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主要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学

(2)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规模愈来愈大,对地壳表层岩体的改造作用已达 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早已超出局部场地的范围而波及到广 大区域。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已涉及到地球表面80%的地区。 例如,大量抽汲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降低了土体中的空隙液压,引 起了大范围的地面沉降,使得沉降区内已有建筑物的正常工作条件受到严重 影响。又如修建高坝大水库,大区域的水文动态和水文地质条件因之而改变, 往往引起区域性的坍岸或浸没。有时库尾淤泥还会引起支流泄水不畅,造成 更大区域的地下水回水,如在黄土地区还会进一步引起大区域的湿陷。在某 些地区还会产生水库诱发地震,导致较大区域内的建筑物受到危害。
矿山工程常遇到的是露天矿边帮及地下巷道的稳定 及涌水、采矿引起地面塌陷问题;
在特种土地区如红土、黄土、淤泥、膨胀土等同样 会遇到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更为复杂多样,除与 其他工程相类似的区域地壳稳定、坝基、边坡和地 下洞室岩土体的稳定问题外,还有库坝区渗漏、水 库库岸稳定、水库淤积、滨库地区浸没、水库诱发 地震等问题;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石油及天然气而造成大范围 地面沉降,放射性能源的应用而存在核废料的储存, 采矿而产生的废矿渣的处理等则属于环境工程地质 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的定义
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常用工 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理解为与 工程 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一般认为,它包括工程建设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 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 现象; 地质物理环境(地应力及地热等);天然建筑材 料等七个方面的因素。
地质环境的定义
地质环境广泛的含义可理解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 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 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地质环境对工程 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建筑物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的确定, 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地质环境不良,一方面可能因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措 施而提高工程的造价;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工程建筑的稳 定、安全和正常使用。 世界上大坝破坏和失事的事例中,至少有一半是由 地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工程地质学

绪论1.1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研究组成地球的物质○2阐明地壳及地球的构造特征,即研究岩石或岩石组合的空间分布○3研究地球的历史以及栖居在各地质时期的生物及其演变○4研究方法有同位素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及遥感地质学等○5研究应用地质学以解决资源探寻、环境地质分析和工程防灾问题从应用方面来说,地质学对人类担负着重大使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寻找各种资源;二是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环境,查明地质灾害的规律和防治对策,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经济正常运行。
这就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一门学问,减灾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1.2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
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是:○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运用工程地质学在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在解决各类工程建筑物的具体问题时必须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关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和进行工程地质论证。
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地质体,所以其研究方法应是地质分析法与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与实验法等密切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2019《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重点1、复习指导下册子重点2、《工程地质》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1、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一、地质作用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3、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二、造岩矿物1、按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3、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4、解理: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三、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岩石吸水率:岩石在常压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
2、岩石软化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一种性质。
衡量软化性的指标是软化系数。
它表示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3、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
用强度损失率和重量损失率表示抗冻性能。
4、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五类。
5、岩石抗剪断强度是在剪切面上有一定垂直压应力作用,被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调查目的和范围:说明报告的目的和研究范围,明确工程地质调查的目标。
2. 研究区域概况:描述工程地质调查的研究区域的地理、地质、气候等基本情况,包括地貌特征、气候因素、地质构造等。
3. 桩基调查:对工程中涉及的桩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桩基的数量、类型、位置、排列形式、直径、长度、承载力等。
4. 地质勘探:对研究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包括地表观测、钻探、取样和取芯等方式,以获取地层、土质、地下水等信息。
5. 地下水调查:对地下水的水位、流量、质量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6. 工程地质地下模型:根据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数据,建立工程地质地下模型,包括地层分布、层间关系、岩性特征等。
7. 土质力学特性:对土壤进行力学性质的测试和分析,包括密度、含水率、剪切强度、压缩特性等。
8. 地震烈度评估:根据地震活动性和破坏性,评估工程地质调查区域的地震烈度,并对工程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9. 地质灾害评估:评估研究区域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包括滑坡、地面塌陷、地震液化等。
10.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对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11. 结论和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工程地质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复习题及答案1.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和治理等。
2. 简述岩石的三大力学性质。
答:岩石的三大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剪切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3. 什么是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答:土的内摩擦角是指土体在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比值,它反映了土体的抗剪强度;黏聚力是指土颗粒间的内聚力,它与土体的颗粒大小、形状和矿物成分有关。
4.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岩土体的侧压力,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岩土体的溶蚀和化学作用,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质;在冻土区,地下水的存在还可能导致冻胀和融陷。
5. 简述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答: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会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泥石流可能冲毁桥梁、隧道;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
6.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环境对工程的适宜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减轻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7. 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地下水条件评价、不良地质现象评价、地震效应评价等。
评价结果将为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8. 工程地质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工程地质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防护、排水系统、抗震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等。
治理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综合考虑。
9. 什么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对勘察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文件。
工程地质研究方案

工程地质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日益突出,工程地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质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等内容。
在工程建设中,如果没有对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认识和分析,就可能导致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
因此,开展工程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1.目标:(1)深入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对研究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系统研究,为工程开展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3)针对研究区域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确保工程安全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2.意义:(1)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
(2)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水平,提升工程地质研究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推动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促进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1.研究内容:(1)地质调查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分析: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其工程地质机理和性质。
(2)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估水文地质对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
(3)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对研究区域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确保工程安全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2.研究步骤:(1)资料搜集与整理:收集相关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域进行深入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获取实地地质样品和数据。
(3)室内试验分析:对野外采集的地质样品进行室内岩土工程试验和水文地质分析,获取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概述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地球上一切工程建筑物都建造于地壳表层一点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以一点的作用,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而建筑物的兴建又反作用于地质环境,是自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最终又影响到建筑物本身。
二者既处于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矛盾之中。
工程地质学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的解决。
这一套研究的核心是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就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来实现的,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丁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解决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间题,为建筑物的设、施工以至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它的主要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冈京;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计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职配段各个注筑物4、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纠构和施工力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5、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义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山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顶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工程建筑的类型很多,如工业民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运建筑、水利水电建筑、矿山建筑、海港工程和近海石油开采以及国防工程等。
每一类型建筑又有一系列建筑物群体组成,如高楼大厦、工业厂房、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运河、海港、堤坝、电站、矿井、巷道、油库、飞机场等。
这些建筑物有些位于地面上,有的埋于地下,都脱离不开地壳,无不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
他们的形式不同、规模各异,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复杂。
工程地质学绪论.

工程建设 破坏 地质环境 例: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工程地质学任务:
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 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 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 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工作是通过工程勘察来实现的
提预拟 选论查 出测定 择证明 建影措 场问条 议响施 地题件
• 学习工程地质学基本知识 • 掌握分析和运用地质资料的方法 •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2
❖工民建
场地稳定性、地基 承载力及变形问题
❖高层建筑
深基坑开挖、降 水、对环境影响 问题
❖地下工程
洞室围岩 稳定、承 压水的危 害问题
❖道路工程
山区滑坡、 崩塌、泥石流 问题
❖水利工程 渗透问题、 水平抗滑问题
不良地质作用:
指对工程建设 不利或有不良影 响的动力地质作 用。如滑坡、崩 塌、泥石流等。
就工程而言
房屋建筑工程 道路工程 隧道和地下工程 库坝工程
• 就地质环境而言
• 黄土 • 软土 • 粉细砂 • 岩石
7
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
以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为基础,以 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为核心,以工 程地质评价为目的,以工程地质勘 察为手段。
8
工程建筑包括:
工民建、道桥、水利、港口、铁路等。
各类工程问题:
工程地质学的工作方法: •现场调查 •试验测定 •分析计算 •方案论证 •监测控制 •反演分析 •修改定案
三、学习要求与方法
课程内容: • 基础地质知识 • 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 各种类型工程的地质问题 •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岩石沉积。
▶ 成岩作用
(2) 内动力地质作用
▶ 地壳运动 ▶岩浆作用 ▶ 地震作用 ▶变质作用
板块构造
板块的形成(大陆漂移)
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
海底扩张理论 (Theory of Ocean Floor Spreading)
海底扩张的证据(沉积物的年龄)
海底扩张的结果(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海沟的形成
第3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
1 什么是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绪论 2 岩石 3土 4 地质构造 5 水文地质 6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7 工程地质勘察
绪
论
内容简介:
1 土木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 2 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3 学习意义
1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工程地质学主要由于解决土木工程中出现的地质 问题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勘察和评价工程中 出现的地质问题,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基 本资料。
地壳 地慢
外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核
岩石圈 软流圈
上地慢
第2节 板块构造理论
1 Pacific Plate(太平洋板块) 2 North American Plate(北美板块) 3 South American Plate (南美板块) 4 Eurasian Plate(欧亚板块) 5 African Plate(非洲板块) 6 Indo Australian Plate(澳印板块) 7 Antarctic Plate(南极州板块)
2 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 地形地貌 ◆ 岩土的基本工程性质 ◆ 地质构造 ◆ 水文地质(地下水条件) ◆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评价 ◆ 工程地质勘察
3 学习工程地质的意义
第1章 地球的基本知识
内容简介: 第1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第2节 板块构造理论 第3节 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第1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天然动力使地壳的形态、成分、 结构和构造产生变化的作用。天然动力主要包括内动力 和外动力,
内动力: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 外动力:风、水、冰川、太阳能和重力能。
2 地质作用分类
(1) 外动力地质作用
▶ 风化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岩石在原地产生破坏的作用。
▶剥蚀作用 由于外动力作用,使风化的岩石离开母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