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平滑肌瘤宫腔镜下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https://img.taocdn.com/s3/m/138b98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9.png)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 引言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女性生育期最常见的良性子宫肿瘤之一。
它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并由结缔组织包裹。
子宫平滑肌瘤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子宫位置,形成不同的类型,例如浆膜下型、浆膜下子宫内膜型和浆膜下子宫腺型。
虽然大多数瘤体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患者中,子宫平滑肌瘤会产生临床症状,并且可能需要治疗。
本文将详细描述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路径,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以及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
2. 临床症状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通常取决于瘤体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以下是常见的症状:•月经异常:包括月经周期的改变、过多的经量、经期延长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贫血和乏力。
•腹部肿块:大型子宫平滑肌瘤可能导致腹部肿块的出现,患者可以自己感觉到或者通过体检发现。
•腹痛和盆腔疼痛:瘤体的增大和压迫可以引起腹痛或盆腔疼痛。
这些疼痛可能是刺痛的、隐痛的或者压迫感的。
•排尿和排便问题:大型子宫平滑肌瘤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
•不孕:依赖于子宫平滑肌瘤的大小和位置,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流产。
3. 体征检查下面是常见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体征检查:•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肿大、触及到肿块和触痛。
如果瘤体很大,还可以触及到腹部肿块。
•B超检查:超声成像是子宫平滑肌瘤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它可以确定瘤体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此外,它还可以检测到瘤体的特征,如囊变、坏死或出血。
•MRI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瘤体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
这对于评估子宫平滑肌瘤的类型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认诊断。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医生怀疑子宫平滑肌瘤为恶性肿瘤时。
4. 治疗选择子宫平滑肌瘤的治疗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瘤体的大小和位置、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计划等。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及表单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2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月经紊乱等;2.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
2. 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 术前检查齐全;4.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子宫平滑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平滑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一、子宫平滑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41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 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0周大小;(2)月经过多、继发中、重度贫血;(3)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4)单个肌瘤最大直径≥5cm;(5)保守治疗失败;(6)子宫活动度好;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粪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肺部CT;8.超声检查:妇科、双下肢B超;心脏、颈动脉B超(年龄为40周岁以上必须查,40周岁以下酌情);9.宫颈涂片(TCT或CCT)和宫颈HPV病毒学;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酌情宫颈分泌物培养;12.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抗生素使用参照抗生素使用规范。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病房护士服务基本要求1、患者入院到病区时,应起立微笑。
主动招呼,并带患者到病床,如暂时未有床或未决定住几床时,先搬椅子请患者坐下.2、主班护士对新入院患者应做好入院介绍和自我介绍,住院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3、称呼患者使用礼貌用语,不能直叫床号,进入病房前先敲门。
4、呼叫器响时马上处理。
5、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解决病房中的问题,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6、遇天气变化时应提醒患者增减衣服。
7、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加热饭菜和中药。
8、对可能增加患者痛苦的操作,应操作前向患者说明,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熟练、准确,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同时注意患者的反应,随时调节。
操作不成功时向患者道歉,查找原因,切忌鲁莽操作。
9、对可能造成不安全操作如换液体空瓶、红光治疗等,护士应多巡视,尤其交接班时间。
10、操作护士应详细讲解控制滴速的重要性,尤其年老、体弱、重病、心肺功能较弱的特殊用药者,必须交待清楚,使患者自觉配合。
11、抽血及注射后由护士给患者按压针口,不应把棉签交给患者自己按压。
12、如给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注射或操作时,协助患者解系衣扣或裤袋。
13、及时转达患者对医院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并反馈给患者。
14、患者出院时,护士将出院应带走的药送至患者床边,并再次向患者讲解,患者离院时送至楼梯口道别。
住院部2012年10月26日制定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管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1.病史:月经紊乱、尿频、排便困难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CT或盆腔核磁检查)。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临床路径-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临床路径诊断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史:月经增多等体征:子宫增大,质硬辅助检查:超声,必要时MRI/CT方案选择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0周子宫/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2周子宫/肌瘤位于黏膜下,体积小(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2.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可疑恶变者,交代二次手术切除子宫的可能性,必要时性冷冻病理检查。
进入路径标准:1.诊断必须符合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简柚治疗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2.预防性用药术前30分钟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抗生素一次4.术后72小时如体温正常,停止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48小时若体温正常,停止使用静脉抗菌药手术日为住院第3日:1.手术安全核对:手术方式、切除范围、麻醉方式、置入物、术中用药、输血及血制品、病理2.术后即刻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观察患者术后变化情况。
术后住院恢复时间:1.必须复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视情况与镇痛、镇吐、缩宫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抗菌药物使用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良好简柚3.没有需要住院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化验、检查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月经量多且不规律,宜先行诊断性刮宫术,排除内膜病变,等待病理结果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伴有贫血,须提前输血,待改善贫血状态后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4.有影响手术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5.因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治疗6.因月经周期不宜手术,推迟手术时间7.因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前医嘱:头孢美唑钠1.0g 或头孢呋辛钠1.5g (术中带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46.6g po )或甘露醇电解质液(250mlpo )硫酸阿托品(0.5mg im )术前巴曲酶(2U im )术前(必要时)手术日医嘱:抗炎、补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剔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改变;2.妇检:子宫增大、表面不平、质硬;3.辅助检查:B超。
(三)纳入标准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2.无基础疾病,无手术禁忌症,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3.各项辅助检查基本正常(贫血除外)。
(四)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有严重的其他科合并症需要特殊治疗者。
(五)标准住院日为≤11天(六)治疗常规1.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术或剔除术;2.药物:抗菌素预防感染,止血(必要时,根据术中情况),对症;3.术前准备2--3天;4.抗菌素使用不超过72小时。
(七)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Ⅱ/甲愈合;3.体温正常;4.血象基本正常。
(八)有无变异及变异原因1.术中发现其他部位病变或术中出现并发症者;2.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子宫肌瘤者;3.术中改变麻醉方式者;4.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如血管栓塞、下肢静脉栓塞等);5.因宫颈细胞学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导致住院天数延长者。
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1 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一、子宫光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光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 / 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二)诊断依照。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病史:月经杂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需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 或 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照。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 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备;4.征得患者和家眷的赞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 ICD10: D25 子宫光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3 天,一定的检查项目。
1.血惯例、血型;2.尿惯例;3.生化检查(包含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 ( 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 ;6.心电图;7.胸部 X 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 TCT或 CCT);10.阴道洁净度检查;11.其余依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 CA125、 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机遇。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3.手术超时 3 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4 天。
1. 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结合麻醉,必需时全麻;2.术顶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余必需用药;3.输血:必需时;4.病理:白腊切片(必需时行冰冻检查)。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医师
签名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 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68.39/68.49)
或行经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ICD9CM-3: 68.2904/68.25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天
临时医嘱:
□血常规检查(术后1-3天内完成)
□尿常规检查(必要时)
□必要时查电解质
□静脉取血
□止血药物(必要时)
□拔除尿管(留置24小时者)
长期医嘱:
□I级护理
□半流食
□会阴擦洗
□抗菌药物治疗
□必要时补液
临时医嘱:
□拔除尿管(留置48小时者)
□切口中换药
□复查血常规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嘱患者术晨禁食水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抗菌药物皮试
□生理盐水10ml,皮试用
□肠道准备
□留置尿管(术晨)
□阴道擦洗(术晨)
□碘伏100ml,阴道擦洗用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宣教
□讲解阴道准备的目的及方法
□术前阴道冲洗、上药
□静脉抽血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并讲明各种检查的目的
□介绍术前准备内容、目的和麻醉方式
□必要时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按子宫全切除术后护理
□I级护理
□禁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电切除术
疾病筛查
□ 术前禁食水
□ 宫颈细胞学筛查
□ 阴道准备
□ 盆腔超声、腹部超声,胸 □ 备预防用抗菌药物
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备导尿包
□ 必 要 时 行 血 清 肿 瘤 标 记 □ 其他特殊医嘱
物,盆腔 CT 或 MRI,肺功
能测定
□ 阴道准备
□ 入院宣教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通知患者晚 24 时后禁食水
合并(或伴发)疾病第一诊断: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住院第 3 天(手术日)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并完成入院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病历书写
□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子宫平滑肌瘤宫腔镜下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20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 宫 腔 镜 下 行 子 宫 肌 瘤 电 切 术 ( ICD9CM-3 : 68.29004 or 68.29005 or 68.29008 or 68.29010 or 68.290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宫腔镜下电切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天数≤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D25 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 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
住院第 5-6 天 (术后第 2-3 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根据阴道引流情况明确是
否拔除引流条 □ 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半流质或者普食(根据情
况) □ 停引流记量 □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复查相关检验(血、尿常
规等) □ 拔除导尿管
住院第 7 天 (出院日)
542
子宫平滑肌瘤宫腔镜下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0)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术(ICD9CM-3:68.29014 or 68.29015 or 68.29017)
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 开具入院医嘱及检验检查 □ 核查各项检验检查结果
申请
□ 完成术前小结等病历书写
□ 病情评估与手术风险评估 □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 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及初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方
步诊疗方案
式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
□ 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风险,交待围手术期注意
□ 科内病例讨论,确定初步
事项
手术方式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 麻醉师察看病人,签署麻
醉同意书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妇科二级护理常规
□ 妇科二级护理常规
□ 普食
□ 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尿、大便常规
□ 术前医嘱:常规准备明日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在硬膜外麻醉宫腔镜下行
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
□ 入院护理评估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1.1.2.2.□ 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 □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
药物 □ 手术 □ 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
(必要时术中快速切 片) □ 留置导尿管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 麻醉复苏或 ICU 观察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 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 术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541
2.抗菌药物:原则上抗菌药物在术后 72 小时内停用。 3.必要时复查妇科 B 超。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检验检查结果异常需要住院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 出现术后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 其他特殊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长期医嘱: □ 一级护理 □ 禁食水 □ 留置尿尿管接无菌袋 □ 会阴护理 □ 静脉滴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心电监护、吸氧(必要
时) □ 补液、维持水电平衡 □ 酌情使用止吐、止痛药
物 □ 其他特殊医嘱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543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540
(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血型、凝血功能、血脂、心肌酶、CO2CP、FT3、FT4、TSH;感 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2.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正位平片; 3.盆腔、腹部 B 超; 4. 宫颈细胞学筛查。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清肿瘤标记物; 2.盆腔 MRI 和/或 CT; 3.肺功能测定。 4.HPV、阴道镜 5.肝胆、双肾、输尿管、心脏彩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应用预防性抗菌 药物给药时间为术前 0.5-2 小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 3 小时可再 给第二剂,术后不超过 72 小时。 八、手术 1.麻醉:硬膜外麻醉; 2.用药:麻醉药物、止血药物和抗菌药物。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中冰冻切片(必要时),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治疗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 4 天 (术后第 1 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 □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阴道引流量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等 □
长期医嘱: □ 一级护理 □ 半流饮食 □ 预防用抗菌药物 □ 恢复术前基础性用药 临时医嘱: □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会阴护理 □ 其他特殊医嘱 □ 阴道换引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