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合集下载

奇虎360与腾讯等企业争斗事件的博弈论浅析

奇虎360与腾讯等企业争斗事件的博弈论浅析

奇虎360与腾讯等企业争斗事件的博弈论浅析
奇虎360和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从过去开始就一直有着竞争关系。

尽管奇虎360已经相对较小,但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腾讯这样的综合性企业来说,仍然是一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家企业的博弈演绎也越发的明显。

首先,奇虎360和腾讯之间存在零和博弈的情况,即两家企业的利益是对立的。

奇虎360作为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提供互联网安全服务,而腾讯则是一家综合性企业,旗下的业务覆盖互联网的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社交、游戏、音乐、电商等等。

作为两家企业竞争的焦点——浏览器,各自都在争取用户的使用,用户的数量对于两家野蛮企业的贡献都很大,从而产生了恶性竞争的局面。

其次,双方的博弈演绎也存在非零和博弈的因素。

除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两家企业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合作,比如在游戏领域、社交领域等等,两家企业之间还存在着补充性和互惠性的关系,即两家企业可以在一些领域互相补充优势并形成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

最后,由于两家企业都是市场上的巨头,因此似乎不存在博弈的胜者和失败者这种一定的结局,真正得胜利的是市场的消费者,毕竟在这样的竞争关系中,竞争双方都会进一步增加对消费者的福利以争取更多的用户,这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奇虎360与腾讯之间的博弈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更加复杂、细致和多样化的非零和博弈,只有通过寻找双方的博弈平衡点,从而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方能更好地实现市场和消费者的发展。

法制不完善 360与腾讯战争的缘由

法制不完善 360与腾讯战争的缘由

-最近关于360与QQ的纷争,只要上网的人都被一定被卷了进去,腾讯“艰难的决定”让广大用户深切体会到腾讯的霸主地位,你也许很气愤,也许很想从此放弃QQ,但最终却仍然与腾讯QQ难以割舍!360与腾讯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会是最终胜者?到底孰是孰非呢?从对战的两方来看,腾讯是绝对的强者,而360则属于弱者,但整个纠纷却是360挑起来的,最初的起因是9月27日,360公司发布“360隐私保护器”并宣称,该软件将可实时监测并曝光QQ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直指腾讯侵犯用户隐私,而后斗争逐渐升级,直至360推出针对QQ的软件“360扣扣保镖”,能屏蔽QQ秀、QQ软件广告、QQ迷你首页弹窗及QQ新闻弹出,这些已经触及到QQ收入及媒体流量的核心,而让腾讯忍无可忍,在11月3日晚,整个事件进入了最高潮,腾讯在下午发布公告,称在双方纠纷解决之前,腾讯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

在这期间双方展开了弹窗大战,互相指责对方,互相像用户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口口声声的表明“为用户着想”,这期间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应很清楚了!今天对于两者纷争的起因“腾讯窥视用户隐私”是否为真,我们无从知晓,只是大家应当很奇怪,属于弱者的360为什么要发起和绝对的强者腾讯的这场战争呢?很多朋友应当都阅读过七月份计算机世界发表的一篇很出名的文章:《狗日的腾讯》,其中将腾讯描述为互联网的公敌,互联网创新的终结者,腾讯的抄袭是让互联网创业者深恶痛绝的,互联网比较火的应用,能够赚钱的业务,腾讯有哪想落下了?涉足输入法,搜索引擎,影音播放,游戏,团购网等众多领域,利用自身QQ客户端用户群广阔的优势,向用户发出一个弹窗,这一弹窗让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不寒而栗,让众多创业者丢失了辛苦多年争取的市场份额,让众多创业者失去了希望,最终无奈的放弃辛苦多年的领域!详情浏览::《狗日的腾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腾讯作为一个“抄袭能手”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成为互联网众多公司的公敌!但谁又能耐“腾讯”如何?腾讯涉足了生活,游戏,娱乐等众多领域,对于安全领域一直没有深入染指!但安全领域绝对是腾讯的目标,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也就是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近40%。

网战背后的忧虑——从腾讯360之战看网络霸权的初现及几点思考

网战背后的忧虑——从腾讯360之战看网络霸权的初现及几点思考

腾讯作 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 , 在 建 立 自己强 大帝 国的 同时 ,没有 正
6 软件 的用 户将 3 0 6 杀毒软件卸载 , 定 是 我 们 看 不 到 的 明 争 暗 斗 , 在 这 用3 0
里 ,姑 且 不 论 腾 讯 和 3 0 间 那 些 复 杂 否 则 就 不 要 登 录 QQ,这 是 多 么 可 怕 的 确 树 立企 业 的 核心 价 值观 ,利用 自己 ’ 6之
研 究 生 之 页

囊 囊 ll 嚣≯
网战 背后 的忧 虑
— —
从腾讯3 0 6 之战看网络 霸权 的初现及几 点思考
口 李 萌
2 1 年 1月 3 0 0 1 日,一件 轰动性 事件 样的软件壁 垒行 为不 仅是对 网民 自主选 本 。针 对腾讯 和3 0 6 之间 的纷争 ,我 国 在互联网上炸开 了锅 ,作 为中国互 联网 择权 的侵犯 ,利 益的损害 ,更是一种违 各 大门户 网站发起 了就这一事件的 网民 的龙头企业 ,腾讯QQ 宣布不兼容 3 0 6 公 背互联网 自由精神 的网络 霸权行 为。 司所推出的一切软件 ,同时通过软 件控 QQ 时被强制下线 ,倡 导必须卸载 30 6 软
年轻记者在 突发事件报道 中应处理好几个关 系
口 赵 笑梅
近 两年 ,媒 体 记 者趋 向年 轻 化 , “ 0 ”已建成媒体 的中坚力量 ,承担 8后 起 “ 挑大梁 ”的重任 。特别是在突发事
件 的报 道 现 场 ,可 以看 到 很 多 “0 ” 8后
个冲突。


“ ”而忽 视新 闻的准确 性 。在突 快
件才可 登陆 Q Q。在腾 讯 的声 明里有这 个人电脑的主宰者 ,在法 律允许的范 围 持其行 为的 留言 。可见 ,这又是多么可

腾讯和360之争与企业整合必经之痛

腾讯和360之争与企业整合必经之痛
腾 讯  ̄ 3 o 争 与 企 业 n6 之 整 合 必 经 之 痛
的行 为缺 少 有 效监 控 、管理 、协调 和 惩处 机 制 和手 段 。这 次腾讯 和 3 0 6 两家公 司 ,角力 时 间之 长 、影响 人数 之 多 ,可 谓 绝 无仅 有 。相 关 职 能部 门和 行 业协 龙 会 没 有 及 时对这 些纷 争进 行 仲 裁 ,使 得纷 争 不 断升 级 ,影 响越 来越 大 。 与 此 同 时 ,用 户本 身也 为企 业 腾 讯 和30 间 的生 死对 决 ,看 似 个案 ,但 的争 斗和 圈 占用 户 的经 营方 式提 供 了肥 沃 的土 壤 。 6之 如果 将 蒙牛 与伊 利之 争等 结合起 来 看 ,其 实反 映 广 大用 户 习惯 了他 们提 供 的免 费服 务 ,对 其提 供 服 的是我 国企业服 务 升级 、规模 整合 以及行 业管理 务 的质 量 监 督和 自我认 知 上 没 有 “ 户是 上 帝” 的 用 等 多方面 、深层 次 的 问题 。如 不能 深刻检 讨 问题 身 份 , 没 有 对 产 品和 服 务 有 更 高 期待 和 要 求 的 权 发 生的根源 ,恐 怕还 会 出现 其他 类似之 争。 利 。企 业 的技术 升 级和 服 务 品质 也 在用 户慵 懒 的需 首 先 ,由于发展迅 速 ,企业在 抢 占市场份 额 求 氛 围 中 ,缺 少 开 发 、提 供 更 为优 质产 品或服 务 的 的过 程 中 ,过 于重视 “ 圈地” 的速度 和地 盘 的大 压力 和 动力。 小 ,往往 忽略 了 自身产 品和 服 务 的独 特性 、不 可 最 后 ,在 规模 化专 业 化经 营 的潮流 下 ,企 业 应 替代性 。 基于这 种策 略 ,很 多公 司往 往不考 虑 自 该 更 全 面地 理 解 “ 整合 ” 的含义 和价 值。 腾讯 ̄ 3 0 . 6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3 Q 大战一、腾讯与360事件背景腾讯与360的竞争由来已久。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推出QQ医生软件,到5月份升级成QQ电脑管家软件,新版软件涵盖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类似。

此举很快引发了360的激烈反应。

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 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并曝光QQ的行为,由此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当天,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至此,腾讯与360相继发布声明,拉锯战展开。

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

当天,360声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随后腾讯QQ的在线用户马上接收到了关于此消息的弹窗报道,指引用户进入页面观看声明并参与评论。

当晚,360也终于按捺不住,以强制弹窗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回击声明,使得这场"口水战"升级为"弹窗战"。

10月29日,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

当天,腾讯立即宣称扣扣保镖是违法的,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361特警"。

面对腾讯的"违法指责",360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QQ更安全。

11月3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11月3日18时,腾讯发布《至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

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且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二、对于腾讯与360之争的浅析(一)、对各方观点的评析总结腾讯QQ是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客户端软件,奇虎360则是互联网安全服务客户端软件,作为国内目前应用规模最大的两家客户端软件,两者之间发生了一场全社会瞩目的技术道德纷争。

3Q战争,中国产业“迈入大学”的里程碑

3Q战争,中国产业“迈入大学”的里程碑

3Q战争,中国产业“迈入大学”的里程碑近日,中国产业是否集体犯了“躁动症”,从蒙牛与伊利的新闻公关之争,再到美的与格力终端斗殴之事,再到360与QQ战斗的持续升级。

一夜之间,中国产业到处弥漫着火药味,并且这种火药味已经殃及到广大消费者。

但静下心想,不同的行业,相同的共性之争,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大家反思,这种竞争是否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否是产业发展期间黎明前的黑暗?是否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理性地看待360与QQ之争从3Q战争的发展过程中来看,就会发觉到3Q之争,只是互联网发展成熟的一个缩影。

互联网现已经进入了“狗日的QQ”帝国时代,而360要想“出人头地”,必须要扮演挑战者争色。

无非这次360扮演的挑战者角色,是有备而来,而QQ遇到的挑战,也不比从前,感觉是压力陡增。

从商业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已进入金灿灿的成熟期,但从权利边界以及游戏规则的成熟度而言,这个虚拟的商业世界仍处于靠强权说话的年代。

当然,这里的强权,不是权与钱,而是技术实力与综合实力。

为此,360挑战互联网霸主QQ,就显得故事性多一些。

从互联网竞争来看,战斗每天还在继续,亿万用户的电脑桌面,已是无数次战斗的战场。

而360与QQ两家互联网企业对决,无非用的手段多了许多,弹个窗口、发个声明等等。

再加上360与QQ普及力度较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就让人感觉到中国互联网产业在上演“世界大战”!虽然,对消费者来说,用360还是用QQ都无所谓,谁好用用谁的,但是对产业发展来说,360挑战QQ,却是个好事。

在互联网行业,大家都熟知面临三件事儿:“生、死和QQ。

”360要突破QQ霸局,就一定要敢于“搏”,所以这样,双方竞争就是一个产业的必然,要活下去就必须“短兵相接”。

况且,360是有创新的,也是有实力的,如在QQ垄断式龙头企业面前,360连挑战的心态都没有,我们天天倡导的技术创新、市场说话,又有谁来实现?特别是在这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敢于挑战,不怕倒在QQ巨人铁蹄下。

腾讯qq及360之争的反垄断解析总结计划

腾讯qq及360之争的反垄断解析总结计划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摘要]腾讯QQ与360之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及专家通过各种途径质疑“腾讯QQ〞强制卸载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反垄断法?,限制了自由竞争,应当受到规制而非早早了事。

然而,判断“腾讯QQ〞是否触及?反垄断法?的底线,我们必须通过对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理清几个重要的问题[关键词]反垄断相关市场滥用市场地位救济一、腾讯QQ与360之争根本领实“腾讯QQ〞和“360〞是互联网业的两大客户端软件。

“360〞公司也推出一款“扣扣保镖〞的平安工具,称该工具能全面保护QQ用户的平安,该软件的核心功能是过滤各种自动弹出的小广告,这直接触及腾讯的核心利益,因为“腾讯QQ〞是一款完全免费的客户端软件,其主营业务收入正是来源于大量的市场广告。

腾讯对此作出强烈反响,称“360〞公司的“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2021年11月3日,腾讯公司通过公开信声明,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并倡导卸载360软件登陆QQ,这是双方一系列争执中腾讯迄今为止最剧烈的行动。

腾讯此举引发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腾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

2021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QQ〞和“360〞已经兼容,并公开向社会抱歉。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效劳〔以下统称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相关商品市场界定,通常需要进行产品市场界定和地理市场界定,同时当某些产品的生产周期、使用期限、季节性、流行时尚性或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等已构成商品不可无视的特征时,界定相关市场还应考虑时间性,即相关时间市场的考量。

就“腾讯QQ〞和“360〞的业务范围和特征看,“腾讯QQ〞属于即使通讯软件,即通过为用为提供及时、快速、便捷以及免费的通讯效劳,迅速掌握大量客户端并基于大量的客户吸引商户进行广告投资。

从腾讯与360的乱斗说起

从腾讯与360的乱斗说起

从腾讯与360的乱斗说起作者:董碧辉来源:《创新科技》 2014年第5期文/ 董碧辉4 月18 日,腾讯与360 又有一桩官司判了下来,北京市西城法院对360 诉腾讯名誉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腾讯公司败诉,并判罚其在腾讯网首页向360 公司公开道歉7天。

为什么要说个“又”字?话说腾讯和360 这对冤家翻翻滚滚已经斗了好几年,官司也打了好几场,一场是腾讯诉360 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360 败诉;一场是奇虎360 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60 败诉;还有就是刚刚一审判决的360 诉腾讯名誉侵权案,缘起于2010 年9月28 日,腾讯在其“腾讯网”发表了题为《360 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的新闻文章,在未向公安机关核实过信息的前提下,出于商业竞争目的公开诋毁360 产品“涉黄”,同时还在文中误导读者称“公安立案调查”以攻击360 公司。

从相互攻讦到逾越底线的竞争,这似乎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乱象的一种写照。

这个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科技行业却总是充满着江湖草莽气息,即便是各个功成名就、雄霸一方的大佬之间,也是时不时冷枪暗箭,刀光斧钺。

互联网企业本该在蓝海中自如地畅游,抢占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创造新需求,获得高利润。

而现在他们却仿佛身陷红海之中,在残酷的竞争中,内心忧虑重重,浑身鲜血淋漓。

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从业者的草莽气息或多或少与他们服务的客户——广大网民身上的丝气质息息相关。

虽然截至2013 年12 月,中国网民已达6.18 亿之多,但在这6.18 亿对着电脑或者手机屏幕傻笑的庞大人群里,究竟有多少是愿意付费的优质客户?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流淌着免费的基因。

免费成了一种习惯,分享成了一种美德,原创者含辛茹苦、绞尽脑汁的产品或文字被扒来扒去,陈尸处处。

只能逼得互联网企业高举免费的大旗,谁都不敢抢先放下,免费是种武器,你一放下竞争对手就会马上拿起来。

犀利的网民称3Q 大战是大流氓与小流氓之争,可这两个流氓好歹也是免费给你提供了各种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摘要】:腾讯360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IT产业的深思,中国IT产业究竟应该如何防止垄断现象的产生,如何才能促进其良性竞争,通过对于国内外其他案例的分析以及纵观整个IT产业的发展,得出必须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与国家的管理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IT现状、反垄断、知识产权
背景: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

包括:产品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集成和开发服务,IT管理外包服务等。

过去几年里中国IT业可谓风起云涌,几乎在每一个时刻都经历着变革和激烈竞争。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

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

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

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

360随即推出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态紧张发展。

近日北京市朝阳去人民法院以正式受理腾讯诉讼奇虎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

2010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QQ与360已经兼容。

分析问题:
国内外对比
此次的3Q大战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微软扼杀网景的事例。

1995年,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兹在价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推出了Windows95,增加了文件管理等多种功能,却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的相关开发。

网景看到商机,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很快推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

在之后的一年中微软通过开发、兼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推出IE2.0浏览器并且实施免费发放,为了彻底摧毁网景,半年后,微软又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

微软利用了windows的垄断地位为用户预装了IE从而让IE后来居上,超过了网景。

而在QQ与360的冲突中,腾讯陈述了自己的理由,请求得到QQ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但它利用的是QQ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强制要求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的霸道行为,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但与腾讯强行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的做法相比,微软的“软件捆绑”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国内的发展历史
纵观中国的IT产业,在2000年之后发展迅速。

特别是05年之后,中国IT 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赛迪顾问报告,05年至09年保持15.8%的年均增长率。

从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持续下降,而软件和IT 服务的份额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至2009年,软件在IT市场中的份额达到13.9%,IT服务的份额达到22.7%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IT行业正在从原先的以硬件产品为主向软件和IT服务为主转变。

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宽带的不断增加,PC硬件价格不断下滑,以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会是主流。

因此,软件及IT服务将是IT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相对于硬件产品之间的厂商之间的竞争,软件产品之间的厂商之间的厂商竞争激烈得多。

以软件杀毒方面为例,从90年代开始至2000年的杀毒软件市场,一直是KILL一统天下,之后这种局面被打破,瑞星、江民、金山、交大铭泰等国内杀毒软件厂商逐渐把持了大部分市场。

360的出现,重新打破了这种格局,截止2010年五月底,360免费杀毒的市场覆盖率超过51%。

紧随其后,腾讯借QQ客户端强制推送QQ电脑管家,又有了打破这种垄断的趋势,才使得QQ与360的竞争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这次的3Q大战。

从杀毒软件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IT行业的历史是一段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的历史。

再来看一下QQ的发展历史,QQ一开始只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但是凭借它自己在IM领域的市场地位,或者说垄断地位,在各个领域里复制他人的成功。

只要某一个领域有小的公司创新了,它就迅速模仿,后来居上。

腾讯在互联网行业处处树敌。

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IT行业的一个问题,企业要寻求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如果说这个企业的实力过于雄厚,又会形成一种垄断,它通过自己的垄断地位,主导了市场,使得市场缺乏生命力,对于创新是极其不利的。

我国的IT产业,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国外的技术的模仿,在资金、技术和品牌方面都还居于弱势,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的IT产业仍处于产业格局的中下游。

国内的垄断寡头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挤压着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于改变我国IT产业在世界IT产业格局非常不利
未来趋势
同时,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如果此次QQ战胜了360,那么就为QQ成功进入杀毒软件领域定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会使得QQ的垄断更加显著,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会使QQ不断打压对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您用的是腾讯微博而不是新浪微博,您用的是腾讯TT浏览器而不是Firefox浏览器,您用的是旋风而不是迅雷。

垄断是可怕的,所以我们必须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但是如果是360战胜了QQ,也并不是就万事大吉。

首先,360可以很好的巩固自己在杀毒软件方面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不能保证360不会变成下一个QQ,通过自己在用户数量上的优势,挤占掉其他对手的份额。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专利权的保护
二.反垄断法的施行
三.宣传自主研发与创新
一.专利权的保护
就这次腾讯与360的3Q大战,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涉及的专利权的保护问题,有关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的颁布就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办法中应当加强对于专利权的保护,对于涉嫌侵犯专利的行为应当予以处罚,同时鼓励中小公司积极申报专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反垄断法的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其中有以下几点《反垄断法》明确垄断行为是指排斥、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的反垄断法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我国2008年才开始执行的《反垄断法》,与国外相比只能算一种“细则”,用它来裁定如此复杂的一个商业案例,操作性很小。

因此在今后的几年中,必须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地完善该法律。

同时对于在诉诸司法途径上有困难的垄断行为,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尝试国外的“拆分”手段,将垄断公司拆分为多个小公司,有效打破垄断。

三:宣传自主研发与创新
互联网本该是一个百家齐鸣的多样性舞台,广大网民更愿意看到一个友好、合作、多赢、创新的IT界。

我国IT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较大落后于美国,印度等国家,尽管微软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其他软件公司并无太大不同,大致上均可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编程)———测试———
部署等步骤和层级,但微软流程更强调人员的合作和成长。

他们的成功正是由于不断的中国近年来软件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已超过40%。

然而,目前中国IT 产业仍未走出“硬强软弱”的怪圈。

中国软件企业背倚广袤的市场需求沃土,拥有快速成长的有利条件,但为什么还总是“长不大”呢?目前制约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高端人才、完善流程、持续创新三个方面。

创新与自主研发,我们不能甘于落后,一定要大力投入,进行新软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目前行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下述矛盾和问题:核心基础产业薄弱,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产业结构问题仍然凸显。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

软件产业规模偏小,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

运营业技术业务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加快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综合集成能力怎样具体来提高首先从市场方面,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创新。

另外从应用层面,客户随着整个进步,管理的要求促进提升创新,在技术层面,技术的不断的变化,快速的变化使得在技术层面也提出了创新的需求,但是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新应用,推动和客户共同发展养中坚人才,建立高近年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致力于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还帮助合作伙伴发掘海外商机,并通过流程培训、项目合作、共同研发等形式,为合作伙伴培训研发团队。

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更多的合作及交流形式,帮助更多的中国软件企业培效率、高质量的流程规范并激发创新潜力与整个产业共同成长。

若借此纷争,互联网行业能团结一致、坚守各自领域、共同维护互联网的多样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360,下一个QQ》选自《互联网周刊》2010.7.5
2.《中国IT产业在新一轮重组格局下的发展》郭巍
3.《警惕软件专利造成的垄断》选自《IT时代周刊》2005.9.5
4.《奇虎360免费动了谁的奶酪》选自《中国新时代》 20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