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标准编写中引用文件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引用 文件 的 名称 、 4 编号 与 标准清理整顿 中,有标准名称
修 改 了但标 准编 号未变 的情况 , 或
又 如在 标准 材 料 规格 一 览表 中应 定 , 当引用文件 的某一条时 , 标准正 年号应相对应 圆盘条》G / 80 19( 、 B T38— 97铝及铝 ×××中 ×. ×的规定 。 合金轧制板材》 , 时 却引用 了与之无 29 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 . 关 的 G / 0 — 98 《 素 结 构 B T 70 18 碳 合金化学成分》 等等。
搪瓷制品检 验方法》F / 50 — 能 再 引用 旧标准 编号 , 、Z T 701 如金 属服 饰 1 7 8 1 9 《 工布 拉伸 试验方 58- 95 土
19 涂层 织物 撕 破强 力试验 方 标 准 中常 引用 的 金 属镀 层 和 化 学 法 宽 条 样 法 》 已 修 订 为 G / 9 3《 BT
而不应 笼 《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后经查 注 日期 ,不得随 意更 改。当引用文 引用哪一个应 明确 注明 , 阅发现所 引用的标准只是几项理化 件全 文 时 。标 准 正文 中应 写 成按 统写成 G B2 8 — 96 J 5 8 19 。
性能 指标 ,而无对 应 的试验方 法 。 G / B T X X X X—X X X X的 规 B T X XX X—X 引用 G / 0 — 97 低碳钢 热轧 文 中应写成按 G / B T7 1 19 (
还容 易被 引用。
19 99已将 G 96 54 — 96转 19 《 镜 镜 片 》 已 修 订 为 G B 52  ̄95 18 96 眼 B
在编写军队部 门标准 时还应 注 化 , 其标准 编号 、 序号 、 顺 年度 都做 1801 20 眼镜 镜 片 第 1 0 1.- 05《 部 意。 当上级主管部 门有规 定 , 直 了变 动 。 不再 但标 准名称 和技 术 内容未 分 : 单光和多焦 点镜 片》 等等 。 接 引用 Ix B、G SJ S B和 军生 为标 准 变 动 . S 至今 尚未 印刷 出版转 化后 的
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与规范性

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与规范性标准编写应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进行,而标准制修订程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管理规定》《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国家标准复审管理的实施意见》《国家标准修改单管理规定》等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规章文件的规定。
保障标准制修订程序的合法性是保证标准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出现标准质量的问题,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出现在标准制修订的某些环节标准的协调性以及标准的编写规范性方面。
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大类。
一、未按既定程序开展工作没有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
如在标准的立项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和报批阶段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立项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对立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没有进行充分论证,目立项;如,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还重复制定地方标准,超出地方标准的立项范围。
(二)编制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
没有进行相关技术内容的分析和验证,造成标准技术内容不够合理和科学,从而影响了标准的质量。
标准在技术内容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准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不充分;标准技术内容不完整;标准技术内容的属性不合理等。
(三)征求意见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征求意见发函对象过少,发函对象不具代表性,不能够将标准涉及的各方面即生产、用户、科研、检验、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意见都征求到,有时甚至在听到某一方面的反对意见后便不再征求这方面意见了;征求意见回函中重要反对意见没有体现;征求意见汇总对未采纳的意见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甚至出现对有些反对意见不作任何解释就予以拒绝等。
(四)审查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审查会代表面不够,缺乏相关利益方代表;审查人员较少,代表性差,全体专家代表加起来不过5~6人;强制性标准采用了函审的错误审查方式;审查中的主要修改意见没有在会议纪要中或会议纪要附件中体现;会议修改意见没有反应在报批材料中;审查会专家名单签字不全等。
标准编制中常见问题079

2
标准编制中常见问题
3、审查阶段: ——特别是一些产品标准,审查会只邀请生产厂家而不邀请用
户参加; ——审查人员较少,代表性差,全体代表加起来不过5—6人; ——会议代表大部分是标准起草人,将标准审查会开成了“自
编自审会”; ——标准起草人作为审查人员一起表决; ——会议材料到会上才发,审查人员没有时间仔细审查标准内
14
标准编制中常见问题
1、前言的内容: ●特定部分:给出关于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 1)、说明标准的结构; 在起草标准时,如果所起草的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则应在 前言的开头就应明确说明标准结构方面的信息。如果是系列标准 第1项标准,或标准的第1部分,则应在前言中要说明标准的预计 结构,并列出其他已知的标准或部分的名称。 2)、说明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或其他文件的一 致性程度;当所制定的标准有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或其 他文件,应在前言中说明与对应文件的编号、文件名称的中文译 名,并列出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技术差异和所作的主要编辑性 修改。具体方法按GB/T20000.2规定。
18
18
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
19
19
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
一、对标准立项进行充分论证
在标准立项前,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该项标准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是否成熟; ——有哪些标准与这些问题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制定多少项标准:是一个系列标 准,还是一个标准分若干个部分;(标准的预计结构) ——国际上有没有可参考的材料; ——我国有无相应的经验。
9
9
标准编制中常见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漏引或多引了标准; ——重复引用; ——引用标准有误; ——引用了作废的标准; ——引用文件、附录、表、图等找不到出处,名称还不一致; ——把参考性文件列入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使用模棱两可的句子。如:大概、大约、一般。应用“应 ”、“不应”;“是”、“不是”这些肯定的语句来陈述;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GB/T 1.1-200之6.2.3条规定,“该一览表不应包含:---非公开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
” 我个人认为设备说明书属于“资料性引用文件”,所以不可以引用!!!没办法,我觉得只有写了,而不采用引用!确实是这样!而且设备使用说明不具备法律地位!规范性引用文件喀嚓了也没啥关系,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目的就是在标准中需要用到其他被引用文件的内容时,不必重复罗嗦地将被引用文件的内容写进本标准,直接写上被引用文件的编号就可以了,可以引导读者去查找被引用标准。
但如果被引用的文件不是GB1.1规定的那些国际、国内标准、行标之类,就可以在用到被引用标准的章节将被引用文件的内容写进去,后面附上参考文献;或者,将被引用的内容编写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这要看标准的内容是否必须遵照附录内容,必须遵照,则为规范性,不必,则为资料性)。
如何理解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导语?创建者 standard 日期 2021年5月9日导语在引用文件一览表前,应加上固定的导语言:“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根据这短导语,应理解如下几点:1、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后发布针对此文件的勘误表适用于本标准,而其他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2、被引用的文件被修订后,如果没有公告说明其被废止,这项被修订的文件仍然是有效的。
3、对注日期引用的文件,也鼓励应用方研究其最新版本,并考虑可否使用最新版本。
4、不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所有修改单或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5、编写标准中的某部分,其规范性引用文件导语中的第一句话改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标准的编写(新版)GBT

在编写标准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标准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要 求相符合。如发现标准与其他法规存在冲突或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在标准发布前,应进行充分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05 标准编写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行业标准的编写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在完成草案后,进行内部审查, 确保标准内容完整、准确、合理。
公开征求意见
通过发布公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 向相关方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修改完善
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确 保标准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和期望。
04 标准编写中的常见问题与 对策
标准内容表述不清
总结词
标准内容表述不清会导致读者对标准的 理解产生歧义,影响标准的执行和实施 。
实用性
标准应注重实际应用,便于操作和执行,同 时满足市场需求。
协调性
标准应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一致,避免冲突 和重复。
规范性
标准应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为相关行业提 供明确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标准的结构与格式
标准引言
引言部分应对标准的制定目的、 适用范围、相关背景等进行简 要说明。
技术内容
技术内容是标准的核心部分, 应详细规定相关的技术要求、 参数、方法等。
实例二:某国家标准的编写
总结词
国家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编写时需充分 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
详细描述
在编写某国家标准时,首先要明确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发 展目标。同时,要与国内相关行业和机构进行广泛合作 ,共同制定标准。在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标准的通用性 和兼容性,确保标准能够适用于各个领域。此外,还要 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的国 际竞争力。
标准编写知识问答

标准编写知识问答汪国风编制1、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GB/T 20000.1—2002)理解要点:标准是具备特殊属性的规范性文件——特点: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统一规定和行为准则。
——目的:制定标准的目的: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获得最佳秩序。
——原则:协商一致——程序:标准的编写和发布有规范化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基础: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体现先进性和科技含量。
——形式:规范性文件(包括规则、导则、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特性文件),还有实物标准。
2、标准编写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我国第1号国家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它分为两个部分。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范标准的结构、格式、编写规则、要素的表述——解决标准如何写的问题,是编写标准的标准。
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规定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解决如何形成正式标准。
在起草特定类别的标准时,除了遵守GB/T l以外,还应遵守指导编写相应类别标准的基础标准。
例如,术语(词汇、术语集)标准、符号(图形符号、标志)标准、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管理体系标准的技术内容确定、起草、编写规则或指导原则应分别遵守以下相应基础标准的规定: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若干部分——对标准化普遍性问题提供指导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分为若干部分——指导具体领域的标准编写GB/T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分若干部分—指导标准中特定内容编写3、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标准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哪几类?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规范性要素(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的要素)3、根据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划分,标准的要素可以分为哪几类?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依据对“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规定,分析了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编制中常见的问题、技术状态控制组织的建立及职责,以及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与审核工作的编制方法,指导解决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空洞、可行性和有效性差、编制难的问题。
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述部分,包括:封面、文件更改记录表、签署、目次;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引言、规范性引用文件、组织和职责、技术状态管理重大事项、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第三部分是补充部分。
概述部分的格式及其填写,应符合兵器行业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WJ5《设计文件完整性》和WJ6《设计文件的格式及其填写方法》的规定。
正文部分的编写,应根据GJB3206A《技术状态管理》,结合研制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描述,编写内容应该科学、合理、规范。
补充部分,应在必要时,设置附录对某些章节内容进行单独编写。
2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中常见的问题编制中常见问题主要有: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策划者不清晰;2)组织及其职责不明确;3)未按阶段确定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内容与要求、选取技术状态项以及确定所需的相关技术状态文件;4)技术状态文件界定模糊;5)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的内容与要求不明确。
3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本部分应说明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和范围、所适用的产品或技术状态项的简要说明、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方法。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是指本计划所适用的产品及其研制阶段。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是:1)预见性:描述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之前对管理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做出的预见性确认,预见是否准确决定了计划编制的成功或者失败;2)针对性:针对产品的研制特点和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客观条件和相应能力确定,计划有意见、有价值;3)可行性:可行性与预见性、针对性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预见性准确、针对性强的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实施中要做到真正可行,过高则无力实施,过低则无价值;4)约束性:计划如果通过、批准或认定,则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应具有约束作用,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设定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和活动,不得与计划相违背或者拖延;5)可变性:计划在招待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发现原计划的某些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修改、补充。
标准编写规则与常见问题解析

标准编写规则与常见问题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快速发展,相应的标准制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写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所涉及的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实现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从标准编写的基础知识、编写流程和常见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标准编写的基础知识标准编写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品质和效率管理方式,实现对某一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规范化和统一化管理。
标准可以是一种技术性规范、一种计量规定、一种安全规定或一种管理规范等。
标准应当是经过科学论证、实验验证且经过实践检验、普遍认可而制定的。
标准中包含了一些基础概念,例如:1.引用标准:指在编写标准过程中,对已经规定的标准或权威文件内容进行引用的行为。
2.修改标准:指对原有标准内容进行修改、更新、删除、增补等操作的过程。
3.新建标准:指对某个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的标准。
4.强制性标准:指在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中必须遵守的标准,其遵从性是强制性的。
以上四个概念是标准编写的基础,必须理解才可进行后续的编写工作。
二、标准编写的流程标准编写的流程可以分为五个基本阶段:1.拟定工作方案:包括明确编写标准的目的、范围、基本的内容框架、编写方式和时间计划等。
2.收集信息和资料: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形成标准编写的依据。
3.编写标准稿:根据拟定方案的要求,借鉴相关标准、政策法规等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标准稿的编写。
4.征求意见、审查审批:在完成标准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意见征求和审查,最终由标准发布机构进行审批和批准。
5.发布标准:完成标准的审批和批准后,将标准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
以上五个阶段是标准编写的基本步骤,这些步骤应当按照顺序进行。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操作和要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和组织管理。
三、常见问题解析在标准编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在此进行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如果需要引用列项中无序号的某项,则使用如下表述方式:“按 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如果某条内无序号的列项多于一个,则使用如下表述方式:“按 中第二个列项中的第二项规定”。
③ 引用图和表
使用下述表述方式:“图 所示”,“(见图3 )",“表2给出”,“(见表)”。
④ 引用其他文件
a)注日期引用文件
1、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在我国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即:“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对于分部分出版的标准的某个部分,上述引导语应改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JB/T xxx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煤科总院上海分院杨轶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标准制定工作中的一种科学、简便方法。通过在标准中引用其他有关标准这种认可的方法,将有关标准中的技术内容纳入所制定的标准中,并构成该标准的一部分内容,以保持相关标准技术内容的协调性。在标准中直接引用其他有关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以代替其具体内容,是国内外标准化界在制定标准时经常使用的一种通用的编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简化标准的编写工作,方便标准资料的收集,减少不必要的编辑性加工和修改,避免重复写出引用文件的内容而引起不必要的差错和标准间的不协调,也可避免增加标准的篇幅。以下按GB/《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分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 JB/Tx x x x .3—1999进行试验,……”(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特定的部分),“……遵照JB/T x x x x—1997中第3章……”(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中特定的章),“……按JB/T x x x x .4—1999中表1的规定,……”(注日期引用其他标准的第4部分中特定的表)。
上述典型用语,是引出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的固定格式。这一点在目前报批的行、业标准中基本都能做到,但关键是对它的理解。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中,“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 (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部分)的条款”,可以理解为:标准中所引用的标准,应是标准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标准的其他条文起着同样的作用。在强制性标准中引用了推荐性标准的内容时,被引用推荐性标准的具体内容则构成了强制性标准内容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说明了引用的文件是针对特定年号的版本。引用其他文件的特定章或条、图和表时,均应注日期。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如果有修改单或修订版,则引用这些文件的标准可根据需要发布修改单,以便引用这些被引用文件的修改单或修订版的内容。“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指的是,标准中直接引用的不注日期的其他标准,或者说,一览表中所列的不注日期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其版本应是现行有效的,而不应包括已经废止或被代替的标准。只有引用完整的文件或标准的某个部分,并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才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
3、条文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表达方式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的文件一览表,均系标准的条文中直接引用的文件。在标准的条文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标准条文中提及标准本身
通常,宜根据情况使用 “本标准……”或“本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形式。然而,如果标准分为多个单独的部分,可使用下列形式:"JB/T 79的本部分”(只提及一个部分),"JB/T 82"(提及所有部分)。由于不注日期,这种提及方式应视为包括了所引标准的所有修改单和修订版。
a)根据标准的目的,可接受所引用文件将来的所有改变;
b)针对资料性引用的文件。不注日期引用应视为包括所引文件的所有修改单和修订版。这方面在行业标准的编写中问题较多,望编写者注意。
2、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形式为:首先列出国内标准。按标准级别和发布顺序号列序,即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适用于地方标准的编写)和国内有关文件在后依次排列;同级标准中,按其发布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列。至于行业标准的排列顺序问题,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在国内标准之后,按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顺序排列。在同一类标准中,也可参照上述的排列方式依次列出。其他国际标准的排列顺序与行业标准的排列顺序相同,即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该一览表不应包含:非公开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和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上述三类文件可列人参考文献。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序问题,也是上报行业标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望引起重视。
b)不注日期引用文件
不注日期引用时,使用下列表述方式:“……按JB/T 和JB/T 5055规定的……”,“……见JB/T 10184......”。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行业标准审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GB/T —2000的发布实施,现在总结出来,望能对以后的行业标准的编写有所裨益,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