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流体输配管网(最牛逼的复习资料)

流体输配管网(最牛逼的复习资料)

1流体输配管网: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个接收点将流体手机起来输送到指定点,承担这一功能的管网系统称为流体说配管网。

2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为两类: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排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送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清洁空气送入室内。

空调系统具有两个基本功能: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和热环境质量3几种常用的空调系统形式有: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双风道系统,变风量系统4风阀是空气输配管网的控制调节机构,基本功能是断开或开通空气流通的管道,调节或分配管道的流量。

①同时具有控制和调节的风阀有:(1)蝶式调节阀,(2)菱形单叶调节阀,(3)插板阀;(4)平行多叶调节阀,(5)对开式多叶调节阀,(6)菱形多叶调节阀,(7)复式多叶调节阀,(8)三通调节阀。

(1)∽(3)主要用于小断面风管。

(4)∽(6)主要用于大断面风管(7)(8)两种风阀用于管网分流或合流或旁通处的各支路风量调节。

蝶式,平行,对开式多叶调节阀靠改变角度调节风量。

平行式多叶调节阀的叶片转动方向相同;对开式多叶调节阀的相邻两叶转动方向相反。

插板阀靠插板插入管道的深度调节风量;菱形调节阀靠改变叶片张角调节风量。

这类风阀的主要特性是流量特性,全开时的阻力性能和全关闭时的漏风性能②只具有控制功能的风阀有:逆止阀:阻止气体逆向流动,气体正向流动的阻力性能和逆向流动的漏风性能。

防火阀:平常全开,火灾时关闭并切断气流。

排烟阀:平常关闭,排烟是全开,排除室内烟气。

5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按设计表压力分为7级:①高压管道A:2.5<P≤4.0 ②高压管道B:1.6<P≤2.5 ③次高压管道A:0.8<P≤1.6 ④次高压管道B:0.4<P≤0.8 ⑤中压管道A:0.2<P≤0.4 ⑥中压管道B:0.01<P≤0.1 ⑦低压管道:P<0.016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根据所采用的压力级制不同,可分为:一级系统,二级系统,三级系统,多级系统。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第1部分流体输配管网基础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组成;➢了解流体输配管网的分类方法,重点熟悉按照管内流动状态、动力、流体与外界环境关系、流动路径的确定性的分类;➢了解典型流体输配管网类型、构成和特点。

比如:绘制一个自己熟悉的流体输配管网,说明该管网中各组件的名称和作用。

流体输配管网概念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各接收点将流体收集起来输送到指定点的管道系统称为流体输配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基本功能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末端装置;或者按流量要求从各末端装置收集流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汇”。

流体输配管网基本组成(1)末端装置其作用是按要求从管道获取一定量的流体或将一定量的流体送入管道。

如:排风管网的排风罩、送风管网的送风口、燃气管网的用气设备、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等。

(2)源和汇源是指为管道中输送流体的来源;汇是指接受从管道汇集的流体。

比如,室外空气是送风管网的源,却是排风管网的汇;市政给水管是建筑给水管网的源,市政排水管是建筑排水管网的汇;上一级燃气管网是下一级燃气管网的源;热水锅炉既是供热管网的源,也是供热管网的汇。

(3)管道管道是源或汇与末端装置之间输送和分配流体的必备通道。

(4)动力实际流体的流动总是存在阻力,因此必须提供动力,才能实现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

流体输配管网的流动存在不同来源,主要可分为三种来源。

一是来源于“源”,如锅炉;储气罐的压力;上级管网的压力。

例如多数建筑给水管网中水的流动动力来自于市政给水管内的压力;建筑燃气管网中的燃气流动动力来自于小区燃气管道内的压力;供热管网中的热水或蒸汽的流动动力来自于供热锅炉的压力。

二是来源于重力,如自然循环热水采暖;建筑排水管网中污水的流动是靠流体的自身重力实现的。

三是来源于机械动力(风机、水泵),如通风管网中空气的流动动力由风机来提供,建筑给水管网中水的流动可以由水泵来提供。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知识点汇总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知识点汇总

独用管路压损平衡:独用管路的流动阻力与其获得的资用动力相等的,这是流体力学基本规律的表现。

在设计中通过对管路几何参数(主要是管道断面尺寸)的调整,改变管内流速,使独用管路在要求的流量下,流动阻力等于资用动力,从而保证管网运行时,独用管路的流量达到要求值(1)按流体介质气体输配管网:如燃气输配管网液体输配管网:如空调冷热水输配管网汽-液两相流管网:如蒸汽采暖管网液-气两相流管网:如建筑排水管网气-固两相流管网:如气力输送管网(2)按动力性质重力循环管网:自然通风系统机械循环管网:机械通风系统(3)按管内流体与管外环境的关系开式管网:建筑排水管网闭式管网:热水采暖管网(4)按管内流体流向的确定性枝状管网:空调送风管网环状管网:城市中压燃气环状管网(5)按上下级管网的水力相关性直接连接管网:直接采用城市区域锅炉房的热水采暖管网,间接连接管网:采用换热器加热热水的采暖管网并联管路阻力平衡流体输配管网对所输送的流体在数量上要满足一定的流量分配要求。

管网中并联管段在资用动力相等时,流动阻力也必然相等。

为了保证各管段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的流量,水力计算中应使并联管段的计算阻力尽量相等,不能超过一定的偏差范围。

如果并联管段计算阻力相差太大,管网实际运行时并联管段会自动平衡阻力,此时并联管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也很大,管网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欧拉方程的4点基本假定是:(1)流动为恒定流;(2)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3)叶轮的叶片数目为无限多,叶片厚度为无限薄;(4)流动为理想过程,泵和风机工作时没有任何能量损失。

特点1,理论扬程仅与流体在叶片进出口处的速度三角形有关,与流动过程无关2,与液体种类无关调压站功能:一是将输气管网的压力调节到下一级管网或用户需要的压力;二是保持调节后的压力稳定组成:调压器、阀门、过滤器、安全装置、旁通管、测量仪表。

蒸汽疏水器功能:阻止蒸汽逸漏,迅速排走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同时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他不凝性气体离心式泵与风机静止元件和转动部件见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流体会从泵与风机转轴与蜗壳之间的间隙处泄露,称为外泄露。

流体输配管网培训资料

流体输配管网培训资料

B: 0.01MPa<P ≤0.2MPa
4)低压: P ≤0.01MPa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修订版
18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
气源、厂站、各种压力等级管道、监控装置和 计算中心。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一级系统 二级系统 三级系统 多级系统
19
低压一级系统
中压一级系统
20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并保护大气环境。
二.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类 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
2
<流体输配管网>
3
<流体输配管网>
4
<流体输配管网>`
三.空调工程的主要任务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 质,并保护大气环境;
维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或使室内热环境满 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按流量变化分为
定流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
四.按水泵设置分为
单式泵系统 复式泵系统
五.按与系统外界质量交换情况分为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继续 29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0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1
1.2.1.2供暖空调冷热水管网装置 *一.膨胀水箱 1.作用: 储存膨胀水量,定压,排气。 2.连接: 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系统
返回 36
<流体输配管网>
1.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a) 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b) 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c) 间接连接(d)
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e) 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重点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第一章:1.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组成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各末端装置;或者按流量要求从各末端装置收集流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汇。

末端装置、源或汇、管道是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

动力装置、调控装置和其他附属设备是管网系统的重要组成。

2.流体输配管网的分类1)重力驱动管网与压力驱动管网2)开式管网与闭式管网3)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4)异程管网与同程管网第二章:一、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目的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各段管径(或断面尺寸)和阻力。

对枝状管外,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风机、水泵等)的型号。

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1)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依据流体力学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及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

(2)管网中流体稳定流动的条件管网的流动动力等于管网流动总阻力。

3、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得法。

4、全压的来源与性质•来源于风机水泵等流体机械。

•来源于压力容器。

•来源于上级管网。

性质:•在一个位置上提供,沿整个环路中起作用。

•提供动力的位置在共用管段上,则共用该管路的所有环路都获得相同大小的全压动力。

与此相反:重力产生的环路动力是在整个环路上形成的。

它作用在整个环路上。

第三章一、闭式液体管网的水力特征和水力计算1.串、并联管路的水力特征第五章1.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2.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3.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基本假定、分析、修正、物理意义)4.泵与风机的功率与效率5.叶形对泵与风机性能的影响6.相似率与比转数第六章1.泵、风机在管网系统中的工作状态点2.泵、风机的工况调节第七章1. 液体管网压力分布图----水压图2.水力失调度(概念、计算公式)3.管网的水力工况分析(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

1、通风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保护大气环境。

2、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为两类: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

排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

送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清洁空气送入室内。

3、空调系统具有两个基本功能,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和热环境质量。

4、空调系统有两种变化的基本方法:一种是恒定送风量、变送风状态参数;一种是恒定送风状态参数,变送风量。

5、风阀的基本功能是截断或开通空气流通的管路,调解或分配管路流量。

6、风口的基本功能是将气体吸入或排出管网,按具体功能可分为新风口、排风口、送风口、回风口。

7、储配站的功能:一是储存必要的燃气量用以调峰;二是使多种燃气进行混合,保证用气组分均衡;三是将燃气加压以保证每个燃气用具前有足够的压力。

10、调压站有两个功能,一是将输气管网的压力调节到下一级管网或用户需要的压力;二是保持调节后的压力稳定。

11、调压站按用途分为区域调压站、专用调压站、箱式调压装置。

12、调压站中阀门的作用是当调压器、过滤器检修或发生事故时切断燃气。

13、旁通管的管径通常比调压器的出口管的管径2-3号。

14、冷热水输配管网系统形式(1)按循环动力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2)按水流路径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3)按流量变化可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4)按水泵设置可分为单式泵和复式泵系统(5)按与大气接触情况可分为开示和闭式系统15、膨胀水箱的作用是用来储存冷热水系统水温上升时的膨胀水量,在重力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起着排气作用,还能恒定水系统的压力。

16、在膨胀管、循环管上严禁安装阀门,以防止系统超压,水箱水冻结。

17、排气装置应设在系统各环路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处。

18、分水器、集水器的作用是均匀分配和汇集流体,一定程度的均压作用,有利于流量分配和调节、维修和操作。

19、根据用户热水供应系统中是否设有储水箱及其位置的不同,链接方式有以下几种:(1)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2)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3)装设容积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4)装设下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20、止回阀是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安装在泵的出口、疏水器出口管道上,以及其他不允许流体反向流动的地方。

流体输配管网习题(龚光彩教材)共31页

流体输配管网习题(龚光彩教材)共31页

《流体输配管网》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主要编写人员龚光彩章劲文李孔清唐海兵龙舜心许淑惠等第一部分习题集第1章1-1 何谓零速点(零点)?1-2 闭合差是指什么?给出燃气管网各环闭合差的确定方法1-3 什么是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普通的通风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理解成环状管网?1-4 补充完整例题[1-2]的水力计算表1-5 给出沿程均匀泄流管道阻力计算公式, 当无转输流量时阻力损失是多少?1-6 分析农村灶台或炕烟气流动驱动力?1-7 渠底坡度与分类1-8 明渠均匀流的条件与特性1-9 写出谢才公式和曼宁公式,并指出两个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1-10 水力最优断面是什么?1-11 无压圆管在何时具有最大流速和流量?第2章(第8章水泵计算等部分习题入此)2-1 已知4—72—No6C型风机在转速为1250 r/min 时的实测参数如下表所列,求:各测点的全效率;绘制性能曲线图;定出该风机的铭牌参数(即最高效率点的性能参数);计算及图表均要求采用国际单位。

测点编号 1 2 3 4 5 6 7 8H(m水柱)86 84 83 81 77 71 65 59P(N/㎡)843.4 823.8 814.0 794.3 755.1 696.3 637.4 578.6Q(m3/h)5920 6640 7360 8100 8800 9500 10250 11000N(kW) 1.69 1.77 1.86 1.96 2.03 2.08 2.12 2.152-2 根据题2-1中已知数据,试求4-72-11系列风机的无因次量,从而绘制该系列风机的无因次性能曲线。

计算中定性叶轮直径D2=0.6m。

2-3 得用上题得到的无因次性能曲线求4-72-11No5A型风机在n=2900 r/min 时的最佳效率点各参数什,并计算该机的比转数值。

计算时D2=0.5m。

2-4 某一单吸单级泵,流量Q=45m3/s ,扬程H=33.5m ,转速n=2900r/min ,试求其比转数为多少?如该泵为双吸式,应以Q/2作为比转数中的流量计算,则其比转数应为多少,当该泵设计成八级泵,应以H/8作为比转数中的扬和计算值,则比转数为多少?2-5 某一单吸单级离心泵,Q=0.0375(m3/s) ,H=14.65m ,用电机由皮带拖动,测得n=1420r/min,N=3.3kW; 后因改为电机直接联动,n增大为1450r/min,试求此时泵的工作参数为多少?2-6 在n=2000的条件下实测一离心泵的结果为Q=0.17mⁿ/s,H=104m,N=184kW.如有一几何相似的水泵,其叶轮比上述泵的叶轮大一倍,在1500r/min之下运行,试求在相同的工况点的流量,扬程及效率各为多少?2-7 有一转速为1480r/min的水泵,理论流量Q=0.0833mⁿ/s ,叶轮外径D₂=360mm,叶轮出中有效面积A=0.023㎡,叶片出口安装角β₂=30°,试做出口速度三角形。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总结与归纳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总结与归纳
1-4 试比较气相、液相、多相流这三类管网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各类管网构造上一般都包括管道系统、动力系统、 调节装置、末端装置以及保证管网正常工作的其它附属设备。不同点:①各类管网的流动介质不同;②管网具体型式、 布置方式等不同;③各类管网中动力装置、调节装置及末端装置、附属设施等有些不同。[说明]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 还可以总结其它异同点,如:相同点:各类管网中工质的流动都遵循流动能量方程;各类管网水力计算思路基本相同; 各类管网特性曲线都可以表示成ΔP=SQ2+Pst;各类管网中流动阻力之和都等于动力之和,等等。不同点:不同管网中 介质的流速不同;不同管网中水力计算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可能不同;不同管网系统用计算机分析时其基础数据输入不 同,等等。 1-5 比较开式管网与闭式管网、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的不同点。答:开式管网:管网内流动的流体介质直接与大气相 接触,开式液体管网水泵需要克服高度引起的静水压头,耗能较多。开式液体管网内因与大气直接接触,氧化腐蚀性 比闭式管网严重。闭式管网:管网内流动的流体介质不直接与大气相通,闭式液体管网水泵一般不需要考虑高度引起 的静水压头,比同规模的开式管网耗能少。闭式液体管网内因与大气隔离,腐蚀性主要是结垢,氧化腐蚀比开式管网 轻微。枝状管网:管网内任意管段内流体介质的流向都是唯一确定的;管网结构比较简单,初投资比较节省;但管网 某处发生故障而停运检修时,该点以后所有用户都将停运而受影响。环状管网:管网某管段内流体介质的流向不确定, 可能根据实际工况发生改变;管网结构比较复杂,初投资较节枝状管网大;但当管网某处发生故障停运检修时,该点 以后用户可通过令一方向供应流体,因而事故影响范围小,管网可靠性比枝状管网高。 2-6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答:水力计算的目的包括设计和校核两类。一是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计算 确定管网各管段管径(或断面尺寸),确定各管段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 确定动力设备(风机、水泵等)的型号和动力消耗(设计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保证流量分配要 求的管网尺寸规格(校核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情况和已定的管网尺寸,校核各管段流量是否满足需要的流 量要求(校核计算)。 2-7 水力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怎样进行?“所有管网的并联管路阻力都应相等”这种说 法对吗?答:流体输配管网对所输送的流体在数量上要满足一定的流量分配要求。管网中并联管段在资用动力相等时, 流动阻力也必然相等。为了保证各管段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的流量,水力计算中应使并联管段的计算阻力尽量相等,不 能超过一定的偏差范围。如果并联管段计算阻力相差太大,管网实际运行时并联管段会自动平衡阻力,此时并联管段 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也很大,管网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 衡,当采用假定流速法进行水力计算时,在完成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后,再对各并联支路进行水力计算,其计算阻 力和最不利环路上的资用压力进行比较。当计算阻力差超过要求值时,通常采用调整并联支路管径或在并联支路上增 设调节阀的办法调整支路阻力,很少采用调整主干路(最不利环路)阻力的方法,因为主干路影响管段比支路要多。 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也可以采用压损平均法进行:根据最不利环路上的资用压力,确定各并联支路的比摩阻,再根据 该比摩阻和要求的流量,确定各并联支路的管段尺寸,这样计算出的各并联支路的阻力和各自的资用压力基本相等, 达到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要求。“所有管网的并联管路阻力都应相等”这种说法不对。在考虑重力作用和机械动力同 时作用的管网中,两并联管路的流动资用压力可能由于重力重用而不等,而并联管段各自流动阻力等于其资用压力, 这种情况下并联管路阻力不相等,其差值为重力作用在该并联管路上的作用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第1部分流体输配管网基础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组成;➢了解流体输配管网的分类方法,重点熟悉按照管内流动状态、动力、流体与外界环境关系、流动路径的确定性的分类;➢了解典型流体输配管网类型、构成和特点。

比如:绘制一个自己熟悉的流体输配管网,说明该管网中各组件的名称和作用。

流体输配管网概念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各接收点将流体收集起来输送到指定点的管道系统称为流体输配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基本功能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末端装置;或者按流量要求从各末端装置收集流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汇”。

流体输配管网基本组成(1)末端装置其作用是按要求从管道获取一定量的流体或将一定量的流体送入管道。

如:排风管网的排风罩、送风管网的送风口、燃气管网的用气设备、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等。

(2)源和汇源是指为管道中输送流体的来源;汇是指接受从管道汇集的流体。

比如,室外空气是送风管网的源,却是排风管网的汇;市政给水管是建筑给水管网的源,市政排水管是建筑排水管网的汇;上一级燃气管网是下一级燃气管网的源;热水锅炉既是供热管网的源,也是供热管网的汇。

(3)管道管道是源或汇与末端装置之间输送和分配流体的必备通道。

(4)动力实际流体的流动总是存在阻力,因此必须提供动力,才能实现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

流体输配管网的流动存在不同来源,主要可分为三种来源。

一是来源于“源”,如锅炉;储气罐的压力;上级管网的压力。

例如多数建筑给水管网中水的流动动力来自于市政给水管内的压力;建筑燃气管网中的燃气流动动力来自于小区燃气管道内的压力;供热管网中的热水或蒸汽的流动动力来自于供热锅炉的压力。

二是来源于重力,如自然循环热水采暖;建筑排水管网中污水的流动是靠流体的自身重力实现的。

三是来源于机械动力(风机、水泵),如通风管网中空气的流动动力由风机来提供,建筑给水管网中水的流动可以由水泵来提供。

要实现合理、定量、安全输送和分配流体,流体输配管网除了具有基本组成部分外,还需要其他一些装置,主要包括:1)调控设备,如阀门,2)特殊管网辅助装置,如蒸汽管网中的疏水器,液体管网中排气装置等;3)安全及计量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流量计和温度计等。

流体输配管网分类(1)按照目的和用途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2)按流体介质气体输配管网:如城市燃气管网液体输配管网:如建筑给水管网汽-液两相流管网:如蒸汽采暖管网液-气两相流管网:如建筑排水管网气-固两相流管网:如气力输送管网等等(3)按动力性质重力循环管网:如自然循环热水管网、建筑排水管网机械循环管网:如机械通风系统(泵、风机…)(4)按管内流体和管外环境的关系开式管网:管网内流动介质直接与大气相接触的管网,如:建筑给排水管网、通风管网、燃气管网。

特点:源或汇是开敞的环境空间;管网内流体与环境间流体的密度差级进出口高度差直接影响网内流体流动和所需动力;闭式管网:管网内流动介质不直接与大气相通的管网,如蒸汽供暖管网、空调工程的冷热水管网。

特点:源或汇是同一个有限的封闭空间;管网内流体从源经管道输送到末端设备再汇集返回到源;(5)按各并联管段所在环路间流程差异同程式管网:各环路间的流程长度无显著差异,利于各并联环路均匀输配流体,管路较复杂,用于流量分配要求严格、且末段设备阻力较小的闭式支状管网。

异程式管网:各环路间的流程长度有显著差异,各并联环路的阻抗差异大,输配流体不均,调节困难,投资少。

(6)按管内流体流向的确定性分类枝状管网:管网内任意管段内流动介质流向是唯一的。

优点:管网结构比较简单,初投资比较节省,但管网某处发生故障时,该点以后的管路将会受到影响。

环状管网:管网内某段管段内流动介质流向不确定。

优点:当管网某处发生故障时,该点以后的用户可以通过另一方向供应流体,管网的可靠性高,如消防供水管网。

第2部分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水力计算包括设计和校核两类(1)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各管段管径和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的型号和动力消耗—设计计算;(2)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保证流量分配要求的管道尺寸—校核计算。

水力计算理论依据(1)流体力学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2)串、并联管路的流动规律✓动力设备提供的压力等于管网总阻力✓各管段阻力是构成管网阻力的基本单元;✓管段阻力等于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若干管段串联后的阻力等于各管段阻力之和;✓各并联管段的阻力相等。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比摩阻R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算。

摩擦阻力系数 取决于流体的流动状态和管壁的粗糙程度计算注意事项:✓ 流体流动状态✓ 公式使用条件和修正方法根据速度和流量关系, 比摩阻R 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在给定某一水温和流动状态下,只要已知R 、G 、d 中任意两数,就可确定第三个数值。

管段的局部损失,可按下式计算:流体通过管路各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查相关工程设计手册。

y j jp p p Rl p ∆=∆+∆=+∆λ()Re,f λε=管路阻抗概念:根据 管段的阻抗s 表示当管段通过1kg/h 水量(单位流量)时的压力损失值。

管网中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和流量分配,取决于各管段的连接方法及各管段的阻抗S 值。

串联管路的总阻抗:管路的总阻抗为串联各管段阻抗之和并联管路总阻抗:管路的总阻抗倒数的平方根为并联各管段阻抗倒数平方根之和由由上式可见,并联管路各分支管段的流量分配与其阻抗平方根的倒数成正比。

2p sG ∆=123ch p p p p ∆=∆+∆+∆123ch s s s s =++123b GG G G =++1231111b s s s s =++222112233p s G s G s G ∆===3123111::::12G G G s s s =当并联管路各分支管段阻抗s不变时,则管路总流量在各分支管段上的流量分配率不变。

管路的总流量增加或减小多少倍,各分支管段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多少倍。

均匀送风的原理和调节手段P266-269第3部分泵和风机的理论基础基本要求:➢了解泵与风机的常用型式和分类;➢掌握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能绘出流体在叶轮内的运动速度三角形并求解,理解能量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离心式泵与风机不同叶型的影响,掌握三个能头,即无限多叶片时的理论能头、有限叶片理论能头、实际能头三者之间的关系。

➢泵和风机性能参数:扬程、流量、转速、功率及效率的定义。

掌握泵和风机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泵和风机内各项损失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减少损失的措施。

掌握泵和风机性能曲线。

➢泵与风机常用形式和分类容积式:依靠内部工作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流体,它又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叶片式:通过叶轮的旋转对流体做功,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完成输送功能,它主要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压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从而完成输送流体的功能。

实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即电动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和势能。

基本结构叶片出口角沿着叶片切向方向和叶轮旋转周向速度的反向夹角。

速度三角形已知流量和叶轮的转速其中b 是叶轮宽度, 为叶片排挤系数,反映了叶片厚度对流道过流面积遮挡的影响。

泵和风机理想欧拉方程基本假定(1)流动为恒定流,即流动不随时间变化。

(2)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即进出口流体密度不变(3)叶片数目无限多,叶片厚度无限薄(4)流体在叶轮中的流动过程没有任何能量损失,是理想流动。

理想欧拉方程分析uv u v u w=+60dnu r πω==2T V r r q v F v rb πε=⋅=⋅ε22111()T T u T T u T H u v u v g ∞∞∞∞∞=⋅-⋅(1)流体所获得的理论扬程H T ∞,仅与流体在叶片进、出口的运动速度有关,而与流动过程无关。

(2)该理论扬程H T ∞与被输送流体的种类无关。

只要叶片进出口处速度三角形相同,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扬程。

欧拉方程的修正——实际叶轮欧拉方程叶片无限多,无限薄:轴向涡流对流速分布的影响K 称为环流系数。

对离心式泵与风机来说,K 值一般在0.78~0.85之间。

当进口切向分速v u1=v1⋅cos α1= v1⋅cos90 =0,因此,在设计泵或风机时,总是使进口绝对速度与圆周速度间的工作角等于90度为简明起见,将流体运动诸量中用来表示理想条件的下角标“T”去掉 :22111()T T u T T u T H u v u v g =⋅-⋅1<=∞T T H H K 221T T u T H u v g =221T u H u v g=泵和风机损失P48-51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 泵和风机损失性能参数P35泵的扬程:单位重力流量的流体通过泵所获得的有效能量,单位是m风机的全压:单位体积气体通过风机所获得能量增量,单位Pa 风机的静压:风机全压-动压有效功率: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与风机后获得的能量,单位kW全效率:泵与风机有效功率与其轴功率之比转速:泵或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速,单位r/min 泵和风机性能曲线1)泵与风机流量和扬程之间的关系2)泵与风机流量和轴功率之间的关系3)泵与风机流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叶型对泵和风机性能曲线的影响221T u H u v g=222222VT u u q H ctg g g D b βεπ=-就一定大小泵与风机来说,转速不变时前向型叶片易发生电机超载。

后向型几乎不会发生超载现象。

从流体所获得的扬程看,前向叶片最大,径向叶片稍次,后向叶片最小。

2T VH A Bctg q β=-⋅从效率观点看,后向叶片最高,径向叶片居中,前向叶片最低。

从结构尺寸看,在流量和转速一定时,达到相同的压力,前向叶轮直径最小,而径向叶轮直径稍次,后向叶轮直径最大。

从工艺观点看,直叶片制造最简单。

大功率的泵与风机一般用后向叶片较多。

如果对泵与风机的压力要求较高,而转速或圆周速度又受到一定限制时,则往往选用前向叶片。

从摩擦和积垢角度看,选用径向直叶片较为有利。

相似律与比转速P54-6222u v u >22u v u <22u v u =习题1.在下列答案中选择:属于流体输配管网基本组成中的末端装置。

A.燃气罩 B. 锅炉 C. 管道 D. 阀门2. 在下列答案中选择:属于闭式管网。

A.建筑给排水管网 B. 燃气管网 C. 通风管网 D. 蒸汽供热管网3.以厨房排烟管网为例,当没有开启排风机、且未设防倒流阀,夏季室外4.在管道内流体流动时,可以通过改变流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