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神话
东西方神话差异的例子

东西方神话差异的例子
东西方神话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神的形象,在西方神话中,神通常被描绘为人的形象,拥有
人类的特征和情感。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奥林匹斯众神,他
们有着人类的外貌和行为。
而在东方神话中,神往往被描绘为形态
各异的生物,如中国神话中的龙、凤、麒麟等。
2. 神的属性,在西方神话中,神通常具有个人的意志和欲望,
他们经常与人类互动,有时甚至与人类结婚生子。
而在东方神话中,神往往被视为宇宙的力量和自然的象征,他们的行为更加超越个人
的欲望,更注重宇宙的平衡和秩序。
3. 神话故事的风格,西方神话中的故事通常注重冲突和战斗,
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战争的元素。
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阿瑞斯、爱
与美之女神维纳斯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东方神话中的故事更注重
道德教化和智慧的传递,如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等创世神话。
4. 神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西方文化中,神往往被视为至高无上
的存在,人们会进行祭祀和祈祷以获取神的保佑。
而在东方文化中,
神的地位相对较低,人们更注重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将神看作是自然力量的象征。
5. 宇宙观念,西方神话中的宇宙观念通常是线性的,认为时间是有起点和终点的,而东方神话中的宇宙观念往往是循环的,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宇宙的生成和毁灭是不断重复的。
这些例子只是东西方神话差异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两种神话文化在形象、属性、故事风格、地位和宇宙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中外神话故事相似的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相似的故事我们看待中西方历史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去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往往视而不见,其实,中西方之间的相同相似点是非常多的,如果把相同点和不同的综合起来看,东西方文明更像是从同一个文明母体里孕育出的两朵花,虽然各有特色,却是同根相生。
1、抟土造人关于人类的起源,东西方的神话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中国,人类起源于女娲抟土造人,在西方,人类源于上帝创造,比较一下,这两个人类起源的神话其实是高度相似的。
《太平御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圣经.创世纪》: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形,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亚当。
东西方关于造人的神话的共同点如下:人都是神创造的,都是用泥土做成的。
不同之处是造人的主角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的神话中,上帝是造人的主角,在东方,女娲石造人的主角。
2、大洪水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在东西方都有,而且洪水的过程也非常相似。
《尚书.尧典》:“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圣经.创世纪》:水势在地面上越来越大,天下所有的高山都被淹没了。
水势浩大,比众山高出七公尺,山岭都被淹没了。
在《尚书》,记载的大洪水是“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非常大,在《圣经》里是“高山都被淹没了”,两者对洪水的描写是非常一致的,都提到了大水漫过高山。
关于大洪水,东西方对水势的描写非常一致,不一致的地方是人们对待洪水的态度,东方是鲧禹治水,是抗争,西方是躲进诺亚方舟,是逃避。
3、伊甸园和昆仑东西方均有自己的圣地,东方的圣地是昆仑,是祖先生活的地方,西方的圣地是伊甸园,是亚当夏娃生活的地方。
东方的昆仑和西方的伊甸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1)气候环境基本一致二者气候和环境基本一致。
无论是昆仑的无热丘或者是阆风,或者是伊甸,都是气候宜人,是人类的乐园和福地。
(2)都有无上尊崇的地位,是梦中的理想国是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中西方神话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
如西方很多艺术大师创作的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油画作品中,女神们都是和蔼,温暖的美丽女人,天使就是长了一对翅膀的可爱孩童,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
这些都反映出神和人的共通性.但神祗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
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
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许多系统,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等。
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
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东方神话故事中的神都是高高在上的,比如佛教中的如来佛祖,掌控着世间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像人们永远无法企及到那个高度。
神话故事里各路菩萨,为唐僧布下九九八十一难,在我看来,在我看来,人类可以被那些所谓的神无限的戏耍,人类在那些神眼里就是蝼蚁一般的存在。
在中国,这种无限的夸大的神的力量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七七鹊桥会,是中国人心中的情人节,人们渴望美好的爱情,渴望团圆。
织女是天上的神,牛郎是人间的凡人,在中国神与人等级是森严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人鬼殊途”在某方面就反映出了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其在当代人中的首观点是西方人性的自由化和东方以等级著称的森严体制。
所以在西方神话中诸神是生活在凡间的某个地方,还有很多是跟人生活在一起。
普通人可以找到这个地方走上去;作为中国的神话,我们的神高高凌驾于人之上,普通人永远无法接近。
东西方神话的区别英语作文

东西方神话的区别英语作文英文回答:Western and Eastern mythologies are rich and diverse, each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narratives.Despite sharing some similarities, there are also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at stem from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fluences.Cosmogony and Mythology:Western mythology: Often centers around a single, all-powerful creator god who brings order to chaos. Myths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the origin of humanity,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gods and humans.Eastern mythology: Typically involves multiple deities, each represen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nature or the cosmos. Myths often emphasize the cyclical nature of exist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opposing for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harmony.Heroes and Storytelling:Western mythology: Emphasizes individual heroes wh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embody human qualities such as courage, strength, and ingenuity. Stories are often linear and focus on the hero's journey.Eastern mythology: Often features heroes who represent archetypal virtues or wisdom. Stories are more allegorical and didactic, emphasizing moral lesson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er peace.Supernatural Beings:Western mythology: Demons, angels, fairies, and other supernatural beings are often depicted as external forces that can influence human affairs. They may be benevolent or malevolent.Eastern mythology: Supernatural beings are often seenas manifestations of nature or the cosmos. They may be deities, spirits, or animals with extraordinary powers.Moral and Philosophical Themes:Western mythology: Often explores themes of goodversus evil, free will,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Eastern mythology: Focuses on concepts such as karma, reincarnation, and the illusion of the ego. Emphasize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th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passion.Influence on Art and Culture:Western mythology: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Western literature, art, music, and film. Characters, stories, and themes from mythology continue to bereferenced and reinterpreted in popular culture.Eastern mythology: Has inspired countless works of ar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n the East. It continues toshape the beliefs and values of people in Eastern cultures.中文回答:西方神话和东方神话的区别。
浅谈东西方神话的差异

浅谈东西方神话的差异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它一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和行为习惯。
神话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各民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的探索、理解和幻想的结晶,是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然后把自然力形象化的过程。
从古到今,东西方都流传着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它们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希腊是两个文明古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发展不同,所以造成两国在神话传说上虽有少许相似点,但更多的截然不同。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看,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神人同形同性”,他们虽然神力超凡,地位显赫,但却有着人的形体,像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欲望好恶,爱恨嫉妒等。
在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神都是比较世俗的,比如众神之首神王宙斯他的神王之位是推翻他父亲得来的,他本人风流好色,到处沾花惹草,在人间和神界都有一大批风流债。
而神后赫拉本应端庄大方、母仪天下的可她却经常被嫉妒和虚荣迷失本性,经常做出一些残酷的事来,比如把宙斯看上的一个无辜的人间美少女变成奶牛,跟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争一个“最美丽”的头衔,失败后为了发泄私愤,竟在人间挑唆其了一场可怕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神王神后都这德行,其他神灵又能好到哪去,波塞冬经常莫名其妙的大发脾气,掀起滔天大浪,让在海上行驶的水手们苦不堪言;雅典娜仅仅因为输了一场针织比赛,就一气之下把对手变成了一只蜘蛛;阿佛洛狄忒经常被着丈夫赫菲斯托斯与阿瑞斯偷情……相比成体系的希腊众神,中国的神虽然众多,但却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
在中国史前期有东夷、华夏、苗蛮三个部落,这三个部落不仅有各自不同的活动区域,而且各自的图腾崇拜、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和天灾等的神话意象。
此外还有许多小部落,他们也有属于他们形形色色的神话故事。
就神与神相比,希腊神话中的神灵形象和中国神话中的神灵在道德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开天辟地后身化万物的盘古,创造人类炼石补天的女娲,勇尝百草的神农,逐日不懈的夸父等等。
比较文学视角下的东西方神话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视角下的东西方神话比较研究I. IntroductionMythology, the study of myths and legend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Cultur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heir unique set of myths and legends, each with its own stories, heroes, and god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 from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erspective.II. Eastern Mythology OverviewEastern mythology refers to the myths and legends of cultures from Asia, including China, Japan, Korea, and India. These culture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traditions that go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Many of their myths and legends have been passed down orally for generations.In Eastern mythology, there are many gods and goddesses that personify various elements or phenomena. For example, in Chinese mythology, there is the god of wealth (Caishen), god of thunder (Lei Gong), and goddess of mercy (Guanyin). In Japanese mythology, there is the god of storms (Susanoo), god of the sun (Amaterasu), and god of war (Hachiman).III. Western Mythology OverviewWestern mythology refers to the myths and legends of cultures from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including Greek, Roman, Norse, and Celtic mythologies, among others. These cultures have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iterature and art throughout history.In Western mythology, there are many gods and goddesses that personify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or natural phenomena. For example, in Greek mythology, there is the god of the sky (Zeus), goddess of love (Aphrodite), and god of the underworld (Hades). In Norse mythology, there is the god of thunder (Thor), god of war (Odin), and goddess of the dead (Hel).IV. 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Whil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 there are also many similarities. Both mythologies have a rich cast of gods and goddesses that represent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and nature. Both also often use myths and legends to explain natural phenomena or historical events.One ke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that Eastern mythology tends to focus more on morality and ethics, while Western mythology focuses more on individualism and heroism. In Eastern mythology, there are often 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the stories, while Western mythology often celebrates heroes who are brave and strong.Another key difference is the role of women in mythology. In many Eastern mythologies, there are powerful female deities such as thegoddess of mercy (Guanyin) in Chinese mythology and the goddess of wealth (Lakshmi) in Hindu mythology. In contrast, Western mythology often portrays women as weaker or subservient, such as the role of women in Greek mythology.V.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MythologyComparative mythology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in literature for many years. Many authors have used mythological themes and motifs in their work, often drawing from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ies. This has helped to create a rich and diverse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draws from centuries of storytelling traditions.By comparing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 we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hat have shaped these myths and legends. We can also gain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ultur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have evolved over time.VI.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mythology from a literary perspective provides a fascinating glimpse into the rich and diverse traditions of cultur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By comparing Eastern and Western mythology, we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value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hat have shaped these mythologies, and we can gain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cultures have influenced literature and art throughout history.。
中西神话比较:中国的神是符号化的楷模,西方的神是人格化的英雄

中西神话⽐较:中国的神是符号化的楷模,西⽅的神是⼈格化的英雄作者说:神话传说中蕴含着先民对于⾃然世界的认识,体现出早期社会祖先的智慧。
不管是在西⽅还是中国,神话传说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化遗产。
我们⽤⽐较的⽅法来看待神话传说,就会发现⾝处不同空间的中国和西⽅因地域特点、思维⽅式和⾃然环境上的差异所造就的早期神话传说的异同。
在中国⽂学艺术的长流中,即使是孩童也能复述很多⽿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远古时代⼥娲造⼈、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后裔射⽇、⼤禹治⽔、精卫填海,民间流传的孟姜⼥哭长城、⼥郎织⼥,这些都是让我们引以⾃豪的民间瑰宝。
西⽅神话也是绚丽多彩,⾄今在欧洲的戏剧、诗歌甚⾄哲学⾥⼈吸收着西⽅神话的营养,西⽅的神话主要是以古希腊神话为主,我们常见的有俄狄浦斯的故事、普罗⽶修斯盗取⽕种、特洛伊战争等。
⼥娲和伏羲古⽼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流中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形式,在古远的世界⾥,由于空间的限制,中西⽅是很难实现信息交流,却不难从神话起源的思维⽅式、⾃然环境、地域特点等⽅⾯发现它们的异同。
中西创世神话中神造⼈有着相似情节从神话的题材上来看,中西创世神话中神造⼈有很强的相似性。
他们都认为⼈是神创造的,并且是由⼟⽽⽣。
在中国,创世神话最流传最⼴的是⼥娲造⼈和盘古开天辟地,⽽在西⽅则有《圣经》中的上帝⽤泥⼟按照⾃⼰的模样创造了⼈类和普罗⽶修斯造⼈。
根据《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民,⼥娲抟黄⼟做⼈,剧务,⼒不暇供,乃引绳泥⼟中举以为⼈。
故富者黄⼟⼈也,贫贱凡庸者,絙⼈也。
也就是说⼥娲运⽤泥⼟照着河⽔⾥⾃⼰的倒影捏造⼈形,创造⼈累,后来由于太累了,便随⼿扯了⼀条绳⼦深⼊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去,结果点点泥浆就变成了⼈的摸样,后来⼥娲看到了⼈终将死去,⽆法传承,就分出男⼥,创造婚姻制度。
并且还将⼈分成了等级。
西⽅神话中也有很多神创造⼈的传说,流传最⼴的莫过于⽕神普罗⽶修斯创造⼈类的故事。
普罗⽶修斯有⼀天知道了天神将种⼦藏于泥⼟中的秘密,于是他就捧起泥⼟,沾上河⽔,按照天神的模样捏泥成⼈,他还从动物设上摄取善恶灵魂,封印在⼈的⾝体⾥。
东西方神话之间的相似之处

题目:你认为东西方神话之中有哪些相似之处,并谈谈你对这些相似之处的看法。
一、相似之处1.东西方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的远古时代,和先民的生活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2.东西方都有创世神话东方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和女娲补天造人的事迹。
西方有上帝耶和华创造万物的说法,拯救世人于水火的故事。
两种神话之间所讲的世界之初的状态以及创世过程都如出一辙。
3.都流露出早期人类对自然的畏惧感,尤其是在洪水的故事中中国神话中的“公共怒触不周之山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与希腊神话中“皮拉和卡丢翁的故事”都反映了早期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不甚了解而对自然力尤其是洪水的畏惧之情。
而且,在两国神话故事中,洪水被视为天罚,是上天对人类过错的惩罚,在希腊和中国的神话之中洪水被视为天罚,是上天对人类罪过的惩处。
在人类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发达的时期,借助洪水的威慑可以起到规范人类行为的效果。
4.来源于大地,用泥巴造人东方在创世之初,女娲来至大地,不忍百物寂静,于是手执泥土、捏物造人。
而在同时,西方的圣贤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亚当。
都来源于大地,并且都是用泥土造人。
5.神话中人物的婚姻都有不伦的婚姻,比如,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二者结婚并生儿育女;同样,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天地宙斯娶的就是他的妹妹赫拉作为天后,还有大洋神与其妹妹特提斯结婚,生下海洋女神以及一切水源河流。
6.都与宗教有关在神话故事中,很多都和宗教有关,给迷茫脆弱的人们以信仰和生活下去的力量,当然,宗教中有很多利用神话在人们心中高大的地位,反而束缚人们心灵的栗子,宗教被政权利用,在西方,耶稣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在西方历史中,我们可以在很多文化和美术作品中都能找到痕迹;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龙的化身,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仰,统治者为达到政治目的,将自己与“神”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比较民族色彩,是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越富于个性的艺术,就越能体现、充实共性,越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就越有价值,中国上古神话正是以自己的特质显示出了自身的无限的生命力。
茅盾说:“神话是信仰的产物,而信仰又是经验的产物,人类的经验不能到处一律,他们所处的地形与气候,也不能到处一律。
有些民族,早进于农业文化时代,于是他们的神话就呈现了农业社会的色彩……但是同时的山居而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却因经验不同,故而有了极不同的神话。
”①事实正是这样,处于神话时代的先民由于各自所处地域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各异,在生产斗争和生存斗争中所积累的认识与经验也不尽一致,社会发展的速度更不尽相同,因此,其神话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
①《中国神话研究初探》,见《茅盾评论文集》。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将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作一比较。
1.神话的保存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神话巨制,现存的神话都是支离破碎的,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之中,在经、史、子、集四部里都有,并且不成系统。
对于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历代学者多有论及。
中国上古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原因之一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上古神话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应被载入史册之际,中国刚刚进入文明社会的初期——商周时期,当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发达,处于奴隶社会形态,这就大大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无暇去顾及神话这片土地的耕耘。
原因之二,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后,给神话带来厄运,中国封建制建立后,重人事而轻鬼神的思想日益浓厚,古代先哲认为:“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荀子则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荀子?天论》)。
古之先贤不了解神话,将神话与一般的神鬼迷信等同视之,尤其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正宗——儒家,历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学说为唯一学问,非但不重视对神话的采录、收集、整理,反而对其备加反对、贬斥和删改,由此导致了中国神话的大量湮灭。
原因之三,“重实际而黜玄想”的中原文明,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周人长期统治着华夏,大大削弱了神话。
周族基本上生活于内陆平原、丘陵地带,比较讲求现实,对于幻想世界的追求不很强烈,因而其自身创作的神话已不多,又竭力摈弃乃至摧折受其统治的他族神话,像殷族的许多神话,就被夷灭,见于卜辞的四方神、四方风神等,在周人的典籍中毫无踪影。
在周族八百年的统治下,上古神话损失严重。
原因之四是中国社会长期分裂,民族统一较晚,长期的战乱使各民族分散的神话无法系统化。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直到秦汉时期才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各部族不断地融合着,斗争着,民族的纷争、分裂使各部族的神话,只在本部族的范围内结成小系统,无法汇集成庞大的、完整的系统,致使神话无法很好地保全,更难以充实和完善。
原因之五是前此所述的神话过早地演变为历史化、文学化、宗教化、理性化,这就不同程度地损害了神话。
尤其中国史学发达较早,把神话传说加以理性的诠释,神话便成为了历史。
神话被改造为历史,载入史册,为统治者所用,从而失去了其本来面目。
人们相信历史,神话渐至消亡。
原因之六是中国上古神话的流传主要靠口耳相传,这又使神话永远处于不断地增删变化和流失之中。
大约是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我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完整系统的神话巨制。
然而,古希腊神话却不同。
希腊有一部长达48卷,近两万八千行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记载、加工了古希腊丰富的神话传说,并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神话传说体系。
这是由于希腊神话产生之时,曾出现若干城邦奴隶制国家,与此同时出现了相应的城邦文化,出现了史诗形式及悲剧,这些史诗和悲剧都以古神话为武库和素材,因而使得希腊上古时代的神话得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
此外,古希腊直至公元前4世纪为马其顿所吞并时,还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越长,对上古神话的保存发展才越有好处。
再有,早在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希腊人便已基本上作为一个整体在活动了,他们的城邦以斯巴达、雅典为首,经常联合行动,于是他们中间出现了像荷马那样的人物,把分散、零碎的神话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后希腊神话一直被保存下来。
2.神话表现的善恶对象中国上古神话以“善”为美学思想的核心,神话中的神是人类的保护者,是利人者,是真、善、美的化身。
如黄帝惩恶助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这些神话歌颂的是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只有善的歌颂,没有恶的批判。
神话中反映的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情调与自我献身的精神。
中国神话越发展越强调人的力量。
越重视人的社会性,越被人的理性所掌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多与嫉妒、仇恨、惩戒、复仇、灾难相关,存有罪恶因素,这些神灵往往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的享受。
如宇宙的统治者宙斯,经常不让人类幸福,并时常偷情享乐。
又如古希腊女神之首天后赫拉,就是一个充满了妒忌、仇恨的女神。
她特别仇恨宙斯的情妇们,常以极残酷的手段加害于她们。
她百般折磨人间女子伊娥,让牛虻不断叮咬她,使伊娥发狂地到处奔跑。
此外,如目光可怖的女妖美杜萨,“复仇之女神”潘多拉等无不如此。
就连希腊神话中颇有美名的雅典娜,也有极残酷之时:在特洛亚战争中,雅典娜就派出两条巨蛇上岸活活缠死了拉奥孔父子三人。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一落千丈,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们就与灾难、万恶有缘了。
由此,不难看出希腊神话存有罪恶的因素,并主张命运主宰一切,注重情感的支配,强调人的自然性。
3.神话的演变中国上古神话演变的主要走向是历史化,这在前面已经谈及。
被历史化的中国上古神话便发生了许多变化,增饰颇多,如盘古和女娲的故事,明明都是中国神话关于开天辟地的一部分,然而中国文人则将其视作历史,女娲氏竟被视为伏羲之后的皇帝。
中国上古神话的历史化,源于中国是个史学颇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官家记史开端特别早,然而上古之时史料缺乏,唯一可借重的只有神话,于是将部分神话当作历史增删修改,这就使中国上古神话过早地历史化。
与此相反,产生于神的时代与英雄时代交接期的荷马史诗,则是其神话色彩掩盖了史实。
人们普遍认为史诗所写纯属神话,于是,一些史实被罩上奇异的神话色彩。
与中国上古神话的演变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演变的轨迹则是历史神话化。
4.神话塑造的形象及人格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形象多为“半人半兽”,人多是“人面兽身”,将人神化,不具有多少人性。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伏羲、女娲之形为“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殷赋》)。
传说中的蚩尤则“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而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山海经?西次三经》),以上诸神皆为人首或人面兽身。
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形象之所以多为“半人半兽”,主要与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
如上古长江流域人民以蛇为图腾,所以古代长江流域普遍崇拜的始祖神即“人类蛇身”的女娲。
而北方人民以熊为图腾,所以黄帝“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
”其次是由于创造神话的上古人民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上古人民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动物与人一样,且上古人以为人可变兽,兽可变人,于是在神话中出现了“半人半兽”的形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没有多少区别,神与人同形,神与人同性,他们以自己为模式创造了神。
如万神之父的宙斯,住在黄金宫殿里,设宴作乐,沉溺女色,过着氏族首领生活。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为何被塑造得与人同形同性?原因之一是希腊人没有“图腾崇拜”的观念意识,他们认为物本身没有神性,对于自然抱着否定的态度,认为动物是由人沦落而成,自然物的形象被看作人所遭受到的变形。
因此他们在神话中塑造的形象是人的形象。
其次,由于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美的形式,于是将人之美集中表现在神的形象上,使神不仅具有人的外形美,而且有人的情感、意志、欲望,他们把人的一切赋予给神,将神人化。
他们赞美人的肉体,强调人的个性,崇尚人的个人意志、情感,集中表现了西方人性的充分发展,所以希腊神话中的神即是人的完美的表现,外表俊秀,内心丰富,如光彩照人的太阳神阿波罗,美丽明智的雅典娜,绝世美女海伦等等。
5.神话的内容中国上古神话极为丰富,许多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内容相同,但也有些神话唯有中国才存在,如关于人类诞生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中有所谓“感生受孕”,可称为感生神话,如《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
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
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
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
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
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荐之。
姜原以为神,遂收养之。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这两则神话分别讲了商族及周族的起源,共同特点是女子感外物而孕。
另有关于少昊、夏禹、颛顼诞生的感生神话。
如《玉函山房辑佚书》载: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竟感而生白帝朱宣。
(宋均注:“朱宣,少昊氏。
”)这则神话说的是女节感流星而生少昊。
《平御览?卷四》载: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这则神话是说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
清马骕《绎史》卷七载:瑶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生颛顼。
这则神话说的是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
中国上古神话之所以有很多感生神话,原因之一是社会时代的产物,是“民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制社会的产物,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都是“处女母亲”。
原因之二是上古人民由于生理知识的缺乏,不了解夫妻生活与妇女生育的必然联系,而认为生育是由于图腾入居妇女体内。
原因之三是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以后,“感生神话”继续发展,这是由于父权制时代需要一位男性来作为氏族的祖先,然而此时的妇女在竭力维护自己的权益,遏制男权的攻势,于是神话中就出现了只知有母,感天而生的男性神,他们是某一民族的祖先。
古希腊神话中没有类似的“感生神话”,其神话中的神、英雄多为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而生,如绝世美女海伦是宙斯与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普罗米修斯是提坦神阿珀托斯和女神忒弥斯所生。
此外,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阿玛宗”部落,这是一个身体强壮、英勇善战的女人部落,她们靠和其他部落的男子相会生儿育女。
古希腊没有感生神话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由于神话产生的时代决定的,如宙斯神产生于父权制社会,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两性生活对繁衍后代的意义,当时已有了明确的家庭,宙斯成了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原因之二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希腊的初民强调人的个性的发展,充分满足人的欲望,他们歌颂冒险,追求物质与肉体的欲望的满足,因此,在希腊神话中充分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展示了人的追求,如神话中关于宙斯对天上人间美女们的追随,就充分表现了宙斯的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