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天津市旅游资源现状及分析

天津市旅游资源现状及分析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进入新世纪,旅游业正成为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丰富旅游资源而又明显缺乏知名旅游吸引物的天津旅游业面临现实的挑战。

主要是内外交通连接不畅、资源的可鉴赏度低、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在资源的关联聚集度上,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本文分析了天津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人文旅游资源特色明显,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沿海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

她既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一座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的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国际港口大城市。

天津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其独特性。

“看秦汉史到陕西,看明清史到北京,看近代史到天津”。

天津市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有许多珍贵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多国风格的建筑。

如:大沽口炮台、天后宫、独乐寺、石趣园、霍元甲故居、石家大院、古式教堂等,都体现着天津的近代特色。

天津租界形式完备,建筑风格多样,突出表现为号称“建筑博物馆”的“五大道”上保存完好的小洋楼。

现存的名人故居、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

这些历史遗迹真实地记录了天津乃至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是城市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和有力见证,也是促进天津旅游事业发展的有效资源。

另外,天津特有的民俗风琴: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的泥人、津味食品、津腔戏曲、天津人的热情好客,无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虽然天津濒临渤海,东部开辟有滨海人工浴场、游乐园、度假村等,但在环渤海旅游区中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北戴河、青岛、大连的滨海风光对于向往大海的旅游者来说则更具有吸引力。

北部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如: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崖关长城、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翠屏湖风景区等景点,点缀着天津的北大门。

另外,海河风景线也为天津市增添了国际大城市的风采。

天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天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天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天津作为中国的一个直辖市,旅游业发展迅速。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天津的旅游业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天津的旅游资源丰富。

天津拥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例如意式风情区、天津博物馆、五大道等等,这些景点都是天津本地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除此之外,天津还拥有许多自然风光和娱乐项目,例如海河游船、滨海湾游乐园、天津之眼等等,游客们可以在这些景点中享受不同的旅游体验。

其次,天津的交通方便。

作为中国的一个交通枢纽,天津的交通网络非常完善,从天津出发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周边的城市和景点。

天津还拥有两个国际机场和多个火车站,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

最后,天津的旅游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天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推出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旅游业务,并提升旅游业的服务和质量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天津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很好,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政府支持力度大,这些都为天津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论天津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论天津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战场 遗 址 , 恩 来 同 志 在津 读 书 和革 命 活 动 纪 念 馆 , 悟 社 旧 址 纪 念 馆 , 津 战 役 天 津 前 线 指 挥 部 旧 址 纪 周 觉 平
念馆 等。这些 纪念地标 志着 天津与近现代 史上一些重大事件 的关联 , 发生在 这里 的事 只能在这 里寻其踪
迹 , 而具 有 独 特性 。 因
收 稿 日期 :0 2 1 2 2 1 一O —1
作者简介 : 刘菲 (9 9 , , 津人 , 津 商务 职 业 学 院讲 师 , 言 学硕 士 , 要从 事旅 游 管 理 专 业教 学工 作 。 1 7 一) 女 天 天 语 主
居 。这 些 故 居 或 其 居 住 者 声 名显 赫 , 或其 故 居本 身 别致 有 特 色 , 天 津 人 文 景 观 中颇 具 吸 引 力 的景 点 。 是
( ) 景 三 街
天津 旧城 曾是天 津 政 治 、 济 、 化 中心 , 经 沧桑 , 内基 本 保 留 了 旧貌 , 映 着 明清 时期 的 天津 城 市 经 文 历 城 反
建 筑 的 荟 萃之 地 , 洋楼 风 格 迥 异 , 落 有 致 , 有 典 型 的 欧洲 城 市 风 采 。 国 内有 租界 的城 市不 少 , 小 错 具 但像 天 津
这样 种 类 繁 多 的城 市 只 有 上海 能 匹 敌 。但 上 海 洋 楼 多是 大 而 壮 观者 , 洋楼 还 是 天 津 的更 加 多 姿 多彩 。 小
中 图 分 类 号 :50 3 F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8 X( 0 2 0 —0 6 1 7 —5 2 2 1 ) 4 0 9—0 4


天 津 近 代 历 史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的 现 状

天津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天津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天津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在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文化传承、旅游体验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形象天津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天津的城市形象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其次,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导致城市形象杂乱无序。

再次,城市环境脏乱差,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解决方案:1.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例如,通过举办国际性文化艺术节、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等方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例如,优化交通组织、提升绿化率、修缮古建筑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

3.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

通过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和治理,提升城市整体卫生水平。

二、文化传承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然而,目前文化传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建筑保护不力,许多历史建筑已经被破坏或拆除。

其次,城市文化氛围淡薄,缺乏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再次,文化产品开发不够,尚未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解决方案:1.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修缮和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建立健全古建筑保护机制。

例如,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古建筑保护和修缮。

2.加强文化教育,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通过设置文化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提升市民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3.加强文化产品开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例如,推出以天津为背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等方式,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三、旅游体验天津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其旅游体验不尽如人意。

首先,旅游配套设施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天津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天津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天津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天津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窗口,近年来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天津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天津的文旅产业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天津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旅游大力度发展天津地处中国的北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特色的文化传统为天津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未来几年,天津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力争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其中,天津古文化街、意大利风情区、天津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旅游景点将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此外,天津还将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打造更多的非遗项目,并将其融入到文化旅游产品中,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天津还将注重青年游客的需求,发展青年旅游品牌,推出丰富多样的青年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文化旅游活动中来。

二、旅游消费的升级和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天津将积极适应这一趋势,推出更多创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几年,天津将加大对旅游项目的研发和创意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亮点的旅游产品。

同时,天津还将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和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力量,提高旅游业的智能化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此外,天津还将加强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高天津文旅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文旅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旅融合是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天津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文旅融合,天津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然而,文旅融合发展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要解决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中的短板问题,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和专业水平。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天津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从天津市旅游业的现状和潜力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天津市旅游业的现状
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天津市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00亿元。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较大,但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国游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天津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景观和现代化城市风貌。

其中,天津古文化街、意式风情街、五大道、天津之眼等景点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此外,天津市还有许多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天津独具特色的小吃、天津的海河灯光秀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天津市旅游业的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天津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旅游资源。

例如,天津市的滨海新区、蓟州区等地区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开发成为新的旅游
目的地。

其次,随着天津市的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旅游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最后,随着天津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天津市的旅游业也将更加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

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宣传等措施,推动天津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天津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挑战

天津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挑战

天津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挑战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然而,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天津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保护现状也备受关注。

天津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技艺,从民俗文化到历史街区,无一不是这座城市的瑰宝。

例如,天津的古文化街,集中展示了天津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是游客感受天津历史底蕴的重要场所。

还有意式风情区,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天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政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用于修缮古老建筑、保护历史街区等。

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然而,天津的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文化遗产造成了威胁。

一些历史建筑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一些传统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了破坏。

例如,某些老旧城区在改造过程中,为了追求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忽视了对原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尽管政府在加大投入,但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资金仍然庞大。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损坏严重的文化遗产,修缮和保护的费用高昂,仅靠政府的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需求。

这使得一些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另外,公众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部分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主动保护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对文化遗产的不当使用和破坏。

比如,在一些历史建筑上乱涂乱画,或者在传统街区内随意丢弃垃圾,影响了文化遗产的环境和形象。

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制约着保护工作的开展。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包括历史、建筑、考古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但目前,天津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需求。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一、引言天津市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潜力所在。

二、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天津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滨海湿地、海滩、山脉和溪流,具备一定的生态旅游潜力。

同时,天津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镇、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者。

2. 交通便利天津市交通发达,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的重要航空枢纽之一,可直达国际和国内许多城市。

此外,天津还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枢纽,使得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天津市。

3. 旅游设施完善天津市拥有多家高星级酒店、旅游度假村和精品民宿,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天津市还有一系列旅游设施,如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和娱乐选择。

4. 旅游业发展成果显著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游客人数也逐年攀升。

天津大剧院、意式风情街等知名景点备受游客喜爱,推动了天津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天津市旅游业的潜力1. 发展滨海旅游天津市位于渤海湾畔,拥有壮丽的海滨风光。

发展滨海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其天然资源,打造沙滩度假区和海上运动基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度假和体验海洋运动。

2. 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天津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西式建筑、老城区和四合院等。

发挥这些历史文化优势,可以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化主题活动,吸引文化爱好者和历史迷。

同时,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复原,进一步提升天津市的文化旅游魅力。

3.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天津市拥有丰富的农田和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通过打造田园别墅、机器人农场等,吸引城市居民前往乡村度假和体验农业生活。

此举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振兴,也可以提升天津市的旅游品牌。

4. 引进国际旅游资源天津市可以进一步引进国际旅游资源,打造更多的主题乐园和度假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王欣熠(天津市师范大学城环学院资环二班10508158)摘要:随着天津经济的迅猛发展,来天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天津旅游景点有“小而多”的特点,虽然一应俱全,但是对我们这个旅游大国来说,并不是什么特色。

据此,我认为,天津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全国颇有名气,让天津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作为天津的独特风格。

本文先介绍了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接着说了相关的建议已促使天津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一、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遗迹遗存,以及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风情的具体体现。

1、天津历史名人1.1周恩来说起天津的名人,第一个我就想起了周恩来总理,虽然他原籍浙江绍兴,但是他1913年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在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而且天津还建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

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

在天津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周总理的贡献是我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他卓越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

1.2吉鸿昌虽然他也不是天津人,但是这里有他的回忆,有他曾经住过的地方。

就是位于天津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所三层小洋楼,又名红楼,是吉鸿昌行抗日活动的住所。

爱国将领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第二年全家迁入。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曾任宁夏政府主席的他和冯玉祥抗日同盟军,并亲任前敌总指挥,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

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吉鸿昌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1934年他在天津饭店被捕,后被秘密杀害。

吉鸿昌就义后,其夫人胡红霞为筹办丧事将这座故居以低价抵押给他人,全家租住在牛津别墅。

1.3在天津的所有烈士这些忠肝义胆的战士,他们的鲜血和汗水铸就我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为了解放受苦受累的劳苦大众,为了将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他们为了正义,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舍生取义,是我由衷的佩服与感谢。

他们的精神让我们增加民族感和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义举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流芳百世。

2、天津的历史文化景观构成天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有不少具有特色的景点,大大小小的景区计有数十个。

既有革命先辈故居,又有革命活动旧址,还有纪念馆(室)、烈士陵园、纪念主题公园等(见下表)。

其中,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蓟县盘山烈士陵园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经典景区,这三景区就规模、而言,可以说是天津历史文化旅游的龙头景区。

天津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各类景点涵盖了历史民俗、自然、科技、名人故居、纪念馆、军事、艺术、探险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大,假日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和消费热点,这为天津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天津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一些调查,总结如下:1.天津的历史文化旅游存在的特点1.1资源丰富。

先辈故居、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室)、烈士陵园、纪念主题公园,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景区构成了一幅立体的革命历史画卷。

1.2主线明确。

天津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特别是从五四运动、天津共产党的成立,历经三次国内大革命和抗日战争,一直到天津解放、新天津的腾飞,无数革命志士为之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斗争,遗留下了诸多革命活动的痕迹和可歌可泣的事迹,涌现出了一批批为人民、为党、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和革命先烈,天津的民主革命成为党领导的全国民主革命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革命活动主线非常明确。

1.3区位优势明显。

天津背靠首都,东临渤海,北连秦皇岛、北戴河、承德,南通保定、石家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通八达,极利于发展区域旅游。

1.4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庞大。

近年来,天津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休闲消费需求日增,出游人数剧增;天津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津游览,据统计,2006年天津共接待海外旅游者88.6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481万人次,天津旅游存在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天津旅游的开发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又存在特定的不足。

天津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

数十个景区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近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易集约规划、开发和设计旅游线路。

有的景区坐落于郊县、市区边远地带,从旅游线路和时间安排上不易与其他景区建立合理的旅游网络。

如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红桥区中环线外,天津烈士陵园位于北辰区外环线附近。

有的景区则处于闹市或居民楼之中,交通拥挤,不便于车辆出人和停放。

如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等。

还有就是除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烈士陵园、盘山烈士陵园等外,其他景区规模普遍较小,相当一部分只是几间房屋的规模。

一些现代的理念、技术和手段还比较缺乏。

有些景区的宣讲说教性太浓,展陈形式陈旧、缺乏科技含量和新颖手段,多是图片+文字+文物的呆板单调式展示。

有的景区虽然增加了多媒体、电影、场景复原、雕塑、绘画等形式,但整个系统理念上仍属填鸭式的灌输模式,缺少游客的参与、互动。

加之基本展览常年不变,总以一个面孔示人,因此就造成了很多“一次性游客”,即参观一次后就没兴趣再来了。

这诸多不足制约着天津历史文化旅游事业的较快发展,也制约着景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取得。

2.对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建议2.1要保持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

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

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有特色更加鲜明,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应同时保持着他独特的特色性,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感召力,打响品牌。

天津旅游要长足发展,历史文化景区必须提升自身魅力,突出特色,树立形象,培育、打响自己的品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强市场竞争力。

天津市的几大历史文化龙头景区都各有特色:平津战役纪念馆军事特色浓重,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伟人风范突出,盘山烈士陵园位于青山绿水之中,都大有文章可作。

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中天津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坚持以城市历史为吸引物,区别于其他城市。

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在内都要体现天津卫的风格和民俗风情,形成近代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集群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2.2建立起历史文化旅游与其他方面相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景点的选择和开发的轻重缓急,经济效益是第一位重要的核心问题,这与文物保护部门、宣传教育部门的首要考虑是不同的。

文物保护部门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古迹的文化价值。

旅游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任务、性质各异,双方在开发景点方面有共同的兴趣,又有不同的侧重。

如果我们能在古迹文物价值较高的景点开发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能兼顾两者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在旅游人文景观的开发中,在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等。

对经济效益的理解并不一定局限于“短、平、快”的项目上,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景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宣传,也能逐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认真权衡。

一般说来,在人文景点的开发中,我们应追求“三优先”的原则,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者优先,有近期经济效益者优先,文化品位高、价值高者优先。

我们应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

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

第二是介入系统。

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

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

第三是支持系统。

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

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统一化的战略。

2.3在基础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应创新,应知其重点项目的开发.人文景点的开发中,我们要以产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强调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使景观接近历史事实。

但是,旅游景点的开发并不是纯学术研究,我们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一些非重大问题,没有必要过分拘泥。

完全意义上的历史复原是不可能的,有一些合理的灵活处理并不会损害景观的价值。

武昌黄鹤楼的重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重建后的黄鹤楼保留了历史风貌,又在地点上、规模上和许多地方进行了改变和创新,和“整旧如旧”的岳阳楼一样,受到旅游者的喜爱,同样是成功的修复工程。

本市利顺德饭店对史学界的争论问题采用一说,以利于自己对人文资源的利用,也是现实的态度。

提高天津的旅游吸引力和景点的文化品位,靠大战役式的全面整修恢复当然更好,但从资金情况和经济效益角度来考虑则不大现实,我们只能进行重点项目的开发,兼顾一般。

比如,天津名人故居众多,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其一一修复为故居博物馆。

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在维也纳曾居住过的住所有79处之多,奥地利有关部门将其中10几处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仅将其中有代表性的4处开辟为博物馆。

天津开发名人故居也应采取这种“精选”的方法,对于一般的故居,只设立中英文的标志和简介即可。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设施、街道、建筑总会有变化,在一个较大范围内保存历史风貌是很困难的。

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区域也能反映出旧时风采。

要切实重视内涵发展,提升层次,丰富陈展内容,创新陈展形式,采用现代手段,增强科技含量,提高可视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注重游客与景区的互动,增强游客内在体验和感受。

比如位于辽宁锦州的辽沈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坐落于市区较远的一个小村庄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院,但景区将历史情景剧演出、小院来历、当地民俗风情结合展示得非常和谐、完美,吸引了大量游人,使旅游者能更好地体会到我们这的风土人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