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复习提纲复习过程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机械包括机器和工具。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
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力•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标准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匣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8. 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童范用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屮央最低处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稈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11. 实验室中常川的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
C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C.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羽,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测量范围的温度•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屮,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实验部分- 环境保护实验- 实验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步骤:观察周围环境,比较干净和脏乱的地方,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脏乱的地方会导致环境污染,而干净的地方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声音传播实验- 实验目标: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掌握声音传播的条件- 实验步骤:用两个杯子和一根线连接它们,一个人在杯子里说话,另一个人用耳朵听杯子底部的声音- 实验结果:声音可以通过线传播,但是线必须绷紧、摇动,才会传到另一个杯子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天气的变化- 描述:天气是指一定时期内大气状况的综合反映,包括气温、湿度、风力等- 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阳光的照射、地面的不同特性,导致了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影响:不同的天气状况会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产生影响,如冷天要穿暖和的衣服,下雨天要带雨伞等- 植物的生长- 描述:植物从种子萌发,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植物- 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和水分,而养分通过根部吸收,从而使植物能够生长- 影响:植物的生长与水分、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关,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也会有所不同人体卫生与健康- 身体部位的卫生- 描述: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清洁和卫生,特别是手、脸、口、鼻等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 方法:定期洗手、洗脸,刷牙,避免摸口、鼻等部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作用:保持身体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保持健康- 饮食均衡- 描述:摄入各类食物,合理搭配食物,使得身体获得各种营养物质- 方法: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肉类、鱼类、豆类等蛋白质食物,每天喝足够的水- 作用:饮食均衡有助于身体健康,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的发生物质的变化- 固体与液体的变化- 描述:物质在经过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由固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例子:水在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却就可以变成液体水;蜡烛在被加热后融化成液体,在冷却后凝固成固体- 形式:固体与液体的变化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的一些重点复习内容提纲,希望对同学们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1. 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 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追求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必要性和可行性
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点
- 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观点
- 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组织和领导机构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
- 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中的参与和管理
4.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
- 社会主义经济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 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
- 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和公平分配原则
5. 科学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和和平共处
- 国际无产阶级团结和社会主义国际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和公正贸易观点
- 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6.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挑战
-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和应对
- 当前资本主义的困境和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7. 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和意义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
为保证准确性,请确认相关内容并进行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粒子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概念及要素
- 运动的描绘方法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力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采用合理的能源
-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优劣比较
- 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章:声的传播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三要素和特性
-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声的阻抗和衍射
第六章:光的传播
- 光的概念和产生
- 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第七章:电的产生和传输-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 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八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质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
- 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和总结,祝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1.1科学思维特点(观察、归纳、假设、实验、推理)1.2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统计法)1.3科学研究过程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2.1物质的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3物质的分类3.生物多样性与进化3.1物种的多样性3.2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3.3进化过程与证据4.细胞与生物4.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2细胞的组成与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3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新陈代谢、自我复制)5.粒子运动与热学知识5.1粒子模型(固体、液体、气体的粒子排列与运动)5.2温度与热量5.3热学性质(导热、热膨胀、热传递)6.声与光6.1声的产生与传播6.2光的产生与传播6.3光的反射与折射7.地球与地理知识7.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自转、公转)7.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7.3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层、水圈、岩石圈、生物圈)8.物质的变化与反应8.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8.2物质的变化与守恒8.3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9.生物与环境9.1生态系统与生物圈9.2生物的功能与适应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9.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科学技术与社会10.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0.2科学技术的应用(医学、农业、能源)10.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以上是七年级科学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这个提纲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复习提纲1.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中的小格子是细胞,我们周围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4.判断: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是相同的。
(错)细胞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对)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对)细胞只会生长,不会繁殖(错)塑料也是由细胞构成的(错)5.课本第三页:要能看图认出这是什么细胞6.能够根据图片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目镜、物镜、调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7.简答题:动植物和人的身体会从小到大,直至衰老死亡,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所以生物体也就经历了从小到大,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
8.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9.在妈妈肚子里的孩子,叫做胎儿。
出生时,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头朝下的。
10.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大约呆9个月的时间,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慢慢地长大。
11.妈妈孕育胎儿的地方叫子宫。
12.双胞胎可以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
13.判断: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不吃也不喝.(错)妈妈怀孕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像一粒种子一样种植在妈妈的子宫里。
(对)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呆大约九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对)14.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5.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6.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一要加强锻炼二要合理饮食三要保证睡眠四要心理咨询。
17.不同人、不同地区青春期发育状况不同。
18.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19.我们绘制的身高变化曲线图上,相邻年龄之间的连线坡度大,表示身高增长得快;坡度小,表示身高增长得慢。
(对)20.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因尽量多吃肉、蛋、奶之类食物,这样营养才跟得上。
(对)21.任何生物都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对)长得十分相似的双胞胎不存在变异现象。
(错)我和爷爷、奶奶之间可能有遗传现象发生。
(对)生物依靠变异不断产生新的品种,不断进化。
(对)兄弟姐妹之间相貌的不同也是变异。
(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遗传现象。
(对)2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变异现象。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遗传现象。
23.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喝热水、烤火、多穿衣服、晒太阳等。
24.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物质,能够很快使身体热起来的食物有肉类、辛辣食物等。
25.让身体很快热起来的运动有跑步、跳绳、爬山、跳舞等。
26.冬天烤火属于外部加热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对)肥胖儿童都是吃得太多造成的。
(错)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对)27.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多穿衣服能使身体热起来,因为衣服能够保温。
28.简答题: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维持身体的基础代谢;满足日常活动的需求;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
29.简答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毛皮聚光保温;脂肪很厚;脚掌肥大而且有很厚的密毛。
30.给肥胖的同学设计一个减肥计划。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1.摆的快慢指摆的周期,周期小则快,大则慢。
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动越慢。
越短,周期越小,越快。
32.钟摆由摆锤和摆绳组成。
钟摆摆动快慢是一定的,这个规律是由伽利略发现的。
钟摆的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3.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
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秋千、钟摆、挂着的牌子。
34.判断:同一个摆,摆动快慢是没有规律的。
(错)钟摆摆动快慢取决于摆线长短。
(对)摆锤轻重对摆动快慢有很大影响。
(错)钟摆摆动快慢是可以控制的.(对)玩秋千,体重大的荡得快,体重轻的荡的慢。
(错)35.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
每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B):A、摆线长5厘米的摆。
B、摆线长3厘米的摆C、摆线长10厘米的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A、摆质量相同,摆线短的摆动速度快。
B、摆质量相同,摆线长的摆动速度快。
C、摆线长相同,摆质量小的摆动速度快。
36.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火镰、火石、火燧等37.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摩擦生热。
38.判断:钻木取火是一种能量生成。
(错)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对)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成光能的过程。
(错)40.选择:下面属于摩擦生热现象的是(B)A、煮饭的锅里冒出热气。
B、飞机降落时,轮胎与跑道擦出火花。
C、铜条加热后变粗。
下面不是古人取火方法的是(C)A、钻木取火B、阳燧取火C、火柴取火41.像电铃、电话听筒、玩具车马达这样,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42.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43.电磁铁有两个磁极,称为N极和S极。
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
44.判断: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错)制作电磁铁时,绝缘导线必须按照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
(对)电磁铁的两极是不能改变的。
(错)45.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与串联电池的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多少有关。
串联电流越大,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强。
46.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制作的。
它主要是由一大块铁芯和缠绕在铁芯周围的线圈构成。
47.判断:人们利用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性制成了电铃。
(对)电话听筒和收音机扬声器里都有电磁铁。
(对)电磁铁的磁力是不可改变的。
(错)48.选择: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A)A、增加线圈匝数。
B、加长导线长度。
C、改变电池连接方向。
49.选择:下列物体中,(C)含有电磁铁。
A、电灯B、电炉C、电话50.常见的能量:机械能、电磁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化学能、其他能。
5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地球上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太阳。
5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53.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光能、电能、热能。
54.判断:能量之间的转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种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
(对)没有能量,我们也可以工作、学习、生活。
(错)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对)机械能只能转化为电能、光能、声能等。
(错)流动的水、风、太阳、电、食物、潮汐、原子核等,都具有能量。
(对)55. 用手弯折铁丝,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用梳子梳理头发,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56.凡是能够提供可以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57.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
叫做常规能源。
58.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59.目前,人类已探索发现了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60.判断: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对)风能、水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错)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应该尽可能地提高他的利用率。
(对)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对)61.下列不是常规能源的是(C)A、煤B、石油C、微生物62.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A)A、能源B、石油C、煤63.在几十亿年里,(C)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A、可燃冰B、煤成气C、太阳能64.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构成大气层的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65.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66.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一层空气。
它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
67.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进入地球大气层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
68.大气层是包围在地球外部的圈层,它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
地球上生物的生长与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大气臭氧的减少,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
69.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
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
当两地气温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
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风的观测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方向和大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大小。
70.判断:风是由于两地区之间出现温差而形成的。
(对)在海滨,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对)在风的模拟实验中,实验箱是模拟大自然中一定的空间。
71.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72.飞机着陆时,从机尾释放出的伞叫阻力伞;空投物资装备用的伞叫投物伞;在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回收中用的伞叫回收伞。
73.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相同的降落伞降落不同的重物时,下降速度快的是A、物体重的B、物体轻的74.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降落相同质量的两个人时,下降速度快的降落伞是(A)A、伞衣面积相等,伞绳较长的B、伞衣面积相等,伞绳较短的75.航天飞机降落到跑道上进行滑行时,阻力伞所受的空气阻力随飞机滑行速度的减缓而(B)A、加大B、减小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