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知识框架一、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1、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总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成为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是其社会历史性特征。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3、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人生观与价值观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价值观部分1.价值与人生价值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人的价值与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拆解】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评价与行为);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系】立足实践,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依据(如何)】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创造与实现
【原理】人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1 页共3 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高二必修四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二必修四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点梳理总结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意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敬和满意(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进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地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擅长从不同角度思索利益,理解和尊敬他人的正值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识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制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制造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美满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进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胜利,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韧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进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养;需要有坚决的抱负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高中必修四的政治内容是比较难把握的,课本的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我们平时不需要主动归纳学过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一、价值与人生价值(1)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生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②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6、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类不同性质
的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也是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包括: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
②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的原因。
8、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要用集体主义来调节。
9、意识的反作用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坚持集体主义是相通的。
10、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含义不同,方向目的不同,对待个人利益的态度和把个人利益摆的地位不同,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也不同。
1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基础是生产关系)来看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能理解为某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相对于动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不是唯一属性。
12、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从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人生价值中的地位来看的。
要重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实践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唯物论,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坚持实践问题上的辩证法。
15、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认识发展观是辩证法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