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作文,材料]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心得体会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心得体会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心得体会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中学生活,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着高考这座山。

而其中的满分作文,正是每一个考生都不可忽略的考察内容。

那么,在我准备高考前的作文复习中,我认为读懂题意并能进行正确的审题解析和立意论证,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审题要准。

作为一名考生,我们首先需要对命题人的意图进行推测,理解文章所处的背景和环境,并对所选词语的语义、词性、修饰、句式等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例如,红领巾、青春、未来等题目,不仅要对其中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还要深入理解他们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来做好文章的直接引导和立意。

其次,要立意对称。

所谓立意对称,就是要清晰明确表述自己的观点,想要通过作文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必须有一定的内涵,不是简单的陈述或描述。

题目是对作文范围的限定和提示,而立意则是写作的目的和导向,因此应该对内容间的明确连接关系、选词的合理性和适当的例证进行掌握和运用。

立意不仅仅是要把思想转换成了语言,同时也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论证要有力。

立意对称之后,论证就显得尤为关键,也是作文中最需要花功夫的部分。

论证要求考生第一时间形成自己的观点,从字面意义到引申意义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并且要寻找出与之相关的合理例证。

同时,也要学会对反面观点进行适当的应对与说明。

通过理性论证,达到文中所要阐明的结果和观点。

在高考作文中,懂得了如何审题立意和论证,就有了成功的一大步。

根据自身的长处和个性,每个同学对作文的考法方式都有所不同,而统一相同的是注重以上三个方面,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相信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思索,多加积累,掌握这些方法,高考作文将不再是你的难点,你也能够在作文这棵大树上撑起自己的一支枝,展开自己的一片天。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材料作文是国内中小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

通过给定的材料,考生需要理解材料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阐述。

在审题立意时,考生需要理清思路,确定作文的主题和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对审题立意的见解。

审题立意的第一步是确定作文的主题。

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是作文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

在确定主题时,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材料,并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要点,找出作文的主题。

然后,明确主题,确定作文的立意和侧重点。

在确定作文的主题时,考生需要围绕材料的要点展开,瞄准材料的重点,找出作文的核心内容,从而确定作文的主题。

审题立意的第三步是确定作文的逻辑与结构。

逻辑是作文的思维组织,是主题和内容的连接和发展。

结构是作文的组织形式,是主题和内容的呈现和展示。

在确定作文的逻辑与结构时,考生需要合理组织作文的思路和内容,确定作文的段落和篇章,使作文的逻辑通顺,结构合理。

在确定作文的逻辑与结构时,考生需要把握作文的思路和重点,根据作文的主题和内容,合理安排作文的段落和篇章,从而构建作文的整体框架。

审题立意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工作。

只有审题立意清晰、合理,才能写出一篇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好作文。

在写材料作文时,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严格把关审题立意的质量,认真对待审题立意的每一个环节,从而确保作文的成功。

在我看来,审题立意是写作文的关键,是作文成功的基础。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出发点。

只有审题立意清晰、明确,才能确定作文的主题和内容,为作文的撰写提供方向和依据。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

只有审题立意深入、合理,才能撰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好作文。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保障。

只有审题立意扎实、牢固,才能确保作文的质量和水平,确保作文取得好成绩。

在写材料作文时,我们需要重视审题立意,确保审题立意的质量,有力提升作文的水平。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在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义,才能
针对材料给出合适的观点和论述。

以下是关于审题立意的一些个人见解。

审题是理解和掌握题目要求的过程。

在审题时,我会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关键词的含
义和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内容。

我也会留意到题目的背景、主题、要求和意义等方面。

如果
题目要求就材料给出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会着重分析材料,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出合理
的建议或看法。

立意是确定论述的观点和思路。

在审题立意时,我会思考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并明确
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存在多个可能的立意点,这时候我会选择一个我
感兴趣和熟悉的方面进行展开。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我通常会通过分析和理解其内涵,提炼出一个或多个论述的要点,并将其作为立意的基础。

审题立意之我见还需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审题立意并不仅仅是根据材料
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和分析,给出合理、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和
论述。

在审题立意过程中,我会调动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包括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学习,所以我也会不断
地加强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摘要】新材料作文在考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审题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本文从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开始,提出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点,如何把握审题立意以及提高得分技巧。

通过成功的新材料作文案例分析,展示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审题立意对于新材料作文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只有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审题立意,才能在新材料作文中取得好的成绩。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审题立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新材料作文的挑战。

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重要性、写作要点、技巧、案例分析、提升能力1. 引言1.1 新材料作文的重要性新材料作文在现代考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论是中学生的高考、大学生的考研、还是职场人士的各种考试,都可能会遇到这种形式。

新材料作文是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考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新材料作文,考生可以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答问题,更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展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理解能力。

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和审题立意方法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备考中,一定要重视新材料作文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掌握各种题型的写作要点,还要注重审题立意的培养和提升。

只有将审题立意作为重中之重,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新材料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审题立意的关键性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和得分。

审题立意的关键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文章方向:审题立意可以帮助作者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从而确保文章的内容围绕主题展开,不偏离主题。

2. 提升文章质量:一个好的审题立意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充实,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分析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分析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分析【摘要】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题立意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文的方向,提高作文的质量。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而立意则是作文的灵魂,是表达作者独特观点和思想的关键。

进行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进行立意时,应根据审题的结果确定文章的主题,并深入思考如何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作文的特点,即如何合理地结合材料和自己的观点。

审题立意分析对提高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水平至关重要,希望未来高中语文材料作文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重要性、特点、发展、引言、正文、结论、关键、作文、审题立意、文章、目录、内容、文学创作、思维能力。

1. 引言1.1 什么是高中语文材料作文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指的是以一定的材料或题材为基础,要求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一种写作形式。

这种作文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够通过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进行有深度、有新意的创作。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形式的作文中,学生需要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背诵,更需要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行合理的创作,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文学情感。

通过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创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情感,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所以,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为什么需要审题立意分析在高中语文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撰写文章之前,对于题目的准确定位和理解,以及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把握,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审题立意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能否得分。

本文将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浅谈新材料作文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的关键。

审题不清、立意不明,会导致文章内容模糊、结构混乱,无法表达清晰的观点和论证。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审题要求考生围绕给定的材料内容,确立清晰的立意和观点,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进行发散性的写作。

审题立意的准确与否对文章的整体表达和语言表达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审题立意要围绕新材料的主题展开。

在审题时,一定要确立好文章要围绕的主题,把握好中心思想。

通常来说,新材料作文的主题是给定的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或矛盾。

学生要在审题时充分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根据材料中的内容确定文章要围绕的主题和立意。

只有在审题时把握好主题,才能在文章中展开清晰的论述,有力地论证观点。

审题立意要确定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

审题立意不仅仅是确定文章要围绕的主题和立意,还要确定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

在审题时,要在脑海中构思好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明确好每个段落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只有在审题时确定了清晰的写作思路和结构,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对于如何应对审题立意的问题,可以有一些策略。

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所给的材料,认真思考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和矛盾,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审题时不要急于动笔,要花一定的时间在脑海中构思文章的框架和结构,确定好立意和观点。

要注意文章的组织结构,每个段落的内容和论证要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写作要突出主题,突出立意,避免题外的泛泛而谈,以确保文章的针对性和深度。

审题立意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至关重要。

只有在审题时做到准确把握主题,明确立意和观点,确定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表达清晰的观点和论证,使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表现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首先,审题要全面。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看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关键短语,还要注意
到题目中的细节以及上下文的意思。

例如,对于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对于现在的家庭教育,你的看法是什么?”我们不能简单地从题目中得出“现在的家庭教育”这个关键词就
回答题目,而应该深入思考问题,考虑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现实问题及对策等,形
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回答。

其次,审题要准确。

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是我们撰写好作文的基石。

如果理解有误,那么就无法回答题目,同时写出的文章也会存在不少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审
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理解题目的语义、符号含义以及意义的交织等。

最后,审题要创意。

有时候,成千上万的考生都在面对相同的一道题目,而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写作没有足够出彩的点,就会显得毫无特色。

因此,在审题的同时,我们也要
考虑到自己写作的风格和出彩点,可以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增加自己对于问题的独特看法,从而表现出创意和独特性。

总之,审题立意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学生,我们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
审题水平,不断强化分析、理解、判断的能力,以读题的发现为起点,从思路的拓展、信
息的筛选、论证的展开、表现语言的层次上不断发扬自己的才华。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会考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高考定会获成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供您查阅。

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在题干中给出特定的文段,然后要求考生在材料内涵范围之内准确立意、选择角度并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

学生写此类作文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不能缘事析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不住材料内涵,或选取角度不准确,因此,离题作文屡见不鲜。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经过三年高考作文辅导课的摸索探究,认为以下三种审题立意的方法行之有效。

一、整体立意法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常常用这些语句来评定一些考生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只注重个体而忽视了整体的立意现象。

此类型的材料内容中具备多个对象的多个方面,但我们通过仔细推敲材料内容,总能提炼出共性,这个“共性”或“相似点”,就是确定此类型作文的最佳立意角度的依据。

而在写作此类型的作文过程中,立意方法上最忌讳的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或“抓了一‘鳞’而弃了全‘鱼’”。

例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

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指导】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

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即“相似点”或者“共性”,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转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

题干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材料的含意是什么呢?
材料一叙述的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清晨的公共汽车里人们没有笑容;材料二是转述澳洲一位记者对中国笑容缺失现象的大惑不解;材料三是说笑容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探讨。

由此可见,三则材料的聚焦点是我国“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并且,这里的“笑容”专指微笑。

转换成话题,可以是“笑容缺失”或“微笑”。

二、多角度立意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上,命题者有时候会给出这样的材料类型让学生体会分析并确定立意角度写作,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内容中所包含的对象很多,针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不同的对象及其行为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命题者要求考生认真解读材料内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写作。

面对这种类型的语言材料,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有“多角度立意”的意识,即选取材料中的任何一个对象或方面确定立意角度写作即可。

在具体行文时,也可以就选取的立意角度辩证性的构思,这样的立意不但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全面、深刻地彰显了主题。

例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招聘一名管理人员,总经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吃完饭要洗碗,水太烫手,该怎么办?”甲说:“等水凉了再洗。

”乙说:“掺点凉水,马上就可以操作。

”丙道:“用筷子夹着洗碗巾洗。

”经理选中了其中的一个,后来这个人果不负众望,业绩辉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这则材料中,三个人针对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们的做法孰对孰错,我们无法定论,因为材料中没有命题者明显的情感指向。

拿到此类型的材料,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来立意,即多角度立意,自圆其说即可。

或者也可以整体立意,肯定或否定哪些方面、做法、观点,即辩证立意。

相对而言,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立意比较容易操作,在主题的彰显上更容易把握。

【立意角度展示】
1.学会等待,会历练出做事的沉着与稳重。

(也可以辩证立意)
2.善于借助外界条件为自己赢得做事的一切便利。

(也可以辩证立意)
3.讲求方法,创造条件,事半功倍。

4.创新方能成就事业。

(也可以辩证立意)
5.学会变通
三、抓关键词句立意法
“擒贼先擒王”这句谚语中的“王”可以理解为所给材料中能够体现主旨和内涵的关键词句,“擒贼”的过程就是审题立意的过程,我们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后,深入挖掘其内涵,
进一步拓展延伸,就可准确立意。

例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作家刘墉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

”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

”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

所以天一干,就受不了了。

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

”园主回答。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审题立意指导】命题者所给材料的中心主旨已经包蕴在文段里面了,需要考生精读材料,准确提炼,通过仔细推敲,应该确定“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为这一材料的主旨句。

进而深挖此句表象所透射的内涵,以此确定主题写作。

切合题意的立意角度应为“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又要善于借助外界条件来完善自我”。

以上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灵活处理,综合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立意方法,都必须整体把握材料,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切合题意的立意角度,合理运用基本的论证方法行文。

切忌立意范围过大,造成文章主题不明,空洞无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