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词语辨析讲义及巩固训练(精编)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一、字音、字形过关(共7题;共18.8分)1.(2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 强.烈(qiáng qiǎng ) 烧掉.(diào dào ) 哀悼.(diào dào ) 哽咽.(yān yè) 咽.喉(yān yè) 强劲.(jìn jìng ) 暂.时(zhàn zàn ) 2.(3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栀.子花( ) 稚.嫩( ) 沮丧.( ) 模.仿( ) 呐.喊( ) 白皙.( ) 懵.懂( ) 教诲.( ) 猝.死( ) 歧.途( ) 憧.憬( ) 告诫.( ) 3.(4.5分)看拼音写词语míng mèibō nòng cǎo cóng huà bào niàn daotíng dùnhuàng dòng dān gē chén yù màn chángxiū zhǐshí guāng jīng huáng qīn wěn yī wēiwǎn huíhuāng liáng fān xiāng dǎo guì4.(2.3分)看拼音,写字词。

(1)(0.3分)zhuān()缝里的小草随着wēi fēng()轻轻huàng dòng (),仿佛在向路过的mǎ yǐ()打招呼。

(2)(0.3分)妹妹笑着把珍cáng()的zhēng()糕递给妈妈,那笑容míng mèi()动人。

妈妈亲wěn()了一下妹妹的额头,轻轻róu rou()她的头发,也跟着笑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巩固训练小学语文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基础知识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才能建造出高耸入云的知识大厦。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展开探讨。

一、字词积累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一样,不可或缺。

孩子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来丰富自己的字词库。

首先,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生字生词。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要认真学习其中的生字,了解它们的读音、写法、意思以及常用的组词。

可以通过书写、默写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其次,多读多写。

阅读是增加字词量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童话故事、诗歌散文还是科普文章,都能让孩子接触到新的字词。

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字典,理解其含义,并做好笔记。

写作也是巩固字词的好方法,通过自己的运用,能更深刻地记住字词的用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玩一些字词游戏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词语接龙、猜字谜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字词。

二、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规则,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深入研究语法的理论知识,但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句子的构成是语法学习的基础。

让孩子们了解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知道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同时,要学会区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不同的句式,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词语的搭配也是语法的重要内容。

比如“的”“地”“得”的用法,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等。

通过大量的例句和练习,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通过将月亮比作小船,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

拟人则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拼音专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拼音专题(附参考答案)

专项一拼音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窑.()洞暴.()躁缘.()故储蓄.()胆怯.()扁.()舟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挪.动nuó 萎.缩wěi翡.翠fěi莽榛.zhēnB.蘸.水zhàn 撇.开piē揉搓.cuō人声鼎.沸dǐnɡC.匣.子xiá韵.味yùn 阻挠.náo 优劣.lièD.和蔼.ǎi潺潺.chán 誊.写juàn 殚精竭.虑jié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惬.意()狡黠.()和煦.()媲.美()夺眶.而出()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逞.威()狩.猎()积xù()zī()询锲.而不舍()俨.然()吮.吸()真dì()yì()力眼花liáo()乱5.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三个加点字注音。

起点如天色破晓的绯红,微微晨曦.点染着气象万千的苍穹.;起点如大江大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孕育着一泻千里的波涛。

起点之美,起点之力,必将激发你勇往直前的斗志,百折.不挠地完成每一份人生的答卷。

曦____________ 穹____________ 折____________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踯.躅(zhí)颠簸.(bǒ)懦.弱(nuò)解剖.(pāo)B.不屑.(xiè)蹒.跚(pán)热忱.(chén)订.正(dīng)C.脉.搏(mài)狭隘.(ài)混.浊(hùn)分泌.(mì)D.扁.舟(piān)执拗.(niù)恣.肆(zì)瓦楞.(lèng)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栈.桥(zhàn)剽.悍(piào)头晕目眩.(xuàn)B.破绽.(zhàn)归泊.(bó)纤.细(xiān)毛骨悚.然(sǒng)C.哽咽.(yè)绮.丽(qǐ)桑梓.(zī)嫣.红姹紫(yān)D.酬和.(hè)拮据.(jū)伫.立(chù)吹毛求疵.(cī)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小升初衔接性讲解与训练:词义辨析(含答案)2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小升初衔接性讲解与训练:词义辨析(含答案)27张PPT

二、词义辨析题答题技能
1、平时做题注意积累。 2、区分相异语素,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字形上去区分 (2)从词性上去区分 (3)从词语涉及的对象上去区分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上去区分 (5)从词语的侧重点上去分析 (6)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区分 (7)从词语的轻重色彩上去区分 (8)从词语的特指和泛指上去区分
【答案】⑴逼迫 ⑵强制 ⑶发挥 ⑷发扬 发展
例题二:抓住加点的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然后在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关的一个字。
1.春节差不多在尾月初旬就开始了——春节“开始”得(
)。
2.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面,匆匆分别了——我们跟父亲“分别”得(
【考点】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析】仔细阅读每一组句子,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填空。第一句中“初旬就 开始了”说明春节到来的“早”;第二句中“匆匆”一词说明我们与父亲分别的 “早”;第三句中“十几天”才来一次,说明种树 人来得“少”。
例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今年三月份,中央巡查组入驻中央各部委,开展更大规模的“治腐”工作。 B.“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华的合作共赢之路,其建设遵循的是共
商、共享、共建原则。 C.“老人摔倒,该就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 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C: 不以 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意思和语境不符。
方法突破
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从意义的差别进行辨析。 (1)使用范围大小。 例如“事情”、“事件”、“事故”三个词意义相近,但范围大小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单元单元巩固提升精练部编统编人教版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单元单元巩固提升精练部编统编人教版课件

23
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锡__林__郭__勒__草__原__是__广__阔__美__ _丽__的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总__领__全__文___ 的作用。
2.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 子,用“——”画出来。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 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 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22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 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 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 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 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3)__明__月__别__枝__惊__鹊____ , 清 风 半 夜 鸣 蝉 。 _稻__花__香__里__说__丰__年___,听取蛙声一片。
(4) 绿 树 村 边 合 , _青__山__郭__外__斜___ 。开__轩__面__场__圃___ , 把酒话桑麻。
16
十、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微风吹过我的面颊,那种感觉(舒服√ 舒适 舒畅)极了。 2.墙角的花,当你(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时,天 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 了。
树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 平衡生态,又能保护地球。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仿写比喻句)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 沙沙,沙沙沙。
19
十二、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 1 . 《 宿 建 德 江 》 的 作 者 是 __唐__代____( 朝 代 ) 诗 人 __孟__浩__然_____ 。 这 首 诗 中 奠 定 全 诗 感 情 基 调 的 是 “ _愁_____” 字 , 诗 人 通 过 写 __旅__途__愁__思____ , 抒 发 了 __夜__宿__建__德__江__所__见__之__景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__北__宋____( 朝 代 ) 诗 人 ___苏__轼___ , 字 ___子__瞻___ , 号 __东__坡__居__士__。这首诗写的是__夏____季的景象,描写的 景物有___云___、__雨____、__风____、___水___。

【暑假衔接】2021年三升四语文讲义-01讲:基础知识之词语辨析(教师版,部编版,含答案)

【暑假衔接】2021年三升四语文讲义-01讲:基础知识之词语辨析(教师版,部编版,含答案)

2021暑假三升四基础学问之词语辨析学习目标1.辨析近、反义词和同义词;2.复习巩固课内同步近、反义词;3. 养成摘录、归类的好习惯。

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今日的课题就是重复一下反义词。

老师说一句,你们接一句,OK!老师:今日天气很好同学:明每天气很坏老师:你给我站起来同学:我给你坐下去老师:你没大没小同学:我有小有大老师:你给我停止同学:我给你连续老师:算我怕你,停止好么?同学:我不怕你,连续好么?老师:反义词练习到此结束同学:近义词练习现在开头老师:你有完没完阿同学:我没完没了阿友爱的同学,你发觉了什么?学问精讲近义词①定义:凡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都叫做近义词。

②种类:共两类。

一类是意义完全相同的词,这类词并不多。

更常见的是词义有同有异,意义相近。

前者如“星期天”和“礼拜天”,“知道”和“晓得”,“妈妈”和“母亲”;后者如“诚恳”和“真诚”,“疼惜”和“爱惜”,“阻挡”和“制止”。

(2)反义词①定义:凡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都叫反义词。

②特点:A.组成反义的一对词总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

如“南”、“北”,指的都是方位;“长”、“短”,指的都是长度;“古”、“今”,指的都是时间;“深”、“浅”指的都是深度。

B.反义词是以意义对立为标准的,而不是简洁地加上否定副词所表示的一种对比。

例如:“不乐观”就不是“乐观”的反义词。

由于“不乐观”是短语,它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C.反义词的对应关系是很机敏的。

有的词只有一个反义词,如“善”的反义词只能是“恶”,“主动”的反义词只能是“被动”。

有些词可以有几个反义词,如“新”的反义词有“老”、“旧”,“好”的反义词有“坏”、“糟”。

反过来看,几个词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反义词,如“统一”“团结”的反义词是“分裂”,“国外”和“国际”的反义词是“国内”。

(3)辨析近义词①从意义方面来辨析A.意义的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轻重有所不同,这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

小学语文专题:字词训练词语辨析

小学语文专题:字词训练词语辨析

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时间 A / B / C / D / E / F 主题第12讲字词训练3-词语辨析教学内容1、掌握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方面区分同义词、近义词的方法2、复习和巩固三(下)课内同步近义词、反义词,并进行拓展迁移。

【知识梳理】一、近义词、反义词:(一)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

意义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二)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如:美丽——丑陋谦虚——骄傲二、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意义方面:(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

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着重点: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

“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开垦、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使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

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

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方面:感情色彩不同: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3、从用法上:(1)从词语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小学词语辨析巩固练习

小学词语辨析巩固练习

小学词语辨析巩固练习词语辨析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辨析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词语辨析的巩固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

一、词语辨析1. 代表、代替【例句】他因病不能来开会,我作为他的代表出席。

【解析】“代表”是指代别人去做某事,表示替代别人的身份或职责;而“代替”则是指用一个人或物取代另一个人或物。

【答案】代表2. 高兴、快乐【例句】他得了第一名,感到高兴极了。

【解析】“高兴”强调情绪上的愉快,时常指一时的情感;而“快乐”则更强调一种长久、持久的心情愉快。

【答案】高兴3. 见面、相见【例句】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见面了,真想念你。

【解析】“见面”通常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互相遇到;而“相见”则更强调见面的意义,包含了见面后可以交流、沟通的含义。

【答案】见面4. 音乐、乐曲【例句】我最喜欢的乐曲是莫扎特的《小夜曲》。

【解析】“音乐”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了歌曲、器乐等;而“乐曲”则特指以器乐为主的音乐作品。

【答案】乐曲5. 发现、发觉【例句】在图书馆里,我发现了一本我一直想看的书。

【解析】“发现”强调主动地找到或了解到某事物;而“发觉”则着重指注意到或察觉到某事物。

【答案】发现二、完成句子1. 她用苹果____了西瓜的味道。

(代替、代表)【答案】代替2.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非常____。

(高兴、快乐)【答案】高兴3. 终于____了你,好久不见。

(见面、相见)【答案】见面4. 这首____很动听,我经常听。

(音乐、乐曲)【答案】乐曲5. 我在沙滩上____了一枚贝壳。

(发现、发觉)【答案】发现三、用合适的词语填空1. 我的爷爷_(比、与)我奶奶更年轻,每天都锻炼身体。

2. 几位姐姐_______(纷、扬)而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3. 我们去公园_______(看、望)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4. 这本书_____(描述、描写)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词语辨析讲义及巩固训练(精编)
一、词义法
词义法,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

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是我们辨析词语的基本前提。

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都是我们辨析词语的切入点。

1.词义适用对象
如: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练一练】
1.(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再如:改进/改良
“改进”着重指改得更进步一些,对象常是工作、方法、作风等。

“改良”着重指改得更良好一些。

(去掉个别缺点),对象常是较具体的东西,如品种、产品、土壤、作物等,有时也是技术、生活等。

【练一练】
1.育种工作中应用的选择方法即是那些用于(改良)自花授粉植物的方法。

2.计算机技术的各种(改进)有些我已跟不上了。

再如:抚养/赡养
“赡养”用来指子女供给父母生活需要,使得父母生活有依靠。

“抚养”是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的意思。

多用于父母对子女。

【练一练】
1.(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2.这对夫妻(抚养)了三个孩子。

再如:周济/接济
“周济”指在财务上给予帮助、援救。

“接济”指给以暂时的援助,对象常是一时有了经济困难的人。

除了财物帮助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救助。

【练一练】
1.他并不富裕,但还(周济)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2.词义轻重不同
如:轻视/蔑视:“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再如:请求/乞求:“乞求”比“请求”意义要重一些。

再如:思考/深思
再如: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3.词义范围大小
如:年纪/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较大。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

也指从容貌、衣着、身份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不断变换职业,敌人无法发觉。

“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

有时用于比喻美化,如反动统治者往往把自己化妆成菩萨那么慈悲。

它们指修饰演员容貌时可通用。

再如:战役/战争:
再如: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词色法
1.感情色彩不同
如:牟取/谋取:前者含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再如:行径/行为
再如:勾结/团结
再如:顽固/顽强
2.语体色彩不同
如:商量/商榷:“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商榷”常用于书面语体,多
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

三、词性用法
如:治疗/疗效
再如:吝惜/吝啬
再如:阻碍/障碍
再如:充分/充满
再如:严明(纪律)/严肃(态度)/严密(组织)/严格(要求)
再如:改进/改正/改善
四、突点法
突点法,即寻找突破点来解题的方法。

因为同义词的辨析往往有多个子选项,只要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敢肯定的子选项入手,就可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当然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最熟悉的词语,切入点也就不同。

五、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去同较异的方法。

它适合于答案选项表述格式基本相同的题目。

我们往往可以先排除选项中相同的成分,通过比较相异的成分,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巩固训练
显现呈现
1.暴风雨过后,天空又()出碧蓝的颜色。

2.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出来。

衰弱软弱虚弱薄弱3.困难欺负()的人,碰到坚强的人,只好乖乖低头。

4.解应用题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环节。

安静平静宁静恬静5.风停了,雨住了,西湖的水面又恢复了()。

6.上课铃响了,校园又()下来了。

亲切亲密亲热
7.老师()的教导使我永远难忘。

8.大伙儿像久别的亲人一样,()极了。

9.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战友。

周密秘密精密
10.海洋科学家正在研制可以探测海底奥秘的()仪器。

11.工程人员在设计中,各种数据都要经过()计算。

激烈热烈猛烈
12.战士们的心在()地跳动,恨不得一下子打过江去。

13.在我军的()攻击下,敌军再抵抗也是无用的。

改进改正改善改变14.有错误,()了,就是好孩子。

15.我们要不断()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16.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

17.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家乡落后的面貌。

坚决坚定坚持坚强18.王老师病了,他还()给我们上课。

19.大家劝他休息,他()不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