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研究
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

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摘要】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在采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原理、地质勘探和爆破设计、准备工作、爆破参数确定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减少矿石浪费,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控制爆破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采矿工作的需求。
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对于提高采矿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控制爆破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露天采矿场、控制爆破技术、原理、地质勘探、爆破设计、准备工作、爆破参数、安全防范、重要性、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概述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是在采矿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爆破设计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采矿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同时保障工人的安全。
控制爆破技术在露天采矿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爆破技术,可以将巨大的岩石和矿石炸裂成符合矿石石料规格的小块,以便于后续的采矿、矿石处理和运输。
爆破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减少爆破伤害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开采效率。
露天采矿场的控制爆破技术旨在实现安全高效的爆破作业。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科学合理设计爆破参数、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控制爆破技术还能减少爆破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开采。
2. 正文2.1 露天采矿场控制爆破技术的原理露天采矿场控制爆破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爆破方案和采用适当的爆破药剂,将岩石炸裂成合适的块状以便于后续的采矿作业。
其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能量传递原理。
爆炸药经过引爆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并对岩石施加巨大的压力,导致岩石的炸裂。
这种能量传递原理是爆破技术能够有效地切割和破碎岩石的基础。
其次是爆破波的传播原理。
露天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探究

露天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探究摘要:露天矿山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采取针对有效的降尘处理,避免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为此,在实际降尘工作开展时,可合理运用以下相关技术,如水炮车喷水降尘、水雾抑尘车应用、泡沫发泡的降尘、水袋封堵的降尘等。
本文就露天矿山爆破降尘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露天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水袋封堵;水炮车引言:鉴于露天矿山开采作业的特殊性,在其进行爆破处理时,为避免出现严重的扬尘污染,则需要契合矿山爆破作业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降尘技术方案,有效提升爆破降尘工作开展质量与效果。
一、水炮车喷水降尘技术应用露天矿山爆破降尘工作开展时,可合理采用水炮车进行喷水降尘。
为达到预期降尘处理的效果,应当使得爆破技术员与水炮车操作员进行密切配合,明确露天矿山起爆的区域、预期降尘所需的水量,进而科学管控水车达到现场的时间,保证有序执行水炮车喷水降尘技术方案,如爆破方量为1万t时,需要使用20t的水,而爆破方量超出3万t时,则至少需要使用80t的水,才可达到露天矿山爆破降尘的预期效果。
现场施工作业时,需要根据露天矿山的实际地质条件、风向风速、爆破方量,进而灵活调整水炮车喷水的频率与方向,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如正常爆区进行喷水降尘时,为提高爆破作业的效率,则应当对台阶根部进行配水,同时需要保证水车与台阶的根部始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影响到水车的正常喷水作业;而后则是针对爆堆30米的范围进行喷射,为达到预期降尘工作处理效果,应当先对喷岩粉最细的渣面进行喷射,然后对爆破区域进行大面积的喷射,实现水炮车喷水降尘工作开展的预期成效[1]。
如边坡进行爆破降尘时,应当基于边坡爆破的具体工作方案,针对边坡的山皮土与岩石夹生位置开展重点喷射,并保证喷射水量的充足,确保对爆破区域完成有效的降尘。
而在露天矿山的边帮区域进行爆破降尘时,应当针对存在落石风险的区域进行重点喷水,并喷水作业时需要控制水车的位置,避免在爆破后,少量落石砸到水车,或砸断导爆管,影响到后续露天矿山爆破工作的有序开展。
矿岩分离爆破技术在露天采矿中的应用探究

矿岩分离爆破技术在露天采矿中的应用探究摘要:由于露天采矿过程中矿石与岩石混杂情况严重,既降低了作业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将矿岩分离爆破技术运用于露天采矿中已经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方面。
本文简要阐述矿岩分离爆破技术在控制爆破精度、降低安全事故、提升作业效率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完善准备工作、提升参数精度、重视作业控制实现将分离爆破技术应用于露天采矿中,以期提高矿产开采效率。
关键词:矿岩分离爆破技术;露天采矿;爆破精度引言:露天采矿作业中,由于爆破方式存在缺陷,导致矿石与岩石无法得到有效地分离,严重增加生产环节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离爆破技术的控制爆破精度、降低安全事故、提升作业效率方面的优势日趋明显,如何将分离爆破技术有效地应用于露天采矿作业中也已经成为业内长期研究的方向。
一、矿岩分离爆破技术的主要优势(一)控制爆破精度虽然传统的松动爆破技术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但是其在爆破的过程中岩矿的变化均呈相同的方向,导致爆破后矿石与岩石混杂在一起的,不仅提高了作业压力,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相比之下,分离爆破技术是通过数字电子技术开展爆破作业,通过自由面控制岩石和矿石的运动方向,解决两者难以分离的同时,也能够在爆破顺序、爆破时间、爆破位置等方面实现精准把控,真正实现对爆破精度的充分控制。
(二)降低安全事故爆破过程中出现飞石、毒气等事故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若不能予以有效地控制,不仅会造成人员损伤,还会给开采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由于传统的爆破技术在爆破控制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是爆破事故发生的主要源头。
分离爆破技术在执行作业时具有一定延时,而且对爆破过程中碎石的运动方向能够通过爆破参数设置、爆破效果计算等方式予以事前控制,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三)提升作业效率在分离爆破技术中,爆破启动存在延时,而且逐孔爆破的方式在完全发挥效果前,岩石便已经发生变化,再利用炸药冲击力将矿石与岩石进行推动,促使产生分离状态,从而实现了在爆破的过程中将二者予以分离,保证整体爆破质量,避免了需要额外进行处理的环节,也让现场开采环节变得更具针对性,提升开采效率。
爆破降震在石灰石矿的应用

爆破降震在石灰石矿的应用本钢石灰石矿位于本溪市溪湖区东山街,是一家位于市区内的矿山。
矿床由奥陶纪马家沟统石灰岩组成,属于沉积岩。
走向为北东8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约为30°左右,矿石密度为2.65T/m3,矿石硬度为6~8,属于中硬岩石。
本钢石灰石矿为露天开采,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分南北两个矿区,其中明山采场工作面设计台阶高度为10m,台阶坡面角为75º,炮孔径150mm,孔深度为12m,超深为1.5~2m。
由于采场离居民区较近,前几年,常常因爆破震动问题引发周边居民上访事件发生,所以,降低爆破震动成为石灰石矿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分析,爆破震动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⑴、微差爆破多段微差爆破是控制爆破地震危害的最有效手段,其降震是基于各段爆破独立作用原理,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最大一段药量,增多段数,便可以在总装药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最大一段装药量,减低爆破震动,必要时可采取逐孔起爆的方式。
通过正确确定段数及最大一段的装药量,选用适宜的炸药及起爆顺序与延迟时间,可以把爆破地震效应控制在安全标准要求的水平以下,而又不影响总的爆破规模。
⑵、预裂爆破和掘防震沟预裂爆破和掘防震沟的降震原理都是阻隔地震波的传播作用,起到降震的目的。
⑶、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炸药单耗减小炮孔超深,采用较小的抵抗线和排距,从而减小炮孔爆破的夹制作用,地震效应相应地会降低。
炸药单耗决定了所用爆破效应的强弱,单耗越小,爆破地震效应越弱,所以在满足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炸药单耗。
⑷、间隔装药实践表明,采用间隔装药,不但可以改善爆破效果,降低大块率,同时可以减少单孔装药量,减弱地震效应。
⑸、爆破方式有研究表明,采用清渣爆破要比压渣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效应降低50%以上,因此在必要时,可以采用清渣爆破的方式,达到减震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选择爆破的抛掷方向及控制一次爆破的总炸药消耗量来达到降震的目的。
露天矿山开采爆破过程中粉尘治理技术探索

露天矿山开采爆破过程中粉尘治理技术探索摘要:煤炭依旧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50 年前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强调“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同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个全球矿业发展报告《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绿色发展将成为矿山的最基本要求。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向全球气候变暖预期做出承诺。
随后的2021年3月的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概念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矿产行业对于矿山生产影响环境的密切关注。
关键词:露天矿山;开采爆破;粉尘治理技术引言露天矿采装工作主要在开放式通风条件下进行,产生的粉尘颗粒物瞬时浓度高,扩散过程受外界风流影响大,高强度作业模式导致粉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诱发矿工尘肺病的主要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的工作环境会对矿工身心产生巨大的危害。
1露天矿山开采爆破的作业特点(1)露天矿山大多建在距离城区较远的郊外,交通不便,环境复杂。
(2)爆破时瞬间污染面积较大、扬尘量大,污染空间广。
(3)作业区路况差、坡道多、坑洼多、设备可通行区域相对狭小。
(4)爆破安全风险大,作业标准要求较高,无法实现现场近距离控制。
(5)爆破作业点和处置范围需要根据生产情况和地势随时发生位置变化。
2露天矿山开采爆破过程中粉尘治理技术2.1喷水及水雾喷射降尘在爆破之前,一是用洒水车在爆堆表面短时间洒水,以便将爆堆表面尘土浸润,使表面浮尘湿润,在爆破时抑制尘土飞扬;二是在爆破区,采用环卫雾炮车连续喷射水雾,让水雾捕捉爆破区上空的漂浮粉尘,达到抑尘目的。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洒水具有局限性。
石灰石矿山爆破技术的应用

案,以及确定 装 填 的 炸 药 数 量、 装 药 位 置、 起 爆 药 包 位 置和爆破方式。
矿山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每一个环节都要 有明确要求,石灰石矿山爆破更是各个企业重点管理的 安全项目,需要专项小组进行管理。 矿山爆破要严格执 行“审批—贯彻—施工” 步骤,并由爆破工程师对整个爆 破现场进行指导和把关,相关检查部门也要全程监管爆 破作业。 爆破技术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雷管接线 不牢或炮孔变潮等原因都会影响起爆的稳定性,从而降 低安全效果。 矿山在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冲击波, 影响工作人员和周边建筑物,因此禁止裸露爆破和二次 解炮。 当最大装药量在 1 000 kg 时,为了减少地震波对 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爆破安全距离要控制在 200 m 范围 内。 我国矿山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很多矿山周围会有工 厂、公路,少数矿山周边会有村落,所以必须对矿山爆破 最大药量有所限制,通常要求在 8 000 kg 以下。 1.2 石灰石矿山爆破技术 1.2.1 间隔装药技术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8 年 2 月
资源信息与工程
Vol.33 №1 February 2018
石灰石矿山爆破技术的应用
刘金刚
( 安徽省外经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
摘 要: 矿山爆破是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第一道工序,爆破效果对后续工序的作业效率有直接影响,爆破有害效应
在相同的爆破效果下,间隔装药技术炸药单耗量要 比连续装药技术降低 20%,从而减少爆破费用,降低开采 成本。
作者简介: 刘金刚(1984-) ,男,湖北襄阳人,本科,中级采矿工程师,研究方向:露天矿山工程技术。
— 110 —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8 年 2 月
某露天铁矿山爆破抑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某露天铁矿山爆破抑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王建胜1,李海洋1,张军强2,刘小伟1,曾玉莹3摘要:为降低露天采场爆破作业过程中的粉尘浓度,实施了爆破水雾法抑尘技术,通过深入剖析露天矿爆破过程中粉尘产生机理,有针对性地完善爆破抑尘方案,在多次调整爆破水雾抑尘车摆放位置、水雾喷射角度以及多台水雾抑尘车联合作业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采场爆破产生的粉尘浓度。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清渣爆区抑尘率提高至55%,压渣爆区抑尘率提高至70%,在特殊情况下,个别爆区抑尘率可提升至80%~90%。
该技术可在类似矿山推广应用。
关键词:露天铁矿山;爆破;粉尘机理;水雾抑尘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爆破属于空间开敞式爆破工程,在作业过程中其自由空间较大,使得在粉尘扩散方面,其空间也很大,对周围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容易造成严重影响。
伴随着露天采矿场实施爆破作业,爆破扬尘腾空而起,爆破粉尘在局部区域集中释放,具有强度大、范围大、并快速弥漫于空气中的特点;此外除爆破作业自身产生的爆破扬尘外,爆破振动及冲击波等有害效应也会引起爆破对象周围地表粉尘的二次卷扬,进一步增加了爆破作业局部区域空气中粉尘浓度。
有研究显示,爆破现场粉尘浓度可达1500~2000mg/m3以上,已严重超标,作为重大污染源,由于粉尘浓度大,颗粒小,且质量轻,在空气中滞留时间长,已成为目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中重要推进方向。
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该露天矿山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践行“资源开发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矿山开采利用与生态修复治理同步” 生态环保观,紧紧围绕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矿山开发方式,高起点谋划、高品质打造、高效率推进,积极探索,旨在创出一条矿山企业科学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因此爆破扬尘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愈加明显,有效解决爆破扬尘问题正在变得愈发迫切。
1 研究现状多年的发展实践使矿山企业家深深认识到,露天矿山生产爆破所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坚决摒弃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研究

车辆工程技术214理论研究0 引言 露天矿山爆破所产生的粉尘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因此,降低爆破粉尘密度是矿山生产必须要保证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矿山生产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人员对降低粉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利用水袋爆炸所产生的水雾能够产生明显的降尘效果。
另外,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水袋的参数,保证水袋爆炸能够产生最好的降尘效果。
矿山爆破工作人员要准确把握水袋的参数和爆破粉尘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矿山的生态环境。
1 矿山概况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露天石灰石矿山能够为我国提供所需的矿石和矿岩,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在矿区附近有许多的城区和村落,由于矿山爆破水平有限,在进行爆破时,也会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湿润处理,在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影响了周边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大气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利于实现矿山生产的绿色发展。
2 水袋封堵爆破降尘机理 矿山爆破的粉尘通常由三个方面产生:第一,在爆破作业的区域内的粉尘;第二,在爆破钻孔和处理时产生的粉尘;第三,爆破岩体受到挤压碰撞,破碎而产生的粉尘。
爆破所产生的粉尘浓度较高,极易扩散,不易消散,且具有较好的吸湿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常用的降尘方式有干式、湿式以及干湿结合的降尘方式,利用水袋爆炸产生的水雾进行降尘属于湿式降尘,这一降尘方式主要是利用炸药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和气流的冲击波对水袋内的水产生冲击力,从而使得水袋内的水形成有压力和速度的水雾。
水袋封堵法爆破降尘主要是利用炸药的爆炸使水袋内的水形成具有压力和速度的水雾,水雾和爆破粉尘相接触,就能够有效的压制粉尘,同时,降尘的质量和水雾粒径的大小和范围有很大的关系。
当水袋爆破后,水雾雾滴的大小和粉尘的大小差不多时,降尘质量最好,水雾的雾滴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降尘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露天矿山台阶爆破是粉尘污染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降低爆破粉
尘成为当今矿山生产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
粉尘是固体颗粒扬起从而悬浮在
空气中且难以自然沉降的物质。
露天石灰石矿山基建量大,爆破作业多,选用合
适的降尘技术尤为关键。
本文就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水袋降尘
引言
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过程中表现出基建量大、出产量低、环境影响范围变大
等特征,爆破次数和器材消耗量也高于正常推进时期。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环保
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对矿山粉尘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传统爆破方法、洒
水车降尘的露天石灰石矿山难以跟上要求。
1 爆破扬尘的危害
除运输作业扬尘外,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产生的粉尘主要来源有: 表面覆土和积尘起尘,爆破开始前准备过程中钻孔、切割等行为形成的粉尘,爆破发生后岩
体破碎产生的粉尘以及破碎岩土坍塌至地面扬起的粉尘等。
露天石灰石矿山开发
爆破过程中,粉径不足10μm 的粉尘具备极强的吸附能力,有害气体、液体及某
些金属元素等都能吸附在上面。
吸入此类受污染的空气后,将会患各种呼吸系统
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尘肺病。
2降尘技术分类
2.1湿式降尘
在干燥情况下,尘粒间不存在液桥力,起主导作用的是范德华力; 在湿润情况下,液桥力起主导作用,并且比静电力和范德华力要大得多。
湿式降尘分为爆破
前洒水和爆破后洒水。
爆破前洒水是在爆破前用水润湿矿山表面覆土和积尘,爆
破后洒水是在爆破后,覆盖矿山爆破区域的情况下安装喷雾设备,形成水雾隔离带,对爆破后的区域全面喷水,控制粉尘。
在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中,它的
优点在于: ①在爆破前后均进行洒水,降尘和消除烟雾同时进行; ②降尘手段简
单方便。
缺点是: ①水很难完全渗入山体内部; ②无法很好地捕捉细微粉尘;③增
加了矿区的湿度,恶化了工作环境,对石灰石的质量有副作用; ④直接喷洒水效
果不好。
2.2水炮泥降尘
水炮泥降尘是通过将水袋和炸药充填于炮眼中,在引爆后推力将水袋抛向高空,水在高温下发生汽化现象,产生的水雾颗粒与粉尘接触,对粉尘进行润湿和
吸附,从而达到降尘效果。
水炮泥降尘在井下爆破作业中应用广泛,但一定程度
的疏水性必定会存在于岩尘、石灰石尘中,无法达到安全生产所允许的粉尘浓度。
水炮泥降尘技术简单有效,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在矿井爆破中广泛应用。
2.3泡沫降尘
泡沫降尘具有自身捕捉和液滴捕捉的双重机理。
通过气泡将粉尘吸附在气泡
的内壁,从而完成降尘。
在泡沫能够维持自身形态时,其降尘效率可观; 当泡沫
破裂后,泡沫化为大量的液滴,会形成密集水雾,保持降尘效果。
泡沫降尘的优
势在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中尤为明显: ①泡沫液膜中有添加剂,增加了其润
湿能力,降低了爆破提前润湿带来的工作量; ②泡沫具有高黏性的特点,有利于
吸附粉尘; ③耗水量小,设备安装方便。
缺点是: ①受地形限制影响大; ②成本
较高。
3露天石灰石矿山爆破降尘技术应用
国内外爆破工程人员对粉尘运动规律及降尘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利
用水袋爆炸产生水雾除尘是一种相对方便且行之有效的降尘方式,被称为低尘爆
破技术。
由液体爆炸抛撒成雾机理可知,影响爆炸成雾的主要因素有比药量(起
爆药量与水量比值)、水袋参数、起爆药包等参数。
水袋封堵法爆破降尘主要依据炮孔炸药爆炸,使水袋中的水形成水雾雾滴,
水雾雾滴有一定大小,可对爆破粉尘进行捕捉而湿润尘粒。
爆破后使水袋中水形
成水雾雾滴粒径的大小及其水雾雾滴范围与其捕尘效率有很大关系,爆破后形成
的水雾雾滴与尘粒粒径大小相当时捕尘效率最好。
水雾雾滴太小,即使尘粒与其
碰撞也难以使尘粒湿润;水雾雾滴太大,其抛撒速度低、面积小,只能与小范围
的粉尘碰撞、胶结、凝聚使粉尘湿润,所以水雾雾滴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捕尘能
力而影响降尘效果。
水雾雾滴与尘粒的相对速度会随着冲击能量提高而提高,同时雾滴的表面张
力对粉尘的阻力会减小。
相对速度不宜过高,过高会使尘粒与雾滴的接触时间缩短,捕尘效率降低。
水量的大小是影响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水量增大可以有效
提高除尘效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下,一定的水量对应一定的最大除尘量。
由液体爆炸抛撒成雾机理和爆炸水雾形成过程可知,水袋壁厚影响水雾雾滴
向四周扩散的速度;水袋长径比(水袋高度与直径比值)影响水雾抛撒半径、水
雾高度、抛撒初速度等;水袋安放位置及数量影响水雾雾滴对粉尘的作用时间。
此外,爆破振动会造成扬尘,在起爆前需要进行湿润处理。
爆炸后未燃烧殆尽的
水袋残留物可能产生白色污染,在保证水袋环保高效使用的基础上,力求选择经
济廉价的材料。
3.1选择水袋
传统水袋一般选用透明柔软、环保的乳胶或是聚乙烯塑料注塑而成,燃烧会
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未燃烧殆尽的残留物难于被分解,造成白色污染。
因此,采用LDP—低密度聚乙烯,通过吹塑法加工而成的管状薄膜作为水袋材料。
该材料环保实用,燃烧迅速。
既保持了原有普通水袋的抗压、耐温和严实,其残
留物相比传统水袋能够更快被分解。
3.2确定水袋壁厚
水袋壁厚会影响水雾雾滴向四周扩散。
壁厚过大,对抛散负功越多,影响抛
散速度及半径;壁厚过小,其抗压和抗磨能力小,容易在注水、水袋壁与钻孔壁
面摩擦和填塞过程中破裂漏水,既影响炸药的爆破效果,又失去了降尘效果。
3.3水袋长径比设计
水袋直径受钻孔直径影响,水袋在注水后需要紧贴钻孔壁面,形成密封状态,其蓄水直径也就是钻孔直径。
水袋长径比的大小实际反映的就是在一定钻孔直径
储水量的多少。
因为水袋和水袋中的水受到炸药爆炸后瞬间冲击力的作用,水袋
瞬间破裂,而水形成水雾水滴而向四周抛撒,所以一定的水量对应一定的降尘量。
水袋长径比小,储水量小,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力都加在微小的水量上,速度
过大瞬间形成烟雾而消失,不可能形成水雾雾滴去捕集爆破所产生的粉尘,起不
到降尘效果;水袋长径比增大,水雾雾滴抛撒的初始阶段的半径随着长径比的增
大而增大,之后变化不大。
而水雾雾滴的径向抛撒速度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水袋长径比较大时,形成水雾雾滴在空间排列比较均匀,速度增大快,同时减
小也快,但水雾雾滴的抛撒高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不再变化。
3.4钻孔岩粉及被爆物体表面粉尘处理
钻孔岩粉经设备收尘后,堆积在炮孔口附近,与被爆物体表面粉尘在经历爆破振动及爆破冲击波作用后扬起,所以在起爆前需要用水将钻孔岩粉及被爆物体表面粉尘进行湿润,使其不能形成扬尘。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选择新型水袋材料,可加快爆破后水袋残留物降解速度,对环境污染更小。
水袋壁更薄,可增大水雾雾滴抛撒速度和水滴半径,提高雾化体积改善抛撒效果。
一定的水量对应一定的除尘量。
采用双水袋的降尘效果明显高于单水袋,采用双水袋要充分考虑水袋的安放位置,形成间隔的水雾。
参考文献:
[1]张昭,佟彦军,李泽华,白和强,刘敬智.露天矿山台阶爆破爆炸水雾降尘实验[J].工程爆破,2017,23(05):71-75.
[2]昝军,张昊,沈如意,徐玉萍.巷道掘进粉尘综治措施及水封爆破降尘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08):84-86.
[3]管仁生. 露天深孔岩石爆破水雾降尘试验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4]崔媚华. 采矿爆破粉尘高效凝并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5]管仁生,孟海利,薛里,康永全.爆破粉尘捕捉吸附技术试验研究[J].铁道建
筑,2017(0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