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提高免疫力
①优势厌氧菌在肠壁形成一层菌 膜阻止外来细菌与肠壁特异性受 体结合,从而阻断外来细菌的侵 入,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对 宿主起到保护作用;②由代谢产 物释放出来的抗原物质被动物吸 收后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③ 通过影响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 衡,间接影响免疫系统。
提供营养素,提高饲料转化率,促 进生长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家禽
在鸡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饲 料转化率和产蛋率。
Dalloul等试验表明益生素具有高效的肠道免疫能 力;王玉梅等试验发现添加益生素组的平均体重、日 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 0.4%水平益生素组为最佳。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反刍动物
真菌如酵母菌曲霉菌等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以改变 瘤胃的发酵形式,提高消化道尤其是瘤胃微生物的活性,促 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
调控肠道微生物平衡, 形成优势 菌群,抑制病原菌繁殖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 起作用的。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 调节肠道内的微生物系统,使有 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占据优势地位, 防止机体发病。益生素中的有益 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菌附着 到肠细胞上,即屏障作用,并在 消化道内形成菌膜, 防止病原菌 吸附于肠壁上,促使其随粪便排 出体外 。
许多微生态制剂进入动物体后, 与肠道内有益菌相互协同,有效 增强肠的活动能力,提高蛋白质 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肠道有益 菌的大量增殖,势必会抑制大肠 杆菌等的活动,从而减少蛋白质 向氨和胺的转化,使肠内和血液 中氨的浓度下降,减少随粪便排 出的氨量,臭味得到有效控制, 改善了舍内空气质量,减少了机 体应激,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作者:库勒米拉·克兰拜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01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生态理论研究得到社会认可,也取得了不少学术界的荣誉,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类的承受压力也随之增加,抗生素作为与微生物生态制剂的对立代表,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抗生毒的抗药性和在人体内的长期循环性,使得人类越来越重视微生态制剂的发展。
很多医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依然鼓励人们购买抗生素,因此,加快微生态制剂的发展是目前改善抗生素活跃在市场上的重要问题。
一、概括微生态制剂的含义和原理简单来说,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在自然界提取的生物菌,通过后期的技术操作和研发,将原本的有毒菌体加以摒除,它的主要提取物就是生物,也是因为天然环境的因素,使得其具备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优势,这也是由于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导致的。
狭义地理解微生态制剂指的是:将其人工合成的微生物,通过与密封的形式空气隔绝,进行加工制造成活菌。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和填补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由此降低疾病发生率、增强体质、有益健康、完善生产功能等目的。
目前能够使用和购买的制剂主要有益生素和益生元两种,二者的主要作用均是平衡所需生命要素;相关研究人员正在治理开发二者结合的新型制剂。
二、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许多饲养试验结果证明,微生态制剂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可概括为:1.提高生长速度和增重;2.改善饲料利用率;3.防治疾病和降低死忘率。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虽然微生态制剂在社会中已经得到认可和关注,有很多地区都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开发新菌种目前已确认适宜作微生态制剂的菌种还较少,仅有乳酸杆菌、链球菌及酵母菌等少数菌种,需要开发新的菌种;2.提高菌种耐受力有些菌株进入消化道后不能有效抵抗盐酸、胆汁酸等的作用,从而无法长时间使定植肠道发挥功能,需提高菌剂中活菌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延长产品保存期。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具有生态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改变和促进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肉品和乳品的质量等,对动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菌体制剂、发酵物质,以及活性酶、活性抗菌肽等。
1.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促进动物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加速动物的生长发育。
益生菌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分泌多种有益物质,促进动物肠道细菌的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2. 改善产品品质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肉品和乳品的品质。
通过长期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屠宰性能,提高动物的肉质和肉质的品质,并且可以减少饲料中的抗生素残留,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
3. 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改善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肠道酸性环境的形成,从而抑制有害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4. 减少环境污染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减少氨氮和硫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分解,减少粪便中的残留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5. 降低饲料成本三、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视。
国内一些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开始研发和推广动物微生态制剂。
在实际应用中,动物微生态制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养殖户的广泛认可。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添加剂型号不多、操作规范不统一等。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上的应用

(一)生态平衡理论
(二)生物夺氧理论
(三)生物屏障理论 (四)增强机体免疫理论 (五)营养物质合成理论
Your company slogan
(一)生态平衡理论
健康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有益微生物是 优势菌群,并起主导作用。 机体受疾病因素影响时,体内微生物处于失衡状态,病原 微生物占优势,诱发各种疾病。
微生态制剂产品补充有益菌群的数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使体内微生物菌群恢复平衡状态。
Your company slogan
(二)生物夺氧理论
根据微生物群的自然定植规律,顺序是需氧菌, 后是兼性厌氧菌,最后是厌氧菌。 厌氧菌在整个微生态系统中数量占据首位,并保 持一定的生态平衡。 利用非致病性需氧微生物在肠道内定植,消耗肠 内氧气,促进厌氧菌大量繁殖生长,恢复肠内微 生态平衡。
Your company slogan
2、益生元(Prebiotics)
是一类非消化性物质,能选择性的促进一种或几种定植于 结肠内常住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能力。 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
整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这类物质最初发现的是双歧因子。某些寡糖、多糖、肽类、 蛋白质及我国的中草 药等均可作为益生元。
Your company slogan
3、合生元(Synbiotics)
是指益生素与益生元混合使用的生物制剂。 益生素和益生元联合应用,既可发挥益生菌的活性,又 可选择性地提高这些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 国际上将此类产品定名为合生元,这是微生态制剂的又 一发展方向。 包括低聚糖合生元、中草药合 生元等。
Your company slogan
酵母菌
酵母细胞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多种酶,具有增强 动物免疫力,增加料适口性,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能力等功能,并可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其培养物营养丰 富,富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消化酶、促生长因子和较 齐全的氨基酸。 酵母菌用于微生态制剂:一种是活性酵母制剂,一种是酵母 培养物。 目前农业部允许用于益生素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啤酒酵 母、产朊假丝酵母等。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动物微生态制剂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中的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
它是一种由各种有益的微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改善动物的消化系统和提高免疫力来促进畜禽的生长和健康。
以下是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方面的几个主要方面。
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它可以通过增加动物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和种类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这些有益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供动物吸收利用。
它们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它可以通过增强动物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和种类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挥作用。
这些有益菌可以与宿主动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它们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抗菌物质,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
这些有益菌还可以与宿主动物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应答能力。
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
它可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中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来改善肠道环境。
这些有益菌可以改变肠道内的pH值和氧气含量,创造一个适宜有益菌生长的环境。
它们还可以生成一些有益的物质,如酶和激素,来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动物微生态制剂还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它可以通过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
动物微生态制剂还可以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和产蛋率,降低饲料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当的菌种和剂量,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等问题,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并改善肠道环境。
随着对动物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动物微生态制剂将在畜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bial Ecological Products,简称AMEP)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调控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为畜牧养殖业提供了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饲养方式。
本文将介绍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繁殖与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长,增强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具体来说,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
通过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如乳酸菌、酵母菌等)的数量,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充分利用,减少饲料的浪费,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其次,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免疫功能。
有益菌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对动物的侵害。
同时,有益菌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因子,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最后,动物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环境适应能力。
有益菌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影响,增加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养殖动物的抗逆能力,减少应激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总之,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的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在应用动物微生态制剂时,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条件进行合理配方,合理选择微生态菌种,合理使用剂量,确保其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及其效果评价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及其效果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态制剂在畜禽饲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畜禽养殖领域的重要一环。
其作用主要在于在饲料中添加某些特定的微生物,改善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等。
本文将就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及其效果评价这一主题进行分析。
一、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微生态制剂一般可分为单一菌种和多种联合菌种两类,单一菌种主要有乳酸杆菌、链球菌、酵母菌等;多种联合菌种则有生育链球菌、纤维菌、酪酸菌、酵母菌等组成的混合菌种与菌剂。
其中,菌剂混合了多种菌种,而且菌种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均衡,因此菌剂的作用最为广泛。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主要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消化吸收:微生态制剂能够促进动物肠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肠道对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2.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稳定动物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3.提高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4.促进生长发育: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动物体重,促进生长发育,缩短育肥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以上四个方面是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主要作用机理。
但是,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和形态不同,因此作用机理也有所差异。
三、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已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其中鸟类、猪类、牛类和鱼类等领域都有相关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微生态制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剂量、不同微生态制剂的配方混合比例、添加时机、添加方式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动物生长状态,并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任何负面影响。
四、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效果评价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效果评价是从种类、使用目的和使用环境等角度展开的,其中需要重点评价的是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益。
饲料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技术要点

制剂最低活菌量作出了规定: 芽孢杆菌≥5 亿爪/, g
乳 酸 杆菌 ≥10 0万 个, , 链球 菌 i2 0亿 个/, 0 g粪 > 0 g
由于 自身不 具 备制 种 能 力 . 生产 中所 需菌 种 要从 科 研 单位 、 家菌 保 中 心甚 至从 其 他 生产 企 业 购 国 买 进 行 继 代 培 养 . 此 一 来 . 是来 源 可 能 不 是 如 一
期添 加才 能发 挥 出综合 效 益 。
33 环 境 条 件 .
主 要 是 制 粒 加 工 中高 温 、 压 、 械 摩 擦 和 高 机
挤 压会 对 微生 态 添加 剂产 生不 良影 响 现 在先 进
的生 产 工 艺 中通 过 筛选 耐 高 温 、抗 制 粒 的菌 株 , 同 时 采 用 微 囊 包 被 技 术减 小制 粒 加 工 对 微 生 态
1 产 品因素 1 茵种 来 源 . 1
微 生 态 添加 剂 有 单 菌 制 剂 和 多 菌 种 复 合 制 剂 , 多 试 验 研 究 报 道 . 一 菌 种 的微 生 态 添 加 许 单
剂 可获 得 良好 的使 用效 果 . 而多 菌种 复合 制 剂要 更 具 优 势 。一 方面 . 物 肠道 本 身是 多菌 种 的 环 动 境 ,多种 有 益 菌 同 时进 入 肠 道 符 合 自然 发 酵状 态 。另 一 方面 , 同菌种 的生理 生化 特性 、 谢产 不 代 物有 一 定差 异 . 有益 菌 对 动物机 体 的有 益 作 用 而
有效 活 菌数 包 括 了两 方 面的 函义 : 是 产 品 一 中 的有 益 活 菌 数 :二 是 到 达 动 物 肠 道 中 的 活 菌
数 。产 品 中活 菌含 量是 产 品质 量 的关 键 , 不 到 达 定 数量 。有 益菌 在肠 道 内不 能 形成 优势 菌 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肠菌群不稳定;
3 调整消化吸收,稳定后肠菌群是关键。
全肠分布-仔猪
1 产酸能力强乳酸杆菌代谢产物,降低上消化 道的pH值,限制大肠杆菌在此处繁殖;
2 产酶活力高的枯草、地衣、凝结、纳豆芽孢
杆菌,提高小肠消化能力;
3 酪酸菌产生大量的丁酸,降低后肠pH,同时 竞争抑制大肠杆菌、梭菌的生长。
全肠分布-仔猪
饲料微生态现状 2复配企业
有较多的现场经验,关注菌种在动物中的应用效果; 菌种可选择空间较小。
饲料微生态现状
3销售渠道企业
有较多的客户资源,可借助上两种企业的科研资源,是目前活的最滋润
的微生态企业;
饲料微生态现状
4加工复配企业
有完备的发酵设备、工艺; 有完备的研发体系;产品使用效果明确;菌种功能明晰。 缺点:产品价格偏高。
产品品质控制-液体发酵
▼
▲ 碟片离心机
产品品质控制-液体发酵
超滤 ▼
▲ 微滤
产品品质控制-液体发酵
产品品质控制-固体发酵
产品品质控制-固体发酵
产品品质控制-混合包装
产品品质控制-成品
每月安排盲样测定,用来验证化验员操作水平,实验设备准确度。
样品
YL2 YL3 YL4 PW1
检验1
139 93 62 838
组别
猪头数
平均重
(kg)
平均重
(kg) 20.22 19.11 20.74
均增重 (kg) 12.14 11.07 12.75
平均
日增重
(g) 433.6 395.4 455.3
平均采食量 (g/头*d) 721.50 705.25 716.54
料肉比
高抗组 低抗组 试验组
32 32 32
8.08 8.04 7.99
11.86±0.44 6.97±0.20 6.86±0.56 6.13±0.60 5.15±0.64 2.47±0.15 3.52±0.63
0.86
1.20 0.90 1.36
1.05
2.19 2.49
1.00
1 -1.00
2
3
4
5
6
7
直肠末端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
全肠分布-仔猪
组别 对照 乳酸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46.06 53.41 乙酸 10.01 11.59 丙酸 16.25 21.25 丁酸 67.32 81.25 TVFA
敏感药物
载体
益倍佳
枯草、地衣等复合 芽孢杆菌(200亿/ 克)、酪酸菌(5亿 /克)、破壁酵母、 乳酸代谢产物 枯草、地衣(400 亿/克)、酪酸菌 (0.4亿/克)
新霉素、金霉 素、吉他霉素
发酵豆粕
浙江
200
养殖动物通用
无相关数据
玉米皮、 稻壳
韩国
枯草、地衣(3亿/ 克)、酪酸菌(2亿 /克)
粪肠球菌SF68(10 亿/克)、可溶性糖
复等因素,使用微生态制剂综合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治疗组。
与抗生素关系
抗生素治疗仔猪肠绒毛
使用益倍佳仔猪肠绒毛
由电子扫描图可以看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肠道黏膜修复情况差异很大,采用
益倍佳治疗后肠道黏膜修复明显优于抗生素治疗组
同类产品
配方组成 添加量 (克/吨)
200~30 0
适用动物
8Kg~保育结束
1.66 1.78 1.57
高抗组:硫酸粘杆菌素80ppm,吉他霉素50ppm 抵抗组:硫酸粘杆菌素20ppm 试验组:硫酸粘杆菌素20ppm+益倍佳乳仔猪300克/吨
与抗生素关系
注:试验在山东临朐某猪场进行,每窝腹泻哺乳仔猪随机分成2组,Ⅰ
组每天注射硫酸粘菌素注射液0.5ml,Ⅱ组每天用复合微生态制剂2ml, 每天1次。本产品对于哺乳仔猪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治 疗组差异不显著。但是考虑到注射抗生素产生较大应激、治疗后易反
510
400
470
470
437
490
7.08%
产品品质控制-成品
产品品质控制-成品
成分
单位
含量
检测指标 镜检酵母总数 pH值
检测标准
酵母细胞总数:血球计数板 固体pH值:pH计
酵母培养物
g/Kg
600
木聚糖酶:GB/T 23874—2009 纤维素酶:NY/T912—2004
真菌酶(系)
g/Kg
检验2
163 89 60 848
检验3
156 87 49 950
检验4
156 66 47 1210
检验5
185 82 63 953
检验6
165 92 66 953
检验7
179 82 55 893
检验8
186 87 65 750
变异系数
9.20% 9.47% 11.62% 13.71%
PW2
463
433
饲料微生态现状
欧美产品:单一菌株的活菌制剂
日本、台湾:活菌+代谢物
国内:单菌、复合菌、复合菌+代谢产物
饲料微生态现状
没有统一质量标准
没有统一应用理论
产品品质控制
产品品质控制-原料
无机物质(企业资质、检验报告、抽检)
纯度、重金属….
有机原料(饲料原料采购体系)
违禁品、霉菌毒素、重金属…
产品品质控制-液体发酵
肉鸡肠道pH值变化
指标
嗉囊
腺胃
肌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pH
6.3~7
3.4~3.8
2
6
6~6.5
6~6.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5
氧含量
+++
++
++
+
+
+
-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考虑肠道环境变化,添加多个菌种,
使各段肠道都有益生菌旺盛生长的益生菌应用方案。
全肠分布—应用实例
全肠分布-仔猪
1 仔猪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不强;
600
猪通用
硫酸粘杆菌素、 维吉尼亚霉素
壳寡糖
台湾
1000
猪通用,主要用 硫酸粘杆菌素、 于养殖现场 氯霉素、维吉 尼亚霉素
糖类
同类产品对比
同类产品对比
谢 谢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
后肠发酵模式是肠道健康的关键
调整后肠发酵模式途径: 1 增加小肠吸收,减少后肠氮源;
2 增加后肠微生物多样性。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
1 动物肠道PH值变化较大; 2某一微生物不可能在所有的部位都能旺盛生长; 3 动物肠道所以需要多个菌种,在不同的部位发生各自作用。
全肠分布
• 乳酸杆菌对细菌性改善,11次模试验全部重复出结果; • 乳酸杆菌对采食量有改善,11次实验7次重复出结果; • 芽孢杆菌对采食量有明显的提高,每头提高40-50g/天不等, 12次试验全部重复出结果; • 芽孢杆菌对死淘率贡献不显著,12次试验5次正向结果; • 酪酸菌的改善主要在防治养殖现场腹泻上;
2
活菌计数
活菌含量:Q/0283GYS 014-2012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
1 食糜纤维素含量高,分解纤维素类微生物占优势; 2 微生物将纤维素分解为乙酸、丁酸、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
全肠分布
1 食糜蛋白含量高时,微生物将蛋白降解为二氧化碳、水、 NH4; 3 分解蛋白质微生物裂解后,释放的物质直接引起消化道渗漏。
3 生产指标对比; 4 可重复性对比。
全肠分布-仔猪
大肠杆菌 对照 乳酸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丁酸梭菌 凝结芽孢杆菌 益倍佳
3.00
乳酸杆菌 10.2±0.11 8.35±0.20 6.20±0.23 8.33±0.83 5.51±0.56 5.42±0.18 8.67±0.09
L/E
乳酸代谢产物:200克/公斤 益生菌:复合芽孢(200亿/克、地衣、纳豆和凝结芽孢杆菌) +酪酸菌(5亿/克) 破壁酵母:200克/公斤
辅料:发酵豆粕
功能:防治仔猪腹泻,提高饲料转化率
添加量:300克/吨
n
全肠分布-仔猪
评价方法:
1 直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比值;
2 直肠粪便段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 全肠分布产品在腹泻、增重、料比的改善,12次试验9次重复
出结果
全肠分布
全肠分布产品的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规模化实验可重复性好(60~70%)
与抗生素关系
与抗生素关系
与抗生素关系
160
最小抑菌浓度(ppm)
120
80
40
0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
53.35
55.34 51.28 55.26 58.44
12.20
12.26 11.65 11.09 12.44
22.41
22.51 23.85 20.17 22.83
82.96
85.11 81.78 81.53 88.71
丁酸梭菌
凝结芽孢杆菌 益倍佳
直肠粪便VFA测定(mmol/g)
全肠分布
生产性能比较
根源生物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微生态现状 品质控制 全肠分布 应用实例
饲料微生态现状—国内
上世纪90年代出现规模化、专业生产畜牧用微生态企业;
最初仿制国外产品,后期自主研发菌种;
复制生产简单、利润高、检测困难。
饲料微生态现状
1菌粉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