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N,N,N',N'-四甲基乙二胺-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N,N,N',N'-四甲基乙二胺-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⑥室内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措施。
运输
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N,N,N’,N’-四甲基乙二胺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
设备罐内作业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进入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入设备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隔离、清洗、置换的规定。做到物料不切断不进入;清洗置换不合格不进入;行灯不符合规定不进入;没有监护人员不进入;没有事故抢救后备措施不进入;
②入设备作业前30分钟取样分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及氧含量合格方可进入作业。视具体条件加强设备内通风;对通风不良环境,应采取间歇作业;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操作பைடு நூலகம்
安全
打开N,N,N’,N’-四甲基乙二胺容器前,应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使用N,N,N’,N’-四甲基乙二胺的车间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
N,N,N’,N’-四甲基乙二胺-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项目
操作要求
一般
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二氯(N,N,N’,N’-四甲基乙二胺)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氯(N,N,N’,N’-四甲基乙二胺)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N,N,N’,N’-四甲基乙二胺)钯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palladiumCAS No.:14267-08-4分子式:C6H16Cl2N2Pd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 P407 垛/托盘之间应留有空隙。

—— P420 远离其他材料存放。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
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 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 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N,N,N',N'-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N',N'-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N',N'-四甲基乙二胺化学品英文名: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1,2-di-(dimet hylamino)ethane化学品别名:1,2-双(二甲基氨基)乙烷CAS No.:110-18-9EC No.:203-744-6分子式:C6H16N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四甲基乙二胺TMEDA

四甲基乙二胺TMEDA

TMEDA:四甲基乙二胺
无色液体,有强烈胺臭。

能与水、醇和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由甲酸,乙二胺及甲醛回流制得。

是极性非质子溶剂。

也用作制备烯基炔化物等的有机合成试剂。

中文名称:四甲基乙二胺
分子式:(CH3)2NCH2CH2N(CH3)2
IUPAC:N,N,N',N'-tetramethyl-ethane-1,2-diamine
英文名: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别名:TMED,TEMD
CAS号:110-18-9
折射率:1.4196
沸点:120~122℃
熔点:-55℃
性质:
无色液体,有强烈胺臭。

能与水、醇和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由甲酸,乙二胺及甲醛回流制得。

是极性非质子溶剂。

也用作制备烯基炔化物等的有机合成试剂。

用途:
作为合成试剂
TMEDA 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配体。

可与许多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锌、碘化亚铜)生成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配合物,其中TMEDA为双齿配位。

TMEDA 对锂离子有特殊的亲和性,可使丁基锂解聚,活性增加。

BuLi/TMEDA 可与许多底物(如苯、呋喃、噻吩、N-烷基吡咯、二茂铁)发生配位(甚至是双配位)。

许多有机金属配阴离子已以其[Li(tmeda)2] 盐的形式分离出来,其中[Li(tmeda)2] 类似季铵离子如[NEt4]。

其他用途
与过硫酸铵连用催化丙烯酰胺的聚合,制取在凝胶电泳用于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经典用量是0.1-0.2%v/v TMEDA,实际用量随方法不同有差异。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78--N,N,N',N'-四甲基乙二胺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2178--N,N,N',N'-四甲基乙二胺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 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经口 LD50(mg/kg): 268 兔经皮 LD50(mg/kg): 5390 LC50: 大鼠吸入 LC50(mg/m3): 1318 ppm/4H 刺激性:
小鼠经口 LD50(mg/kg): 630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3 页
爆炸上限[%(V/V)]: 9.08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生化试剂、环氧树脂交联剂, 也是季胺化合物中间体。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性,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N,N,N',N'-四甲基乙二胺
第1 页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 分钟。如有 不适感,就医。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四甲基乙二胺 格式试剂

四甲基乙二胺 格式试剂

四甲基乙二胺格式试剂
四甲基乙二胺(简称TMED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C4H10N2。

这种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了解四甲基乙二胺的性质。

它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常温下,其沸点为111-113℃,熔点为-103℃。

四甲基乙二胺易挥发,与水不相溶,但可以与其他有机溶剂如醇、醚等混溶。

此外,它还具有碱性,能够与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四甲基乙二胺在格式试剂中的应用。

格式试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试剂,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活泼的氮原子。

四甲基乙二胺作为格式试剂的一种,可以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如聚合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等。

在這些反應中,四甲基乙二胺可以提供氨基,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四甲基乙二胺的优势和特点使其在众多试剂中脱颖而出。

首先,它的化学稳定性较高,不易分解,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使用。

其次,四甲基乙二胺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快速地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此外,它还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然而,四甲基乙二胺的发展前景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更为环保、高效和安全的替代品。

此外,四甲基乙二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总之,四甲基乙二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格式试剂,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
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回目录
填表部门:
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158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0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生化试剂、环氧树脂交联剂, 也是季胺化合物中间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甲基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甲基乙二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中文名称2:
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
英文名称2:
1,2-di(dimethylamin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59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2178
UN编号:
237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CAS No.:
110-18-9
分子式:
C6H16N2
分子量:
116.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乙二胺
110-1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液体可致严重眼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
pH:
熔点(℃):
-55.1
沸点(℃):
121~122
相对密度(水=1):
0.7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