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类线技术要求规范书(试行)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技术规范书一、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是2017-2018年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室内覆盖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向投标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方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投标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点对点应答,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不应使用诸如“已知”、“理解”、“同意”等非明确答复,否则可能导致投标无效。

投标人须对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如果需要,可给出详细的应答内容),否则将可能被视为放弃应答。

诸如“已知”、“理解”、“明白”或“同意”等这样非确切的答复是不可接受的。

如招标文件中所列指标有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要求的,投标文件中除回答“满足”、“部分满足”或“不满足”外,还须列出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

2、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方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条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

如有不符合之处,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3、投标方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为招标方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网络建设提供工程施工服务。

“工程施工服务”是指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协助设计院进行工程勘测、站点方案设计配合、物业协调和谈判、系统安装、开通调试(不含主设备调测、交钥匙工程涉及设备的调测)、培训、保修和售后服务等一切服务。

4、投标方所提供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完全符合投标方申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招标方提出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中国联通集团及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已有相关要求或建议的,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符合相应的最新要求或建议。

5、投标方应按应答承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和辅助材料,不得擅自更换。

6、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技术规范书(工程类)引言概述:技术规范书是工程类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它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技术规范书的重要性和应包含的内容。

一、设计规范1.1 结构设计规范:包括建造物、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设计要求,如承载力、抗震性能、防火要求等。

1.2 电气设计规范:涵盖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的设计标准,包括电流负荷、路线布置、安全防护等要求。

1.3 给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了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供水压力、排水管径、防水措施等内容。

二、施工规范2.1 基坑开挖规范:规定了基坑开挖的深度、坡度、支护措施等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焊接工艺规范:详细描述了焊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焊接参数、焊缝检测等要求,确保焊接质量。

2.3 基础施工规范:包括地基处理、浇筑混凝土、基础验收等要求,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规范3.1 材料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材料的选用标准、质量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

3.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规范: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3 现场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现场质量检验的方法、频率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四、安全规范4.1 施工安全规范:详细描述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等,确保施工安全。

4.2 设备安全规范:规定了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要求。

4.3 火灾防护规范:规定了工程项目中的防火要求、消防设施配置和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安全。

五、环境保护规范5.1 废弃物处理规范:规定了废弃物的分类、采集、处理和处置要求,保护环境和资源。

5.2 水资源保护规范: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节约和污水处理要求,确保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3 噪声和振动控制规范: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限值,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2023年°4月CH1NA标;隹技术规氾书(专用部分)标书编号:一、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I)1.2使用条件 (1)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1)1.3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1)1.4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2)1.5投标人资料提交时间及培训要求 (5)1.6主要元器件来源 (5)2.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7)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27)3.1投标方技术偏差 (27)4.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28)四、设计图纸提交要求 (28)4.1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8)4.2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 (29)4.3设备图纸及资料 (29)五、其他 (29)5.11CC数据文件 (29)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下:表1I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1.2使用条件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外部条件如下:表1.2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1: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2.2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方技术偏差表。

注:需按照以下类型参数填写方式准确填写:1、针对标准值特性“单一”,项目单位无需填写,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2、针对标准值特性“可选”,项目单位可选定参数,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3、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响应”,有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限制要求范围内的响应值,同时需将此部分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4、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提供",无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5、针对标准值特性“扩建”,项目单位根据原项目情况填写,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6、针对标准值特性“特殊”,项目单位提出的所有特殊要求,需附对应审批流程,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标题:技术规范书(工程类)引言概述:技术规范书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档,它规定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遵循技术规范书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工程按照标准进行。

本文将从技术规范书的定义、编写要点、应用范围、更新与管理、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技术规范书的定义1.1 技术规范书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

1.2 技术规范书包括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等内容。

1.3 技术规范书是工程项目的“指南”,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技术规范书的编写要点2.1 确定编写技术规范书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规范的适用对象。

2.2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规范书的内容。

2.3 技术规范书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精炼。

三、技术规范书的应用范围3.1 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

3.2 技术规范书可作为工程项目的依据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规范管理。

3.3 技术规范书可用于工程质量检验、工程验收等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技术规范书的更新与管理4.1 技术规范书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进行更新和修订。

4.2 技术规范书的编写、更新和管理应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

4.3 技术规范书的更新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工程项目按最新规范进行。

五、技术规范书的重要性5.1 技术规范书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5.2 技术规范书能够规范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提高工程效率。

5.3 技术规范书的遵循能够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保护工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论:技术规范书在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应该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确保工程项目按照标准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不断完善和更新技术规范书,提高其适用性和实用性,促进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技术规范书(工程类)引言概述:技术规范书是工程类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文档之一。

它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技术规范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一、技术规范书的定义和作用:1.1 技术规范书是工程项目中的一种重要文档,它详细描述了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1.2 技术规范书的作用是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并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各个参与方可以理解和遵守。

1.3 技术规范书还可以作为项目管理的依据,帮助项目团队进行工作分配和进度控制。

二、技术规范书的编写要点:2.1 准确性和详细性是技术规范书的重要特点,它应该包含所有必要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2.2 技术规范书应该清晰地定义各个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3 技术规范书的编写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以便读者可以快速理解和应用其中的内容。

三、技术规范书的内容要求:3.1 技术规范书应包含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描述、目标和范围等。

3.2 技术规范书应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标准、材料要求、施工工艺等。

3.3 技术规范书还应包含项目的验收标准和测试方法,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四、技术规范书的应用和管理:4.1 技术规范书应在项目启动初期编写,并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更新和修订。

4.2 项目团队应定期审查和更新技术规范书,以确保其与项目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4.3 技术规范书应由专业人员编写和管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五、技术规范书的重要性和挑战:5.1 技术规范书对于工程项目的成功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5.2 编写和管理技术规范书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

5.3 技术规范书的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导致项目延误或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总结:技术规范书在工程类项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帮助项目团队进行工作分配和进度控制。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2!!!!!!!!!!!!!!!!!!!!!!!!!!!!!!第三章总体布局及线路工程3!!!!!!!!!!!!!!!!!!!!!!!!!!!!!!第四章车辆5!!!!!!!!!!!!!!!!!!!!!!!!!!!!!!!!!!!!!第五章车站与结构工程6!!!!!!!!!!!!!!!!!!!!!!!!!!!!!!!!第六章运营管理及配套设备8!!!!!!!!!!!!!!!!!!!!!!!!!!!!!!第七章车辆基地及配套工程12!!!!!!!!!!!!!!!!!!!!!!!!!!!!!第八章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14!!!!!!!!!!!!!!!!!!!!!!!!!!!!!第九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附加说明1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钢轮/钢轨系统的新建工程项目。

改建、扩建工程以及类似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和运输安全、节约能源、节约用地、环境保护、抗震、人防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新试行版)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新试行版)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

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

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标题:技术规范书(工程类)引言概述:技术规范书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档,它规定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遵循技术规范书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技术规范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设计规范1.1 设计原则:技术规范书中会明确规定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经济、实用等。

设计人员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进行设计工作。

1.2 设计要求:技术规范书会详细规定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包括结构、材料、尺寸、荷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1.3 设计流程:技术规范书会规定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查、修改等环节,确保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施工规范2.1 施工工艺:技术规范书会规定工程施工的具体工艺和方法,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具、施工要求等,确保施工质量。

2.2 施工标准:技术规范书会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如工程质量标准、材料验收标准等,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2.3 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书会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要求,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安全。

三、验收规范3.1 验收标准:技术规范书会规定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验收文件、验收程序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3.2 验收流程:技术规范书会规定验收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内容等,确保验收工作的有序进行。

3.3 验收要求:技术规范书会规定验收的各项要求,包括验收合格标准、验收不合格处理等,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维护规范4.1 维护标准:技术规范书会规定工程设施的维护标准和方法,包括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2 维护流程:技术规范书会规定维护的流程和步骤,包括维护计划、维护记录等,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3 维护要求:技术规范书会规定维护的各项要求,包括维护人员的资质要求、维护设备的要求等,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五类线技术标准规书(试行)省电信公司2001年12月目录前言------------------------------------------------- 2页一、概述----------------------------------------------4页二、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6页1、原材料--------------------------------------------6页2、电缆结构------------------------------------------7页3、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全性能---------------11页4、电气特性-----------------------------------------12页5、传输特性-----------------------------------------13页6、试验方法-----------------------------------------18页7、标志、包装和存储---------------------------------20页三、安装--------------------------------------------22页四、工厂检验-----------------------------------------23页1、出厂检验----------------------------------------23页2、型式检验----------------------------------------24页3、现场检验------------------------------------------25页附录A、B---------------------------------------------26页前言(1)本规书依据《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YD/T 1019-200*编写,并参考了ISO/IEC 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和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的有关容。

(2)本规书与YD/T 1019-2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依据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对于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起始测试频率从1MHz降到0.772MHz,扩展了低频的围。

——将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各频率的实测值列表注明,作为测试的标准。

——按国际标准将超五类线(5e)细分为两档:125 MHz(5e120c)和165 MHz(5e160c)。

——修改了结构回波损耗的要求。

——规定了必须在护套下加上撕裂绳。

本规书从发布之日起,在省电信公司围作为设计、采购、施工和验收部门的技术依据。

本规书由省电信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书起草单位:省电信公司工程建设部省电信器材公司本规书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华;副组长:王琪、志然;成员:洪、黎建华、海明、邹远征;本规书主要起草人:黎建华、黄广超、彪一、概述1、围本规书规定了(超)五类100Ω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储运等要求。

本规书适用于(超)五类100Ω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制造、验收及使用。

泡沫和泡沫皮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也可参考采用本规书的有关条款。

本规书规定的电缆用于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与交接间的配线架之间的布线,以及住宅综合布线系统的用户通信引出端到配线架之间的布线。

2、目的制定本规书的目的在于指导省电信公司关于智能化小区布线系统的100Ω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3、引用标准(1)YD/T—1019—200*标准《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2)IEC/ISO标准《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3)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4、定义本规书采用YD/T 838.1和YD/T 926.1中的定义及以下定义。

4.1传播速度(相速度) Velocity of propagation(Phase velocity)传播速度定义为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以m/s表示。

传播速度也可以用波速比表示,波速比是波在电缆中传播速度与波在自由空间传播速度之比,后者取作299 792 458 m/s。

传播速度通常由相角和角频率确定。

传播速度(相速度)由下式确定:=ω/β=2·π·f/βνρ式中:f-频率,单位为Hz;-传播速度,单位为m/s;νρβ-相移常数,单位为1/m;ω-角频率,单位为1/s。

4.2 相时延(Phase delay)相时延定义为电缆长度L与传播速度之比。

相时延由下式确定:T=L/νρ式中:T-相时延,单位为s;ν-传播速度,单位为m/s;ρL-电缆长度,单位为m。

4.3 相时延差[偏移] Differential phase delay[skew]相时延差定义为电缆中任意两线对间的相时延的差值。

二、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1、原材料1.1导体1.1.1导体采用实心铜导体。

铜导体应符合GB/T3953中TR型的软圆铜线的要求。

1.1.2成品电缆上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导体断裂伸长率1.2绝缘绝缘材料可采用实心聚烯烃、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聚全氟乙丙烯。

聚烯烃绝缘材料应采用符合YD/T760规定的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低烟无卤阻燃烯烃绝缘材料的要求见YD/T886;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材料要求见GB/T9351。

绝缘应连续地挤包在导体上,其厚度应使成品电缆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100Ω电缆绝缘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1.3mm。

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识别标志。

绝缘线芯的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并应符合GB6995.2要求。

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2、结构2.1线对由分别称作a线和b线的两根绝缘导线均匀地绞合而成的线叫线对。

为使绞合线对结构稳定,允许a线和b线的绝缘局部粘连。

线对对绞节距的设计应能使成品电缆满足本规规定的传输特性要求。

2.1.1线对色序绝缘线芯应按规定的颜色色序构成线对。

线对优先采用颜色色序见表3。

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若干子单位绞合而成。

b)100Ω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表4的规定。

c)缆芯结构排列见附录A。

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其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面对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从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d)用户要求时,100Ω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

2.1.2线对屏蔽对于100Ω电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线对屏蔽。

当有线对屏蔽时,采用下列任一种方式进行线对屏蔽。

在总屏蔽可放置保护用包带。

2.1.2.1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时。

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

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1996的附表C,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

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叠率应不小于25%。

c)排流线直径不小于0.5mm。

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

d)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

2.1.2.2屏蔽由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

a)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 型的要求。

b)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齐。

c)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41(编织密度不小于65%)。

2.1.2.3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

a)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外,并应与编织层相接触。

b)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

c)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

d)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 型的要求。

e)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齐。

f)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

2.2子单位2.2.1 100Ω电缆的子单位由4个线对绞合而成,每个子单位应由同一型式的线对绞合而成,子单位中的线对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

2.2.2各子单位的线对颜色色序可以按顺序采用表3或表4规定的颜色色序。

对于100Ω电缆,各子单位中的线对也可采用表3或表4第1对到第4对的颜色色序。

2.2.3每一子单位应采用非吸湿性扎带螺旋捆扎,捆扎节距宜小于60mm。

当各子单位的线对颜色色序相同时,子单位扎带的标志颜色应互不相同,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扎带标志颜色色序应符合GB—6995的规定。

表5 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2.3缆芯2.3.1缆芯排列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若干子单位绞合而成。

b)100Ω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表4的规定。

c)推荐的缆芯结构排列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其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1.2面向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应从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对于子单位绞合成的电缆,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子单位各线对序号均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d)用户要求时,100Ω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

2.3.2 缆芯包带缆芯外可以包覆一层或多层适当厚度的非吸湿性包带。

2.3.3总屏蔽对于100Ω电缆,可以具有或没有总屏蔽,当具有总屏蔽时,可采用下列任一种方式总屏蔽。

当用户有其他要求的总屏蔽形式时,可采用其他屏蔽形式。

在总屏蔽可放置保护用包带。

2.3.3.1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

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1996的附录C,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

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叠率应不小于25%。

c)排流线直径应不小于0.5mm。

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

d)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