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天津卷试卷分析
【AAA】2018天津高考化学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解析:A:酿酒和醋的过程中,微生物将糖类物质水解、氧化,放出能量,不只发生水解反应,因此A错误;B: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器属于合金制品,B正确;C:瓷器是是由粘土等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C正确;D青蒿素是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可用有机溶剂如乙醚将其从青蒿汁液中萃取出来,D正确。
本题答案:A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解析:A:溶解度:Na2CO3>NaHCO3,A错误;B由于非金属性Cl>P,因此氢化物热稳定性HCl>PH3,B错误;C:由于乙醇中氧元素电负性较强,形成的化合物易产生氢键,使化合物的沸点较高,而乙硫醇中的硫元素电负性较弱,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C2H5SH<C2H5OH,C正确;D:由于Li、Be同周期,金属性Li>Be,因此碱性LiOH>Be(OH)2,D错误。
2018年高考天津卷化学试题精品分步动画解析(共23张PPT)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NaHCO3
C
B. 热稳定性:HCl<PH3 C. 沸点:C2H5SH<C2H5OH D. 碱性:LiOH<Be(OH)2
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 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
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 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形成分 子间氢键,从而提高物质沸点 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
①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②仍有白色沉淀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虽然有ZnS不溶物,但是溶液中还有Na2S,加入 硫酸铜溶液后,Cu2+一定与溶液中的S2-反应得到黑色CuS沉淀,不能证明发生沉淀转化。选项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再加入盐酸时,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 硝酸钡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 钡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原溶液有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
4.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B
结论 原溶液中有Fe2+,无 Fe3+ 酸性: H2CO3>C6H5OH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某溶液中滴加K [Fe(CN)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3 6 2+ 说明溶液中有Fe ,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Fe3+。
2018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理综化学试题分步解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考点】G5: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I7: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P4:分液和萃取.【分析】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
【解答】解: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而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属于铜合金制品,故B正确;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C正确;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该过程为萃取操作,故D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6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LiOH<Be(OH)2【考点】78: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A.需要在同一温度下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氯的非金属性比磷强;C.C2H5SH与C2H5OH分子结构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但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D.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比较Li、Be的金属性强弱即可判断LiOH与Be(OH)2的碱性强弱。
2018年高考天津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Ⅰ卷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宏大奉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学问对其进展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与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响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拟.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部分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 .反响活化能越高.该反响越易进展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 2H 5OH 与CH 3OCH 34.由下列试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试验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K 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 2+.无Fe 3+B .向C 6H 5ONa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 酸性:H 2CO 3>C 6H 5OHC .向含有ZnS 与Na 2S 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 sp (CuS)<K sp (ZnS)D .①某溶液中参加Ba(NO 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参加1 molC 2H 5OH 与含1molHBr 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响;C 2H 5OH+HBr C 2H 5Br+H 2O.充分反响后到达平衡。
2018年高考天津卷_化学部分(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1.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和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2.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 ,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稀溶液中,c(H+> = c(OH-> - 2c(H2S> -c(HS->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6.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2018年高考天津化学试题(含标准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14 O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 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2018年高考天津卷化学试题精品分步动画解析(共23张PPT)

7. 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 6NH3是优质的镁资 源。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元素守恒,A2B中
8. 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系统命名为 1,6-己二醇 , ____________ 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碳碳双键,酯基 。 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 型为 取代反应 ,从反 ____________ 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 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 减压蒸馏(或蒸馏) 法为 ____________ 。
NH3,NH4Cl
SiC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该耐磨 材料一定有Si和C,考虑到课本中介绍了碳化硅的高硬度,所以该物质为SiC。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 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NaHCO3
C
B. 热稳定性:HCl<PH3 C. 沸点:C2H5SH<C2H5OH D. 碱性:LiOH<Be(OH)2
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 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
天津市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第II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试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生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1. (化学选择题)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化学选择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溶解度:Na2CO3<NaHCO3B. 热稳定性:HCl<PH3C. 沸点:C2H5SH<C2H5OHD. 碱性:LiOH<Be(OH)211.(化学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 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 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12.(化学选择题)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3.(化学选择题)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号分值2018高考化学天津卷试卷分析
离子检验,酸性比较,溶解度与溶解度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
淀粉的水解,合金的概念,常见硅酸盐,萃取溶解度的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沸点的比
选择题
1623
456
66
66题型
18
有机物命名,有机物结构推断,官能团的种类,有机反
类,同分异构体18
过滤,除杂,流程分析,干燥剂的种类与选择,氮氧化
性质,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操作的仪器,滴定
实验的计算与误差分析盐类的水解
1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材料,陌生方程式
写,有机反应机理
6水解能力比较,金属腐蚀性,活化能,红外光谱18
CO2的性质,pH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平衡移动,反
的优化,原电池分析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主要知识点题号工业流程
9制备题8有机合成
综合题
综合题107电化学3,10化学反应速率平衡5,10元素周期律2,7盐类溶解度与水解2,3,4,6有机化学
8
化学计算5,10化学实验4,9氧化还原反应7,9
析
难度易易易常数易算
萃取点的比较难
章节分布考察能力知识点记忆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和应用
知识点的简单应用
必修2第三章,九下,必修一第四章
必修2第一章有机反应分
中
氮氧化物的
定操作的仪器,滴定析
中
中中方程式的书
中
外光谱选修4第一章,第三
章必修1第二章,选修4第三章选修4第二章
实验的设计与方案
评价
平衡原理的应用,
化学计算选修4第三章原理应用及图表的
解析动,反应条件应式的书写选修4第一章,第四
章
化学计算,平衡原
理的掌握,图表的
解读
分值必修2第一章,必修
1第四章,选修5
简单的推断,元素
周期律的应用,知
识点的记忆
选修5规律记忆,反应机理的理解与应用
必修一第一章
实验的设计,主要实验方法的掌握
10中难度易易8中102418
易
选修五分布
必修一第一章
选修四第四章
必修一第二章必修二第二章选修
四第二章选修四第三章必修二第一章8中10易8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