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综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一、单项选择题

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1919 ~ 1949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取代日本在中国地位的是( )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官僚垄断经济

C.封建经济

D.半封建经济

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

C.工商业

D.农业9.在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是哪些列强互相争夺的对象?()

A.徳意日

B.美英法

C.美英日

D.俄意日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上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革命

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1928年6月,南京政府要求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其内容主要包括

A.关税自主

B.废除领事裁判权

C.租界权

D.内河航行权

3.地主常常和()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共同剥削农民。

A.官僚资产阶级

B.商人

C.帝国主义

D.高利贷者

4.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新情况:()

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

B.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C.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D.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5.官僚垄断集团为了加强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先后成立了()

A.资源委员会

B.工矿调整委员会

C.邮政储金汇业局

D.中央信托局

6.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的障碍主要有()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7.在 1921 年至 1949 年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

A.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C.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D.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三、论述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

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日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竞……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着蒋介石的军队赶到。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回答: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在当时的实际行动中有何表现?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证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产业工人数达到()

A.60 万 B.200 万 C.00 万 D.150 万

3.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4.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6.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长沙

7.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

A.7月1日

B.7月23日

C.7月28日

D.7月31日

8.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

A.中共的中心任务

B.中共的奋斗目标

C.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9.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

A.国民党一大

B.五卅运动

C.北伐战争

D.中山舰事件

10.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党对( )

A.农民的领导

B.资产阶级左翼的领导

C.革命武装的领导

D.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自由

B. 民主

C.科学

D. 人权

2.参加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是()

A.李达

B. 毛泽东

C.陈独秀

D. 李汉俊

3.中共一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局成员是()

A.陈独秀

B. 李大钊

C.张国焘

D. 李达

4.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定的三大革命政策是()

A.联俄

B. 联共

C.扶助农工

D. 北伐

5.北伐战争的对象是()

A.奉系军阀张作霖

B. 直系军阀吴佩孚

C.皖系军阀段祺瑞

D. 直系军阀孙传芳

6.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以下类型()

A.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B.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8.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

A.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B.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D.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9.1920 年底,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其主要观点是()

A.中国产业落后,“ 真的劳农革命决不会发生”

B.中国不具备成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条件

C.资本主义必倒而社会主义必兴

D.解决中国的问题要依靠“ 绅商阶级”来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10.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

A.《济南劳动月刊》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劳动界》

三、辨析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2.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四、论述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材料二: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

——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

材料三: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节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材料四: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原载《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材料五: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选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请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原因。

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

A.党的“五大”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八七会议

D.《战争和战略问题》

2.1928 年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其政权性质是 ( )

A.地主阶级的统治

B.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C.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

D.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3.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是推翻()

A.地主阶级

B.国民党反动统治

C.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

4.八七会议后,作为中央特派员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的是 (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井冈山土地法

C.兴国土地法

D.苏维埃土地法

6.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议会斗争

B.文化斗争

C.经济斗争

D.武装斗争

7.开始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是()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三湾改编

D.八七会议

8.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9.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进行土地革命

C.建立农村根据地

D.建立统一战线

1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2.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

A.井冈山

B.上海

C.瑞金

D.广州

二、多项选择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蜕变成了一个代表下列阶级利益的政党

A.地主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主要措施有()

A.建立庞大的军队

B.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C.禁止革命活动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3.国民革命失败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红军的新时期的重要武装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平江起义

4.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战争和战略问题》

5.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 ( )

A.赣南革命根据地

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西革命根据地

6.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农村根据地建设

7.在 1931 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指责为 ()

A.狭隘的经验论

B.富农路线

C.右倾机会主义

D.“左” 倾机会主义

8.遵义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政治路线问题

B.军事问题

C.组织问题

D.经济问题

9.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成员是()

A.张闻天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王稼祥

10.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是( )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六军团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三、论述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四、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一组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方针的材料:

材料一

“中国革命尚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它反对帝国主义之压迫及封建制度之一切社会经济政治的遗毒。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土地革命,其中包含没收土地及土地国有——这是中国革命新阶段的主要的社会经济之内容。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1927年8月7日。

选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三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第17页。

材料二

“因之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

“农民暴动的口号应当是:……二、肃清土豪劣绅与一切反革命分子,没收他们的财产。……四、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其他无地的农民。五、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祖祠庙宇等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

——摘自《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1927年8月7日。选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三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材料三

“……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

(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选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三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9~440页。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制定的总方针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一、二、三,说明在新势下,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有何变化?(3)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变化?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

这是因为()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 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

6、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7、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8、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 是否合作抗战

D 是否积极抗战

9、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0、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实行全民族抗战

B 战争的正义性

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A 1939 年底 B 1940 年秋

C 1941 年初

D 1943 年夏

12、造成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B 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C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D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 整顿学风

B 整顿党风

C 整顿文风

D 整顿浮夸风

E 整顿贪腐风

2、毛泽东在 <<论持久战 >>中认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原因是()

A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

B 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C 中国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D 日本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E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存在

3、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B 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

C 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E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损失惨重

4、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A 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C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E 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5、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B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 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

D 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E 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

6、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大口号,其内容是()

A 坚持斗争,反对妥协

B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D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E 坚持向前,反对退步

7、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土地革命

C 武装斗争

D 根据地建设

E 党的建设

8、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其主要表现是()

A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B 实行“三光”政策

C 控制铁路交通

D 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土地及农产品

E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9、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是()

A 抗战的领导不同

B 抗战路线不同

C 作战方式不同

D 战略地位不同

E 战场范围不同

10、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是()

A 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的陆军的 74% 以上

B 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 287 万人中,有 150 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C 中国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D 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E 美英法等国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

11、下列关于延安整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E 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材料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

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请回答:

(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四、辨析题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3、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各种政治力量

分别做出的反映是什么?

六、论述题

1、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了哪些基本观点 ? 其影响是

什么?

2、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

用?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 )的口号。

A.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和平、民主、团结

D.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 被诗人柳亚子盛赞为“弥天大勇”的行为是()

A.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

B.皖南事变后,叶挺只身前往国名党部谈判

C.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英勇杀敌为国捐躯

D.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3.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

A.中原解放区

B.华北解放区

C.华中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4.毛泽东认为,解决()问题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A.军事问题

B.土地问题

C.民主问题

D.谈判问题

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

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

A敷衍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

B.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C.为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制造借口

D.争取时间为进行内战做准备

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

A. 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 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

C. 实现政治民主化

D. 释放政治犯

3.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A.山东

B.中原

C.晋冀鲁豫

D.陕北

4.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

A.《五四指示》

B.《兴国土地法》

C.《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5.第二条战线指的是()

A.学生运动

B.人民民主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辨析题

1、《中国土地法大纲》与《五四指示》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的土地改革政策。

2、在中国走第三条道路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五、材料题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使命今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以上所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 以上所引材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当时,欧洲是世界的政治中心。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英国占主要地位。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191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doc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近代史小班讨论课 一、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二、意义 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三、二者联系 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1919年5月4日后; 2、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 3、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4、两个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思想转变;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广大青年民主意识空前提高,为他们后来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5、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1919年的高潮体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紧接着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面对五四洪流,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承担起领导责任,密切关注运动的发展,为运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主流杂志刊登的大量相关文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鞭笞帝国主义。由此可见,这一声势浩大的社会政治运动是前期设计思想启蒙的必然结果和效果体现。 6、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观点趋于相同,矛头一致;五四运动期间,虽然主将们的观点发生分期,但仍然精诚合作;五四运动之后,他们由合作走向分裂。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中国革命新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当时那些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力量中体会深刻。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亲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领导开始。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伦理道德一次沉重的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更迫切的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种各样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1919年5月5日,以北大学生为代表,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发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但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而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

那时,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并且产生着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并且确定了每年的五月四号是中国青年节。可见,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意义的重大。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综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一、单项选择题 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1919 ~ 1949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取代日本在中国地位的是( )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官僚垄断经济 C.封建经济 D.半封建经济 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 C.工商业 D.农业9.在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是哪些列强互相争夺的对象?() A.徳意日 B.美英法 C.美英日 D.俄意日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上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革命

2017-2018学年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目录 前言 (1) 一、新文化运动 (1) (一) 历史背景 (1)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 二、五四运动 (2) 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3)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参考文献 (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并为一谈, 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因此形成一个错觉: 似乎先有五四运动而后才有新文化运动,甚至认为这两个运动是同一个革命运动。其实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两个历史背景、性质、内容、历史意义都不同的运动。因此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易误导大众,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区别,也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一、新文化运动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2.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3.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在《青年杂志》首篇文章陈独秀就向青年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鼓励青年追求科学和民主,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面旗帜。1917年,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常被大众称为“德先生”、“赛先生”。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八上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3.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6.张艳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义 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8.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9.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还我青岛” 10. 99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4261509.html,BBA 6-10.BCCCA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班级:10061224 姓名:骆恺闻学号:1004121127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看法。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二、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了俩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三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B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我国日益构成主要威胁的外国侵略势力是:( C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卷入这场战争的国家有( A ) A、60多个 B、70多个 C、80多个 D、100多个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地位的是:( A ) A、美国 B、苏联 C、法国 D、英国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 B ) A、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指:(A、B、D ) A、外国帝国主义 B、本国封建主义 C、本国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主要有:(A、B、 C、D )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两重性的阶级,这两重性是指:(A、B ) A、革命性 B、软弱性 C、动摇性 D、不彻底性 3、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A、B、D )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广大士绅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三种建国方案可由中国人民在政治实践中选择,但从根本上说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B、C ) A、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继续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C、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三、辨析题 1、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 答:正确。在旧中国,官僚资本就是垄断资本。这种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又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卖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除国家垄断资本外,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一、基础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板书设计:第24课 一、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背景2.兴起的标志 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4.代表人物5.历史意义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5.历史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起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这场政治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则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唤醒了人们的沉睡的思想,促进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讲授新课:问: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同北洋军阀进行了哪些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都是政治领域里的斗争,政治领域里的斗争必然要放映在思想领域里。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领域里同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新文化运动 任何一场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都是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看书,课本正文的第一段及小字部分) 1.兴起的原因:一方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大搞独裁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破坏辛亥革命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这更助长了袁世凯的反动气焰。在这两股反动势力的推动之下,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板书) 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其积极、向上、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朽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其后,《青年杂志》又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板书)

浅议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浅议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之交发生的一次以启蒙为显著特征 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启蒙运动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显著的不同。新文化启蒙运动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开展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先秦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源头,那么,五四运动就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源头。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文革时期对学术的摧残, 关键词:五四运动研究;回顾;前瞻;新方法:新视野;五四; 一、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等就率先提出了变法主张。但1898年“戊戌六君子”的鲜血证明: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只进行制度改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把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也搬到了国内,但是在民主政制的外壳下却潜藏着封建的意识形态。北洋军阀窃取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不断出卖国家主权以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屡遭挫折。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岌岌可危。 (二)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历史分期 关于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历史分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根据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内容流变、性质转化,以把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分为前后两期为宜,即: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自1915年5月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兴起,至五四运动为前期;自五四运动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结束为后期。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最新教育文档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 【2019版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五四爱国的运动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2. 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以爱国为宗旨的救亡运动。 3、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文解读】 【达标检测】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北洋政府逮捕北大学生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 2、五四运动的性质,最准确的表述是 A、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B、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C、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下列几条口号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是 A、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取消“二十一条”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变化是 A.运动中心变化 B.斗争主力变化 C.斗争任务变化 D.斗争方式变化 8.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包括 ①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②收回了山东的一切权利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④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DBA CBBB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精品教案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上一课是新文化运动, 下一课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本节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一节学好了,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因为本节课抽象名词概念较多,与历史课所具有的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有所差别。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资料收集 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 4.什么是五四精神?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动手制作 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上面书写以下文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2018考研近代史时间轴复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2018考研近代史时间轴复习:从五四运 动到新中国成立 考研政治的复习中,按时间顺序来复习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为了给各位小伙伴省时省力,小编带来了近代史时间轴供大家学习。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时间线索 时间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日本 1920 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1921 7月,中国一大,中国共产党成 立 5月,第二次护法战争 1922 7月,中国二大,提出民主革命 纲领 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 1924 1月,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形成1月,国名党一大,新三民主义 5月,黄埔军校成立 1925 1月,中共四大 5月,五卅运动,工农革命高潮 3月,孙中山逝世 7月,建立国民革命政府 1926 7月,北伐战争开始 1927 4月,中共五大 8月,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9月,秋收起义 10月,井冈山根据地 12月,广州起义 2月,武汉国民政府开始 4月,“四一二”政变 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 政府 7月,“七一五”政变 9月,宁汉河流 6月,田中义一“东方会议”制订《对 华政策纲领》 1928 4月,井冈山会师 6月,中共六大 10—11月,毛泽东探索农村包 围城市道路 12月,井冈山土地法 12月,东北易帜,国民党统 一全国 1930 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月,《反对本本主义》 4月,中原大战 10月,第一次剿共

1931 1月,六届四中全会,王明上台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月,第二次剿共 7月,第三次剿共 “九一八事变” 1934 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 1935 1月,遵义会议 8月,八一宣言 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 12月,“一二九运动;瓦窑堡 会议” 追剿共产党及红军华北事变 1936 5月,发布通电放弃“反蒋抗日”12月,西安事变,内战结束 1937 2月,提出停止内战五项要求 8月,洛川会议 11月,发动游击战争 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 成 “七七”事变 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 5月,论持久战 9月,六届六中全会 3月,台儿庄大捷 12月,汪精卫投降日本 10月,调整侵华政策 1939 7月,提出三大口号1月,五届五中全会,国民党消极抗战 1941 5月,延安整风运动1月,皖南事变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2 2月,延安整风运动普遍展开12月,大生产运动开始 1944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发动豫湘桂战役 1945 4月,中共七大 8月,重庆谈判 8月,抗战胜利 10月,双十协定 无条件投降 1946 5月,五四指示1月,政治协商会议6月,挑起内战 1947 6月,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 7月,全国土地会议 3月,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12月,改战略进攻为全面防 守 1948 9月起,三大战役 1949 1月,民主党派《对时局的意见》1月,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巩固,社会状况依然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看,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 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 第二次历史巨变: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思想解放,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4、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新的领导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新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革命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成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5、孙中山事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94年,兴中会——“振兴中华”;1905年,中国同盟会,任总理,提出三民主义; 组织革命武装起义;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 1924年,国民党一大,联俄联共…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 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 课《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 过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课标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 神。 3、重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和过程 4、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 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诗歌《五四!我们的节日》,引出“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每 年的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的动机。 (二)新知探究 五四爱国运动(分爆发的导火线、过程、及性质)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通过《顾维钧》的视频 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 犯的命运?学生讨论、分析(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 政府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 五四运动的爆发:出示“五四”传单,进行设问“这段材料 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 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 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教材历史上册《五四运动》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 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2019届二轮:专题三 第9讲 近代革命道路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专题卷】

第9讲近代革命道路的新探索——五四运动 至新中国成立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还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C.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 2.(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冲刺二) 上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 ) 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 C.广东农民运动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 3.(2018天津和平高三一模)历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农民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识有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C.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D.苏维埃运动在农村的开展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4.(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的运动。这表明当时( ) A.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D.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5.(2018山东烟台高三二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促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2018四川内江高三三诊)1936年3月,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其旨在( ) A.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业体系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实行国家干预减轻经济危机影响 D.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7.(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 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