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可以有效分离煤矸石和煤泥粉末中有害物质的常用处理方法。

有了这项工艺,就能够有效消除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煤矸石和煤泥,从而使洗煤产品质量得到改善。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经典的煤泥浮选工艺,在早期成为煤矸石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煤炭洗选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煤泥处理方法,它利用浮选机分离出煤泥粉末,而不改变煤泥中有害物质的其他组成部分,其工艺流程包括收集、破碎、传输、分离和分级等步骤。

其中,收集和破碎步骤处理的是废旧的煤泥;传输步骤将煤泥流入浮选机进行分离;分离步骤将煤泥分成煤泥粉末和煤泥油,煤泥粉末中含有有害物质;分级步骤将煤泥粉末分类分级以改善洗煤产品质量。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特殊的煤泥浮选工艺,通常包括煤泥初选、煤泥再选和煤泥精选三个步骤。

其中,煤泥初选步骤处理的是原始的煤泥,煤泥再选步骤处理的是煤泥初选后剩余的部分,煤泥精选步骤处理的是煤泥再选后的剩余部分。

煤泥初选步骤中,借助浮选机将煤矸石和煤泥粉末从原始煤泥中分离出来;煤泥再选步骤中,借助离心机和油水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出煤泥粉末和洗涤液;煤泥精选步骤中,借助离子交换机和多孔滤料,将煤泥粉末和洗涤液进一步分离。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矸石和煤泥粉末中有害物质的分离效率,而且还能够满足不同洗涤标准的要求,确保洗煤产品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无疑是改善煤矸石处理水平,保障煤炭洗选质量的重要技术。

经过这项工艺的改善,煤泥浮选工艺变得更加有效,能够有效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为煤炭洗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改善了洗煤产品的质量。

总之,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分离煤矸石和煤泥粉末中有害物质的有效技术,这也是改善煤矸石处理水平,提高煤炭洗选质量的重要技术。

煤泥两段浮选——两段脱水回收工艺在友谊选煤厂的应用

煤泥两段浮选——两段脱水回收工艺在友谊选煤厂的应用
的损 失,浮选 精煤 产 率达 8 . 0 。 48 % 关键词 :选煤 厂 ;煤泥 ;两段分 级浮选 ;两段脱 水 ;应用
中图分 类 号 :T 9 3 9 D 4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3 7 2 1 0 -0 7 5 0 58 9 (0 0)20 0 - 0
水 回收 。这些 浮选 精 煤 中小 于 005m 粒级 占 .4 m
粗粒 精煤泥 。
( )细煤 泥处 理 流 程 。以 小 于 0 0 5 m 粒 2 .4 m 级 为主的沉 降过滤式离 心脱 水机 的滤 液和 离心 液
4 %左右 ,其灰分比总浮选精煤灰分高几个百分 0 点 ,因而影响 了选煤厂 的精 煤质 量 。针对 浮选精
( )粗煤 泥处 理 流程 。煤 泥弧 形 筛筛 下 水进 1
收 稿 日期 :2 1-11 0 00 .1
入 一段 浮选 ,分选 出粗 粒精 煤 。将 煤 泥 弧形 筛 的
筛 上物 与精煤 混合 在一 起 ,使 粒度 组 成 变粗 ,确 保 沉 降过 滤 式 离心 脱 水 机 入料 中小 于 0 0 5m . 4 m
作者简介 :王万明 ( 90 15 一) ,男 ,内 蒙古鄂尔 多斯 人 ,乌 海市友谊精煤有限贡任公司董事长 。
构简单 , 比同等 筛分 面积 的普组织 的 “ 科学 技 术成 果鉴 定 ” 和徐 州 市产 品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所 的 跟踪 检 验 。 现 已在全 国几十个 大 、中煤 矿 得 到广 泛 应 用 ,提 高 了用户 单 位的物 料分 级 效率 和 劳 动生 产率 ,在
该 筛分 机 结 构 简 单 、工 艺 性 好 、筛 分 效 率
高 、价 格低廉 、环保节 能 、易 于 维 护 。经 江苏 省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深度的加深,细粒和超细粒煤泥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市场对产品质量日益苛求,现有浮选工艺凸现出其致命弱点。

入料煤泥呈现出贫、杂、细的难浮特点,浮选过程中,在追求产品指标的同时,往往牺牲精煤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组成,使煤泥浮选工艺技术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选煤厂;极难浮煤泥;二次浮选;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煤泥的可浮性。

1 试验方法和步骤(1)煤样。

煤样取自某煤矿选煤厂的浮选入料,煤种为焦煤,属于难浮煤泥,存在高灰细泥污染,物料粒度上限为0.50mm,实验室条件将煤样置于不超过75℃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后样品备用。

(2)煤泥小筛分。

为了探求煤样的粒度组成,采用《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T 477—2008)进行筛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浮选入料粒度组成(3)煤泥小浮沉。

按照《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8—2008)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用于表达煤和矸石的嵌布状况,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煤泥小浮沉试验结果(4)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

按照《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试验方法》(MT/T 144—1997)可以确定合理的煤泥浮选工艺,确定浮选精煤的精选次数。

试验浮选机XFD1.5L,搅拌速度1800r /min,单位面积充气量0.25m3 /(m2·min),矿浆浓度80g /L,捕收剂1200g /t,起泡剂240g /t,根据试验过程中捕收剂选用柴油,起泡剂选用仲辛醇。

试验结果绘制曲线如图1 所示。

参照《煤粉泥试验室单元试验方法》(GB/T 4757—2013),试验设备、参数和试验过程与分步释放试验相同,进行不同药剂用量和药比的浮选试验,产品为精煤和尾煤2个产品。

(5)评价指标。

煤粉(泥)可浮性评定方法依据浮选精煤的可燃体回收率(%)进行计算:式中,Ec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γc为浮选精煤产率,%;Adc为浮选精煤灰分,%;Adf为浮选入料灰分,%。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卢智强;刁海瑞;李彩霞;张天野【摘要】为提高亿成选煤厂难浮煤泥浮选效果,分析了亿成选煤厂3号煤泥的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可浮性规律,通过煤泥浮选试验确定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煤泥中SiO2和A12 O3含量分别为60.01%和25.14%,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煤泥中<0.074 mm为主导粒度级,占物料的51.11%,加权灰分为38.84%,说明该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较多,为难浮选煤泥.捕收剂柴油用量270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60 g/t,浮选入料浓度120g/t,叶轮转速1 750 r/min,充气量0.19 m3/(m2·min),刮板速度15 r/min,刮泡时间2 min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可达34.57%,灰分为10.5%,符合出厂精煤灰分指标的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难浮煤泥;浮选;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可燃体回收率【作者】卢智强;刁海瑞;李彩霞;张天野【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0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逐年加深,人工智能化的提升,以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原生煤泥含量不断上升[1-2]。

此外,原煤分选过程中极易产生次生煤泥,导致煤泥含量越来越高,这部分细颗粒物料不仅增加了原煤的入选难度,还直接影响了选煤厂的精煤回收率,影响环境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煤炭交易市场对煤炭质量要求日益严格[3-5],使得探索煤泥浮选最佳条件成为重点课题[6-8]。

崔浩然等[9]通过研究乳化起泡剂,改善了煤泥浮选效果,提高了精煤产量;宋万军等[10]针对选煤厂煤泥较难处理的现状,对选煤厂进行工艺改造、设备选型,提高了精煤回收率;余悦发等[11]研究不同水硬度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认为较高硬度水有利于煤泥浮选,可以提高精煤产率。

临涣选煤厂二次浮选改造实践

临涣选煤厂二次浮选改造实践
多次论 证 ,并 进行 煤 泥分 步 释放试 验 及 煤 泥 浮选 条件 初步 探索 试验 ( 结果见表 2 ) ,决 定 利 用 现有
收稿日期 :2 0 1 4 - 0 8 - 2 2
证 最终 精煤 的灰 分 合格 。2 0 1 4年 1月 进 行 改 造 , 经 过不 断调 试 ,并进 行工业 性 跟踪 实验 。2 0 1 4年
要 :临涣选 煤 厂利用 现 有条件 将 一次 浮选 工 艺 改为 二 次浮 选 ,并 通过 调 整 浮 选 药剂 加
入 方 式等措 施 ,降低 了浮选精 矿 灰分 ,提 高 了分 选 效率和 精煤 产 率 ,取得 了明显 的经济 效益 。 关 键词 :选煤 厂 ;浮选机 ;二次 浮选 ;改造 ;精矿 灰分 ;效 益
对 浮选 机 进行 多次 单机 检 查 发现 ,前两 室 精
矿灰 分 不 高 ,第 一 室 在 9 . 5 % 左 右 ,第 二 室 在 1 1 . 3 0 % 左 右 ,但 后 两 室精 矿 灰 分 较 高 ,第 三 室 在1 5 . 0 0 % ,第 四室在 2 0 % ,有 时高 达 3 0 % 。经
东区 1 和2 生 产 线 使 用 的是 老 式 X J N 1 4—4
型机械 搅拌 式 浮选机 ,共 6台,每 条生 产线 3 台 ,为 一次 浮 选 。 随 着入 洗 煤 种 和 煤 质 的变 化 ,
浮选 人 料 中高灰 细 泥 的成 分 增 多 ,致 使 生产 过 程 中浮选 精 矿灰 分 偏 高 ,造 成 重 选 “ 背 灰 ” 现象 ; 但 浮选 精 煤 产 率 实 际 不 高 ,浮 选 尾 煤 灰 分 偏 低 , 跑 煤严 重 ,造成 煤 泥发 热量 高 ,影 响 精煤 产 率 和
机 中 2台 ( 设备编号 4 0 7 、4 0 9 ) 作为一次浮选 , 1台 ( 设 备 编号 4 1 1 ) 作 为二次 浮选 。

浅谈二次浮选刮泡改造应用

浅谈二次浮选刮泡改造应用

浅谈二次浮选刮泡改造应用摘要:原新庄孜选煤厂针对二次浮选刮泡组件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二次浮选刮泡转速变频控制,在稳定浮选灰分下,改善浮选刮泡效果,同时大大提高浮选尾矿;有效提高浮选抽出率、精煤产率,提升选煤经济效益。

关键词:二次浮选;变频控制;抽出率;产率;经济效益;1 概述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原新庄孜选煤厂2011年技术改造后,采用三产品重介+煤泥重介+浮选+尾煤压滤联合工艺流程,年处理能力为450万吨。

粗精煤系统采用双层弧形筛+离心机工艺, 弧形筛筛下物料进入浮选。

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段浮选工艺,一次浮选精煤二次精选,二次浮选精矿经加压过滤机脱水后进入精煤系统,加压滤液返回一次浮选。

洗选10级精煤,精煤产品由重介精煤、粗精煤、浮选精煤三产品组成,浮选精煤灰分一般控制在10—10.5%。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加大,原煤性质发生急剧变化,原煤灰分升高、粒度变细;入浮物料性质变化、总量增加,浮选成为选煤产率、效益提高的关键。

浮选自动加药实施后,在线测量各浮选机入料量及浮选入料浓度,通过设定相应参数系统计算输出相应的药剂量,一次浮选药剂添加实现自动化;而在入料物料性质变化、粒度变细、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浮选有效分选,稳定浮选精煤灰分,降低精煤水分,保证精煤质量,提高产品效益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改造前状况原新庄孜选煤厂浮选系统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段浮选工艺。

粗精煤系统双层弧形筛筛下物料到筛下水池(即一次浮选入料池),筛下水池上方可补加水控制入浮浓度;通过泵转运至一次浮选矿浆预处理器后进入一次浮选机,一次浮选采用四台型号XJZ-14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一次浮选精煤至精矿池后经泵打运至二次浮选,二次浮选采用两台FJCA20-4A型喷射式浮选机。

二次浮选精矿经加压过滤机脱水进入精煤产品,滤液水闭路循环回到一次浮选入料池;一次、二次浮选尾矿进入一次浓缩沉降,一次浓缩溢流进入二次浓缩,一次浓缩底流经卧式沉降离心机脱水后进入中煤产品;具体工艺如图:图1 新选厂浮选工艺简介通过统计日常生产数据及实验分析,原浮选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二次浮选尾矿存在偏低跑粗现象,中煤灰分降低、发热量增加,精煤损失造成产率降低。

“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煤泥水是指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液混合体,含有煤炭粉末、砂石等固体,同时也含有水、黏性物质等液体。

煤泥水的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污染了环境,而且也会给煤炭生产和运输带来很大麻烦。

因此,对煤泥水的治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煤炭行业和环保部门研究的重点。

“2+2”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煤泥水处理工艺,通过在原有选煤流程中加入“旋风分离器+脱水筛分”这两个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地将煤泥水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并实现高效的脱水和回收利用。

该工艺具有独特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情况,为实现煤泥水的资源化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煤炭行业和环保部门提供可行的煤泥水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某选煤厂为例,探究“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情况。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介绍选煤厂的生产情况,分析煤泥水产生量和质量。

2. 分析“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原理和技术特点,比较该工艺与传统的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

3. 介绍选煤厂中“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包括设备配置、处理流程、处理效果等。

4. 通过现场观察、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式,评估“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与传统的煤泥水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

5.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选煤厂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的建议。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观察和实验分析等方法,较为全面、客观地掌握“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在选煤厂的应用情况。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获得如下成果:1. 煤泥水的产生量和质量分析报告,给出煤泥水处理的现实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对比分析“2+2”模式煤泥水处理工艺和传统的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归纳出该工艺的特点和优势。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特殊的煤泥浮选工艺,主要用于处理中低温煤水分较高的煤矿自然煤。

它具有较高的精煤率、低的表面活性剂消耗量和较好的煤粉回收效果。

它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浮选煤泥的新技术,它主要包括煤粉加碳、煤泥浮选以及过滤三个步骤。

其中,煤粉加碳是将原煤粉混合加入特定的碳源,使煤粉混合物形成煤泥,并在接下来的浮选过程中形成煤泥层的重要步骤。

在煤泥浮选过程中,首先将煤泥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然后把混合物放入浮选机内,通过搅拌器的作用,使煤泥和水迅速混合,形成煤泥浆。

随后把煤泥浆放入浮选机上的浮选槽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浮选,混合物中的轻煤会被浮选出来,形成煤泥层,而沉积在底部的煤粉就是高煤品位的精煤。

最后,将煤泥层上的精煤收集出来,再通过筛分机进行过滤,以去除煤泥中的有害物质,最终获得精煤。

以上是二段煤泥浮选工艺的基本流程,该工艺在处理中低温煤水分较高的煤矿自然煤时具有较高的精煤率、低的表面活性剂消耗量和较好的煤粉回收效果。

此外,二段煤泥浮选工艺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煤矿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节能措施,如控制煤泥和水的比例、增加浮选时间等,以减少能耗。

此外,二段煤泥浮选工艺也可以搭配一些附加设备,如磁力分离机、螺旋分离机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达到更好的精煤率,从而大大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

总之,二段煤泥浮选工艺是一种特殊的煤泥浮选工艺,主要用于处理中低温煤水分较高的煤矿自然煤,它具有较高的精煤率、低的表面活性剂消耗量和较好的煤粉回收效果,而且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摘要: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深度的加深,细粒和超细粒煤泥在原
煤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市场对产品质量日益苛求,现有浮选工艺凸现出其
致命弱点。

入料煤泥呈现出贫、杂、细的难浮特点,浮选过程中,在追求产品指
标的同时,往往牺牲精煤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组成,使煤泥浮选工艺技术面临一
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选煤厂;极难浮煤泥;二次浮选;
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
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
煤泥的可浮性。

1 试验方法和步骤
(1)煤样。

煤样取自某煤矿选煤厂的浮选入料,煤种为焦煤,属于难浮煤泥,存在高灰细泥污染,物料粒度上限为0.50mm,实验室条件将煤样置于不超过75℃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后样品备用。

(2)煤泥小筛分。

为了探求煤样的粒度组成,采用《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T 477—2008)进行筛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浮选入料粒度组成
(3)煤泥小浮沉。

按照《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8—2008)进行试验,试验结果
用于表达煤和矸石的嵌布状况,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煤泥小浮沉试验结果
(4)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

按照《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试验方法》(MT/T 144—1997)可以确定合理的煤泥浮选工艺,确定浮选精煤的精选次数。

试验浮选机XFD1.5L,搅拌速度1800r /min,单位面积充气量0.25m3 /(m2·min),矿浆浓度80g /L,捕收剂1200g /t,起泡剂240g /t,根据试验过程中捕收剂选用柴油,起泡剂选用仲辛醇。

试验结果绘制曲
线如图1 所示。

参照《煤粉泥试验室单元试验方法》(GB/T 4757—2013),试验设备、参数和试验过程
与分步释放试验相同,进行不同药剂用量和药比的浮选试验,产品为精煤和尾煤2个产品。

(5)评价指标。

煤粉(泥)可浮性评定方法依据浮选精煤的可燃体回收率(%)进行计算:
式中,Ec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γc为浮选精煤产率,%;Adc为浮选精煤灰分,%;Adf为浮选入料灰分,%。

煤泥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依据浮选完善指标(%)进行计算:式中,ηwf为浮选完善指标,%;Ay为入料灰分,%;Aj为精煤灰分,%。

2 结果和讨论
2.1 小筛分结果
由表1 可知,浮选入料主导粒度级为-0.045mm,占本级产率39.10%,灰分为38.60%,
比入料灰分高8.55%。

+0.125mm 粒度级产率为34.45%,灰分为19.59%,这部分粗粒煤泥有
很好的可浮性。

-0.125mm 粒度级产率为65.55%,灰分为35.54%,比粗粒煤泥灰分高
15.95%,该粒度级可浮性较差,进行不同粒度煤泥浮选是煤泥浮选的关键。

2.2 小浮沉结果
由表2 可知:主导密度级为>2.00g /cm3,产率为81%,灰分为67.18%,表明矸石严重
泥化。

<2.00g/cm3 密度级产率为66.19%,灰分为12.06%,排除高灰细
泥后可以得到灰分较低、产率较高的精煤。

中间密度级1.50~1.80g /cm3 的产率为
39.17%,灰分为10.98%,煤中夹杂着矸石,煤泥的可浮性较差。

1.80~ 2.00g /cm3 密度级为
高密度区间,产率为12.19%,灰分为20.15%,产率较低且灰分较高,表明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煤无机组分,密度升高,灰分越高,煤中非煤组分越多,当精煤灰分小于10.50%时,这
部分高密度联生体矿物是浮选的目标,位于边界灰分附近,浮选难度较大。

>2.00g/cm3 密
度级灰分为67.18%,灰分较高,属于高灰矸石产品。

2.3 浮选试验结果
(1)分步释放试验。

由图1 可查得灰分为9.50%、10.00%、10.50% 和11.00%时对应的
精煤产率,计算可燃体回收率,判定煤泥的可浮性,当入洗灰分小于10.50%时,该煤泥的可
浮性均为难浮,需要二次浮选才能满足指标要求入料灰分为30.58%,一次浮选精煤灰分为14.16%,产率为66.60%,尾煤灰分为63.30%,边界灰分为38.85%,可燃体回收率为82.30%,当要求精煤灰分为10.50%时,需要进行二次浮选才能达到要求,理论产率为53.50%,尾煤灰分为54.30%,边界灰分为22.50%,可燃体回收率为68.91%,煤泥可浮性为难浮。

通过二次
精选可将煤泥的边界灰分由38.85%降低到22.50%,精选排除粗选煤泥中的中煤产品和高灰细泥夹带部分。

对于精矿精选时,粗选精煤为浮选入料,可燃体回收率为85.32%,精选煤泥的
可浮性为易浮。

(2)煤泥浮选试验。

煤泥浮选试验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a)表明,精煤
灰分越高精煤产率越高,当精煤灰分相同时,二次浮选精煤产率高于一次浮选。

从图2(b)
可以看出,随着精煤灰分的增加,浮选完善指标相应增加,精煤灰分相同时,二次浮选的完
善指标高于一次浮选。

图2(c)进一步表明,精煤灰分越高,尾煤灰分越高,相同精煤灰分下,二次选的尾煤灰分高于一次浮选。

图2(d)体现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的对应关系,精煤产率越高,浮选完善指标越高,相同精煤产率条件下,二次浮选的完善指标高于一次浮
选的完善指标。

图2(e)表明,药剂用量越高,精煤产率越高,相同的药剂用量,一次浮选
可获得更高的精煤产率,二次浮选比一次浮选药剂耗量更高。

图2(f)可以得出,药剂用量
越高,浮选完善指标越高,相同浮选完善指标下,一次浮选需要更小的药剂用量。

图2(g)
直观反应了药剂用量和精煤灰分的变化趋势,获得相同浮选指标的条件下,二次浮选需要更
多的药剂消耗。

产品指标是反应浮选效果的重要方面,从图2(a)、图2(b)、图2(c)、图2(d)可以得出,当精煤灰分为10.50%时,二次浮选精煤产率为46.55%,尾煤灰分为
47.71%,浮选完善指标为43.74%,一次浮选精煤产率为43.18%,尾煤灰分为45.21%,浮选
完善指标为40.36%。

二次选比一次选精煤产率提高3.37%,尾煤灰分增加2.5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3.38%,
相比一次浮选,二次浮选效果较好。

药剂用量是调整浮选产品指标的重要途经,图2(e)、
图2(f)、图2(g)反应了药剂用量同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和精煤灰分之间的变化趋势,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大,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和精煤灰分都相应的增大。

二次浮选需要更
大的药剂耗量才能达到一次浮选的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和精煤灰分。

当精煤灰分为
10.50%时,一次浮选的药剂耗量为560g /t,二次浮选的药剂耗量为1093g /t,药剂用量增加533g /t,但精煤产率增加3.37%。

药剂价格按7500元/t,浮选精煤按450元/t 计算,二次浮
选吨煤增加利润11.17 元。

煤泥浮选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煤泥二次浮选工艺具有很强的优势,在指标相同的条件下,除二次浮选比一次浮选消耗更多的浮选药剂外,二次浮选可得到
更高的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浮选完善指标。

主要原因在于二次煤泥浮选过程中加入更多的
药剂,可将可浮性好和可浮性差的煤泥一起上浮,提高煤泥浮选的边界灰分,增加浮选的精
煤灰分,使煤泥的可浮性由难浮变为中等可浮或易浮,对浮选精煤进行精选时,主要排除一
次精煤中的难浮煤泥,高灰中煤和细泥。

二次浮选精煤灰分相比一次浮选精煤灰分降低2~ 5 个百分点,一次精煤为二次浮选的入料,煤泥的可浮性为易浮或极易浮,极大的降低了浮选
的难度。

二次浮选时,加入循环水对一次精煤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浮选精煤在浮选过程中脱
除高灰细泥,二次浮选进一步强化了药剂的选择性和气泡矿化几率,强化煤泥浮选过程,稳
定精煤产品质量。

3 二次浮选工艺的应用
二次浮选工艺在乌海能源公司的几个选煤厂投入使用后,在浮选效果方面显示了其特有的优势。

特别是在乌海能源利民公司选煤厂在煤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生产对比。

采用二次浮选工艺时,生产结果为:精煤灰分10.87%,精煤产率46.17%,尾煤灰分47.55%,浮选完善指标43.53%。

在入料条件和精煤灰分相近条件下,同比一次浮选的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高5.78%,3.20%和4.93%,得出,二次浮选工艺的浮选效果优于一次浮选效果。

二次浮选平均精煤灰分10.87%时,浮选完善指标高达43.53%,在试验室条件下,灰分为10.90%时,可燃体回收率为43.74%,二次浮选生产结果同试验结果相近,取得了理想的浮选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泽深,煤泥分级浮选工艺的研究.2016.
[2]夏天,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