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润滑油技术规范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二、主油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在泵内充满油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使叶轮内的油也 跟着旋转,叶轮内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 叶轮槽道中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 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油管 内压力,油就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由吸油池流向叶 轮,这样油泵就可以不断的吸油,不断的供油了。
两两换热波纹板之间构成流体介 质通道层,作为换热元件的波纹 板一侧是冷却循环水另一侧润滑 油,构成油水的换热通道层交错 布置,压紧板和波纹板之间不通 换热介质。油(或水)通道层的 水进出口周围的两片波纹板之间 采用密封垫密封,防止油(或水) 进入水通道和冷却器外,两个波 纹板之间的油通道(或水通道) 采用密封垫密封构成完整封闭的 油通道层(或水通道层)并防止 油(或水)泄漏到冷却器外。
四、交流润滑油泵
额定电流:81.8A,转速: 2950rpm。单级单吸立式电动离心油泵(转
速:3000r/min,启动油温 ≥ 15℃)。安装在主油箱上,能保持独立运 行。该泵完全浸没在润滑油中,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出口油 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总管,只在机组启动和停机阶段、当主油泵供 油压力不能维持润滑油总油管油压时使用,由压力开关控制。泵出口 装有一逆止阀以防止系统中油倒流。 启动时和运行中注意电流变化,防止因超电流引起过电流保护。
主油泵的作用
汽轮机主油泵是单级双吸式离心泵(中开泵),转速:3000r/min
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在正常运行中,主油泵的高压排油流至主 油箱去Ⅰ、 Ⅱ级射油器,Ⅰ级射油器从油箱中吸取润滑油升压后供给主 油泵,主油泵高压排油通过Ⅱ级射油器压力降低,作为润滑油进入冷油 器,换热后以一定的油温供给汽轮机润滑油用户系统。(主油泵不是自 行充油而是必须向它连续提供压力油,在启动和停机期间,上述工作由 交流润滑油泵完成,当汽轮机处于或接近额定转速时由射油器提供)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射油器又可以称为“射油抽油器”,装在射油器进口的滤网是为了 防止杂物堵塞喷嘴。简而言之,当压力油经油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喷 嘴出口形成真空,利用高压射流的自由卷吸作用把油箱中的油经滤网 带入扩散管(渐扩管)减速升压后以一定的压力排出。提高主油泵工 作的可靠性。
射油器
射油器的作用是将小流量的高压油变成大流量的高压油。油喷嘴、喉管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润滑油母管压力 主油泵入口压力 主油泵出口压力
1号机 0.16MPa 0.3MPa 2.1MPa
2号机 0.18MPa 0.18MPa 1.95MPa左右
主油泵泵体
主油泵是主 轴驱动离心 泵,水平安 装在汽轮机 的前轴承箱 内,泵轴与 汽轮机的高 压转子刚性 连接。
启动:(1)当机组启动投入盘车前,应先将顶轴油泵投入运行; (2)当汽机打闸停机后,转速低于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启否则应 手动启动,并查明原因。
停止:(1)主机转速至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运,否则手动停运; (2)盘车停止后,停止顶轴油泵运行。
十、盘车装置
采用低速盘车,盘车电机转速:730r/min,主轴转速:4.10r/min 盘车装置的作用在于,消除冲转前或停机后转子产生的热弯曲。
板式冷油器采用换热波纹板叠装于上下导杆之间构成主换热元件。导 杆一端和固定压紧板采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开槽口。 压紧板四周采用压紧螺杆和螺母把压紧板和换热波纹板压紧固定。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1)传热效率高
换热片采用高导热 的波纹板,板片波 纹所形成的特殊流 道使流体在极低的 流速下即可发生强 烈的扰动流(湍流 ),扰动流又有自 净效应以防止污垢 生成因而传热效率 很高。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概述及润滑油系统流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概述及润滑油系统流程汽轮发电机组是高速运转的大型机械,其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需要大量的油来润滑和冷却,因此汽轮机必须配有供油系统用于保证上述装置的正常工作。
供油的任何中断,即使是短时间的中断,都将会引起严重的设备损坏。
润滑油系统和调节油系统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润滑油的工作介质采用ISO VG32透平油,相当于国标GB11120-89号透平油。
对于高参数的大容量机组,由于蒸汽参数高,单机容量大,故对油动机开启蒸汽阀门的提升力要求也就大。
调节油系统与润滑油系统分开并采用抗燃油以后,就可以提高调节系统的油压,从而使油动机的结构尺寸变小,耗油量减少,油动机活塞的惯性和动作过程中的摩擦变小,从而改善调节系统的工作性能,但由于抗燃油价格昂贵,且具有轻微毒性,而润滑油系统需要很大油量,两个系统独立运行,润滑油采用普通的透平油是就可以满足要求。
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汽轮发电机组的各轴承(包括支撑轴承和推力轴承)、盘车装置提供合格的润滑、冷却油。
在汽轮机组静止状态,投入顶轴油,在各个轴颈底部建立油膜,托起轴颈,使盘车顺利盘动转子;机组正常运行时,润滑油在轴承中要形成稳定的油膜,以维持转子的良好旋转;同时由于转子的热传导、表面摩擦以及油涡流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需要一部分润滑油来进行换热。
另外,润滑油还为低压调节保安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油源。
系统布置特点供油系统按设备与管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装供油系统和分散供油系统两类。
集装供油系统:集装供油系统将交流润滑油泵、交流启动油泵和直流润滑油泵集中布置在油箱顶上,且油管路采用套装管路(系统回油管道作为外管,其它供油管安装在回油管内部)。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缺点如下:油泵集中布置,便于检查维护及现场设备管理;套装油管可以防止压力油管跑油、发生火灾事故而造成损失;但套装油管检修困难。
分散供油系统:分散供油系统各设备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基础上,管路分散安装。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
0.3
/90.0~
110.0GB/T265GB/T1995GB/T35GB/T3536GB/T1884
GB/T264GB/T4945
GB/T511GB/T260GB/T
/15
/30
//
3015
//3015
/15
///150030
//30
GB/T12579//1500SH/T0GB/T4756进行,取2L作检验和留样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大芬、党淑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石油部部标准SY 1230-83《防锈汽轮机油》作废。
本标准中优级品参照采用莫比尔石油公司标准。
xx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35.241.4~61.2~
50.674.8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200mg/L;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
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
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
Array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
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
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
但有的电厂使用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
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
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
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汽轮机润滑油技术规范书

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动力站2×350MW工程汽轮机润滑油技术规范书招标方: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设计方: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2012年6月10日目录附件1 技术规范 (1)附件2 供货范围 (8)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8)附件4 交货进度 (8)附件5 监造、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 (9)附件6 技术服务和联络 (11)附件7 差异表 (13)附件8 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13)附件9标志、装卸、运输与储存 (14)附件10 投标人提供的其它技术文件和附图 (14)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动力站2x350MW工程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润滑油的技术要求。
(2)招标方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需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油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需在“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4)如招标方有除本规范书以外的其他要求,以书面形式提出,经买、卖双方讨论、确认后,载于本规范书。
(5)在签订合同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投标方须执行这个要求且不增加费用,具体内容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6)投标方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投标方在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7)若投标方所提供的投标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油品运行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8)所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油品价中,投标方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油品专利的一切责任。
(9)本技术规范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GBT14541汽轮机油维护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GB/T14541-93 Guide for naintenanceand supervision of inserviceturbine mineral oil used for power plants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7-11批准1994-05-01实施本导则是参照了IEC TC10236—85《汽轮机矿物润滑油使用与维护导则》和ASTM D4378—84a《运行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透平油监督》,并对国内部分电厂汽轮机油的使用维护情况作了调研与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在使用本导则时必须参考设备的类型和使用状况以及设备用油的特性,必要时还应参考制造厂家的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电厂汽轮机系统用作润滑和调速的矿物油,也适用于水轮机调相机及给水泵等电站其他设备方面所用的矿物汽轮机油。
1.2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设备操作人员评价油品在设备中的使用状况,做好油质监督维护工作提供指导。
对油质评价的要求、油在使用中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防止油质劣化的措施也作了必要的说明。
1.3本导则不适用于各种用作汽轮机润滑和调速的非矿物质的合成液体。
2引用标准GB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2537汽轮机油GB7596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B7599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7602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GB7605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GB11120LTSA汽轮机油(防锈汽轮机油)GB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SD313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DL429.2颜色测定法DL429.6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DL429.7油泥析出测定法3汽轮机油的性能和变质3.1汽轮机油根据40℃的运动粘度划分为:32、46、68和100四种牌号。
润滑油标准GB+ISO+DIN

ISO 12168-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 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 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用特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技术勘误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ISO 6743-11-1990
ISO 6743-1-2002
ISO 6743-12-1989
ISO 6743-13-2002
ISO 6743-14-1994
ISO 6743-2-1981
ISO 6743-3-2003
ISO 6743-4-1999
ISO 6743-5-2006
ISO 6743-6-1990
ISO 7624-1997 ISO 7747-1983 ISO 7824-1986 ISO 7905-1-1995
ISO 7967-6-2005
ISO 8068-2006 ISO 8681-1986
ISO 9219-2002
航空航天.滑轮用合金钢和镀镉或钛合金钢 、MoS<下标2>润滑或耐腐蚀钢和钝化的紧公 差柄、短螺纹薄六角头螺栓.
ISO 13738-2000
ISO 13944-1996
ISO 14635-3-2005
ISO 15380-2002
ISO 18904-2000 ISO 19378-2003 ISO 2137-1985 ISO 21469-2006 ISO 2176 Technical Corrigendum 1-2001 ISO 2176-19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汽轮机润滑油
技术规范
买方:上海****集团有限公司
卖方:
20**年**月**日
一、总则
1.1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山东**钢铁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的汽轮机润滑油。
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相关的国内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卖方没有对本技术协议提出书面异议,买方则可认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1.4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卖方对附件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买方的认可。
1.6签订合同后,因技术协议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买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
1.7 所供货产品应在同容量机组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1-2台运行并经过两年,已证明安全可靠。
1.8设计中选用的材料将能适应介质特性的要求和运行时介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1.9卖方在现场加工设备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设备费、水电费、差旅费、工具使用及其它相关费用)由卖方承担。
1.10卖方设备专利费用默认包含在设备报价中。
二、供货范围
要求投标方提供桶装成品油,油品指标要求达到优质产品。
执行标准:GB11120-2011涡轮机油
运行汽轮机油颗粒污染程度控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
三、技术要求
按照执行标准:GB11120-2011涡轮机油、运行汽轮机油颗粒污染程度控制标准
(电力行业标准)内要求执行。
3.1卖方应全程提供免费的润滑油技术服务支持,在买方要求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技术处理。
3.2为确保在发电机润滑油系统冲洗过程中顺利实施,投标方派人专人要现场并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免费提供润滑油清洁度检测服务与监控冲洗过程,配合并协助现场检测至最终润滑油清洁度检测(第三方检测)。
3.3当发电机组运行后,投标方应提供免费的润滑油样检测服务(每年不少于两次)。
3.4在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系统出现异常(如:进水或收到其他物质的污染等),投标方应派人并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汇总招标方技术人员分析查找原因,提交润滑改善建议。
四、标志、装卸、运输、储存
4.1包装运输
油品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标准的规定,并采取防雨、防潮、房锈、防震措施,以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和碰撞引起轴承等部件的损坏。
油品出厂时,包装符合JB2647的规定,分类装箱,遵循适用运输及装卸的原则。
4.2设备用装设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的金属铭牌,金属铭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批号
制造日期
制造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