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位置控制线路

合集下载

教学:位置控制线路教案

教学:位置控制线路教案

位置控制线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位置控制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控制线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介绍位置控制线路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位置控制线路的组成部分讲解位置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阐述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位置控制线路的应用案例介绍几个典型的位置控制线路应用案例,如电梯控制系统、自动生产线等。

5. 位置控制线路的调试与维护讲解位置控制线路的调试方法及维护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位置控制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调试和维护位置控制线路。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位置控制线路相关教材或课件。

2. 实验室设备:位置控制线路实验装置。

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位置控制线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环节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位置控制线路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位置控制线路的组成部分和各自的功能。

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案例。

难点:位置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位置控制线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方法。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讲解位置控制线路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第三课时:阐述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

4. 第四课时:实验室实践,学生动手调试位置控制线路。

初中电学控制电路教案

初中电学控制电路教案

教案:初中电学控制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控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开关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3. 能够分析简单控制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4. 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1. 控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开关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3. 简单控制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 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1. 控制电路的演示器材。

2.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控制电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控制电路例子。

2. 展示控制电路的演示器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控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如电源、开关、负载等。

2. 讲解开关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和连接方式,如串联开关、并联开关等。

3. 通过示例电路图,讲解简单控制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学生实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实验器材。

2. 指导学生根据示例电路图,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控制电路。

3.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控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以及开关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更复杂的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控制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开关的作用,并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控制电路,从而加深对控制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操作,避免实验中发生意外。

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教案2015 ~2016学年度上学期课程名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授课教师:xxx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课程教案如图1所示行车运行示意图,如何用电动机拖动行车向前和向后运行?利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来拖动行车的向前和向后运动,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提出问题:如果操作者失误,在行车运行到两端的极限位置时未能及时按下停止按钮,会出现什么结果?如何避免出现这一现象?【讲授新课】位置开关:定义: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以控制运动部件位置或行程的控制电器。

位置控制就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铁与行程位置开关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或行程的一种方法称为位置控制,又称为行程控制或限位控制图位置开关在行车的两端终点处各安装一个行程开关SQ1和SQ2,行车前后各装有挡铁1和挡铁2指出利用行程开关,可以使行车在到达两端极限位置时自动停下来。

想一想:请同学们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基础之上动手绘制可以对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实现位置控制的电路图。

提示:行程开关SQ1和SQ2的常闭触头应分别接入到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哪部分?图位置控制线路线路的工作原理:先合上电源开关QS.1.行车向前运动:此时,如果按下SB1,由于SQ1常闭触头已分断,接触器KM1线圈也不会得电,保证了行车不会超过SQ1所在的位置。

2.行车向后运动:停车时只需按下SB3即可。

小组互评:让学生观看和点评他人作品。

教师点评: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专门强调。

对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1、若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工件的连续加工,需要行车在一定行程内能自动往复运动,那么如何满足要求?2、当行车上的挡铁撞击行程开关使其停止向前运行后,这时再按下启动按钮SB1,行车会不会继续前行?为什么?))图自动往返行程控制线路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停止时,按下SB3 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KM1(或KM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一、实训目的1. 理解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相关元器件进行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搭建与调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训原理1. 位置控制:通过位置传感器(如限位开关、编码器等)检测设备或物料的位置,根据预设的位置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如电机、气缸等)的动作,以实现对位置的精确控制。

2. 自动往返控制:利用控制电路和定时器等元器件,实现执行元件在两个指定位置之间的自动往复运动。

三、实训内容1. 学习并理解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的基本原理。

2. 学习使用限位开关、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

3. 学习使用电机、气缸等执行元件。

4. 学习使用定时器、控制电路等元器件进行自动往返控制。

5. 完成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搭建与调试。

四、实训步骤1. 学习并理解实训原理,明确实训目标。

2. 学习并掌握相关元器件的功能和接线方法。

3. 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搭建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4. 进行线路调试,观察并分析现象,调整参数,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五、实训要求1. 了解并掌握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的基本原理。

2. 能够正确使用限位开关、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

3. 能够正确使用电机、气缸等执行元件。

4. 能够正确使用定时器、控制电路等元器件进行自动往返控制。

5. 能够独立完成线路的搭建与调试,解决问题。

六、实训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训环境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确保断开电源,防止触电。

3. 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受伤。

4. 实训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保实训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如遇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不得擅自解决。

七、实训评价1. 评价学生对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相关元器件的功能和接线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线路搭建与调试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ppt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ppt

3
4
FU2
熔断器
RL1-15/2
500V、15A、配熔体2A
2
5
KM
接触器
CJ10-20
20A、线圈电压380V
3
6
FR
热继电器 JR16-20/3
三极、20A、整定电流15.4A
1
7 SQ1-SQ4 行程开关
JLXK1
4
8
SB1-SB3
按钮
LA10-3H
保护式、380V、5A、按钮数3位
1
9
XT
接线端子排 JX2-1015
教学重、难点
feature
位置控制与 自动往返控 制线路的工 作原理分析
难点
重点
自动往返控 制线路的工 作原理、安 装与调试方 法
任务引入
什么是位置开关?它的用途是什么? LX19系列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的结构: 由操作机构、触头 系统和外壳组成。
行程开关的图形符号:
SQ
SQ
SQ
单轮旋转式
双轮旋转式
任务实施
1、按电路图或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接线 及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 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同时注意接点 接触应良好。
五 2、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对控制电路的
检查 (断开主电路), 可将表棒分别搭在 U11、VII
自 线端上,读数应为“∞”。接下SB1或SB2,读数应
谢 谢!
装 ⒉线槽、元件安装不牢固,每只扣2分。

⒊损坏元件每只扣5分。
布 ⒈电机运行正常,不按原理图接线,每处扣5分。
50
线 ⒉布线不符合要求,导线不横平竖直,每根扣3分。

教学:位置控制线路教案

教学:位置控制线路教案

位置控制线路教案教学对象:中职电气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3. 能够分析并解决位置控制线路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位置控制线路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位置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1.2 教学内容:1.2.1 位置控制线路的定义: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1.2.2 位置控制线路的原理: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物体的位置,并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

1.2.3 位置控制线路的组成:位置传感器、控制电路、执行机构等。

第二章:位置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2.1 学习目标:掌握位置传感器的选用方法及其安装要求。

2.2 教学内容:2.2.1 位置传感器的种类: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光电式等。

2.2.2 位置传感器的选用原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响应时间、输出信号等。

2.2.3 位置传感器的安装要求:确保传感器与被测物体间的距离、角度等符合要求,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第三章: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3.1 学习目标: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其调试技巧。

3.2 教学内容:3.2.1 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电路,包括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执行机构的控制等。

3.2.2 控制电路的调试技巧:通过观察传感器信号、执行机构状态等,调整电路参数,使系统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第四章:执行机构的控制与应用4.1 学习目标:了解执行机构的控制原理及其应用。

4.2 教学内容:4.2.1 执行机构的控制原理: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包括电动机、气缸等。

4.2.2 执行机构的应用: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执行机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自动化装配线、等。

第五章:位置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与维护5.1 学习目标:掌握位置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及其维护方法。

5.2 教学内容:5.2.1 位置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了解位置控制线路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如自动门、自动电梯等。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1..

课题三、低压开关一、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或者自动空气断路器。

用于分配电能、不频繁启动异步电动机以及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的保护。

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失压、或者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故障的一种保护电器。

1.功能正常时:控制作用故障时:保护作用(过载、短路、失压保护)2.分类结构:塑壳式、万能式、限流式、直流快速式、灭磁式、漏电保护式。

漏电保护式3.结构及原理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绝缘外壳。

4.符号及型号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1)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热脱扣器:I Z=I N2)3)电磁脱扣器:I Z≥KI ST(K=1.5~1.7)或I Z=10I N4)欠压脱扣器:U Z=U N5)分段能力:I dZ≥I dmax6.安装及使用垂直安装,电源接上端,负载接下端。

二、负荷开关1.开启式负荷开关1)功能:开合控制线路,隔离电压,短路保护。

2)结构及符号3)型号4)安装使用垂直安装,合闸状态时手柄朝上;电源线接静触头,负载线接动触头。

2.封闭式负荷开关1)型号2)安装使用垂直安装在无强烈振动的场合,不低于1.3~1.5m,可靠接地,手柄侧面操作。

四、组合开关1.作用及特点:1)作用:开合线路,控制5KW以下电动机正反运转。

2)特点:体积小,触头对数多,接线方式灵活,操作方便。

2.结构及型号3.符号7.8.9.主令电器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以开关接点的通断形式来发布控制命令,使控制电路执行对应的控制任务。

1.按钮按钮是一种最常用的的主令电器,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1)按钮的结构、种类及常用型号按钮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桥式触点和外壳等组成(2)按钮的颜色红色按钮用于“停止”、“断电”或“事故”。

绿色按钮优先用于“起动”或“通电”,但也允许选用黑、白或灰色按钮。

(3)按钮的选择原则1)根据使用场合,选择控制按钮的种类,如开启式、防水式、防腐式等。

2)根据用途,选用合适的型式,如钥匙式、紧急式、带灯式等。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

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案一、实训教材: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实训教材。

二、实训内容:1.理论知识讲解:a.位置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自动往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应用领域。

2.实训设备准备:a.位置控制系统实验组件;b.自动往返控制系统实验组件;c.控制器和传感器。

3.实训步骤:a.熟悉实验设备组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b.连接实验设备和控制器;c.完成位置控制实验,包括控制电机的运动并将其停止到预定位置;d.完成自动往返控制实验,包括控制电机自动进行往返运动;e.分析实验结果并记录。

4.实训总结:a.回顾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b.总结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c.探讨实验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d.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训考核方式:1.实验操作能力考核:根据实训步骤和操作要求进行考核,包括对实验设备的正确连接和操作、对控制器和传感器的使用。

2.实验效果评估: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提供的写实评估,包括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实训报告撰写:根据实训内容和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

四、实训要求:1.理论知识掌握:了解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应用领域。

2.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熟悉实验设备的组件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连接和操作实验设备、控制器和传感器。

3.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实训报告撰写能力:能够按照实训要求撰写实训报告,表述清晰、准确。

五、实训教材参考:1.《电气自动化与PLC技术实践指导》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学习者将了解到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其具体应用方法。

同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者将在实训中不断进步。

实训结束后,学习者将撰写实训报告,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进一步深入理解该知识点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位置控制线路
学科工厂电气维修授课时期第九/十周课题 2.3.1位置控制线路授课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位置控制线路构成和工作原理;
2.理解限位保护的功能;
【能力目标】
1、看懂电路图以及简单分析电路图。

2、能够正确接线。

【德育目标】
1、形成求知,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

2、增强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位置控制线路构成和工作原理性及符号
教学难点位置控制线路的构成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组织教学课程回顾
新课学习一、组织教学
1、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复习提问
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三、导入新课
车间的行车,每当走到轨道尽头时,都象长了眼睛一样能自动停下来,而不会朝着墙撞上去,这是为什么?
难度提升理解原理课堂总结
四、新课讲授:说明行车要向前和向后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

提问:如何用电机拖动行车向前向后运行呢?
结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就是行车向前、向后
的控制原理
五、巩固求新知:位置控制线路。

1、行程开关:又叫位置开关或限位开关,它的作用是将机械位移转变为电信号,使电动机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即按照一定行程自动停车、反转、变速或循环,从而控制机械运动或实现安全保护。

2、行程开关的分类及符号
3、行程开关的动作原理
4、位置控制: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铁与行程开关SQ
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或行程的自动控制。

启发:如何在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行程开关对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实现位置控制呢?(引入位置控制线路)
告诉学生:利用位置开关可以使行车在到达两端极限位置时自动停下来,行车示意图上加上SQ1和SQ2,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利用行程开关的触点,正反转线路上加SQ 的常闭触头。

给出控制线路图:
六、位置控制线路
总结行程(限位)控制线路接线原则:是将位置开关的常闭触头串入相应的接触器线圈回路中。

注意:SQ1、SQ2是被用来作终端保护,以防止行车超过两端的极限位置而造成事故。

七、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八、课堂小结:
1、行程开关的分类、动作特性及图形文字符号;
2、位置控制线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九、课后作业:
画出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并写出其工作原理;
知识拓展:工作台前进,撞击行程开关停止运行后,使其自动后退,完成在一定行程内自动往返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