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尿小英雄于连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拓展阅读撒尿的小英雄鲁教版

撒尿的小英雄
欧洲有个国家叫比利时,比利时的首都是布鲁塞尔。
在布鲁塞尔的一条小街上,高高立着了一座铜像,塑了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撒尿。
在街头上,当着大家的面,“哗哗”地撒尿,多难为情呀!准是个顽皮的孩子。
可是你猜错了,他是布鲁塞尔的第一公民,是个小英雄呢!他叫于连。
原来,在五百年前,布鲁塞尔人民打败了侵略者。
一天夜里,人们正在唱歌跳舞、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
不提防,一个坏蛋溜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搞破坏。
这地下室里堆放着许多火药,火药是十分危险的东西,碰到火花就会爆炸,会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塌,欢乐的人们也都将被炸死。
这个坏蛋埋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伸到外面小院子里,一点火,就逃跑了。
这着火的导火线,“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正在那里游戏的小于连,发现了这危险的火花,啊呀!这多么可怕呀!于连想,得赶紧用水把火扑灭,可是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聪明的于连,一急,急出个法子来,他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火花被浇灭了。
布鲁塞尔人民免去了一场大灾难,人们多么感激小于连呀!为了永久纪念他,人们请艺术家给他塑了这座铜像。
现在到布鲁塞尔去旅游的人,都要看看小于连的铜像,同他一起照相留念。
还将自己的民族服装送给小于连。
据说小于连现在已有了三百多套服装,中国人民也送给他一套小红褂。
哪一个国家的国庆日,他就穿上哪一个国家的服装。
十月一日我国的国庆,他就穿上小红褂表示庆贺。
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呢?因为他爱国,爱人民,他又聪明又勇敢,他知道炸药会引起爆炸。
他知道撒尿能将危险的导火线熄灭---这样机智勇敢的孩子,太可爱了!。
阅读理解《撒尿小英雄于连》附答案

阅读理解《撒尿小英雄于连》附答案撒尿小英雄于连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已打败了外国侵略者。
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派出一个坏家伙溜进市政府的地下室去搞破坏。
这个地下室里放着好多好多火药,()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会引起巨大的爆炸。
那么多的火药能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庆胜利的人们也都会被炸死。
再说这坏家伙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慌忙溜走了。
这着了火的导火线,还“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人们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
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男孩来到小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那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
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
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不行了。
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
哇!真灵,这泡尿竟把火浇灭啦!(选自《聪明少年故事?外国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光十色——()万分危急——()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填空。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4. 第4自然段讲于连机智救险的经过,条理清楚,扣人心弦.请简要地概括事情发展的顺序。
————5.小英雄于连救了全城的人,布鲁塞尔人民会怎样纪念这件事呢?想一想,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五颜六色千钧一发2.只要就示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心理描写,写出来于连在万分危急的的关头想办法的过程,突出了他的机智勇敢。
4.发现险情沉着思考排除险情5.布鲁塞尔人民请来全国最杰出的雕塑家,塑了一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撒尿的铜像,并隆重地安置在首都的一条街上。
比利时的爱国象征

比利时的爱国象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的铜雕像,作为布鲁塞尔的城市象征,每年前来参观的有人络绎不绝。
“撒尿小童”的铜雕像关于尿童于连的英雄事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敌军在战败撤退时,预谋炸掉布鲁塞尔城,在千钧一发之际,于连用自己的一泡尿浇灭了敌人的邪恶意图,拯救了整个城市。
那么在这个故事中的邪恶敌人到底是谁呢?这却没有一个定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班牙,法国,德国都被怀疑是故事中的幕后黑手。
怎么一个英雄故事连敌人都说不清楚呢?这就要从比利时的历史说起了。
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全国面积2/3为丘陵和平坦低地,又是沿海国家,作为一个生活条件优良的地方,自然会吸引很多的人垂涎。
最先来到的是强盛的罗马军队,公元前58年,罗马军队征战西欧。
经过长达九年的征战,大半个西欧几乎变成了罗马的领土。
凯撒将比利时变为了罗马的贝尔吉卡行省。
原先居住在比利时的蛮族在罗马的统治下,一步步掌握了先进的文明,然而,更北方的蛮族却也在垂涎着这块宝地。
在不断的袭扰之下和罗马自身无法维持长期的统治。
罗马被蛮族所灭亡,这些蛮族建立了一个西欧王朝——墨洛温王朝。
墨洛温王朝在这之后,衍生出的法兰克,西班牙等国都曾经为了比利时这块宝地而大打出手。
一开始统治比利时的是西班牙,可是西班牙对于这块地的统治十分简单,就是要钱。
最终,比利时人民实在无法忍受,他们与隔壁的尼德兰人(荷兰人)一起联合起来反抗西班牙的残暴统治。
西班牙被打了个措手不急,一开始节节败退,当然在重整旗鼓后,又对起义军进行反扑。
小英雄于连可能就是在这时拯救了布鲁塞尔。
此时一旁看戏的奥地利,加入了战争,在西班牙人筋疲力尽后,又被转手给了奥地利统治,在奥地利统治下的比利时,金融业和工业无比发达,成为了欧洲一颗耀眼的明珠。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交易所再后来,哈布斯堡日渐衰落,法国人从奥地利人手中抢过了比利时。
(这也是法国可能是于连故事里黑手的原因)1815年,在拿破仑被击败后,荷兰吞并了比利时。
小学语文三年级《小英雄于连》于连简介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
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
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
撒尿。
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
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
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Juliaant)。
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
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
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读《撒尿的小英雄》有感 2

读《撒尿的小英雄》有感五年级八班伏欣悦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短文的题目是《撒尿的小英雄》。
文章主要讲述了五百年前,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个名叫的于连的小孩子,他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浇灭了燃烧的导火线,拯救了正在市政厅广场上参加庆祝的人们的故事。
可这篇文章吸引我的并不是于连的聪明才智,而是文章的写法结构。
文章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
其主要意思不过是三言两语,好像一棵树的主干,可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写几百字呢?这个时候主要是作者对主干的添枝加叶。
可又该怎样添枝加叶呢?你可以添加名言警句、好词佳句,也可以使用一些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丰满。
当然还可以加上具体的事例借他人口中之语来达到自己的表达目的。
我记得我以前写文章总爱写什么你说、我说、他说等,可为我为什么不可能像吹泡泡糖一样让文章变的更加生动丰富呢?于是我试着把他们写成‚我望着他口中的棒棒糖说;我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地说;我羞红了脸扭扭怩怩地说……‛这样我的文字一下就变活了,也生动多彩起来了。
我还认为写作文更要抓读者的兴趣和疑问才能让人想读下去。
《撒尿的小英雄》第一自然段中一句‚在街头上,当着大家的面,‘哗哗’地撒尿,多难为情啊!准是个调皮的孩子‛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作者好像猜到我说会问:‚既然难为情,可是为什么还要修这尊塑像呢?‛好奇心迫使我不得不往下看,原来这个塑像叫于连,他不是一个小英雄呢!我的疑问又产生了,不就是撒尿吗?撒尿也能成为英雄?真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这些疑问我不能瞎猜,只好一个劲的住下读。
这篇文章完全抓住了我的心思,控制我的情感,使我完全不能自己。
再想想我看过的作文,全都是抓住房的读者的心,比如《快乐的一天》和第一段:‚我今天很快乐。
没有看电视,没有玩电脑,没有到游乐场玩,而是——劳动。
‛这段话中的几个没有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还有一些文章的题目也挺能吸引眼球,如:‚纸团谜云‛、‚杀‘鬼’见血‛、‚杨肥妞‛……我还认为,作文一定要扣紧中心,围绕事例,写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谢。
小男孩一尿成名 论尿液的重要性

小男孩一尿成名论尿液的重要性“撒尿小男孩”于连,大概是世界上唯一靠撒尿扬名世界的人了。
他生平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撒了一泡尿。
这泡尿浇灭了原本会摧毁比利时首都的炸药。
这无疑是古往今来影响最深远的一泡尿了。
可以说没有这泡尿,就没有今天的比利时!小于连因此被封为“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布鲁塞尔就是比利时的首都。
宋代高僧释普济有禅诗曰——吃饭著衣,屙屎放尿。
意思大概是,人生大事,不外乎吃饭穿衣,拉屎放尿。
所以你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禅宗角度,尿都是可以如此重要的。
对现代医学来说,更是如此。
尿液,俗称“小便”、“尿”。
是一种液体,包含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一般呈黄色或无色。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通俗点说,尿液是“洗血”后的残遗物。
新陈代谢的过程会使血液里产生代谢废物和多余电解质,为了使血液保持健康状态,必须及时把这些代谢废物和多余电解质过滤出去。
这个过程就好像把血液洗了一遍,而负责“洗血”的器官,就是肾了。
如果把肾比喻成一个单位,那这个单位里主要有2个劳力,一个是肾小球,一个是肾小管。
首先登场的是肾小球。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过程如下图——接下来就是肾小管的工作了。
肾小管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员工。
当原尿来到它手上,肾小管一看,呀,勤俭可以兴家,能用的别浪费。
于是肾小管又对原尿中的有益成分进行再吸收,包括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经过肾小管再吸收后的原尿,就变成了真正的尿液,经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为证——床上一片汪洋,小明仍在梦乡。
惊醒伸手一摸,被褥潮湿冰凉。
若被老妈知道,一顿暴K难防。
若用体温烘干,装病不要起床。
最后,尿大夫提醒您,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定期尿检哦。
布鲁塞尔于连的故事

布鲁塞尔于连的故事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却承载着大大的传奇,他就是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
于连的故事发生在久远的过去。
那时,布鲁塞尔正被敌军包围,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座城市。
一天夜里,敌军悄悄地准备用炸药炸毁城市。
当他们点燃导火索时,睡梦中的市民们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浑然不觉。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年幼的于连正巧出来玩耍。
他发现了那正在燃烧的导火索,火花在黑暗中闪烁,威胁着整个城市的安危。
没有丝毫的犹豫,于连迅速地冲了过去,用他那小小的尿液浇灭了导火索,阻止了一场毁灭性的爆炸。
城市得以保全,无数生命幸免于难。
从此,于连成为了布鲁塞尔的英雄。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勇敢和机智,为他塑造了一尊铜像。
这尊铜像就坐落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一个街角。
如今,当你漫步在布鲁塞尔的街头,很容易就能找到于连的铜像。
他个头不大,站在那里,天真可爱的模样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事迹。
于连的铜像已经成为了布鲁塞尔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大家纷纷来到这里,与他合影留念。
有的游客会轻轻抚摸他的铜像,仿佛在传递着对他的敬意和感激。
孩子们尤其喜欢于连,在他们的眼中,于连是勇敢的象征,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学校的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讲述于连的故事,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勇敢、机智。
而对于布鲁塞尔的居民来说,于连不仅仅是一个铜像,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骄傲。
他代表着布鲁塞尔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也象征着对和平与正义的坚守。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会为于连的铜像戴上花环,以示敬意和庆祝。
这已经成为了布鲁塞尔的一个传统,传承着那份对勇敢和正义的赞美。
在漫长的岁月里,于连的故事也不断地被改编和传颂。
有画家将他的形象画在画布上,有作家把他的事迹写进书里,还有音乐家为他创作了动人的旋律。
于连的故事也在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身躯,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勇气和智慧也能战胜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于连的精神永远屹立不倒。
小英雄于连

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英雄于连的故事。
(听课文录音)师:小于连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这就是于连的铜像。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于连的样子?生:卷卷的头发,光着身子,在撒尿呢。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生答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生:为什么要让这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呢?生:为什么要为一个撒尿的小男孩造一座铜像呢?师: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这中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得很清楚。
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谁能上台来讲讲这个故事?(一学生上台讲故事)师: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的故事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地方?生:她有一个地方没讲: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师:这句话可以去掉吗?生:可以,去掉了故事还是没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生:不能去掉。
好像画画一样,没有这些词语就像一幅画没有颜色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这些词语,课文就不生动,是吗?(生点头)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人们在庆祝,敌人是偷偷地点燃了导火线。
师:太好了!因为人们在大举庆祝,忙着庆祝,所以敌人就更有机会偷偷地点燃导火线。
这一点在故事中是很重要的哦。
还发现有讲得不同的地方吗?生:没有讲“墙角”。
师:那这个词能去掉吗?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不知道导火线的地方了。
生:如果不是在“墙角”,别人也就很容易发现了呀。
师:说得有道理。
还有吗?生:她没有说“灵机一动”?师:没有说吗?(其他学生纷纷答“说了”。
)师:那你们知道“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生:(把头一甩)就是这样子!(笑)师:呵呵,你的解释很有创意。
谁还说?生:“灵机一动”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师:真棒!特别是“突然”在这里用得好。
为什么说“突然”?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生:很危险,城市就要爆炸了。
师:如果你是当时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当你知道,刚刚你差点遭了灭顶之灾,刚刚你差点和这个城市一起被炸得粉碎,是于连救了你,你会对于连说什么?师:如果你是布鲁塞尔市的市长,你会怎么说?生:感谢你,小于连,是你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尿小英雄于连
阅读天地
0515 1600
撒尿小英雄于连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
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标志着受侵略、受奴役的痛苦已经结束。
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派出一个坏家伙溜进市政府的地下室去搞破坏,这个地下室里放着好多好多火药,只要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就会引起巨大的爆炸。
那么多的火药能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庆胜利的人们也都会被炸死。
再说这坏家伙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慌忙溜走了。
这着了火的导火线,还“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人们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
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男孩来到小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那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
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
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不行了。
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
靠!真灵,这泡尿竟把火浇灭啦!
一场特大的灾难免去了,布鲁塞尔人民把这个撒尿的小英雄高高地举到头顶,欢呼起来。
有人提议:“我们应该为这个小英雄塑一座铜像!”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
他们请来全国最杰出的雕塑家,塑了一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撒尿的铜像,并隆重地把他安置在首都的一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