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总复习课件一
合集下载
第2章第1节 世界地理分区和国家-亚洲 课件-高中世界地理 (共45张PPT)

三、亚洲气候
2.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最典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思考: 为什么亚洲季 风气候典型?
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东部 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大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的利弊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 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 致降水不稳定,容易 发生水灾和旱灾
日
本
?海 日
朝本
鲜 半
群 岛
岛
印
度
中南半岛
? 半
岛 孟加拉湾
马来 群岛
1.地形
找出亚洲主要平原、高原、山地、山脉
东西伯利亚山地 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蒙古高原
阿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拉
伯 高 原
德 干 高
原
(一)、地形特征
基本特征:
➢1、地形以高 原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高。
➢2、地表起伏 大,高低悬殊
图:孟加拉国的水灾
2.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 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
1.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最广。
自主探究
如何描述区域气候特征
①类型多样还是以某种(某类)气候为主;各地 气候差异如何。 ②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③气候带的分布特点(受纬度、海陆、地形影响, 是否对称;呈带状、条状、环状等分布;或分部 分说明)
第二章 世界地理
第1讲 亚洲地理概况
亚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
半球位置 赤道分南北
2022-2023学年高二世界地理复习第1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

1.消亡边界——板块与板块碰撞
岛弧 海 岸 山 脉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海沟
2.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裂谷的形成
海岭的形成
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张
裂(生长边界)
碰 撞(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图示
影响
形成裂谷和海洋 海底:海岭
形成高大山脉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等
分析: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多发地震灾害。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 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 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020年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
理 位
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置
相邻位置
如附近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邻近的
热点地区
交通位置
如靠近主要的铁路、海峡、运河等
(三)海底地形
地质年龄较新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E.海岭 D.海盆
3.
海沟 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
(四)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移动而发生 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了基本的地表形态。
征
海岸线
哪里高,哪里低?或自什么方向倾斜? 地形崎岖?
曲折
多半岛、岛屿
平直
少半岛、岛屿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等。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精讲课件

南 美 洲
非 洲
20°S由西向东穿过 安第斯山脉、拉普 拉塔平原、巴拉圭 河、巴拉那河、巴 西高原 0°纬线自西向东穿 过刚果河、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盆 地、维多利亚湖、 东非大裂谷、东非 高原;20°E由北向 南穿过撒哈拉沙漠、 刚果盆地、南非高 原
西部山地, 东部平原、 高原相间分 布
“高原大 陆”,以高 原、盆地为 主,地势起 伏较小
中破坏植被、地下被掏空、排放废水和废渣等造成环境问题。 答案:(1)美洲 GPS (2)地形 洋流
(3)特征: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干湿季较明显。 成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势高;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 动的影响,干湿季较明显
(4)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地下采矿,造成地表塌陷;
废水排放,造成重金属污染;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紧张; 矿渣堆放,破坏生态环境。(任答3点即可)
解析:第(1)题,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 ③为热带雨林气候,结合气候资料可知C项正确。第(2)题, ②位于高原,③位于沿海平原,地形是造成两地气温差 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C
以某大洲为例说明分析地形 特征的方法步骤 分析地形特征是区域地理中常见的题型,但准确把握答题要领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 第一节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与地形特征 项 目 洲别 经纬度位置 特殊经纬线穿过 的主要地形 地形特征
欧 洲
10°E穿过斯堪的 纳维亚山脉、日 德兰半岛、波德 平原、巴伐利亚 高原、阿尔卑斯 山脉、波河平原、 亚平宁山脉
海拔最低, 以平原、 山地为主, 冰川地形 广布
亚 洲
80°E穿过哈萨克丘陵、天 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 河平原、德干高原;40°N 由东向西穿过朝鲜半岛、华 北平原、太行山、黄河、阿 拉善高原、祁连山、塔里木 盆地、帕米尔高原、图兰平 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1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中图版

第十二章 世界地理
-2-
五年考情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世界 地理 概况
一个 大洲 和五 个地 区
六个 国家
2014 全国Ⅱ 卷,3、5 题
天气与气候 2013 全国Ⅰ 卷,4~5 题; 2013 全国Ⅱ 卷,6~7 题
2015 全国Ⅱ卷,7 题; 2014 全国Ⅱ 卷,36 题; 2013 全国Ⅰ 卷,37(1)(2)题; 2011 全国 卷,36(1)题
板块的消亡边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分析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各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对气候的影响不尽相同,具体比较如下表所 示。
大 洲
地形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亚 洲
地形复杂,中部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 高,四周低;高原、 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 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大陆性增强
-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亚洲与北美洲 欧洲与北美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C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D 白令海峡 丹麦海峡 E 德雷克海峡
考法分析: 本题以美国西海岸红杉林分布地区为背景,考查区 域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成因,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 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7-
-2-
五年考情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世界 地理 概况
一个 大洲 和五 个地 区
六个 国家
2014 全国Ⅱ 卷,3、5 题
天气与气候 2013 全国Ⅰ 卷,4~5 题; 2013 全国Ⅱ 卷,6~7 题
2015 全国Ⅱ卷,7 题; 2014 全国Ⅱ 卷,36 题; 2013 全国Ⅰ 卷,37(1)(2)题; 2011 全国 卷,36(1)题
板块的消亡边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分析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各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对气候的影响不尽相同,具体比较如下表所 示。
大 洲
地形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亚 洲
地形复杂,中部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 高,四周低;高原、 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 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大陆性增强
-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亚洲与北美洲 欧洲与北美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C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D 白令海峡 丹麦海峡 E 德雷克海峡
考法分析: 本题以美国西海岸红杉林分布地区为背景,考查区 域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成因,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 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7-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的地方,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
二、世界的气候 1.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
年变化最最冷热月月::北北半半球球陆陆地地为为1月,海月洋,为海洋为8月月
(2)气温的分布
分规布律从同山低纬区纬度:度:气向夏温高季随纬陆海度地拔气升温高高而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 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_农业,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 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 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 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 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 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 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
、海陆、
、洋流等
2.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
季节差异很大:如
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分布中纬度
地区降水多,
规律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
和内陆降水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二、世界的气候 1.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
年变化最最冷热月月::北北半半球球陆陆地地为为1月,海月洋,为海洋为8月月
(2)气温的分布
分规布律从同山低纬区纬度:度:气向夏温高季随纬陆海度地拔气升温高高而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 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_农业,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 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 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 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 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 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 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
、海陆、
、洋流等
2.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
季节差异很大:如
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分布中纬度
地区降水多,
规律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
和内陆降水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世界地理课件

挑战
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服务质量提升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 。
06
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 氧化碳、甲烷等。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洪涝等。
美洲地区地理特征与文化
地理特征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北美洲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美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等。
文化
美洲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国文化特色鲜明,如美国的现代文化、墨西哥的印第安文化等。 美洲还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如好莱坞电影、NBA篮球等。
世界地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世界地理概述 • 世界自然地理 • 世界人文地理 • 世界区域地理 • 世界旅游地理 • 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世界地理概述
地理学定义与意义
地理学定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 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意义
地理学对于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 的各种现象、预测其变化、解决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 义。
05
世界旅游地理
著名旅游胜地介绍
欧洲
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大本钟 、意大利比萨斜塔、希腊雅典 卫城
非洲
埃及金字塔、南非好望角
亚洲
日本樱花、泰国泰姬陵、印度 泰姬陵、韩国景福宫、新加坡 花园城市
美洲
美国自由女神像、加拿大尼亚 加拉瀑布、巴西里约热内卢
大洋洲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新西兰 皇后镇
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服务质量提升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 。
06
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 氧化碳、甲烷等。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洪涝等。
美洲地区地理特征与文化
地理特征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北美洲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美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等。
文化
美洲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国文化特色鲜明,如美国的现代文化、墨西哥的印第安文化等。 美洲还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如好莱坞电影、NBA篮球等。
世界地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世界地理概述 • 世界自然地理 • 世界人文地理 • 世界区域地理 • 世界旅游地理 • 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世界地理概述
地理学定义与意义
地理学定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 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意义
地理学对于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 的各种现象、预测其变化、解决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 义。
05
世界旅游地理
著名旅游胜地介绍
欧洲
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大本钟 、意大利比萨斜塔、希腊雅典 卫城
非洲
埃及金字塔、南非好望角
亚洲
日本樱花、泰国泰姬陵、印度 泰姬陵、韩国景福宫、新加坡 花园城市
美洲
美国自由女神像、加拿大尼亚 加拉瀑布、巴西里约热内卢
大洋洲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新西兰 皇后镇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

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陆西岸 内陆 J 极地气候(苔原、冰原) 大陆东岸
90° 70° 60° H 50°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 F 地中海气候 30° 20° 10° 0°
I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G 温带季风气候 E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东京横滨名古屋丰田汽车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港口横滨科学城筑波硅岛九州岛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
世界地理复习
③ ③ ③ ③
3、回归线附近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墨西哥湾附近
成因:①来自海洋的信风;②地形阻挡, 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③沿岸暖流影 响。 【马达加斯加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巴 西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4、日本亚热 带季风气候延 伸至约40 °N
寒带
70°
季 节 移 动
副低 (多)
亚寒带
55°
60°
全年湿润
50°
全年少雨
温带
(多) 副高 (少)
700-1000 mm
40°
500-1000mm 温带
800--1500 mm 亚热带 亚热带
25° 35°
冬雨,300--1000
30°
20° 10° 0°
全年少雨,<250 mm 5-10月多,700-1000 mm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 (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大陆东岸 多 ;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多 ,内陆地区降水 少 。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详细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内容就越 简略 。 4、1/1000000比例尺 大于 1/100000000比例尺。
乌鲁木齐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寒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北部
带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 过快 、 过多 , 所以要控制 人口数量 ,做到 有计划地生育 ;
3、人口的增长要与 社会 、 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 与 环境 、 资源 相协调;
世界地理复习(1)
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 两极 部位略扁的 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 很少,只差了 21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所有的纬线都是 圆 ; (2)所有纬线的长度 不相等; (3)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纬度: (1)赤道的纬度是 0 度; (1)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90 度; (2)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大。 (3) 北半球是北纬,用 N 表示; (4) 南半球是南纬,用 S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00--300 为低纬度; (2) 300--600 为中纬度; (3) 600--900 为高纬度。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测试
[选择填空]下列地区,分别属于: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夏季多雨、D.冬季多雨、C.常年湿润
1、地中海沿岸
罗马( 冬季多雨 )
2、赤道地带
新加坡( 全年多雨 )
世界地形
东欧平原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刚果盆地
喜马拉雅山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安第斯山
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分析:下列的几种说法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昆明四季如春。
(天气 ) (气候 )
逐渐 增大 。
半球的划分
1、 根据西经 200 和东经 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 分为东西两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 欧 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2、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亚洲
北美洲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非洲 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
大洋州 莫桑比克海峡
南美洲
南极洲
麦哲伦海峡
测试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亚洲 ;最大的洋是 太平洋 ; 2、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南极洲 ; 3、被三大洲环绕的洋是 北冰洋 ;
被三大洋环绕的洲是 南极洲 ; 4、亚欧两洲的分界是 乌拉尔 山、 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脉;
3、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气候 )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
气温下降6—80C。
(天气)
测试
1、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正午过后(约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 2、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部分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 球出现在 7 月;南半球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 半球出现在 1 月;南半球出现在 7 月。 3、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 做该地的 气温年较差 。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季节变化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66.50 的交角。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北温带 、 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亚非两洲的分界是 苏伊士运河 ; 南北美洲的分界是 巴拿马运河 。
板块运动
1、地球表层由 六 大板块组成; 2、板块不断运动,形成大陆 漂移 ; 3、板块与板块 交界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地球上的两大地震火山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
火山带 和 环太平洋 地震火山带。
阿尔卑斯山
3、大陆东岸(300N—400N)的中国北方地区 北京( 夏季多雨 )
4、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 开罗( 全年少雨 )
5、大陆西岸( 300N—400N)的欧洲西部 伦敦( 全年湿润 )
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 热带草原气候 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半圆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3)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180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练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00
C、0 50 千米
1:5000000
A的比例尺最大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箭头指向
气温的分布
1、世界各地的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 降低 ; 2、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会逐渐 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下降 0.6 0C; 3、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 高 ,冬季陆地
的气温比海洋 低 ; 4、这是因为陆地受热 快 ,放热 快 ;海洋受热 慢 ,海
洋 慢。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终年炎热干燥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温带季风气候
温 地中海气候 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方;
指向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标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
北方
“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示东西 方向,纬线指示
南北
经线方纬向。
定方向,经线指
大洲和大洋
欧洲
亚洲
北冰洋
北美洲 大 西 洋
非洲
大
印度洋
西
洋
大洋州
太平洋
南美洲
南极洲
各洲的分界和主要海峡
英吉利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欧洲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大陆东岸 多 ;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多 ,内陆地区降水 少 。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详细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内容就越 简略 。 4、1/1000000比例尺 大于 1/100000000比例尺。
乌鲁木齐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寒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北部
带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 过快 、 过多 , 所以要控制 人口数量 ,做到 有计划地生育 ;
3、人口的增长要与 社会 、 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 与 环境 、 资源 相协调;
世界地理复习(1)
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 两极 部位略扁的 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 很少,只差了 21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所有的纬线都是 圆 ; (2)所有纬线的长度 不相等; (3)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纬度: (1)赤道的纬度是 0 度; (1)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90 度; (2)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大。 (3) 北半球是北纬,用 N 表示; (4) 南半球是南纬,用 S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00--300 为低纬度; (2) 300--600 为中纬度; (3) 600--900 为高纬度。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测试
[选择填空]下列地区,分别属于: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夏季多雨、D.冬季多雨、C.常年湿润
1、地中海沿岸
罗马( 冬季多雨 )
2、赤道地带
新加坡( 全年多雨 )
世界地形
东欧平原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刚果盆地
喜马拉雅山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安第斯山
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分析:下列的几种说法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昆明四季如春。
(天气 ) (气候 )
逐渐 增大 。
半球的划分
1、 根据西经 200 和东经 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 分为东西两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 欧 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2、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亚洲
北美洲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非洲 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
大洋州 莫桑比克海峡
南美洲
南极洲
麦哲伦海峡
测试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亚洲 ;最大的洋是 太平洋 ; 2、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南极洲 ; 3、被三大洲环绕的洋是 北冰洋 ;
被三大洋环绕的洲是 南极洲 ; 4、亚欧两洲的分界是 乌拉尔 山、 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脉;
3、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气候 )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
气温下降6—80C。
(天气)
测试
1、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正午过后(约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 2、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部分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 球出现在 7 月;南半球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 半球出现在 1 月;南半球出现在 7 月。 3、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 做该地的 气温年较差 。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季节变化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66.50 的交角。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北温带 、 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亚非两洲的分界是 苏伊士运河 ; 南北美洲的分界是 巴拿马运河 。
板块运动
1、地球表层由 六 大板块组成; 2、板块不断运动,形成大陆 漂移 ; 3、板块与板块 交界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地球上的两大地震火山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
火山带 和 环太平洋 地震火山带。
阿尔卑斯山
3、大陆东岸(300N—400N)的中国北方地区 北京( 夏季多雨 )
4、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 开罗( 全年少雨 )
5、大陆西岸( 300N—400N)的欧洲西部 伦敦( 全年湿润 )
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 热带草原气候 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半圆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3)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180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练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00
C、0 50 千米
1:5000000
A的比例尺最大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箭头指向
气温的分布
1、世界各地的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 降低 ; 2、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会逐渐 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下降 0.6 0C; 3、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 高 ,冬季陆地
的气温比海洋 低 ; 4、这是因为陆地受热 快 ,放热 快 ;海洋受热 慢 ,海
洋 慢。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终年炎热干燥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温带季风气候
温 地中海气候 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方;
指向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标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
北方
“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示东西 方向,纬线指示
南北
经线方纬向。
定方向,经线指
大洲和大洋
欧洲
亚洲
北冰洋
北美洲 大 西 洋
非洲
大
印度洋
西
洋
大洋州
太平洋
南美洲
南极洲
各洲的分界和主要海峡
英吉利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