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强螺栓安装要求及法兰贴合面的工艺要求.
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

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高强螺栓连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连接型式,高强螺栓和螺母均用高强度钢制成。
通过拧紧螺栓,对高强螺栓施加以强大的预拉力,借高强螺栓轴力夹紧经摩擦处理的板束,从而使板面之间产生摩擦力,并以摩擦力传递外力。
这种连接型式具有:传力均匀,受力性能好,承载力高,耐疲劳,安全可靠;施工简便、迅速,易于掌握,可以拆换等优点。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高强螺栓施工。
一、材料要求1、高强螺栓有大六角头高强螺栓和扭剪型高强螺栓两类。
其力学性能和紧固后的连接性能相同,只外形和操作工艺不同;扭剪型高强螺栓只少一个垫圈。
要求螺栓、螺母、垫因配套,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螺栓、螺母、垫圈不配套,螺纹损伤的不能使用;如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2、涂料涂料的品种、性能和色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质量证明书。
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砂轮机、喷砂机、电钻等。
2、主要工具电动扭矩扳手、手动扭矩扳手、一般开口扳手、轴力计、钢尺、铰刀、尖头撬律、冲钉、钢钎等。
三、作业条件1、编制高强螺栓安装操作规程,或施工工艺卡,并进行技术交底。
2、备齐操作机具设备,并进行维修、试用,使处于完好状态;钢尺,电动、手动扭矩扳手应经计量部门检定校正,并取得证明。
3、检查安装钢构件的轴线和连接部位的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过大偏差应及时处理。
4、检查连接部位螺栓孔的孔径和孔距、孔边的光滑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毛刺的必须去掉。
5、对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高强螺栓的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分别复验扭矩系数和预拉力。
前者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后者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6、对构件的连接部位及垫板的摩擦面,安装前,应逐组复验所附试件的摩擦系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摩擦面严禁被油污、油漆等污染。
7、检查高强螺栓的数量、规格、配套和外现质量,符合要求的,按规格分类装箱存放备用,不合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标准

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高强螺栓连接的施工工艺标准,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强螺栓连接广泛用于各种钢结构的建筑、桥梁、机械设备等领域,因其具有高强度和易拆卸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档主要包括高强螺栓连接的材料要求、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内容。
2.1 螺栓材料高强螺栓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螺栓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螺栓,如GB/T 3632等。
•螺栓的材料应为合金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螺栓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常用的强度等级有8.8、10.9、12.9等。
高强螺栓的螺母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螺母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螺母,如GB/T 6170等。
•螺母的材料应与螺栓材料相匹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3 垫圈材料高强螺栓连接中使用的垫圈应符合以下要求:•垫圈应采用合格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弹性橡胶、石棉橡胶等。
•垫圈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垫圈的厚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保证连接的紧固力和密封性。
3.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选用的螺栓规格、紧固力要求、施工顺序等。
3.2 材料检查确保所使用的高强螺栓、螺母和垫圈材料符合要求,材料的批次和证书应与质检部门核实。
检查使用的扳手、扭力扳手等工具的准确度和可用性,确保工具可靠且能满足施工要求。
3.4 工作环境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安全和整洁,并提供所需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3.5 人员培训培训施工人员,使其了解施工要求、工艺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4. 施工工艺4.1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和螺栓规格,使用合适的钻头对连接薄板或梁柱进行钻孔,孔径和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清洗孔口用钢丝刷、气枪等工具将孔口清洁干净,去除孔口的锈蚀、油污和杂质,以确保螺栓的贴合度和摩擦力。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1)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流程高强度螺栓采购与保管→螺栓领用与配套→摩擦面检查处理→施工力矩确定→拧紧顺序确定→高强度螺栓的穿孔→初拧→(复拧)→终拧→标记(2)高强度螺栓采购与保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由制造厂按批量配套供货,应该具备出厂合格证,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型号、尺寸及技术条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228~1231-84和GB3632~3633-83的规定。
钢结构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二个垫圈组成;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由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组成。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注明的规格、批号、编号,供货时期进行清理,分类保管。
存放在室内仓库中,堆积不要高于3层以上,室内应长期保持干燥,防止生锈或被玷污以免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其底层应距地面高度300mm以上。
经长期存放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使用前,应再次做全面检查,开箱后发生异常现象时应进行检验。
经过鉴定合格后在进行使用。
(3)螺栓领用与配套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领用应严格按照安装计划进行,螺栓的长度和孔径不能搞错。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长度选择按下式进行计算:L=L′+ns+m+3p式中:L′——连续板厚度(mm);n——垫圈个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为1,大六角螺栓为2;s——高强度螺栓垫圈厚度(mm);m——高强度螺栓的螺母公称厚度;p——螺栓螺纹的螺距,参见表6-3所示。
表6-3 高强度螺栓螺纹的螺距(mm)安装时,应按当天工作量进行领用,尽量当天用完。
剩余螺栓要交会库房妥善保管,不得乱放、损伤螺纹或被沾污。
高强度螺栓的配套是指将螺栓按照各节点的需要量,将螺栓随构件吊装到工作点。
具体做法是:在所吊装的构件节点部位挂上帆布口袋,将该节点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按件数、规格放入口袋中随构件吊装。
这样做避免了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高空搬运的环节,做到统一发放,集中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要经常检查帆布口袋的强度,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口袋,防止螺栓高空坠落。
高强螺栓的安装要求及方法

高强螺栓的安装要求及方法
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的安装要求及方法
1.安装时高强螺栓应自由穿进孔内,不得强行敲打。
扭剪型高强螺栓的垫圈安在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的一侧应和螺母接触,不得装反(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垫圈应安装在螺栓头一侧和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栓头接触,不能装反)。
2.螺栓不能自由穿进时,不得用气割扩孔,要用绞刀绞孔,修孔时需使板层紧贴,以防铁屑进进板缝,绞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除铁屑。
3.螺栓穿进方向宜一致,穿进高强螺栓用扳手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栓,以高强螺栓替换。
不能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且摩擦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高强螺栓的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
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60%~80%,初拧的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
第二次紧固为终拧,终拧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
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1一般接头:应从螺栓群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
2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约束的自由端进行。
3从螺栓群中央向周围散布的体式格局举行。
初拧扳手应是可以控制扭矩的,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
为防止漏拧,当天安装的高强螺栓,当天应终拧完毕。
高强螺栓安装方案

高强螺栓安装方案高强度螺栓施拧方法采用扭矩法,施拧工艺为:初拧→复拧→终拧。
采用扭矩法施拧时,按生产厂提供的批号,分批测定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该批扭矩系数平均值应在0. 110 ~0. 150范围内,其标准偏差应不大于0. 010 。
每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终拧扭矩应由下式计算确定:Tc = K ×Pc ×d ,式中: Tc ———终拧扭矩,KN ·m;K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Pc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预拉力,KN;d ———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 mm 。
具体计算如下:P C查表如下:高强度螺栓的施工预拉力(KN)M16:Tc =0.12*110*16=211.2(N·m)M20:Tc =0.12*170*20=408(N·m)M22:Tc =0.12*210*22=554.4(N·m)M24:Tc =0.12*250*24=720(N·m)初拧扭矩宜为终拧扭矩的50 % ,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
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经检查合格后,应用油漆划线标记螺栓与螺母、垫圈与钢板的相对位置后方许终拧。
终拧时施加扭矩必须连续、平稳,螺栓、垫圈不得与螺母一起转动,如果垫圈发生转动,应更换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按操作程序重新初拧、复拧、终拧。
终拧完成后,用与复拧不同的油漆在螺母上作标记。
施工注意事项: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叠接触面应平整。
当接触有间隙时,小于1.0mm的间隙可不处理;1.0~3.0mm的间隙,应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的斜面,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大于3.0mm的间隙应加垫板,垫板两面的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号分别存放,并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在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得混放、混用,并应轻装、轻卸,防止受潮、生锈、沾污和碰伤。
3、安装高强度螺栓时,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
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

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GTC-051、适用范围:适用于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施工。
2、螺栓的储运保管及使用要求:、高强螺栓孔:高强螺栓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和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
栓孔采用钻孔,孔要钻成正圆柱体,孔壁与构件表面垂直,孔边毛刺必须彻底去掉。
4、结合面的处理:所有结合面,包括螺栓头和螺母旁边的表面,应无氧化皮(除紧密的轧制氧化皮之外)、无污物或其它杂质。
非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无特殊要求时,可以不受涂漆的限制。
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不要求有涂层的接头中,在距孔边一个螺栓直径且不小于1"的区域内不允许有任何的油漆。
2) 要求有涂层的接头,在喷砂处理后应按要求涂经过鉴定达到A级或B级的油漆(特殊情况除外)。
3) 涂漆的接头,在经过试验的最短固化时间前,不允许组装。
4) 要求镀锌的结合面,镀锌后应用钢丝刷人工粗糙表面,不允许用动力钢丝刷。
. 经处理后的结合面应采取措施防止被油污、油漆等污染。
遇有污染情况,要彻底清理干净。
.钢结构在涂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严格防止结合面误涂油漆。
运输装卸时要严格防止在接合面涂漆及用油漆编号。
5、接头的组装:高强螺栓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直,与螺栓头和螺母的结合面其斜度不超过1:20。
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密贴接触,接头处的翘曲、变形等必须进行校正。
校正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结合面损伤。
装配前,检查结合面是否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处理,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装配时要对结合面进行清理,浮锈要用钢丝刷除去,油污、油漆等必须清除干净。
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1规定进行处理。
表 1 接触面间隙处理接头拼装时,开始用临时螺栓拼装,临时螺栓的个数为接头螺栓数的1/3以上,且不小于1个。
接头组装后,用冲子或钎子对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用板手充分拧紧,打入冲子时,不允许出现栓孔变形。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图文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图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五章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第五章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第六章油漆第七章安全及环境保护第一章总则1、目的: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的采购、储存、施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故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采购及保管、施工与验收。
3、参考标准及规范: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采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63)的规定。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术语、符号1、Tc—施工扭矩(N·m);2、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该值由复验测得的合格的平均扭矩系数代入。
3、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4、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第三章基本规定3.1高强度螺栓应在钢结构吊装完毕、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矫正到位、检查合格之后开始施工。
3.2高强度螺栓的制孔按表3.2-1的要求选配,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制孔允许偏差见表3.2-2,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见表3.2-3,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孔距允许偏差见表3.2-4。
高强度螺栓孔径选配表表3.2-1螺栓公称直径(mm)螺栓孔直径(mm)12620222424262730303313.517.522注:承压型连接(如柱或抗剪桁架的压杆连接)中的高强螺栓孔可按表中值减少0.5~1.0mm。
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及方法

装配和紧固接头时,应从安装好的一端或刚性端向自由端进行;高强螺栓的初拧 和终拧,都要按照紧固顺序进行,从螺栓群中央开始,依次由里向外、由中间向两边 对称进行,逐个拧紧。紧固顺序见下图:
第一步:临时螺栓固定钢 构件
第二步:用高强度 螺栓替换临时螺栓拧 并作好标志
(2)本工程采用的是大六角头高强螺栓,大六角头高强螺栓以达到终拧扭矩值 为合格。
(3)高强螺栓终拧后要保证有 2~3 扣的余丝露在螺母外圈。 (4)如果检验时发现螺栓紧固强度未达到要求,则需要检查拧固该螺栓所使用 的板手的拧固力矩(力矩的变化幅度在 10%以下视为合格) (5)扭矩检查应在终拧 1 小时以后进行,并且在 24 小时以内检查完毕。 (6)大六角头高强螺栓安装检验应在终拧后 1~48 小时之间完成。 (7)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按《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
慢时扭矩小,旋转速度快时扭矩变 大。 参照第 4 条。 使用扭矩扳手时,增加终拧的扭 矩。
四、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高强度螺栓质量保证措施
雨天不得进行高强度螺栓安装,摩擦面上和螺栓上不得 1
有水及其它污物。
钢构件安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氧化铁皮、污垢等。 2
已产生的浮锈等杂质,应用电动角磨机刷除。
3 致。穿入高强度螺栓用扳手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
栓,以高强度螺栓替换。
临时螺栓安装
示意图
初拧 后划线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 拧: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 4 60%~80%。第二次紧固为终拧,终拧时扭剪型高强 度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
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为防止漏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技术要求及法兰贴合面的工艺要求一、概论高强度螺栓摩擦联接广泛应用于机械、桥梁、建筑、高速立交钢梁等钢结构。
在起重运输机械中也大量使用高强度螺栓摩擦联接,如门式起重机的转盘和转柱联接、装卸桥海陆侧门框的联接、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的支腿和鞍梁的联接、装船机旋转架之间的联接等。
本章就高强度螺栓摩擦联接的技术条件、安装要求、除锈及运输等诸方面制订出一些“标准”,供公司工艺和施工使用。
二块以上的板件用螺栓、螺母联结,当外力W沿垂直螺栓轴线方向作用,而板间结合强度受接触面的摩擦力支配时,称为“摩擦联接”。
当能预期到螺栓孔与螺栓光杆部分精密配合的机械零件时,即可采用剪切联接设计(铰制联接)。
如钢结构所用构件的联接开孔很多,而铰孔精密加工很困难时,则一般不用铰制联接,而用本章介绍的高强度螺栓摩擦联接。
高强度螺栓的联接强度是由摩擦面的摩擦力提供的,所以为了产生必须的摩擦力,需要细心注意摩擦面的状态和螺栓、螺母的紧固。
而且在联接中为了得到足够的强度,需要采用淬火回火处理的中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螺栓和具有与螺栓相应强度的螺母,并为了使旋紧扭矩稳定须用硬化的表面光滑的垫圈。
二、高强螺栓的材料及机械性能(a) 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b)高强度螺栓的抗拉载荷三、联接副扭矩系数值及设计资料(a)联结副扭矩系数值K:联接副的扭矩系数值公式如下:K=M/(D*Fo)式中,K :扭矩系数(查螺栓测试报告)M :施行拧扭矩(kg.m)D :螺栓外经公称直径尺寸(m)Fo:螺栓预拉力(Kg)(b)设计资料①螺栓有效截面积As②屈服极限σs如用中国国标GB1229~1230时,σs如下:8.8级螺栓σs σs=6400~6600Kg/cm²10.9级螺栓σs σs=9400~9900Kg/cm²③预紧螺栓时所施加预紧力控制在(0.6~0.7σs)范围,设Fo 为预紧力:Fo=(0.6~0.7)×σs×As;预紧力矩:Mo=K×Fo×d (Kgm);公式中Fo-预紧力(kg)、d-直径(m)、K-扭矩系数,一般K=0.12~0.17,平均取K=0.145;螺栓出厂时均有报告说明。
④ 摩擦面数n ,通常是一个和二个,提倡使用二个摩擦面,二个摩擦面传力平顺。
1个摩擦面 n=12个摩擦面 n=2⑤ 各种规格高强度螺栓,单个螺栓,一个摩擦面,其表面喷砂+一度环氧富锌底漆,连接的摩擦力列表如下:NNNN⑥各规格螺栓预紧力Fo和预紧力矩Mo如下:说明:a.上述的扭矩值,如果明确了螺栓的扭矩系数K值,应将实际K 值代入公式计算或将表内的Mo×K/0.145b.起摩擦传递作用的连接件(工作时螺栓不受剪切力)的场合,应将表内扭矩值用足。
c.若传力方向与螺栓拉力方向一致情况(工作时螺栓除预紧力外,还受附加力时)预紧要求不是很高情况下可将上述预紧力矩值×0.8使用,但这些场合一般没有用高强度螺栓,(如电机地脚螺栓、减速器地脚螺栓、支座螺栓)一些受拉压力的法兰螺栓,如图所示:N N如果(这种情况)受纯拉力N ,N 很大时,则施加预紧力时,要非常慎重,要找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计算(根据联接件的刚性系数和预紧系数计算。
见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表21-48~21-51页;表21-2-7;表21.2-10;表21.2-11;表21.2-12;表21.2-13计算)d .如果选用进口高强度螺栓,则预紧力和预紧力矩应按相应进口螺栓规范值办理,上述表内数值供参考。
⑦ 计算举例:如A3结构件,被联接板δ=20,宽度b=1000mm,表面喷砂+一度环氧富锌漆,双摩擦面联接,使用10.9级M24高强度螺栓联接,求一端所需的螺栓数m 。
解:由上述表查得一个M24的10.9级螺栓,单个摩擦面时传递的摩擦力Fi ,Fi =8400则:根据等强度联接要求得:Fi*n*m=σs*δ*b=2300×2×100=460000=8400×2m =16800m (A3钢屈服强度σs =2300kg/cm²) 所以m=460000/16800=27.38 完整取28个螺栓。
如果结构上只能设二排,则每排为14个螺栓。
设计时,应根据构件重要程度、危险性,所需螺栓数可增加10~20%。
四、高强螺栓的安装要求1、本“标准”适用于港口机械钢结构中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施工N N与验收。
2、引用标准:∙AISC(Ninth Edition)Allowable Stress Design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Joints Using ASTM A325 or A490 Bolts美国钢结构协会(第九版)用ASTM A325或A490螺栓的结构接头许用应力设计规范∙GB/T1228-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30-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1-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JGJ 82-91 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3、螺栓的储运保管及使用要求:3.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由一个大六角头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组成,使用组合应按表1和表2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3.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由制造厂按批配套供货,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对于M≥24的螺栓副,表面可经达克罗处理。
3.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螺纹。
表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组合(GB/T1231-91)表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组合(AISC)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批号、规格分类保管,室内存放,堆放不宜过高,包装需有密封要求,防止生锈和沾染脏物。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安装使用前严禁任意开箱。
3.5 工地安装时,应按当天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使用的数量领取。
当天安装剩余的螺栓副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乱扔、乱放。
在安装过程中,不得碰伤螺纹及沾染脏物。
4、螺栓孔的检查:4.1 螺栓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和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标准[1]从抗拉强度来讲,美国标准的A325型与国标的8.8S相当,A490型与10.9S相当。
规定。
4.2 孔要钻成正圆柱体,孔壁与构件表面垂直,孔边毛刺必须彻底去掉。
5、结合面的准备:5.1 所有结合面,包括螺栓头和螺母旁边的表面,无氧化皮(除紧密的轧制氧化皮之外)、无污物或其它杂质。
5.2 经处理后的结合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被油污、油漆等污染。
严禁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结合面上作任何标记。
5.3 高强度螺栓连接结合面(包括法兰与法兰、法兰与垫片的结合面)禁止涂硅胶等密封胶,结合面的处理为:喷砂+涂富锌底漆,漆膜厚度不超过40μm。
5.4 待高强螺栓联结检验合格后,再按产品要求对节点进行油漆。
6、高强度螺栓的安装6.1 确认设计图或施工图中所用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6.2 工具的选用6.2.1 初拧初拧选用气动扳手,保证初拧扭矩值在许可的范围内即可。
6.2.2 终拧终拧采用液压扭矩扳手或人力扭矩扳手。
[2]6.3 校准液压扳手或人力扭矩扳手,确定施工扭矩。
6.3.1 安装新螺栓用的液压扳手必须每天校准,校准条件与安装条件相同。
如果扳手的压力、导管长度、导管直径或扳手润滑条件不变,则扳手的校准是有效的。
但在任何情况下,校准有效期最长为一天。
6.3.2 选择三副尺寸和等级与安装时相同的螺栓、螺母、垫圈作为试样,核查螺母在全部螺纹上能否顺利旋转。
6.3.3 先取一副试样在SkidmoreWilhelm 螺栓拉力校准仪上进行试验。
把一只螺栓放入Skidmore 上,将螺栓头置于Skidmore 后面,并把淬硬垫圈置于螺母下。
如有必要,可把垫圈垫起使螺母外有二到三牙螺纹,垫圈应靠近螺母放置。
6.3.4 用将在施工中使用的液压扭矩扳手紧固螺栓至紧密贴合状态,由Skidmore 表盘上对应的强度等级拉力读数,根据这个拉力读数来确定螺栓的拧紧扭矩。
[3]6.3.5 在螺栓、螺母、垫圈及Skidmore 装置的面板上作好配对标记。
6.3.6 转动螺母紧固螺栓,一直到Skidmore 表盘上的拉力读数为设计预拉力为止,并记录从第6.3.4开始的转角--- 自紧密贴合状态开始的螺母转动量。
6.3.7 卸下螺栓副,并用其它两副试样重复上述试验。
6.3.8 如果试验所测定的最大扭矩与最小扭矩的差值不超过此三次试验所得扭矩平均值的40%,即:T T T ave max min.-≤40% 式中:T m a x− 三副试样中的最大扭矩;T min − 三副试样中的最小扭矩; T a v e.− 三副试样的平均扭矩。
那么,当天的施工扭矩须为第6.3.6条中三副试样所确定的扭矩的平均值增加5%,即当天的施工扭矩为:T T T Ti =++⨯1233105%.式中:Ti−当天的施工扭矩;T T T123,,−三副合格试样的扭矩。
如超过平均值的40%,则另外测试两个试样,然后去掉五个试样中最高及最低的两个扭矩值,重新计算扭矩平均值及最大扭矩与最小扭矩的差值[4],然后确定施工扭矩。
6.3.9对试样编号放置,待节点的螺栓联接检验合格后,扔掉所有试样,不得再用。
6.3.10如不采用液压扳手终拧,而采用人力扭矩扳手终拧。
则人力扭矩扳手在使用前须在扭矩标定仪上标定后再使用。
标定有效期最长为一天。
6.4 装配6.4.1 先用引销通过螺栓孔调整结构件中心位置。
注意在打入引销时,不允许出现螺栓孔变形。
6.4.2 结构件中心位置调整完毕,安装高强螺栓。
注意:垫圈安装时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和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
6.4.3 遇有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栓孔时,要用铰刀进行修孔后,再穿入高强度螺栓,为防止螺纹损坏,不得硬行打入高强度螺栓。
6.4.4 修孔时,要将周围螺栓适当拧紧,等板层密贴后再行修孔,以防铁屑进入板缝,修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扫砂轮屑。
6.4.5 螺栓穿入方向以施工方便为准,但也应注意整齐美观,穿入方向应尽可能一致。
箱型断面要尽可能从里向外穿螺栓。
6.4.6 穿入高强度螺栓,用手扳充分紧固后,再卸下引销同时穿入相应的高强度螺栓并紧固。
6.4.7 下雨时。
A.中止紧固作业,但螺栓插入后,则必须用扳手进行初拧。
如摩擦面被雨打湿,则应尽可能在干后进行紧固。
B.或者采用工艺螺栓代替产品螺栓。
工艺螺栓的数量为全部螺栓孔的1/3~1/2,但在试车前必须用产品螺栓换上。
6.5 拧紧6.5.1 确认施工状态与试验状态是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