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小英雄于连

合集下载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三篇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三篇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三篇篇一教学目的:介绍比利时布鲁塞尔这个城市的大概情况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分小组比赛读。

教师也很喜爱这座铜像,我也想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吧!2.过渡:这座铜像尽管只有两英尺高,其实不显得雄壮威武,而且显得很顽皮,却一直受到布鲁塞尔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欢,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也为我们提出了这个问习题。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评价是否读出问的语气。

4.学习课文第⑶⑷5自然段。

(1)课文哪里答复了第二自然段的问习题呢?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的第⑶⑷5自然段。

(2)分组学习课文第⑶⑷5自然段。

学习提示:小组内互读互听,读熟这三个自然段。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于连,当时会怎么做?讲一讲: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讲一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看谁讲得精确、完整、生动,组内同学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4)报告交流。

积攒词语: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找出复述的关键词句:五百多年前失败的侵略者点燃炸药导火线于连迅速撒尿浇灭火花人们得救感谢为于连塑像各组选代表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集体评价。

5.了解了小于连的故事,你们对布鲁塞尔的这座铜像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小于连是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临危不惧,聪慧果决,救了全城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欢。

难怪人们把他称为布鲁塞尔的“第一市民”。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于连说点什么吗?(小于连,你真棒!有志不在年高。

我们要向你学习。

)2.像这样机智勇敢,立下大功的小英雄还有很多,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抗日小英雄》等书会帮助你们去认识他们。

五、作业。

1.把小于连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

2.预习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本课生字。

将学生没有认出来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一边,认出来的字卡贴在另一边。

二、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识记带拼音的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英雄于连》这篇课⽂讲述的是⽐利时⼩英雄于连⽤智慧拯救城市、拯救⽼百姓的故事,赞扬了于连勇敢、机智的品质。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英雄于连》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英雄于连》原⽂ 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市民打败了残暴的国王。

⼀天,⼈们聚集在中⼼⼴场欢庆胜利。

不到⼗岁的于连吃过晚饭,连蹦带跳地往中⼼⼴场跑去。

当他经过⼀座院⼦时,忽然闻到⼀股⽕药味,他发现院⼦⾥有⽕星在闪耀。

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条⼜长⼜粗的导⽕线,在⼲涸的深沟⾥咝咝地燃烧着。

他想:这⼀定是敌⼈想要炸毁这座城市。

怎么办?沟⼜窄⼜深,⼈下不去;找根长棒,没有;找⽔,也没有;喊⼈,显然来不及了。

于连急中⽣智,⽤⾃⼰的尿把导⽕线的⽕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

为了表彰于连,⼈们在离⼴场不远的街⼝,为他塑造了⼀座栩栩如⽣的铜像。

直到今天,⼈们仍然可以看到铜像上喷出的那股清泉飘洒在美丽的布鲁塞尔。

 【篇⼆】⼩学⼆年级语⽂《⼩英雄于连》教案 ⼀、揭题 1、如果有⼈为了⼈民利益做出了巨⼤的贡献,⼈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

在众多的英雄⼈物中,还有⼀些⼩英雄(板:⼩)。

他们年龄虽⼩,但其品质和⾏为同样让⼈敬佩。

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本⿁⼦带到⼋路军包围圈⾥的——(王⼆⼩),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牺牲在敌⼈铡⼑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位来⾃于⽐利时的⼩英雄,他就是第20课《⼀座铜像》中的⼩主⼈公——于连。

(板:于连) ⼆、⾃学,检查 1、课前,⼤家都预习了课⽂,我请⼏位同学分读课⽂的⼏个⼩节,看是否读准字⾳,读通句⼦。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岁也不到的⼩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民⼼⽬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中的⼀句句⼦来概括⼀下吗? 2、点评朗读情况 3、⼩于连做了什么事,从⽽成为了英雄? 4、是啊。

⼩于连急中⽣智,(板:急中⽣智)⽤⾃⼰的⼩便浇灭了导⽕线上的⽕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百姓的性命。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于连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小英雄于连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培养其勇敢、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学习英雄事迹,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深入理解于连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培养其勇敢、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4. 情景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英雄于连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英雄的认识。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向于连学习,做一个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人。

5.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小英雄于连》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小英雄于连》的阅读材料。

2.播放器和音频材料。

3.学生教材和练习册。

4.计算机及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5.学生写作用纸和笔。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展示一幅描绘中国红色英雄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该图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英雄主义的定义和英雄的特点。

第二步:听力理解(15分钟)
1.分发《小英雄于连》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通读题目,然后播放录音。

2.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回答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关键词。

3.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

第三步:阅读理解(15分钟)。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英雄于连》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小英雄于连》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关系。

理解小说主题和于连的成长历程。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让-保尔·萨杜尔(Jean-Paul Sartre)小说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小说主要内容概述:于连的成长故事和他对抗不公的斗争1.3 教学活动观看《小英雄于连》的预告片或封面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关系。

小组分享: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主要人物。

1.4 作业阅读《小英雄于连》第一章,了解小说的开头和于连的背景。

第二章:于连的成长历程2.1 课程目标了解于连的成长历程,包括他的家庭、教育和奋斗。

分析于连的性格特点和他对待困难和挑战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于连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于连的教育过程和他对知识的追求于连的奋斗和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阶段的于连成长历程,讨论其特点和影响。

小组分享: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选择的于连成长历程。

2.4 作业阅读《小英雄于连》第二章,了解于连的成长历程和他在学校的生活。

第三章:于连的抗争精神3.1 课程目标理解于连的抗争精神和他对抗不公的决心。

分析于连的行动和他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

3.2 教学内容于连对社会不公的认识到他决定采取行动的过程于连的抗争行动和他与其他革命者的合作于连的抗争精神对读者的启示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于连的抗争精神和他们对于类似的抗争的看法。

小组分享: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对于于连抗争精神的理解。

3.4 作业阅读《小英雄于连》第三章,了解于连的抗争行动和他与其他革命者的合作。

第四章:于连的内心世界4.1 课程目标了解于连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分析于连的内心矛盾和他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4.2 教学内容于连的自我认知和他对待自己价值的探索于连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他对待友情、爱情的态度于连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思考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于连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待类似问题的看法。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主人公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学习于连勇敢、机智、敢于担当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主人公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通过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于连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于连的画像。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位小朋友是谁?”(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于连的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分析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引导学生学习其精神品质。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学生表演情景剧,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

(2)学生阅读相关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

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英雄于连》。

2. 于连的画像。

3. 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

4. 教学多媒体设备。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小英雄于连》是一部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讲述主人公于连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我国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无畏的品质。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感受于连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作品主题;(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描绘场景。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深入理解作品;(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于连的英勇精神,培养爱国情怀;(2)学会珍惜和平,热爱生活;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故事梗概《小英雄于连》讲述了于连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家乡和亲人,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于连的机智、勇敢和坚定信念。

2.2 人物分析2.2.1 于连(1)勇敢:面对敌人,毫不畏惧;(2)机智:善于利用环境,巧妙地与敌人周旋;(3)坚定信念:为了家乡和亲人,勇敢地斗争到底。

2.2.2 其他人物(1)长辈:关爱于连,教育他成长;(2)同龄人:与于连一起成长,共同抗日;(3)敌人:残暴、狡猾,衬托出于连的英勇。

2.3 情节分析2.3.1 开端:抗日战争爆发,家乡遭受破坏;2.3.2 发展:于连目睹长辈被捕,决心复仇;2.3.3 高潮:于连智斗敌人,解救家乡;2.3.4 结局:战争胜利,于连成长为英勇少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作品主题。

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提高审美能力。

3.3 写作法3.4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战争岁月,培养爱国情怀。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知道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英雄的理解和认识。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游戏,巩固生字词记忆。

4. 理解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于连的生活环境。

(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于连的高尚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拓展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搜集其他小英雄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情感表达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贺兰回小李秀玉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于连地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思路:
一.复习词语(开火车认读指名读齐读选择词语说话)
·英雄竖立调皮撒尿铜像庆祝胜利失败得救感谢塑造炸毁燃烧玩耍浇灭通知
·比利时侵略者导火线一泡尿
·布鲁塞尔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灵机一动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

齐读课题两遍。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课文中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页,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B、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呢?(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

(生齐读)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3、4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A、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后同桌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
(学生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讨论)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因为于连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们)
B、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用和“”画出相关的句子。

“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领比利时的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敌人。

比利时人民对他们非常憎恨。

所以当比利时的人民打败了可恶的敌人后,大家非常高兴,整座城市都在欢庆胜利。

)(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
C、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指名说“灯火通明”和“欢声雷动”的意思)
D、指导感情朗读。

E、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F、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

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

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
为什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时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G、指名读课文。

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请用“”画出。

(板书:想想)
H、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并没有自己赶快逃命,而是积极想办法。

他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你从哪句话看出于连知道这里很危险?(“哎呀,不得了”)
I、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张,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对的,不要慌张,应该要积极地想办法。

)勇敢的于连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马上就想到了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着急)(生读句子课件出示指导感情朗读)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就会怎样?
J、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板书:撒)K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吗?(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这个句子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要赶快把火花浇灭)(请小朋友读这个句子)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最好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真为美丽的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

)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自然段。

L、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机灵勇敢)
4、学习第五自然段
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B、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市长,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谢谢你救了整座城市)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于连,你真聪明,我佩服你!)
三、拓展延伸
1、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小朋友们知道吗?小于连的这座铜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来水,到了狂欢节,他撒出的还是啤酒,人们还会争抢着去喝呢!)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

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

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

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

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现在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

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

(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灵勇敢的好孩子。

五.课后作业:
1.将小于连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六.板书设计:
想……
小英雄于连{
想……}勇敢聪明
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