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PPT(共37页)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 去拼命 !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 有什么 可做的 呢。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 诉你, 让你用 你的一 生去奋 斗出一 个绝地 反击的 故事, 所以有 什么理 由不努 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 说多余 的话, 自然祸 就少。 腹内的 食物能 减少, 自然病 就少。 思绪中 没有过 分欲, 自然忧 就少。 大悲是 无泪的 ,同样 大悟无 言。缘 来尽量 要惜, 缘尽就 放。人 生本来 就空, 对人家 笑笑, 对自己 笑笑, 笑着看 天下, 看日出 日落, 花谢 花开, 岂不自 在,哪 里来的 尘埃!
3)通过各种复原和历史再现,弥补时空断层。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陵国际广场鸟瞰图
秦始皇遗址公园规划布局图
兵马俑旅游产业要做大、做强、做新、做亮,就必 须改变现有旅游景点旅游不休闲、观光无文化、购物缺 情境、消费环境无花园体验等弊端。
A区(环境建设用地)占地393亩,主要用于馆前环 境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已于2004年3月份基本完成。 今天的兵马俑馆前绿化广场绿草、鲜花、松柏交相辉 映,仿佛一块天然巨大的印度魔毯铺展到博物馆前, 给走在上面的游客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第九章 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物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是写照,是人们寻古探幽, 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好课堂。
2、是我国辉煌历史的美学展示,是人们美的追求、美的观光、 美的享受的好场所。
3、是古代文明的集中凝聚,是人们探寻文明、品位文化、提 升自我的好去处。
4、是古代科技的高度浓缩,是人们了解历史伟绩、分享成果、 追求卓越的好目标。
第八章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国古代墓葬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等级—如坟丘高低大小、棺椁的重层数(皇帝外椁四 层、诸公三重、诸侯双重、大夫一冲、士不重)、墓穴形制大小、 陵墓前石刻的规格等体现死者身份、权势等级。 2、强烈的宗法观念—如宗族伦理观、宗族墓地情结,约束人的行为、 不屑子孙不得入祖坟、祖坟被毁是最大耻辱、叶落归根等。 3、“事死如事生”的表现形式—以死者生前生活情形安排墓葬,如 帝王恭候的多重墓室,先是生前宫殿厅堂风采;秦兵马俑象征秦 军浩大阵势,唐陵前石像、石瓮象征皇帝御前文武百官;仿木结 构、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及随葬品都如现实生活在现。 4、堪舆学说影响—如墓地选址及布局的相地之术,把阴宅风水好坏 与子孙福祸相联系,尤其帝王陵墓经反复踏勘、讲究聚气纳势、 以山带河。
三、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 护
1、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因素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了解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求;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求; (4)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需求; (5)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上的需要。 2、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典型性,代表性);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纵、横向文华展示方式结合); (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策划工作(复制、模拟、操作、专题等系列活动形式结 合);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创新意识、管理体制、产品设计革新)。 3、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的保护 (1)历史遗存的保护;(2)遗存环境的保护;(3)出土文物的保护;(4)历史遗迹的 修复与重建。
4、屋顶和屋缘 —屋顶与屋缘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式、硬山式、攒尖顶、卷棚 顶等;屋缘分为单缘、双重缘、三重缘等,重缘增加建筑形态立面美 感。 —用料与色彩:主要指灰陶瓦和琉璃瓦,其中釉质琉璃瓦分黄、绿、蓝 三色,以黄色为尊贵,皇宫主体建筑专用。 —屋脊装饰:屋脊上饰以动物雕塑,增加威严和神秘。如正脊上的螭龙、 垂脊上的垂兽、戗脊曰走兽。 5、彩画装饰 —和玺彩画:最高级别、龙凤为图案主体, 皇宫专用。 —旋子彩画:用于次级宫殿、庙宇,画面多为涡卷辫旋花,以贴金多少 而别。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世界地质 公园数量: 中国拥有 41项世界 地质公园, 居世界第 一
世界生物圈 保护区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生物圈保护 区,居世界 第二
世界遗产 总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遗产,居 世界第二
国际游客 数量:中 国接待国 际游客数 量居世界 第四
中国旅游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比较
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如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与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国的黄石公园等相比,各有特色。
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与埃及的 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
民俗风情:中国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 慕等,与非洲的部落文化、南美的狂欢节等相比,各具特色。
旅游设施:中国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如高铁、机场、酒店等,与欧美 国家的旅游设施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评价方法:采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如环 境影响预测、环 境影响评价等
评价结果:提出 相应的环境保护 措施和方案,确 保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Part Five 中国游资源的国际合
作与交流
中国旅游资源在国际上的地位
世界文化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56项世界 文化遗产, 居世界第 一
世界自然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自然遗产, 居世界第 二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理解,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
Part Four 中国旅游资源的管理与
保护
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工:旅游、环保、文 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资源 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导游基础_第二章_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刑、工)制度,成为中央政府机构的主要部门。
宋代:设立宰相掌行政、枢密使掌军务、三司使掌财政。 清代:最高决策机构为议政王大珩会议,后设立内阁,雍正设立军机处。
导游基础
(2)勋、爵、品级、补子
平谥:如怀、悼、哀
导游基础
庙 号
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 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就是庙号。如:
唐太宗(李世民)
导游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
讨论
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
周厉王
导游基础
隋炀帝
讨论:
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
汉高祖(刘邦)
唐太宗(李世民)
元太祖(成吉思汗)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地 理常 识
山东、山西
战国、秦、汉通称华山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春秋、晋国、北魏、五代晋国地居太行山西,所以称太行山以东 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金代开始,山东指现山东半岛一带,成为行政区域名。 汉代后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为山西,元代开始,山西成为行政区 域名。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2)皇族、皇戚称谓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有美人 贵人 才人 昭仪 婕妤 贵妃 贵嫔等称号。
导游基础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 “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
元末,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明朝,并灭掉
了元朝,统一了全国。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洋。1644年,
李自成推翻明朝。
导游基础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a. 古村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b. 古寨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c. 古镇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d. 古城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a.古村建筑民俗旅ຫໍສະໝຸດ 资源古村,特指丘陵、平原、盆地、绿洲等地势比较平旷的 族群聚落形式。由于地势比较平旷,交通、水源、温度、 湿度等条件都相对便利、适宜,这样的聚落形式往往具 有比较悠久的起源、发展、繁盛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相 当规模和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及传统风俗。 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如水陆交通要道的逐渐改变, 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村落逐渐淡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的主流,逐渐被人们遗忘而成为文化孤岛,无论在形式、 规模和生活方式上都较好地保持了传统的聚落样式,成 为人们追今惜古、怀旧凭吊、调节心境、研究考察的理 想去处而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五章“江南水乡之旅”,详细内容包括: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提高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江南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江南水乡民俗风情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江南水乡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地方你们去过吗?有什么特色?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
(2)讲解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
(3)分析江南水乡的旅游资源。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江南水乡的典型景点,分析其旅游价值和开发策略。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江南水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江南水乡旅游文化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水乡之旅2. 内容:(1)地理环境(2)民俗风情(3)旅游资源(4)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列举江南水乡的三个民俗风情,并简要介绍。
(3)分析江南水乡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
2. 答案:(1)江南水乡地理环境特点:水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2)示例:端午节赛龙舟、清明节扫墓、春节贴春联。
(3)江南水乡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旅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民俗风情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我国的旅游资源

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种子植物约2900多个属、 24600个种;兽类450种;鸟类1186种;两栖类动物 196种;爬行类动物315种;鱼2000多种。其中,有许 多是“稀世珍宝”,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
洞庭烟雨
洞庭落日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古遗址
如:云南――“元谋猿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50~100万年) 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距今约69万年) 山西――“丁村人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南――“仰韶遗址”(距今约5000~6000年)
英国 英国 法国 英国 英国
构景地表土壤
美国
中国
法国
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
比较-历史遗产(1)
景观类型 人类文化遗址
Ⅰ级 中国
Ⅱ级 法国
Ⅲ级 西班牙
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军事防御遗址
中国
意大利
法国
古城与古城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帝陵与名人陵墓
中国
法国
意大利
皇室与官署建筑
中国
法国
英国
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l 5、广东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
表。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l 6、湖南菜系: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其
以酸辣居多。
l 7、福建菜系: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以福州菜
为代表。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3、河川风景型
如:长江三峡 桂林漓江
4、海滨风景型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游资古战场遗址 源险要的据守地形,留下一些战争遗迹。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资古城与古城遗址 源夏、商、周时开始筑城,战国后出现较大的城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管理教研室
古城建筑
中国古城一般筑有城墙,城墙外有护城 河,城内有皇城、宫城、内城。 城墙用来阻止敌人侵犯。
游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资
源第
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概四节
二、青铜器遗存
论历
史 文 物
三、陶瓷器遗存
四、雕塑遗存 五、古代绘画遗存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游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资 源原始社会的石器 概新石器时代玉器和陶器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 资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源从人类形成到有文字记载历史以前的人类活动遗
概址,包括人类化石、原始聚落遗址、生产工具和
论生活用品等。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游 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源 概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特点
历史性和时代性 广泛性和集中性 民族性和地域性 多样性和动态性 人为性和不可再生性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资
源第二
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概节
论人类
二、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历
史 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 简称宁,江苏省
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 长江下游。有“江南佳丽 地,金陵帝王州”之称, 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 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 500年的建都史,有“六 朝古都”、“十朝都会” 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 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 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 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河南府,位于河南西部、黄 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 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有着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 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 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 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之一。
洛阳拥有三项世界文化 遗产,有夏都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 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 城遗址。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 原创地,有“东京梦华” 之美誉。
清明上河园,坐落在 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国 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演基地。它是以画家张择 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 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 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 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 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 化主题公园。集中再现原 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 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古 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 玄武区钟山风景区内,是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 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 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 高,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的风格。融汇中国古代与 西方建筑之精华。
中山陵在型体组合、 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 部处理上取得极好的效果, 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 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 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龙门石窟,位于洛 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 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 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 长,跨越朝代多,以大 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 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宗教、文化等多 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 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
开封 古称东京、汴
京。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 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 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之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 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 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 一。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 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 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 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 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 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 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 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 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 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 征之一。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 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 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 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 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 2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主讲人:孟 兵 组 员:邱振闯、车佳霖
——
“ 五 岳 独 尊 ”
泰 山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五千年文明的 积淀,成就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景点数不胜数。
“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园林
古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 经济和文化中心。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地区 的,历史文化。
郑州 简称“郑”,地
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中 下游。郑州在三千多年前, 成为中国商代中期都城。 全市各类文物古迹达一万 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包 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 建筑群、黄帝故里、郑州 商城遗址等历史名胜。
北京 简称京,全国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 新中心。北京位于华北 平原北部,背靠燕山。
历史悠久,文化灿 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世界上拥有世 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 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 育了故宫、天坛、八达 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 名胜古迹。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 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 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 廷建筑精华,无与伦比的建 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 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 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以太和、 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 璃瓦顶、青白石底座。
安阳 简称殷、邺,位
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最 早发现地,周易的发源地, 是早期中国华夏文明的中 心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 曹魏、后赵、冉魏、前燕、 东魏、北齐等七朝在此建 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 都”之称。
安阳拥有两项世界文 化遗产,分别是殷墟和中 国大运河。
殷墟,位于河南安 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 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 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 城遗址构成,是中国商 朝晚期都城遗址,甲骨 卜辞中又称为“商邑”、 “大邑商”,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 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 证实的都城遗址。系统 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 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 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 的科学地位。
大雁塔,位于唐长 安城大慈恩寺内,又名 “慈恩寺塔”。唐永徽 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 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 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固 定加盖至七层塔身,高 64米。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 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 阁式砖塔,是凝聚了汉 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 标志性建筑。
洛阳 古称京洛、洛州、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 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 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 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杭州 简称杭,位于我
国东南沿海,是浙江省的 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 中心,中国重要的电子商 务中心之一。
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 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 及周边大量的自然及人文 景观遗迹。杭州是吴越文 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 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 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 化、丝绸文化、茶文化。
西安 古称“长安”,陕王都,拥有着7000多 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 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 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之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 起点。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 的地,六处遗产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及 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 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