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导读

合集下载

方言讲课

方言讲课

同学们请欣赏《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 看今天播放的动画片有什么特点?
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表
固原方言 就哈 逛闲 后晌 罢列 尔格 干早 年四 普 通 话
坐下 聊天 下午 完了 现在 清晨 去年
两个重庆人到北京旅游,在公交车上看地 图,甲说:“我们先杀(重庆话中走的意思) 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中南海... ” 乙:“要 得,我们就按照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切(走过 去)。”不幸被同车群众举报,下车后即被扭 送至公安机关,一周后两人走出了看守所大门,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甲说:“勒哈安逸(这 下没事)了,包包都整空老,哪点去搞点子弹 (钱)嘛?”门口的武警听到冲上来将两人按 倒在地。
想一想: 看视频,认真听,看看你能听懂吗? 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总结:
方言和普通话各有优点,都应该会 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 择不同的语言。为了我们便于交流,为 了尊重他人,更为了将我们的语言文化 发扬光大,同学们还要学好普通话,说 好普通话!
作业:
用固原方言讲一个故事给爸爸妈妈或者爷 爷奶奶听。
方言: 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这 种地方语言就叫做方言 。
读一读
方言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
汉语的方言以使用人口和地域现分成七区,分别是: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 础方言。 2、吴方言:吴方言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的地方语 言,以人口而言,是仅次于北方方言的第二大方言。 3、湘(xiāng )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地方语言。 4、赣(gàn)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的地方语言。 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多于 赣方言。 6、闽(mǐn)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的地方语言。 7、粤(yuè)方言:粤方言也称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数以百万计的海外华侨也大都以粤方言作为母语。

《方言概述教学》课件

《方言概述教学》课件

方言的声调数量和调值也可能 有所不同,同一方言区内不同 地区的声调也可能存在差异。
方言的音变是指方言中常见的 语音变化现象,如连读、变调
、轻声等。
方言的词汇特色
方言的词汇特色包括词汇来源、构词 方式、词义等方面的差异。
方言的构词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如 某些方言可能采用特殊的构词方式来 表达某些概念。
社会变革对语言的发展 演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封建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一些旧的词汇、表达 方式逐渐被淘汰,而新 的词汇、表达方式逐渐 普及开来。
外来语言的影响也是方 言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 速,不同地区的语言相 互影响、融合,使得一 些方言中的词汇、发音 等逐渐发生变化。
书写系统的变化也是方 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书写系统的变革 ,一些原有的方言特征 可能被保留下来,也可 能被新的书写系统所取 代。
方言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保护与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不 断发展,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显 得尤为重要。政府、学术界和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措 施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
方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方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方言教学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通过学习和使用方言,学生可以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数字化与网络化
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也为 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 径。利用数字化技术记录、整理 和保存方言资料,通过网络平台 传播方言文化,可以扩大方言的 影响力和认知度。
03
方言的特色与功能
方言的语音特色
01
02
03
04

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3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1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3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1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
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惺惺相惜,结果不言而喻。
《笑林广记》中的笑话
官话
有兄弟经商,学得一二官话。将到家 ,兄往隔河出恭,命弟先往见其父。父 问曰:“汝兄何在?”弟曰:“撒屎。 ”父惊曰:“在何处杀死的?”答曰: “河南。”父方悲恸而兄已至,父遂骂 其次子:“何得妄言如是?”曰:“我 自打官话耳。”父曰:“这样官话,只 好吓你亲爷罢了。”
O uo U ou 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歧义误听 • 方言词语不同闹笑话
有一次,潮汕地区某官员以火 锅设宴,招待上面来的高级嘉宾, 他举起筷子在滚烫得冒烟的火锅里 一边搅拌,一边笑容可掬地说:"大 家别客气,滚了(煮开)就吃,吃 了再滚(煮开)。"
方言进入普通话
你知道吗?
普通话「打的」怎么来的?
陕西方言
关中话、西安话
陕西印象 图片中:
陕北、陕南、关中 周至方言: 属于关中话语音系统
东西中:
黑河为界划分东中 哑柏为界划分中西
周至地图
语音方面(声母)
保留古音:Jqx gkh 如:
Zhi chi shi z c s
在读以元音或半元音为开头的字时,有“ η ”(ng)做为声母。如:爱,读作 “ηāi” 安,读作“ηan”
蚕丝。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
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
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
两西红柿。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
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
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官话
官话又称北方话或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
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

汉语音韵方言基础

汉语音韵方言基础
将206韵分为约3700个小韵 如上平声第一韵东韵就有东、同
等小韵。
【注】因平声字过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 这不同于普通话分阴平和阳平
《广韵》简介
『 广 韵 』 的 东 、 同 两 个 小 韵
《广韵》音系的性质
《广韵》简介
学界对此问题的三种观点:
《广韵》反映了一时一地的单一音系 代表人物:高本汉(1933)、周法高(1968)、陈寅恪(1949) 《广韵》反映了杂糅古音、今音及各地方音的综合音系 代表人物:章太炎(1910)、罗常培(1931) 《广韵》反映了吸收一定古音和方音成分的读书音系 代表人物:王显(1961)、邵荣芬(1961)
因为不同学者对系联法中的补充条例的把握尺度不一,因而归纳出的 反切上字类(声类)也不尽相同,从最少的40类(陈澧)到59类(李 新魁)不等。
而后,学者们又将几个互补的声类归并为一个声母,得到35至41个声 母。《汉语音韵讲义》认为《广韵》有40个声母。
声母部分
《广韵》声母数量众说
《广韵》的声母数量,各家说 法互有龃龉,常见的五种说法 是:
而现代方言的调类除了承袭古四声外,还有分有合。这主要 就与古声母的清浊有关。不过在不同的方言中,其调类分合 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下边举普通话和吴语绍兴话为例分析:
普通话的调类分合情况
声母部分
声母部分
绍兴话的调类分合情况
声母部分
声母清浊与声母送气情况《讲义》P5-6
北京话(北方官话区大都适用):
入声韵只有粤语保留得较完整,其次是客家话区和部分闽语区。有 些方言(如南昌话、潮州话)的部分入声韵尾转为喉塞尾。吴方言 区大部和晋语区则丢失所有塞音韵尾,合并为一个喉塞尾。还有的 方言(如长沙话)连喉塞尾也已丢失,但入声仍自成一类。

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方言PPT

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方言PPT
要不要下;“还”的变音
4、罗嗦用一个经典的南京字代替是?
韶(sao)
5、南京人说小婴儿用一个什么词? 毛娃 6、南京人吃馄饨时最老板经典的一句问话是? 哈要辣油啊? 7、“伯伯”用南京话如何念? 白白
8、哥哥,用南京话如何念?
国国(guoguo)
9、你站着别走。请用正宗南京话回答。
你站到表动!
10、黑漆吗乌是什么意思?黑南京话怎么念?
一些南京方言词条。
1、风的南京话读音?车的南京话读音?
风是读fen;车是读cer
2、癔怪,曾见于《红楼梦》一书,南京话的 两个意思分别是?癔里巴怪,又是什么意思?
癔怪就是恶心、令人作呕、变态的意 思。癔里巴怪就是加强版,强调。
3、公交车司机每到一个人少的小站会问: 啊下……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南京话中‘啊’ 字是哪个字的变音?
膝盖
17、“活丑”是什么意思?
丢人
18、“啊是地呀”的意思?
是不是啊?
19、“你到哪快去”是什么意 思? 你到什么地方去? 20、玉米棒用南京话怎么说?
包卢
非常黑,黑漆漆一片;喝(he)
11、二五是什么意思?二五郎当,意思是?
神经病,脑子少根筋;和二五一样 的意思,加重语气 。男生
13、夹生的意思?
不好说话、爱计较
14、“犯嫌”的意思?
令人讨厌
15、 “老巴子”的意思?
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
16、“磕膝头”的意思?
汉语方言有七大类,即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 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你家乡 的方言属于哪一种?南京方言属 于哪一种方言? 南京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 江淮方言。
你平时在家,可能经常用方言和家 人交谈。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 分组模拟一家人(爷爷、奶奶、父 母、自己)在饭桌上的谈话,用方 言交流三四分钟,记录下发音、语 法、词汇等方面与普通话差异最大 的一些词语、短句,总结它们的不 同。

《方言》导读

《方言》导读

课文学习
五、《方言》的价值
《方言》既是汉语方言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训诂学的一部很有价值的 专著。其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首先,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的一 本书。 其次,《方言》具备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语言学思想。《方言》以 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 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 第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代方言分布的大致区域,绘制出大致的方言地 图。
课文学习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 言》,简称《方言》。《方言》 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 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 汇集。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 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 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方言》 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 ‚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 世界的方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 地位。
古国名,如秦、晋、魏、赵、燕、齐、鲁、卫、楚等;
州名,如幽、冀、青、徐等;
郡名,如汝南、会稽、巴、蜀等;
县名、地名、水名、山名以及其他国名和民族名等。
书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划分标志,就是函谷关为界:函谷 关以东,称关东或自关而东;函谷关以西,称关西或自关 而西。
课文学习
《方言》一书常以两个以上地域并举,如秦晋、齐 鲁、自关而西等,这表明并举地域的方言是比较接近 的。 根据《方言》一书地域出现频率的统计,所记以 秦晋语为最多,而且在语义上说明也最细,又每每与 所举通语相同,可见,秦晋方言很可能就是汉代共同 语的基础方言,也就是说,汉代共同语很可能是在秦 晋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谣以及各地方言,并记录整理。统治者借这些东西了 解风俗民情。但这些材料因战乱而散失了。

中国方言 专业知识讲解

中国方言 专业知识讲解

2.影视剧 近年来的影视作品里,经常能听到东北话、 四川话、陕西话、天津话、上海话等地方 话,各种方言的涌现打破了普通话“一统 天下”的局面。 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拖着陕西腔喊着 “我要告你”,张艺谋在《有话好好说》 里喊出经典的“安红,我想你。”倪萍在 《美丽的大脚》里说的一口朴实的陕西话。 闫妮主演的《武林外传》里佟掌柜的形象 更是深入人心。

(以民间文学与民俗的调查和研究为例)

方言调查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必经之路。陕北 流行《信天游》,华阴的老腔,大家都说好, 但不了解方言,分析、研究起来就隔膜得很, 了解方言语音、词汇特点以后,才能领略其 中的神韵。

总之,方言的调查和研究是地域文化研究 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方言这个窗口,不பைடு நூலகம்仅可以窥见地域文化的许多精彩的图像, 更可以深入它的内部,看到地方文化中许 多本质的东西。方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 而且属于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

二 汉语方言学 1. 概念 汉语方言学是以方言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2.方言学的分类 方言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 语言的方言学,如汉语方言学,英语方言学 等,按照研究理论和方法不同,可分为描写 方言学、比较方言学、方言地理学等。
描写方言学:调查一种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并加以系统描述。 比较方言学:或叫历史方言学。将同一语言的方 言与共同语或几种方言互相比较,并联系这一语 言的较早阶段来比较,从而观察一种语言、方言 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历史语言学的组成部分。 方言地理学:用绘制方言地图的方法,显示同时 期内方言差异的地域分布,对比较方言学起辅助 作用。方言地图使语言发展的共时阶段的空间分 布,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中国方言
第一章 绪论

方 言 学 提 纲

方 言 学 提 纲

方言学提纲(99级古代汉语研究生课程)壹方言研究的历史一、方言的概念(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1.方言的科学定义方言就是一种语言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中使用的话。

方言有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就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即由于地区不同而形成的,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差别的话;社会方言就是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即由于阶层、行业、性别、长幼等不同而形成的,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差别的话。

语言学所用“方言”这个概念,特指地域方言,本课程也是用这个概念。

平常所说的“方言”,也都多指地域方言,如要用到“语言的社会变体”这个概念,则专门用“社会方言”这个术语。

“方言”、“民族共同语”(标准语)、“普通话”(汉族共同语专用名词)、“国语”(一个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

在我国旧称汉语普通话)四个概念的区别。

一种语言总会分为若干个方言,在这些方言中,往往法定一种方言中的一个代表点的话为标准语,即民族共同语(汉语标准语专称“普通话”),其他则称为方言。

一种方言习惯上又称为“话”或“语”,如“官话”、“客家话”、“吴语”、“湘语”等,常以某地的话为代表,往往又分为若干个次方言(在中国又称为“片”,如粤语又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香山片、莞宝片、高阳片、邕浔片、勾漏片、钦廉片等),次方言又可分为若干个土语,土语又可分为若干次土语,次土语又可分为若干准次土语。

但这都是为了区别方言层次而定的名称,实际使用上不用“次方言”、“土语”等名称,而“某某方言”或“某某话”可用来称呼任何层次的的方言,一般来说,研究的是一个区域代表点的方言或这个区域几个选点的方言,常用“某某方言”,如只研究一个具体市、县、乡、镇、村的方言,常用“某某话”。

2.“方言”一词的历史含义。

“方言”一词原指“一方之言”,它指汉语的方言,也指少数民族语言,总之,凡是一个地方的话都称为方言,这与今天作为语言学范畴的“方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原作已失,今存13卷,为东晋郭璞《方言
注》本。这十三卷的内容: 释语词(共8卷) 释服制(卷4) 释器物(卷5) 释 兽(卷8) 释兵器(卷9) 释 虫 (卷11)
体例:《方言》在体例上模仿《尔雅》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卷一) 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卷十)
庸谓之倯,转语也。(卷三)(说倯是庸的语转,二字是叠
韵字)
《方言》所指称的方言区域:
《方言》对所记词汇大都说明通行区域,可从中大体了解 汉代方言分布的轮廓。书中指称的地域相当复杂,计有:
古国名,如秦、晋、魏、赵、燕、齐、鲁、卫、楚等; 州名,如幽、冀、青、徐等; 郡名,如汝南、会稽、巴、蜀等; 县名、地名、水名、山名以及其他国名和民族名等。 书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划分标志,就是函谷关为界:函谷 关以东,称关东或自关而东;函谷关以西,称关西或自关 而西。
《方言》导读
一、方言学兴起的原因(《方言》产生背景)
中国土地广大,州与州之间,郡与郡之间存在 方言差异。诸侯国之间更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 为了消除语言隔阂,加强交流,统治者自古重视方言 研究。汉应劭《风俗通》说,周秦时代曾经有一种制 度,每年秋收以后农闲季节,统治者就派一些使臣, 乘着輶轩车,摇着木铎,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民 谣以及各地方言,并记录整理。统治者借这些东西了 解风俗民情。但这些材料因战乱而散失了。
假、怀、摧、詹、戾,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 或同。(卷一)(这些词在古代都是“至”的意思。“古雅之别语
”即从上古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方言词。“今则或同”是说到了扬雄 笔录时那些方言词有些地方已经互相通用了,不再有区别了。)
(5)转语,或称语转,是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而发生 语音变化的词。(扬雄称转语,郭璞称语转、声之转、语声转)
(2)某地某地之间语-即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
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卷一) (3)某地语,即当时通行地区较小的方言。如:
叨、惏,残也。陈、楚曰惏。(卷二)
(4)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指古代的方言。书中除了“ 别国方言”之外,还有“绝代语释”,就是一些远代的词汇 即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如:
二、扬雄简介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 后期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 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口吃,不善 言谈,而以文章名世。40岁后,始游 京师,汉成帝时,经同乡的引荐,被 喜爱辞赋的汉成帝召入宫廷,为给事 黄门郎。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帝、 哀帝、平帝“三世不徙官”。王莽篡 权后,拉拢扬雄,任他为大夫,在天 禄阁校书。曾因受牵连,即将被捕, 于是跳楼自杀,未死,后得免。
在语言学方面,创作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专 著—《方言》,标志我国传统方言学的兴起。另外还有 一本有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 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由全称可知,此 书包括“绝代语释”(绝代即远代)和“别国方言”两 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主要是“别国方言”,所以简称 《方言》。方言之“方”,非以中原为中心的“四方” 之“方”。“方”,邦也。“方言”即邦言,“别国方 言”即指不同邦国之特色语词。扬雄《方言》里面东齐 方言包括夷语,南楚方言包括蛮语,西秦方言包括氐羌 语,秦晋北方言包括狄语。据研究,《方言》中几乎每 卷都有见于现代南方民族语的非汉词语。
《方言》一书常以两个以上地域并举,如秦晋、齐 鲁、自关而西等,这表明并举地域的方言是比较接近 的。
根据《方言》一书地域出现频率的统计,所记以 秦晋语为最多,而且在语义上说明也最细,又每每与 所举通语相同,可见,秦晋方言很可能就是汉代共同 语的基础方言,也就是说,汉代共同语很可能是在秦 晋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可见其体例和《尔雅》同,每条先列举同义词,再用一个常 用词解释。但它们有一个不同之处:这些同义词是属于不同的 各个方言词汇的,所以下面还必须说明某词属于某方言。
《方言》所收的方言词汇,可分为以下五类:
(1)通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等,指西汉时没有地域限制, 通行比较广的共同语。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 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 语也。往,凡语也。(卷一)
四、《方言》的研究
郭璞《方言注》: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以活的方言口语作为调查对 象的传统,采用晋代活的语言来解释扬雄所记汉代方言,为汉语 留下了一份可贵的语言资料。 戴震《方言疏证》:清代为扬雄《方言》正伪补漏,逐条疏证的 第一个校本。13卷。 钱绎《方言笺疏》:清代为扬雄《方言》作注的著作。主要参考 戴震的《方言疏证》和卢文弨的《重校方言》两种本子,又用玄 应《一切经音义》参校一遍。共13卷20余万字,旁征博引,资料 丰富。
汉代方言采集工作: 汉代建国之后,由于朝廷的提倡,又重新开始方
言采集工作,做过方言收集工作的人有蜀人严君平、 扬雄及其老师林闾翁孺(林闾,复姓)和刘向、刘歆 父子(对整理古籍作出很大贡献,第一部图书总目 《七略》的编者)等五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资 料。扬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周秦残存的资料和 汉代收集的资料作为起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各地方 言。方言学由此兴起。
成就:扬雄早年爱好辞赋,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
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 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 太平,歌功颂德。二人齐名,有“扬马”之称。
扬雄晚年对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辞赋是“童子雕 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模拟《易经》 而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 言》,简称《方言》。《方言》 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 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 汇集。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 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 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方言》 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 “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 世界的方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 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