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研究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 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7SC I ENC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学术论坛“非典型性肺炎”,英文是“A t y p i c a l P neum onia ”;而“SARS ”则是“Sever e Ac ut e Respir atory Syndr ome ”的简称,其中文含义是“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尽管这两个词语语义上不对应,但所表达的意义却是一致的,而且在疫情发病高峰期出现的这两个词语,很快就被人们熟知。

因此,汉语里就将“非典”和“S ARS ”等同看待,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异议。

2.2具有适应性特征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术语,汉语如此,英语也不例外。

英、汉语的外来词主要来源于宗教的传播、外国文化的介入、科学发展的结果等方面。

大量外来语的涌入,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也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

但是,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吸收和采用,肯定会受本民族语言的排斥,人们在排斥的同时,试图找到合适的替代语,如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语,人们最后不得不接纳非本民族语言。

因此,外来语在本民族语言接纳和吸收时,被具有鲜明的适应性特征。

“F e n g s hu i ”是汉语“风水”的拼音书写,已被英语接纳为外来词。

按照汉语的定义,“风水”是指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

其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

按照英文的定义,“F f ,f ing and enhanc ing t he e nvir onm e nt ”。

从中英两种语言对“风水”的定义来看,英文的定义就是对汉语定义的诠释和解释。

英语之所以接纳“风水”为其外来词,是因为“风水”在香港已被认为是从事管理的基本要素。

西方的一些公司,甚至还聘请中国的“风水先生”来确认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赢得亚洲市场的竞争优势。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衡阳市为例

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衡阳市为例

。2 2 ”。东邻株洲 、攸县、安仁 ;南界 永兴 、桂 阳;西接冷水滩、祁阳、东 安、邵阳、邵东 ;北靠双 峰、湘潭 。衡 阳市 8 4
地处湖 南省 凹形 面的轴 带部分 ,南北长 I0公里 ,东西宽 13公里 ,周围环绕着古老岩层形成断续环带的岭脊 山地 ,内镶 大 5 7 面积 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 ,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 。整个盆地南面地势较高 ,地貌类型以 岗丘为主。山地 占
第 3 卷 第 4期 3
21 02年 4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u n l f n nUn v ri f c e c n n i e r g o r a o Hu a i e s y o in ea d E g n ei t S n
、o1 3 NO. ,. 3 4 Ap ̄2 2 01
生态 系 统 服 务 价 值 的计 算公 式为 :
E = ×C S ∑( Vk V )
(式2 公- )
E f A× ) S= k V∑(
(式 ) 公一 3 其 中来自,E V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为研究 区,k种土地利用类型 的面积(I ) C 为 k中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 S 元) Ak 1T ;V k ll
9 4
人 口 7416 万人 ,实现地 区生产 总值 12. 亿 元 ,财政总收入完成 13 3 为 1. 2 4 40 5 3 1. 亿元 ,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6 1 5亿元 , 3 4. 1
规模工业 总产值 16 . 85 7亿元 ,外 贸进 出 口总额 1.5 2O 亿美 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 8亿元 ,粮食总产量 3 36 8 3. 3万吨。
2 研 究方 法
21 数 据 来 源及 处 理 .

农地流转效率低的实证分析——以湖南衡阳为例

农地流转效率低的实证分析——以湖南衡阳为例
资 源 与环 境 科学

农 经 与 技21年 2 第O期(第2 期) 村 济 科 0 第2卷 l 总 6 1 1
农地流转效率低的实证分析
以 湖 南衡 阳 为 例
周镕基 , 段双 双 。 贺汉 魂
( 阳师范学 院经济 系 , 南 衡 阳 衡 湖
[ 摘
4 10 ) 2 0 8
要 】 地 流 转 由于 受相 关法 律 法 规 不 完善 、 套措 施 不 到 位 、 方政 府 政 策 落 实 不 力与 经 济 发 展 因素 等 的 制 农 配 地
报 . 0 1 5 () 3 - 3 . 2 0 .66 : 1 6 9 6
陈 彦 光 、 继 生 . 市 土地 利 用结 构 和 形 态 的 定 量描 述 : 信 息 熵 刘 城 从
衡 程 度 逐 步 提 高 , 有 序 度 在 降 低 , 地 矛 盾加 剧 ; 地 利 用 区 但 人 土 域 差 异 中各 区 县 的 多 样 性 结 构 相 似 . 江 阳 区 、 马 潭 区 在 交 但 龙
f 键词] 地流转 ; 率低 ; 因 [ 关 土 效 成
1 土 地流转效 率的涵 义与现 状
11 土地 流 转 效 率 的涵 义 .
土 地 流 转 是 指 农 户 自 己将 土 地 经 营 权f 用 权 ) 让 给 其 他 使 转
益 不 高 。一 般 而 言 经 济 发 达地 区土 地 流 转 规模 高 于经 济 欠 发 达
约 , 致农 地 流 转 难 以 高 效 率运 行 。要破 解 土地 流 转 效 率 难题 必须 从 制 度 方 面 着 手 。以衡 阳 地 区 为例 对 土 地 流 转 情 况 导
进 行 了分 析 , 对 土 地 流转 效率 产 生 差 异 的 原 因进 行 综 合 分析 , 出农地 流转 高效 率 进 行 的 对 策 。 并 提

衡阳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衡阳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衡阳城市自然地理概况1.1.1衡阳市城区⑴地理位置、流域范围保护区所在地为衡阳市城区,即衡阳盆地中心,地处东经112°31′40″-112°42′08″,北纬26°46′30″-26°55′40″之间,面积543平方公里,湘江自南向北呈S型贯穿市区,在城区以北汇蒸水和耒水两条一级支流,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⑵地质地貌湘江流域地质状况基本上与新华夏系构造一致,湘江衡阳城区段全长约47公里,处于衡阳盆地中心,地形较为开阔平坦,海拨标高100-130米,河床最低海拨标高87米,地质结构属NE向华厦结构,区内岩层状平缓,倾角为5°-15°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基岩含较丰富的裂隙水,地貌主要特征是:河流两岸多冲积平原和二、三级阶地,浑园平顶的低丘分布其间。

⑶气象湘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衡阳盆地大陆度较高,呈现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降雨量较多,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据市气象台统计:2001年-2005年,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8.5-20.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84.7-1723.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005.1-1836.2毫米,见表2-1-1。

表1-1-1 衡阳市城区5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表衡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压1003.2帕,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全年盛行东北风,频率11.25%。

五年平均风向玫瑰图见图2-1-1,区域历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25m/s。

图1-1-1 2001-2005年平均风向频率图⑷水文湘江衡阳城区水位在2000年6月距水源保护区约60公里的下游大源渡水利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前后变化情况见表2-1-2。

湘江河水常表1-1-2 湘江衡阳段水文情况统计表评价项目建成前建成后平均流量(m3/s) 1360 1320最大流量(m3/s) 18100 2780最小流量(m3/s) 30 498平均水位(m) 47.86 51.54最大水深(m) 8.20 16.54最小水深(m) 1.03 5.0平均水深(m) 3.58 7.12平均流速(m/s) 0.87 0.31平均河宽(m) 414.5 592平均水面比降(万分之一) 1.24 0.01年平均水温(0C) 19.5 20.8年温暖,元月水温7-8℃,八月水温27-30℃,冬季无结冰现象,年平均含沙量0.102—0.173公升/立方米,河水主要靠雨水供给,因而由地下水溶解而来的矿物离子含量不高,矿化度较低,属弱矿化水。

衡阳市新农村城镇化土地利用战略初探

衡阳市新农村城镇化土地利用战略初探
摘 要: 以衡阳市为例, 从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出发, 对新农村城镇化土地利用的需求和引发的诸多问题, 以
及如何 采取有效 的对策和制定积极的土地 利用发展战略作了初步探讨 。
关键词 : 农村城镇化 ; 土地利用 ; 土地现状 ; 衡阳市
中图 分 类 号 :S 1 F0. 2
L U0 a ,GUAN Xi Sh n n (ol eo eo r sadE vr m n, N , hn sa4 0 2 P ) C l g e fR suc n ni n etH AU C agh 1 1& RC e o
Absr c :F rto l h up s f n w rrlc n t cin a d te inf a c fub nzt n d v lp n n t a t i fa1 e p ro e o e ua o s t n h s ic n e o ra iai e eo me ti s .t u r o g i o
湖南农业科学
2 1 ,1 ) 14 17 0 0 ( t :4 ~ 4
H n n cl r c n e u a A u u l i cs t aS e
衡 阳市 新 农 村 城 镇 化 土 地 利 用 战 略初 探
罗 珊, 关 欣
( 南农 业大 学资源环 境 学院 , 湖 湖南 长 沙 4 02 ) 1 18
Ke y wor :rrlub nzt n ln tiain pe e t i aino n ; n y n t ds u a r a iai ; a duiz t ; rs n t t f a d He g a gCi o l o su o l y
农 村 城 镇 化 是 中共 十 七 大报 告 所 涉及 的重 要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在我国土地资源占地面积占全球土地资源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二,居使劲第三位,因为在我国人口非常多,平均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仅占全球品均水准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平均播种面积1.39亩,占全球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而,在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上特性是“一多三少”,即总产量多,平均土地面积少,高品质的播种面积少,能够开发设计的背部資源少。

在我国乡村的人口数量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数量大约800余名,在我县归属于人口数量较少的村。

因为自然地理标准的差别,我们与别的的大村对比,就经济发展,农牧业等个层面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导,年薪不容易超出五万,由于长时间在外面,家里的农田基本处在荒芜情况,本来肥沃的土地如今越来越出现异常的贫乏,从生的野草更换了农作物,土壤层也因年久未翻越来越出现异常的牢固,杂树杆牢牢地的把握住土壤层使有些人结团,良土大部分不具有再富饶的很有可能。

之上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太好的第一个缘故。

其二,XX年国家实行退耕,众多乡村回应了我国的现行政策,陆续进行了此项主题活动,殊不知有一些见利忘恩的人,扭曲了这一现行政策,吧自己很多的大量都拿出来变为林地类,其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那小量的钱,那样,又一批良土被占有,原本很少的农用地早已贴近了“绝种”的边沿。

其三,乡村路面的建造,原来道路的硬底化,扩宽,乃至,有的人为了更好地新修的道路的美观大方,竟然一点也不吝啬的将很多的田地占有。

殊不知这种土地资源却沒有获得再造的很有可能,使全部乡村的农田获得进一步的消耗,设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般美观大方的道路有哪些实际意义,全部地名考的便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在气温不太好的状况下,也有很有可能遭到饿肚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占有,对地名有哪些的益处?自然,我们不抵制乡村的基本上住宅商业用地,但是,依然有绝大多数人不守标准,她们在原来的批地面上随意的扩张自身的建房子商业用地,将本来是80平方米的变为120,或是是更高,调研了一户那样的地名,他回应得非常简单,为了更好地之后子孙后代无需再为住宅犯愁,实际上,她们是不是想过,自身的子孙后代之后靠什么生活,土地资源,外出务工?这一事临时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假如你的临时在外面工作中,你盲目跟风的扩张又有有什么用,假若在家里,沒有土地资源他那又怎样存活?其四,我村位于海拔高度较高的峡谷中,非常容易产生像山体滑坡,滑坡的安全事故,每到多雨,很多的土地资源将遭遇着被埋藏的境遇,暴雨一过,块状的石块遮盖了更农用地,促使可运用土地资源降低。

城市化视角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衡阳市为例

城市化视角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衡阳市为例

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 又要 保护土地 , 节约 用地 , 提高土 地的集 约化
利 用程 度 。


城 市 化 一 顶 促 进 经 济 长 期 健 康 快 速 发 展 的 战 略 措 施 , 当 今 世 是
建成区绿地 率居 1 位 , 1 建成区绿化率居 1 , 1位 人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 居 1 。 交 通 、 宅 、 疗 卫 生 条 件 较 差 , 础 设 施 建 设 相 对 落 后 。 衡 3位 住 医 基
的 主要 问题 . 出 了加 速衡 阳 市城 市 化 进程 及 其 节 约 集 约 用地 的战 略 决 策 。 提
【 键 词 】 城 市化 进 程 ; 关 土地 节 约集 约 利 用 ; 阳 市 衡 城 市化 是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进 步 的必 然 结 果 , 是 衡 量 一 个 城 市 进 也 二是集约用地 , 指在 兼 顾 环 境 效 益和 社 会 效 益 的 前提 下 , 过 增 加 对 土 通
1. 城 0 .3万 , 城镇 化 水 平 为 2 ,2 , 19 8 9 % 比 9 0年 的 城 市 化 建设 不 仅 占用 土 地 , 而且 改 变 各 类 土 地 的 数 量 关 系 , 现 城 7 39万 , 镇人 口为 26 4 实
城市 化 进 程 中 , 处 理 好 土 地 利 用与 发 展 城 市 化 二 者 的 关 系 , 要 保 证 要 既
与 土 地 节约 集 约 利 用 的 关 系 , 对衡 阳市 具 有 重 大 的战 略 意 义 。 市 化 必 然 要 付 出农 用 地 被 占 用 的 代 价 , 在 数 量 上 必 须 要 适 度 。 不 顾 但
土地 资 源 稀 缺 状况 的 “ 市 化 是 不 符 合 衡 阳 的 实 际 情 况 的 。 因 此 , 城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城市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以华新开发区为例前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

我国古代学者管仲曾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围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土地利用现状是长期以来人类依据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需要,对土地进行改造、培育使用的结果,或者说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当前的稳定状态。

土地利用现状既受土地自然属性的限制,又受人类开发利用、需求目的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它反映了每个地区不同的土地自然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土地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准。

在当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建设试验区和省“3+5”城市群发展战略等机遇下,市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促进市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任务要求:根据我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大学生须在第四学期时间开展为期两周的地理认识实习。

本小组现以华新开发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借助本次实习能更好的将书本知识,尤其是《城市规划原理》更好的融合到现实世界,提升知识水平和经验,为华新区乃至整个市的建设做出贡献。

目的:了解市华新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其土地适用性,分析华新开发区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一、市华新开发区简介:华新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4月,1994年4月调整布局,迁至市西郊,是经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全国第三批通过审核的省级开发区。

图一 华新开发区卫星定位图 市华新开发区是1992年6月8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重点开发区,华新开发区位于市区西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如图一所示)。

蒸水河从境边流过,湘桂铁路、在建的潭衡西高速、322国道穿境而行。

长途汽车站、华新客运站建在区,距火车站8公里,驱车10分钟可上京珠、衡大、衡昆、衡炎、衡岳五条高速,2小时可抵达黄花国际机场。

截止2007年底,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19.45亿元,形成了通畅的路、电、水、气、讯等网络,生活小区、学校、医院、宾馆、超市、汽车客运站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公园、广场、风光带和旅游景区独具特色。

区环境优美,绿地覆盖率达到40%,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烟尘控制达标区。

二、调查方法:1、踏勘法 2.标图法 3.分析法 4.讨论法 5.文献查阅法三、调查容: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华新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可以看出,华新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为主,占58%;一类居住用地占14%,二类居住用地占25%,一类居住用地毗邻蒸水河,环境优美,二类居住用地坐落于城区,集中连片。

用地类型一类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教学用地 绿化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高新产业综合用地 公共基础设施用地 其他用地 所占比率 14% 25% 8% 9% 19% 5% 5% 8% 7%图二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总体规划图市华新区土地类型是以政府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其它用地为辅。

其中,行政用地大约占到60%,住宅用地大约占到30%,其它用地大约占10%。

从图二可以看出华新区未来应该定位为市行政中心.图三市华新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华新开发区主要以居住用地和行政用地为主,因为是新开发的高新技术区,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居住区都是新建设的,其土地利用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

但是经过几年的开发,也表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其居住区的商业地点非常少,导致人们购物的距离较远,浪费了人们时间。

市开发园区规模控制指标(单位:公顷)图四华新区俯瞰图图五华新区道路四、土地利用现状特征:1.土地利用结构以政府机关用地、房地产用地为主导地位。

土地结构部差异大。

据了解,华新开发区市委、市政府、市政务服务中心、海关以及市各部办、委、局 75 家,房地产楼盘、安置房和单位住宅工18家,省管单位10 家,大型企业20余家,中学3所,五星级酒店1家。

很明显地了解到政府机关用地、房地产用地多余其他的用地。

2.土地利用数量与人口需求协调度低。

且比例不断失衡。

市蒸湘区的人口从2000年19.38万人到2005年的20.10万人。

而城市土地利用数量却只能有限度的扩展。

从此数据可了解市地开发区(园区)名称所属城镇规划建设性质国家审核规划面积2005年建成面积2010年规划面积2006-2010年新增用地2020年规划面积2006-2020年新增用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心城区扩建625 523 640 117 870 347 松木工业园区中心城区扩建420 272 450 178 1200 928区人地矛盾突出。

3.耕地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本市人均土地O , 223 公顷,在全省14 个地州市中居第12 位,人均耕地仅0 . 055 公顷,比1952 年减少0 . 05 公顷。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不断被占用,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农业利用中,存在重用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陡坡开垦和弃耕等现象,地力下降;非农建设中,存在多占少用、重外延扩大轻涵挖潜等现象,集约程度不高。

右图为市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面积图。

4.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利用率低。

随着目前房价的猛涨,不少城区的空闲地都用来修建住宅楼,高层住宅、低层住宅零乱分布,没有合理的安排与统一的规划,这必然阻碍城市化的发展。

五、市华新区的发展主要优势:1、自然因素:靠近蒸水河。

2、政府的迁入和房地产的开发。

其中华新地区远离市区,环境幽雅、清静、宜人,适于人居住。

3、交通便捷,基础设施易于配套,大专院校距离此区较近。

六、存在的问题:1、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华新地区商品房林立,但入住的人不多,人气不旺,造成商品房空置率高,而老百姓住房紧。

2、城市土地利用混乱,许多农业用地被改为房地产用地。

3、华新的住宅用地在楼梯、走廊之间没有设置护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4、华新地区没有大型的娱乐场所、没有大型的购物超市、没有大医院,服务业落后,距离市中心远,造成购物不方便,看病不方便。

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

5、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由于实施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市耕地面积在1997-2005年减少了4298.89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末的0.054公顷减少到2005年末的0.051公顷。

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9年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15%和5.34%。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仅为40122.00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2%,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6、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较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工业园区企业规模小、关联度不高,产业集聚效应较差。

总体上表现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一是投资强度不高,2005年地均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额170.00万元/公顷;二是土地产出率不高,地均国生产总值产出率平均571.75万元/公顷,地均财政收入为33.66万元/公顷,投入产出比较低。

7、开发区购物商业点较少。

华新开发区主要以居住用地和行政用地为主,但是在这其中我们应该多增加商业用地,这样方便人们购物,缩小居民的时间。

8、文化娱乐设施少。

虽然处于行政中心,但是其居住区较多,所以应该设立更多的娱乐设施,方便人们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休闲娱乐。

七、解决对策:1、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保护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具有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作用,本轮规划应以严格保护耕地,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规划期,市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

市人多地少,非农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规划期间要拓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涵,重视耕地的生态、服务等综合功能,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推进基本农田建设,保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积极引导新增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评定成果进行耕地占补平衡,以缓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规划期间,要节地挖潜,控制新增用地规模,引导各项建设用地首先利用存量、低效土地,提高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强度,加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严格控制其外延性扩。

积极推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用地效率,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

坚持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积极利用丘岗山地资源,增加土地有效供给。

坚持土地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应与土地资源结构及产业结构相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解决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方面问题。

4、协调区域土地利用。

市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外延扩不可避免。

随着中部崛起、“一点一线”等区域战略的实施,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沿海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土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其耕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任务重、难度大。

将市土地利用纳入全省围统筹安排,协调区域土地的开发、保护和整治,综合考虑区域外的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

5、开发商业中心。

在居住区密集的地方应该大力开发商业中心,这样也方便居民购物。

6、完善娱乐设施。

处在行政中心的居民,利用下班进行一下娱乐,这样也可以缓解紧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