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630864.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作者:汪飞何海军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过程,结合前人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和行政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阻碍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的一体化过程:而产业同构现象随着长三角产业的细化分工,将会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同构行政区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与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从宏观(地区)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中观(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微观(企业)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

原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学者从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陈建军(2004)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产业同构。靖学青(2004)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但他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结构,并未发生在制造业这样的中观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小于三次产业结构。尽管从相似系数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资源进一步融合。X在城市功能和首位度提升上,需要体现出反映国际城市发展趋势、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X 城市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内涵。 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在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行动的关键区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腹地,X正是北翼腹地的特大城市,应积极对接上海,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总格局中的北部支点,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北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X正在全面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建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在未来发展格局中,需要更加厚植科技创新和文化软实力,提升X在X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首位度,更广泛地发挥作为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的重要作用。 第三,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在空间格局上,X以其独特的通江达

海的空间优势,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龙头、X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由于受到世界形势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国际化发展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向东部推进,而更应沿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思路,寻求更多方向上和更大格局中的开放空间。X作为特大城市,理应在强化与上海联系分工的基础上,提升在一些重要职能方面的首位度,作为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推动长三角国际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既构成X提升首位度的战略优势,也对X首位效应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新时代与国家新战略赋予了X首位城市更重要的使命担当,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开放、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加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担当自己的责任。 紧扣优势产业打造原始创新高峰,提升X创新质效。当前,X正处于“创新扩散阶段”向国际知名“创新中心阶段”跨越的门槛时期,创新高度需再提升,下一阶段的关键是紧扣产业规划打造原始创新高峰,不断提升创新名城建设质量和水平,把指标提升转化为发展质效。第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根基,提升高精尖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城市战略需求,加强基础性研究,深化源头式创新,围绕基础科学研究的各环节进行全链条无缝式设计,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独家学术分享】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唐子来教授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主旨发言整理)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表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公平问题。同样,日益严重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 “杯子现象”:传统城镇化的形象比喻 一个杯子的世界平均价格是8元,但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杯子价格是6元。于是,中国制造的杯子就占领了世界市场。其实,中国制造的杯子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为没有支付1元的社会成本和1元的环境成本。年复一年,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所欠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显性化,现在到了不得不支付三十多年累积成本的时候了,再也不可持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sustainable urbanization),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所有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1)可持续发展的3E概念:三角模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棱锥模型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630864.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作者:汪飞何海军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过程,结合前人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和行政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阻碍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的一体化过程:而产业同构现象随着长三角产业的细化分工,将会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同构行政区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与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从宏观(地区)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中观(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微观(企业)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 原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学者从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陈建军(2004)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产业同构。靖学青(2004)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但他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结构,并未发生在制造业这样的中观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小于三次产业结构。尽管从相似系数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文/陆平贵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现状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长三角”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 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 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 3条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 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 37%,平均每 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本区城市化水平在 45%以上,但是本区城市的集中度还不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城市群职能结构。“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具有从国际到全国、区域、地方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历史性(五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性的城市,加上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具备了强劲的发展潜质。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与研发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是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宁波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港口与陆路物流的枢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舟山是港口旅游城市等等。 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以沪、宁、杭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都市区。“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但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则并非完全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因为上海外围地区还分布着一系列历史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二级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投资能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超过了上海辖区内的一些卫星城镇,成为都市圈内颇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2002年,这5 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大致相当。 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崛起的条件,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可在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加快城市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脱离经济发展,就无法谈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突破自身地域的局限,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加以审视,必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中国已加入WTO,“长三角”城市群既面临全球化竞争,也面临国内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的挑战。这一态势,决定了“长三角”区域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需要,同时又将对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从“长三角”现状看,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两条城镇发展轴相对发达,就得益于沪宁、沪杭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宁杭“一条边”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论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 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可以在一个大国内部获得巨大的规模经济红利。因此,需要通过城市、地区间的资源再配置,充分利用大城市对于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从全球站位来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对比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发现,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需要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联系起来,形成城市集群,推动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使之成为发展质量和效益最高的地区。世界级城市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兼备的核心城市,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从区域发展来看,经济地理和集聚效应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的建设。创新发展上,人力资本积累引发知识溢出,而人才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群成为创新的空间载体。协调发展上,运输网络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传导,非中心城市通过有效利用中心城市的正向外部性实现协同增长。绿色发展上,城市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保护好绿水青山。开放发展上,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共享发展上,高水平城市群建设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长三角自身来看,区域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开始从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空间的优化布局和要素集聚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此外,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对内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双重任务。因此,要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布局,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以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在协调合作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应该先行一步,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先进合作区的建设经验,在江浙沪交界处的X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地区设立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根据这一总体趋势,未来长三角将继续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斥。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概要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要]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潜在利益的刺激下,一种由地方政府自发倡导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形成是区域内各政府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这种合作的生成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即各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来往中逐渐意识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已无法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区域合作的潜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彼此都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一种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而生成的新的制度安排。 一、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状长三角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均质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众多因素,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企业层面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部门及个人等各个层面;从单向往来提升到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并确立了高层领导的会晤机制,就一些政府间的合作进行磋商。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并且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在区域政府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区域政府合作,长三角地区则顺应了这一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间,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城市通过紧密合作,整合区域优势,互利共赢,加快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的内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政府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期望通过行政区划的政府合作、经济协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二、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合作行为,实质性地推动了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必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