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及改进

合集下载

医用雾化器研究现状与进展

医用雾化器研究现状与进展

0引言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来,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疾病呈爆发式增长,肺气肿、慢阻肺和肺结核等基础性疾病复发率高,人们迫切需要高效的肺部给药方式。

与传统的口服和静脉注射药物相比,雾化吸入药物的方式更方便、起效快、副作用小,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直接将药物递送到病变区。

近年来,对非传统侵入性的药物输送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雾化形成气溶胶的粒径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气溶胶粒径在0.5~5µm 的范围时,药物可沉积在支气管末端;当粒径大于5µm 时,颗粒大多沉积在上呼吸道中;如果粒径太小,也难以达到好的疗效,小于0.5µm 的颗粒容易直接被呼出,不能及时沉积在呼吸道。

雾化方式的不同,对雾化粒径的影响也不同,要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将雾化粒径可控化,引入智慧雾化云平台提供控制媒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雾化方法与雾化机理有多种,可以根据雾化特性判断是否适用于医用雾化吸入。

电子流体动力雾化技术需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调整各种控制参数,该雾化技术由于需要在高压电场下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在医用雾化领域的应用尚未成熟[1]。

电子芯雾化技术目前在电子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电子芯对雾化液体的瞬间加热会破坏蛋白质等分子活性,因此未能应用于医学领域[2]。

本文依据医用雾化器雾化原理、结构等的不同将雾化器分为压缩式雾化、超声雾化、网孔式雾化3种类型,通过梳理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相关文献,总结医用雾化器的发展过程及其近期研究成果。

1压缩式医用雾化器压缩式雾化的机理为文丘里效应,压缩式医用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流体通过受限流动的缩孔时,借助高速流体附近产生的低压吸附现象,在经过缩孔的瞬间流体压力急剧减小,当气流通过文氏管时,将周围吸附着的药液冲击到隔片上,药液变为细小雾滴向四周喷出,达到雾化效果。

药液吸水管隔片雾喷嘴压缩空气图1压缩式医用雾化器工作原理【作者简介】高常青,男,山东潍坊人,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声振耦合微结构医用雾化智能装置;车清论,男,陕西咸阳人,博士,任职于青岛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智能化润滑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任明法,男,山东潍坊人,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

雾化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雾化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雾化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雾化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和慢性疾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雾化治疗的发展现状,包括其技术成果、应用领域和挑战。

基于当前的趋势和技术发展,还将展望雾化治疗的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发展现状1. 技术成果雾化治疗技术是将药物转化为气雾状,并通过呼吸吸入到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雾化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早期的雾化器使用超声波或压缩空气产生雾化药物,随后出现了更先进的电动喷雾器和振动网片雾化器。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药物的转化效率和吸入效果,还减少了副作用和过程中的不适感。

2. 应用领域雾化治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雾化治疗还可以用于皮肤病、口腔疾病和儿科慢性疾病的治疗。

通过调整药物的浓度和类型,雾化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挑战尽管雾化治疗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雾化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以提高药物的传输效率和吸入效果。

其次,药物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性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雾化治疗感到不适应或存在吸入困难,这需要更好的患者教育和治疗指导。

二、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雾化治疗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创新和改进。

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将药物粒子大小控制在纳米级别,可以提高药物的吸入效果和生物利用度。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的雾化器有望实现个性化的雾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精确的药物输送。

2. 多学科合作未来,雾化治疗将倾向于多学科的合作。

医生、药剂师、工程师和患者将合作开展雾化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药剂师将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药物制剂和剂量,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浓度,工程师将设计更加高效和便携的雾化器,患者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反馈和需求。

超声雾化改进实验报告

超声雾化改进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通过超声振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疗效快、用药少、全身反应小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超声雾化器在雾化效果、雾滴大小和药物利用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改进超声雾化器,提高雾化效果和药物利用率。

二、实验目的1. 改进超声雾化器,提高雾化效果。

2. 优化雾滴大小,使药物更易于吸入。

3. 提高药物利用率,增强治疗效果。

三、实验材料1. 超声雾化器:原装超声雾化器和改进型超声雾化器。

2. 药液:常用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

3. 量筒、秒表、电子天平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方法1. 雾化效果比较(1)将相同剂量的药液分别加入原装和改进型超声雾化器中。

(2)开启超声雾化器,记录雾化时间。

(3)收集雾化后的药液,称量药液重量,计算雾化效率。

2. 雾滴大小比较(1)使用显微镜观察雾化后的药液颗粒大小。

(2)记录不同雾化器雾化后的药液颗粒大小分布。

3. 药物利用率比较(1)将相同剂量的药液分别加入原装和改进型超声雾化器中。

(2)开启超声雾化器,使患者吸入雾化后的药液。

(3)收集患者吸入的药液,称量药液重量,计算药物利用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雾化效果比较原装超声雾化器雾化时间为5分钟,改进型超声雾化器雾化时间为3分钟。

改进型超声雾化器雾化效率提高40%。

2. 雾滴大小比较原装超声雾化器雾化后的药液颗粒大小分布范围为0.5-5微米,改进型超声雾化器雾化后的药液颗粒大小分布范围为0.2-2微米。

改进型超声雾化器雾滴更细小,有利于药物吸入。

3. 药物利用率比较原装超声雾化器药物利用率为60%,改进型超声雾化器药物利用率为80%。

改进型超声雾化器药物利用率提高33%。

六、结论通过改进超声雾化器,提高了雾化效果、雾滴大小和药物利用率。

改进型超声雾化器具有以下优点:1. 雾化速度快,节省时间。

2. 雾滴细小,有利于药物吸入。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医用雾化器是一种将药物溶液转化为雾状颗粒,通过呼吸吸入到患者体内的医疗设备。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用雾化器在药物治疗和健康护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医用雾化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技术进步是推动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雾化器的制造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的医用雾化器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药物的喷雾量和颗粒大小,提高药物吸收效率。

同时,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医用雾化器的尺寸越来越小,便于携带和使用。

另外,一些智能医用雾化器还集成了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与医生进行远程沟通,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COPD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用雾化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另外,随着人们对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需要定期进行药物治疗或预防。

医用雾化器能够更好地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此外,医用雾化器还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和家庭护理等场所,为医疗护理提供更方便、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政策环境也对医用雾化器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对医用雾化器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一些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支持和鼓励医用雾化器行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医用雾化器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综上所述,医用雾化器行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将共同推动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行业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医用雾化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喷雾器实验的思考及改进

喷雾器实验的思考及改进

喷雾器实验的思考及改进喷雾器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液体在空气中的分散和扩散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喷雾器实验的思考和改进进行探讨。

1. 实验思考在进行喷雾器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例如研究不同喷雾器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

(2) 实验装置:选择合适的喷雾器装置,包括喷雾器类型、喷嘴直径、压力等。

(3) 实验材料:确定喷雾液体的性质和配方,例如水溶液的浓度、表面张力等。

(4) 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实验参数: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喷雾器喷射速度、喷雾角度等。

(6)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包括喷雾液体的粒径分布、扩散范围等。

2. 实验改进虽然喷雾器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实验改进方向:(1) 喷雾器设计的改进:研发更先进的喷雾器装置,例如采用新型材料制作喷嘴,提高喷射效果和稳定性。

(2) 实验参数的优化:通过优化实验参数,例如调整喷雾器的喷射速度和角度,以达到更好的喷雾效果。

(3) 喷雾液体的改进:改进喷雾液体的配方,例如添加表面活性剂以改善液滴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4) 数据分析的改进:改进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例如采用粒径分布分析、图像处理等技术,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条件的控制:优化实验环境的控制,例如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多参数研究:研究多个参数对喷雾效果的综合影响,以获得更全面的实验结果。

3. 实验思考与改进的意义对喷雾器实验的思考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液体在空气中的分散和扩散特性。

同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装置,可以拓宽喷雾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例如农药喷雾、空气净化等领域。

此外,实验思考和改进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创新。

医用超声雾化器改进措施探讨

医用超声雾化器改进措施探讨

医用超声雾化 器在 医院临床应用中比较普遍 ,
治疗呼吸 系统疾病( 感 冒、 如 气管炎、 肺炎 、 哮喘
超声波范围;由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通过 雾化缸 中 的耦合作 用,穿过 雾化杯底部的可以穿过声源的透
擎)五官科疾病( 、 如慢性鼻炎、 急性咽喉炎等) 疗效显 著 近几年 , 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 产品性能、
_床最常用的医疗仪器之一。本文叙述 了医用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 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 } i } I
措施。
关键词 : 医用超声雾化器 ; 工作原理; 改进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H17 T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49 0 904 —3 17—72( 1)—190 2 1
流 的措 施 。
沾功 销
目前临床 用的 医用超声波雾化 器对风道及吸入
管 道采 用 了分 列 的形 式 , 防 雾化 气体反 流 起 到 了 对

定的作 用, 但仍会 有部分潮气进入机芯 。我们 以
J W一 型 医用超声波雾化器为例 , C 2 制作一种一 次性
防反 流吸嘴 , 图一 所 示 。其使 用方 法是 将 一 次性 如 吸 嘴 直接 同 雾化 器喷 雾管 道连接 , 当患者 吸 入 雾化 汽体 时 , 嘴腔 内压 力 降低 , 吸 管道 内吸 气 阀 门打 开 ,
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已经有 了很大提 高。为加强 医用
超 声 雾化 器的治 疗效果 , 满足 临床 需要 , 同时为 延 长
使 用寿命 , 在不改变原机结构、 性能等诸 多方面的
恼 巩 F 有如下的改进措施共 同 ’ , 探讨。
1 医用超声 雾化器 的 工作 原理 及 防反 流的 改进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人们对呼吸道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医用雾化器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医用雾化器行业未来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将不断提高。
医用雾化器行业未来将更加注重产品的便携性和易用性,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同时,行业还将 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医用雾化器行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产 品升级,不断推出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的产品。
我国医用雾化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医用雾化器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约 1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
增长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医用雾化器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是人口老 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将推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随着医疗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产品创新,医用雾化器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我国医用雾化器行业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技术水平
我国医用雾化器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3
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趋势 分析
目录
• 行业概述 • 医用雾化器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 医用雾化器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医用雾化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我国医用雾化器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建议
01
行业概述
行业定义与分类
行业定义
医用雾化器是一种将药物通过雾化装置细化为微小颗粒,直 接作用于呼吸道靶器官,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肺部疾 病和皮肤疾病等的医疗器械。
3
实施质量兴业战略,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 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雾化器工作原理及维修

雾化器工作原理及维修

雾化器工作原理及维修雾化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它能将液体药物转化为细小的颗粒或雾团,以便被人体吸入到呼吸道。

雾化器能够通过雾化技术改变液体药物的形态,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气体接触,增加药物在呼吸道中的吸收效果,适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液体药物储存:雾化器内部通常设有药物储存仓,将液体药物注入其中。

2.雾化装置:雾化器通常采用超声波、压缩空气或振动网片等方式将液体药物雾化为颗粒或雾团。

具体的雾化装置构造和使用方法可能因不同类型的雾化器而异。

3.呼吸接口:将雾化器的出口与患者的呼吸道连接,通常通过面罩、口罩或氧气导管等方式。

患者通过口鼻吸入雾化器产生的药物雾化物。

4.呼吸道吸收:药物雾化物进入患者呼吸道后,会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水分结合并被吸收。

药物分子经由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靶区,达到治疗目的。

维修雾化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洗雾化器的各个部件,并用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2.维护雾化装置:根据雾化器类型进行维护。

超声波雾化器需要定期更换超声波振动器,压缩空气雾化器需要检查空气压力和压力传感器,振动网片雾化器需要清洗和更换网片。

3.检查液位和电源:定期检查雾化器液位,及时补充液体药物。

同时,检查电源、电线和开关等,确保雾化器正常工作。

4.检查雾化效果:使用雾化器时,需要检查雾化效果,包括颗粒大小、雾化量和雾化速度等。

如发现雾化器效果不佳,需要查找问题所在并及时修复。

5.更换零件:根据雾化器说明书或厂家建议,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以确保雾化器的正常运行。

总之,雾化器通过雾化技术将液体药物转化为雾化物,使其更好地吸收到呼吸道中,从而实现治疗的效果。

维修雾化器时,需要注意清洁和消毒、维护雾化装置、检查液位和电源、检查雾化效果以及更换零件等方面的工作。

这样才能保持雾化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霞氅㈣乏一Ⅲ啊
剖析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及改进
欧姆龙U22手持式医用雾化器是由用超声
波换能器制作的,优点是结构小,功耗小,雾化
量大(0.2到O.5miI/min),雾化颗粒小(病人容
易吸收),稳定性能高。

长时间使用药液不会发热。

一、结构分析
超声波换能器制作的手持式医用雾化器的组
成部分:雾化部分(由超声波换能器与相关结构
部分组成),电路驱动部分,供电部分。

1.雾化部分
是由超声波换能器与一层出雾网片部分组
合,将药液进行雾化。

由于医用雾化器对雾体颗粒以及雾化量有一
定的要求.超声波换能器在将药液转换成雾体时。

并不能保持雾化颗粒在一定的范围内,则需要在换能器的出雾部分外加一层网片用于出雾。

该网片由3到5微米的孔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出雾原理:
超声波换能器是由振幅杆与超声波雾化片组成,雾化片在工作时产生振荡通过振幅杆传递到换能器出雾部分,在出换能器的顶部外加一层网片。

振幅杆在振动的同时将药液按照一定的量渗透到网片与振幅杆之间。

通过网片的网孔将药液挤到网孔中进行雾化,这样可以保持雾化量和雾化颗粒的稳定。

2.电路振荡驱动
如图1示.L3、L4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其输出信号频率为180kHz。

振荡幅度为50V。

342010VOL.12
图1
L4信号耦合到L3形成正反馈,Q2导通时间短而关断时间长,是在丙类工作状态。

Q2基极波形如图2示,C1、R1作为振荡回路的一部分,且直接影响Q2的振荡间歇周期,L3与C1、R1节点的波形如图3示。

Q2集电极输出交流信号通过C2输出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Y1上。

在Y1上形成谐振。

图2
(下转39页)
万方数据
嘲川厂—————————一僦鍪
图7采用CT3582的万能充电器电路
(上接34页)
图3
3.供电部分
根据换能器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欧姆龙U22
使用的3V电池供电。

雾化部分电路的电压是通
过3V升压到9V后供电工作。

3V为外接稳压电
源与机内电池两用。


=、改进设计L一……………一………一…√i
笔者做出了功耗更低的电路如图4所示。

将图1中的D2用10pF电容C3替代。

通过改变C1的电容容量可以调节节点的升压值,我使用的1:48的调频中周.电压可以升高到100V,在制作的过程中需注意选用合适的中频变压器(中周)。

升压过高会使的中周发热,影响频率的稳定性。

图4
在电路测试过程中发现:
(1)调节R2大小可以调节Q2信号放大的倍数。

(2)调节C1可以调节Q2基极点输入的振荡信号幅度。

(3)电容C3可调节振荡频率和起振荡稳定作用。


电孑翻作
39万方数据
剖析手持式医用雾化器及改进
作者:陈卫浦
作者单位:
刊名:
电子制作
英文刊名:ELECTRONICS DIY
年,卷(期):2010(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zz20101201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