革工作意见与建议。

(二)研究目标1.完成我国口腔医学专业专科院校办学总体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2. 完成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3. 完成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基本要求研究分析报告。

4.完成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评估方案及评估报告。

5.完成通过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的医师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评估方案及评估报告。

6.提出对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及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三)预计周期2018年5月-2019年11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25万元。

研究五:实践技能考试中医学人文的考查方法研究(一)内容说明借鉴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的成果,进一步研究制定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医学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考察的设计方案和考试方法。

(二)研究目标1.细化实践技能考试中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2.制订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考试大纲。

3.提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医学人文素养设计方案和考试方法。

4.编制考试方法的样题。

(三)预计周期2018年6月-2019年12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15万元。

研究六:全科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研究(一)内容说明按照(助理)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要求,以保障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水平为导向,紧密结合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全科医生的服务内容,开展(助理)全科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访谈和调研,构建全科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二)研究目标1.构建全科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2.研究制订全科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准入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三)预计周期2018年6月-2019年12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30万元。

研究七:实践技能考试信息化应用研究(一)内容说明以医师资格考试和分阶段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考生为研究对象,以实践技能考试流程运转为研究考察过程,以录播系统作为控制因素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考察不同形式评分等效性,验证完善录播系统、网络评分系统和实践技能考试流程控制系统实用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目标确定“实践技能考试录播、评分系统”需求,建立并完善系统;建立并完善实践技能考试流程管理系统;建立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含试题开发)与录播、评分系统和考官培训配合体系标准。

(三)预计周期2018年6月-2020年12月。

(四)计划支持经费50万元。

研究八:医师资格考试口腔执业医师实证效度研究(一)内容说明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口腔执业医师类别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抽取一定数量并具有代表性的考生群体,以他们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的表现为标准评价医师资格考试的实证效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