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汉语四字结构

合集下载

英汉互译习题期末

英汉互译习题期末

【单选题】soft drink 恰当的词义是______。

A、软饮料B、不含酒精的饮料C、含酒精的饮料D、啤酒我的答案:B2【单选题】He has the assurance to ask me for money. 这句话最恰当的译文是__________。

A、他保证不再向我要钱B、他保证把钱还给我C、他厚着脸皮向我要钱我的答案:C3【单选题】Two inspections missed the fault in the engine that led to the crash. 这句话最恰当的译文是___________。

A、两次检查都错过了引擎中导致事故的故障B、两次检查都没发现引擎中导致事故的故障C、两次检查都忽视了引擎中导致事故的故障我的答案:B4【单选题】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转换正确的选项是______。

The program was not __popular___with all of the school.学校里所有人都喜欢这个计划。

A、adj→n.B、n.→v.C、adj→v.n.→p我的答案:C5【填空题】写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面应该增译的内容。

Last year, the output of coal in this region amounted to about 20 percent of the country, ____ of steel 25 percent, and ____ of cotton 35 percent.去年, 这一地区的煤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 钢____占25%。

棉花____占35%。

我的答案:第一空:the output of第二空:the output of第三空:产量第四空:产量1【单选题】汉语往往围绕主题展开句子, 执行动作的主体是人, 动作往往以人为中心进行, 句子的主语也常是“人称主语”或称______。

A、“物称主语”B、“无灵主语”C、“有灵主语”我的答案:C2【单选题】物价的涨落主要取决于供求之间的关系。

英语和汉语互译中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互译中的区别
译文: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学会驾驶拖拉机。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了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显然都表示"拖拉机",英语表达上有变化,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七、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做翻译实践较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抽象,汉语则喜欢比较具体。我们再看一个翻译:
Until such time as mankind has the sense to lower its population to the points whereas the planet can provide a comfortable support for all, people will have to accept more "unnatural foo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这些常用被动句型属于习惯表达法,在科技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考生不仅要熟悉这些句型的固定翻译,同时要认识到许多英语中的被动从习惯上来讲要译成汉语的主动。我们再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英汉互译lecturenote2(仅供参考)解析

英汉互译lecturenote2(仅供参考)解析

Lecture note 2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VS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不等于硬译或死译,也叫逐字翻译——就是以词为单位进行考虑的,力求目的语的每个词都能与原语的每个词对等。

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促进语言多样性,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以利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Eg:1.dark horse(黑马)brandy(白兰地)rifle(来福枪)carnation(康乃馨)litchi(荔枝)salon(沙龙)engine(引擎)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议)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2.to show one’s cards摊牌3.Soon got, soon gone.来得容易,去得快。

4.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5.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火不生烟6.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最坏的车轮最会嘎嘎响。

7.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

8.来得易,去得疾。

Easy come, easy go.9.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10.She has many hot potatoes to handle every day.她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

11.Partly as a result of the recently increasing demand, whole sale tea prices havealmost doubled.部分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批发茶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汉译英翻译十大技巧

汉译英翻译十大技巧
【例6】一个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译文: A good chef is always trying to seek balance among cereal, meat and vegetable.
解析:仔细分析发现,句中有两个动词,分别是“努力”和“取得”,而“取得”是“努力”的目的,故把“努力”处理为谓语动词,“取得…”作目的状语。整句的主干为“厨师努力去取得”,译作…chef is trying to seek
2.汉语多短句,英语多长句。汉语侧重语义,多用短句、分句来表达;英语多用长句及复合句,其结构通过时态、标点符号及关联词来表达。因此,汉译英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合译、增补词汇等。
3.汉语多重复,英语多替代。汉语由于结构较松散,常对名词进行重复,使语义更加清晰,对动词进行重复起增强语气的作用:而英语常使用代词、名词及do,do so或so do,so,as或其他词组来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3.用解释的方式。中文的习惯用语和四字成语是令大家头痛的难点,汉译英时,可分两步走:先用浅显易懂的中文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再将其转化为英文。
4.根据上下文中的某个表达翻译某些难译的词。四级考试所考查的段落翻译是就某个话题展开的,所以有时可以借用上下文一些相关的表达来译出一些难以直译的词。
【例9】他为人太过圆滑,所以没人喜欢他
【例11】历史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常被忽视和否定。尽管如此,对社会发展来说,小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In history, novel, as a form of literature,
was often ignored and denied. In spite of these,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vel has an

汉语向心结构四字短语的翻译

汉语向心结构四字短语的翻译

汉语向心结构四字短语的翻译石磊;刘著妍【摘要】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对中国的语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为视角,解析汉语里四字短语的向心结构,并探讨其翻译方法,目的为寻求向心结梅四字短语翻译的新视角.【期刊名称】《疯狂英语(教师版)》【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197-198,202)【关键词】四字短语;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翻译方法【作者】石磊;刘著妍【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 e o n a r d Bloomfield)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和“离心结构(exocentric construction)”概念,这就是著名的向心结构理论。

布龙菲尔德将一个合成(resulotant)短语根据整体形类与其直接成分形类可能相同与否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成短语可能属于一个与任何成分的形类都不同的形类”(转引自袁家骅等,1985:239),这样的短语就是离心结构。

譬如说,“‘John ran’既不是一个主格词语(如‘John’),也不是一个定式动词词语(如‘r u n’)”(ibid.),因此它是一个离心结构。

另一类是“合成短语可能和一个(或多个)成分一样属于同一个类型”(ibid.),布龙菲尔德称这样的短语为向心结构。

譬如说,“‘poor John’是一个专有名词词语,‘John’这个成分也是这样;‘John’和‘poor John’这两个形式,从整体来看,具有了同样的功能”(ibid.),因此它是一个向心结构。

向心结构又分两类:“并列的(co-ordinative或系列的serial)”和“从属的(subordinate或修饰的attribute)”,大致相当于汉语里的联合短语、偏正短语。

英汉比较与翻译第五章 英汉成语比较与翻译

英汉比较与翻译第五章  英汉成语比较与翻译

1.1.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 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 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 形式来表达。( 朱耀先, 1997: 8)中英在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必然造成了两国语言上有很大的差 异。 从在世界的地理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东 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所 以当东风来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春天 的到来。所以汉语中“东风”常常是好运
第二节 英汉成语对应问题与翻译
但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 异,英汉成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汉语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形式严谨,如“三心二意” ,“见异思迁”“张冠李戴” 等。而英语成语一般不受字数 限制,形式相对自由,如“rob peter to pay paul”“buy a pig in a poke”“dead as mutton”“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The mouse that hath but one hole is quickly taken”等。 二、汉语成语多为主谓结构,如“鸡飞蛋打”“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趁热打铁”“藏头露尾”等。而英语成语 除了谚语外,一般不包含主谓结构,如“much cry and little wool”“cry wolf”“a thorn in the flesh”“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armed to the teeth”等。 三、许多成语成语都是源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史实或 传说故事,如“卧薪尝胆”“三顾茅庐”“指鹿为马”“东 施效颦”“愚公移山”“班门弄斧”等,这些在英语文化中 都找不到对应的词。而英语成语中“set the thames on fire”

英汉翻译中的虚实互化

英汉翻译中的虚实互化

英汉翻译中的虚实互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相互依存,因此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涉文化的差异,对同一语义的英语表达可能笼统概括、抽象空泛,而汉语则形象生动、细腻具体,汉语可能抽象概括,而英语形象具体。

具体或抽象的表达是英汉语言都具有的客观属性,而虚实互化的翻译方法则是基于这一客观属性上的一种技巧,也是英汉翻译中常见的技巧。

所谓虚化实,即把抽象表达法转化为具体表达法,而实化虚即把具体形象的词进行概念化或抽象化处理。

无论虚化实还是实化虚,都是为了实现翻译过程中的“达意”,译者应在翻译时灵活巧妙地处理好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虚实关系,以明白晓畅的译语再现原文主旨神韵。

一、虚化实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法是抽象的,翻译时经常需要将这些抽象的表达作具体化引申,把抽象表达法转化为具体表达法,即虚表达化为实表达。

例1China will b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in 15 years.译文:中国在15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economy直译成中文为“经济”,汉语中“经济”表示抽象概念,如果该句直译成“中国在15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译文把表示抽象概念的词“经济”具体化为“经济体”,不仅意思明确,也完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例2Rich woking experience was his entrée to this large international company.译文: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他进入这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敲门砖。

entrée是抽象名词,本意是“入场权;入场许可”,此处将该词义具体引申为“敲门砖”,使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例 3There is more to their life than polit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more than transient everydayness.译文:他们的生活远不止那些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远不止一时的柴米油盐问题。

中英互译心得

中英互译心得
3英文思维注重的是文辞的实际意义,强调概括和直接性,而汉语注重文辞的修饰意义,强调形象具体和生动的表现法;英语不是单音节字词语言,又没有音节声调变化,所以不强调音节数的整齐划一 和由此带来的朗读效果,英文如此相反。
4.英语与汉语的句子实际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①句子性质有所不同:英语突出主语,汉语突出主题。如汉语“这座房子很大”英语“It is a large house”
10.英语不像汉语一样喜欢反问和否定的说法,更偏重直来直去的肯定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二是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三是变换角度,采用现成说法,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
11.八级考试,受时间限制,有其特殊性。鉴于大纲“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流畅”的要求,建议还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再意译。 八级考试的体裁大多以散文为主,平时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说来,英汉互译时,头脑中要有这样的英汉语言对比意识:
②句子标志形式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英语句子的形式以谓语动词为标记,汉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动词标记,而是根据主题和述题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③句子不同成分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英语集约性很强,特别注重整体概括和集中表现,具体的看,英语的集约化手段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来概括简化各种意义。
9.英语
在话语衔接手段上大量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话语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事物与概念,代词和各种关系词用来指称上下文中提到的事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使用十分频繁,而重复与完全省略的现象则相对较少。与英语相比之下,汉语由于没有英语那样的曲折变化,不注重语法形式分析,句子单位不像英语那样明确清楚,在很多情况下无论使用句号还是逗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问题,对其理解比英语更需要依赖语境和话语的主题意义,因此与英语相比之下则较少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语言中已经出现的事物和概念,代词和关系词使用不如英语那样频繁,而重复与省略的概率则明显高于英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互译中的汉语四字结构
作者:胡海涛彭贝妮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9期
【摘要】汉语中的四字结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是人们喜欢用的一种精粹的语言材料。

无论是汉译英中的四字结构的英译,还是英译汉中对四字结构的使用,都应遵循“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关键词】英汉互译;四字结构;忠实、通顺;翻译标准
在汉语写作的作品和用汉语翻译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四字结构的运用很广泛。

这是因为四字结构的适当运用会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简明有力、寓意深刻;读起来也铿锵有力,顺口悦耳,从形式上看,它整齐匀称,文字流畅。

使人读后印象会更加深刻。

四字结构通常指汉语中常用到的成语,也包括自行组合成通顺合理的四字结构,那么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对它的翻译呢?
我们知道,四字结构特别是成语与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经济生活及语言特色等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民族性,文化内涵及其丰富。

所以在翻译中要特别注意,以免引起读者的误解。

在汉译英中,如果译文不违背语言规范,又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时,尽可使用直译法,这样就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修辞特色和民族特色。

例如:“忍气吞声”可直译为“swallow his anger and hold his tongue”。

由于汉英文化也有相通之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直接借用一些含义相同、形象一致的英语习语。

例如:“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由于生活习惯或思维方式等不同,许多英语习语虽与汉语成语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但含义却不同,在翻译时,就不能简单的借用。

例如:“同舟共济”就不能直接译为“to be in the same boat”,因为前者在汉语中含有积极意义,而后者却是有着消极含义的一个习语。

有的成语源出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但沿用已久,失去了原来的故事性;有的成语的形象变得不再新鲜生动,人们在使用时只用其喻义;有的成语如直译后会显得生硬、拖沓。

在这些情况下,就可以运用意译法。

如“滥竽充数”(to make up the number),“名落孙山”(fail),“旗鼓相当”(well-matched)等。

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达到既保留原文形象,又能使译文畅达的效果,经常使用直译兼意译的方法。

如“斩草除根”(pluck up the evil by the roots)。

还有的成语为了音韵整齐而使用两组同义词,在翻译这种成语时,不必亦步亦趋,译出一组的意思就可以了。

如“油嘴滑舌”(glib tongue),“捕风捉影”(catch at shadows),“狼吞虎咽”(wolf something down)等。

英译汉中,在不违背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的情况下,适当运用四字结构,也会使译文更生动形象,简明凝练,增强表现力。

英文译为四字结构的情况有下列几种:
(1)原文为单词,译文运用四字结构,例如:He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blood-sucker.可译为: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吸血鬼。

(2)原文为短语或词组,译文运用四字结构,能使译文避免拖沓。

例如: The portrait is drawn to the life. 译文“这张肖像画得栩栩如生”与“这张肖像画得很像生活中的人”相比,哪个好,哪个坏是不是能一目了然呢?
(3)英语原文是习语,这时译文如运用四字结构,就会使译文既贴切又生动,例如:This time he missed the boat. 若译为“这一回他错过了机会”就不如改译为“这一回他错失良机”再如:The pirates were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就可译为“海盗们的处境是进退维谷。

(4)综合性的,含义错综的原文结构,翻译时运用四字结构往往是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法。

例如:A parrot can talk like a man,若译为“鹦鹉会像人一样讲话”,就不如改译为“鹦鹉学舌,惟妙惟肖。

”再如:I suppose he will be awfully proud and that I shall be treated most contemptuously. Still, I must bear my hard lot as well as I can.可译为“我猜他准是骄气凌人,不把我放在眼里,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逆来顺受了”。

如果照字面意思把“bear my hard lot as well as l can”译为“忍受我那苦难的命运”,译文就缺乏文采,显得罗嗦了。

总之,在英汉互译中都会遇到关于四字结构的翻译问题,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做到既不望文生义地翻译汉语中的四字结构,又不可在英译中不加推敲,滥用汉语的四字结构,以免以词害义。

要在有助于更好地达到“忠实、通顺”的标准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使用四字结构,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参考文献】
[1]陈金莲,杨劲松.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汉语成语翻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1).
[2]陈胤谷,姬广礼,贾德江.从原型理论看“火”的汉语成语及其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9).
[3]高嘉正,高菁.成语典故的翻译[J].上海翻译,2010.
[4]过家鼎.成语的直译和意译[J].上海翻译,2008.
[5]郭静玉.汉语成语英译探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责任编辑:汤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