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科目《普通逻辑00024》第一到第四章复习资料

内容
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1.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具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集合概念
2.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正概念。
4.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负概念。
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19.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一划分规则,
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20.每次的划分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知识点名称
内容
判断及其基础特征
21.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56.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p←q”的真值特征:
只有p假、q真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7.58.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写作p↔q,其中p、q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读作等值。
只有p真、q假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
5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自考00024普通逻辑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相等★★
每次划分必
须按照同一
20.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标准进行★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知识点名称
判断及其基
本特征
★★
内容
21.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22. 判断的基本特征:
(1)判断都有所断定。(2)判断都有真假。
命题和命题
不成立,那么关系 R 是禁对称的。
42. 非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 a 和 b, 如果 R(a,b)成立,但 R(b,a)不成
立,那么关系 R 是非对称的。
传递★★
43. 传递: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传递、禁传递、非传递。
第四章 复合判断知识点名称 Nhomakorabea内容
什么是联言
44. 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 并且 q,写作 p∧q,其中 p、q 称为联言支,并且表示联结词,并且用符
五、性质判
断主、谓项
的周延性★
★★★
38. 关系判断有各种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39. 对称:关系的对称性分为对称、禁对称和非对称。
40. 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成
对称★★★
★★
立,那么关系 R 是对称的。
41. 禁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
理、或然性
理。
推理★★★
85. 或然性推理: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或然
性推理。
86. 根据推理中前提所含判断数目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自考高频考点串讲资料00024普通逻辑学

1.概念的外延 P58: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 集合(或类)。 2.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即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数量不同做的分类);
3 / 19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4.根据概念所反应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 系概念。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而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对于 A、B 两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如下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 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三、图表题(选择、填空) 1.同一关系 P66:A、B 两个概念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它们的外延完全相同, 即所有的 A 都是 B,同时,所有的 B 都是 A。同一关系的欧拉图如下:
5.全异关系 P70:A、B 外延完全不同,即所有的 A 都不是 B,那么 A 与 B 之间的 关系就是全异关系。全异关系又叫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 关系。 (1)矛盾关系 P71:具有全异关系的 A、B 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 C,如果 A 与 B 的外延之和等于 C 的全部外延,那么 A 与 B 之间就是矛盾关系。 外延之间的关系相当于 A+B=C。矛盾关系的欧拉图如下:
第一章 引论
一、选择题 1. “逻辑”在汉语中的用法 P43: (1)思维规律(2)客观规律(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视角 (4)逻辑学,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二、填空题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P45:推理的有效性。 (1)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推理的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3)推理的形式有效性指的是对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的,则结论 一定也是真的。 2.逻辑思想的发源地: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自考普通逻辑(00024适用全国 ) 速记宝典

普通逻辑(00024适用全国)速记宝典考点1:“逻辑”的常见用法答:(1)思维规律。
“他的想法符合逻辑。
”(2)客观规律。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
”(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者视角。
“这是强盗逻辑。
”(4)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学。
”考点2:一个逻辑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一个推理形式,如果假设其前提是真的,那么其结论也一定是()。
答:真考点3: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和古希腊。
答:古印度考点4: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概念的外延和()。
答:内涵。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
考点5: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答:(1)辨别: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2)基本方法:看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①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②非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考点6:概念的限制。
答: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考点7:概念的概括。
答: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考点8:欧拉图答: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关系的图称为欧拉图。
假设我们用A、B表示概念A、概念B的外延,如下图表示:A B考点9: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
定义的组成: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1)被定义项:需要揭示其内涵或外延的概念;(2)定义项: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或外延的概念;(3)定义联项:连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概念。
考点10:定义的规则。
答:一个合适的定义,需要遵守下列规则:(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违反规则: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交叉、定义全异。
(行政管理本科自考)普通逻辑

复习资料《普通逻辑》(课程代码0002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已知“p→q”为假,则( )•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假• D.p假q真2、类比推理中的两个类比对象不能是( )• A.两个不同的个体• B.两个不同的类• C.一个类与另一类中的个体• D.一个类与此类中的某一个体3、“真金不怕火炼。
”如果该断定为真,则合乎逻辑推论的为( )• A.怕火炼的一定不是真金• B.不是真金,就一定怕火炼• C.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炼• D.不怕火炼的一定是真金4、“凡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
”与上述推理结构相同的是( )• A.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蝙蝠不是卵生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B.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生动物• C.所有从事工商管理的都学习企业管理,他们学习企业管理,所以,他们是从事工商管理的• D.只有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经理,老张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所以,老张一定是合格的市场营销经理5、“打猎不仅无害于动物,反而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观点最有可能的前提是( )• A.许多人除非自卫,否则不会杀死野生动物• B.被猎获的动物大部分是弱小动物• C.当其他食物缺乏时,野生动物会偷吃庄稼• D.当野生动物过多时,减少其数量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6、“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7、“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客观规律。
”该推理的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A.SAP→SEP• B.SAP→PIS• C.SAP→SE→OS• D.SA→SEP→PES8、具有反对关系的一组判断是( ) ,• A.SAP与SEP• B.SAP与SIP• C.SEP与SIP• D.SIP与SOP9、“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是有志气的”这一判断是( )• A.单称判断• B.特称判断• C.全称判断• D.模态判断10、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判断,则三段论的两个前提必为( )• A.A判断• B.E判断• C.I判断• D.O判断11、“如果张红是教师,那么他一定学过心理学。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一、判断(一)1.SAP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逻辑方阵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 1 1 0 0 0E 0 0 0 0 1I 1 1 1 1 0O 0 0 1 1 1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题(A4纸)资料

2013年6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第二学历委考/实践考核课程统一命题考试《普通逻辑》复习题(课程代码00024 )一、填空题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_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间接地、__ _反映。
3.联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__________和组合式。
4.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国家”这个概念的________。
5.一个论证由、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
6.根据排中律,若“或者甲来或者乙来”为假,则联言判断_ _ ____为真。
7.二难推理是由两个________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作前提构成的演绎推理。
8.同时否定两个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这是违反________律的逻辑错误。
9.类比推理不同于归纳推理,它是_______或从一般到一般。
10.“青年人不但要勇于承认错误,更要勇于改正错误”,该语句表达了_______判断。
11.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
12.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13.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14.当“p ←→q”为假时,“pvq”为。
15.“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16.如果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同时以否定,则违反的要求。
17.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这个判断的质是__ ____。
18.关系推理“黄河在长江以北,长江在珠江以北;所以,黄河在珠江以北”,属___ ___关系推理。
19.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__ ___性推理。
20.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_ _____,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1.普通逻辑是一门具有_______性和全人类性的科学。
22.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______和外延。
23.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分为___________、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24.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___________。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旨在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逻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普通逻辑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本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方法。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联结词、真值表、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等。
1. 命题的联结词命题的联结词包括“与”、“或”、“非”等。
其中,“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取反。
2.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假值。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两个命题的复合命题,可以通过列出其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命题的真值确定整个复合命题的真假。
3. 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命题的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命题的蕴涵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决定了另一个命题的真值。
命题的否定表示将一个命题的真值取反。
二、谬误与推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谬误和推理问题。
谬误是指由于错误的推理或错误的论证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
1.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经验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苹果都是红色的,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特殊性的结论。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可以推断“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2. 谬误的种类谬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攻击人格等。
偷换概念是指在论证中将概念的含义进行改变。
无中生有是指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情况来概括全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6、概念的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非集合概念。
如未必为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集合概念。
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则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16、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对象是一个个体。
如仙后座)、性质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如红、绿、落)、关系概念(反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重于、在。
之间、喜爱、尊敬)。
17、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具有某种属性)和负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不、非、无等)。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围而言的。
18、对于A、B二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欧拉图:20、概念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涵越多,则它的外延越小;涵越少,则外延越大。
反之亦然。
反变关系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或种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的概念之间。
2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概念的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式。
基本法是由属概念增加涵过渡到相就的种概念。
有二种法:一是给属概念增加限定词的法(如精神限定为“国际主义的精神”),一种是外延罗大的属概念直接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法(如由水果到坚果再到白果)。
对属概念进行限制,其极端是单独概念,当对单独概念再加涵时,一般并不能减少该概念的外延。
“限制不当”22、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法。
基本法是由种概念减少涵过渡到相应的属概念。
一是给种概念减少限定词(如将东古代哲学概括到“哲学”);一种是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直接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如心理学到社会科学)。
对种概念进行概括,其极端是最一般的普遍概念。
当对最一般的普遍概念再减少涵时,一般并不能增加该概念的外延。
“概括不当”23、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提示概念的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法。
24、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DS就是DP 其中DS是被定义项,DP表示定义项25、定义的法:一、属种加差先找出相邻近的属概念,再找出与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再用定义项联结。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二、同义定义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语来明确三、示例定义列举出外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对象来明确。
四、枚举定义列举出全部外延来明确,哪适用于概念的外延只是少数的、有限个对象的情况五、递归定义26、依据明确概念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涵定义、外延定义以及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复合定义。
27、依据是直接明确概念还是通过明确表达概念的语词的意义来间接明确概念,定义可分为实质定义、语词定义(加以解释说明的为说明的语词定义;规定其意义的为规定的语词定义)。
28、依据所反映的属性的不同中,实质定义可分为性质定义、功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等。
29、定义的规则:一、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
“定义过窄、过宽、交叉、全异”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循环定义”三、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
“定义含混、以比喻代定义”四、定义项一般不应包含负概念。
30、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法。
通常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
划分包括三要素: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子项(划分后得到的种概念)和标准。
31、划分的种类:按划分次数: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按子项数目:二分法和多分法。
32、划分的规则:一、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划分不全、多出子项”二、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划分标准不统一”三、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子项相容”第三章简单判断33、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二个基本特征:判断都有所断定,判断都有真假。
34、判定一个语句是否是表达判断,标准有二条:1、是否有所断定;2、是否有真假。
35、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命题的逻辑形式称为命题形式。
命题的逻辑形式指的是与命题具体容相对的形式结构。
36、判断的种类:1、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2、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3、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模态词指的是描摹事物状态的词,如“可能、必然、曾经、永远”。
37、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构成。
S是主项,P是谓项。
38、性质判断按质分:肯定判断(S是P)和否定判断(S不是P);39、性质判断按量分:单称判断(这个S是(不是)P)、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不是)P)和特称判断(有的S是(不是)P)。
40、性质判断按质量结合分:单称肯定判断(这个S是P)单称否定判断(这个S不是P)全称肯定判断(所有S是P) SAP A判断全称否定判断(所有S不是P) SEP E判断41、同素材的性质判断指的是主项、谓项均相同的判断。
对当关系:A 反对关系 E 1、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2、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3、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I 下反对关系 O 4、差等关系:全称真,特称真;特称假,全称假。
42、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延性:如主(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则该主(谓)项是延的,否则不延。
一、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延的。
二、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延的。
三、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延的。
四、否定判断E、O的谓项是延的。
43、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主项)、关系项(谓项)和量项(数量或围)三部分组成。
二元关系判断:R(a、b) 或aRb;三元关系判断:R(a、b、c)44、关系的性质:自返(自返、非自返、禁自返关系)、对称(对称、非对称、禁对称关系)、传递(传递、非传递、禁传递关系)。
45、自返: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y)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非自返: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R(x,y)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非自返关系。
禁自返: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R(x,y)都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46、对称: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 y,若R(x,y)成立,则R(y ,x)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
非对称: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和y, R(x,y)成立,但是R(y ,x)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
禁对称: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 y,若R(x,y)成立,则R(y ,x)一定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47、传递: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任一对象 y和任一对象z,若R(x,y)和R(y ,x)成立,则R(x ,z)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传递关系。
非传递: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和z,R(x,y)和R(y ,x)成立,但R(x ,z)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传递关系。
禁传递: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任一对象 y和任一对象z,若R(x,y)和R(y ,x)成立,则R(x ,z)一定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传递关系。
第四章复合判断48、联言判断:p并且q;p∧q;p合取q。
“并且,而,不但。
而且,即。
又,不仅。
还,虽然。
但是”只有p、q都真时,p∧q才真,其余都为假。
49、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p或者q;p∨q;p析取q。
“或,可能。
可能。
”只有p、q都假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p,要么q;p∨q;p不相容析取q。
“可能。
可能。
二者不可兼得,二者择其一”只有p、q值不同时,p∨q才真,其余均为假。
50、假言判断(条件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p→q;p蕴涵q。
“如果。
则,。
就。
,若。
则。
,则“p真q假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p←q;p逆蕴涵q。
“若非。
哪得,没有。
没有。
,除非。
不。
”P假q真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p当且仅当q;p←→q;p等值q。
“如果。
那么,并且只有。
才”只有p、q值同等时,p∨q才真,其余均为假。
51、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
又叫判断的否定判断,简称判断的否定。
并非p;┑p;非p。
“并非,不是,这不是事实”52、简单判断的负判断┑(这个S是P)=这个S是P;┑(这个S是P)=这个S是P ┑SAP=SOP┑SEP=SIP ┑SIP=SEP ┑SOP=SAP53、复合判断的负判断:┑(p∧q)= ┑p∨┑q ┑(p∨q)= ┑p∧┑q┑(q∨p)= (p∧q) ∨(┑p∧┑q) ┑(p→q)= p∧┑q ┑(p←q)= ┑p∧q┑(p←→q)=( p∧┑q) ∨(┑p∧q) ┑(┑p)= p54、模态判断:必然肯定判断,必然否定判断,或然肯定判断,或然否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