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分区专题08南美洲及巴西学案.doc
巴西学案 -完整版教学设计

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巴西学习目标:1、巴西的位置与范围。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1.面积2.位置①经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两大地形区2.气候探究活动:①亚马孙平原作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是什么?②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的成因是什么?3.河流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探究:亚马孙河为什么水量丰富,流量巨大?4.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例题1读下图,回答问题。
(1)A地形区名称是,该处气候类型是。
(2)B是山脉,B山脉对A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3)D是(洋流),它对A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4)E地形区名称是,气候类型是。
例题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B.乙到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D.甲、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
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二氧化碳减少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增加知识点二:社会经济特征1.能源:2.农业: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需进口的有:3.工业:发展迅速,部门齐全主要的工业部门:分布:4.人口分布:5.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探究活动:①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②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例题3: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作业:训练案P212-P215。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

拉丁美洲与巴西一、考纲解读高考要求: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
2、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河的位置。
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4、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5、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6、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二、预习局部【填图练习】在拉丁美洲图上填注:1、主要经纬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 、40°W 、60°W 、80°W2、读拉丁美洲地图,答复:(1)写出海域名称:A______洋、B______洋C_______海;D________运河,它是联系_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的捷径;E________海峡、F________海峡。
〔2〕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山区:M___________山脉,由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_板块挤压而成。
中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P 高原G_ _ __ ___高原、H____ _平原、K______ _ ___高原、O_____ ___平原、L___ ______高原〔3〕N_____________河,是世界_____________最广、_____________最多的河流。
Q 河〔4〕填出秘鲁渔场,其成因是 。
3、读南美洲气候图,答复:A_______ ___气候、B___ _______气候;C_____ ______气候,狭长分布的原因 ,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D_________气候,成因 ;E_________气候,成因 ;F____ _气候;G_________气候,成因 。
PQ二、合作讨论1、拉丁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2、拉丁美洲分布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并试着分析其形成原因?3、比拟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原因?4、简述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运中的重要作用?5、读南美洲政区图答复:〔1〕国家名称:A__________;E_________;B_______ ___,B国的首都_______ ___;C_______ ___,C国首都是______ ___;D___________,D国首都是___________;〔2〕填出城市名称与其职能:F_______ _,以__ ___职能为主的城市;I_____ __ __,巴西最大的____ _____,J______ ___,巴西最大的____ _____。
区域地理导学案样张

区域地理导学案样张第三单元世界地理分区第8课拉丁美洲和巴西【学习目标】1.熟悉拉丁美洲和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人口分布,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区域地理。
2.运用地图及资料理解拉丁美洲及巴西的经济特征,学会运用综合法分析世界分区地理。
3.放眼世界,关注异域风情。
【自主学习】一、拉丁美洲1.在图中标出南回归线、赤道、60°s、40°w、80°w等几条经纬线。
2.在图中填入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和火地岛。
3.在图中填出主要的河流、地形区。
4.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5.请比较拉丁美洲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特征的异同项目种族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分布粮食作物的类型及粮食的自给程度经济特征及多数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现代工业发展情况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二、巴西1.阅读地图并描述巴西的地形特征。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发达国家;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咖啡王国、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
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还进口石油、用木材木炭作能源,用甘蔗生产酒精代替石油。
巴西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
2.结合材料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巴西能源、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我的问题]1[课堂探索]探究一巴西热带雨林的形成及其影响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
巴西全国人口为186957906(2022年6月2日),居世界第五位。
东南沿海地区拥有巴西最大的人口和城市。
根据IGBE 2022的数据,该地区的人口约为7800万,相当于巴西总人口的42%。
大西洋海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相对稀少(简称狭窄的土地和密集的人口)。
1.请结合巴西的地理位置思考,为什么在巴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保护该地区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又有何重大意义?2.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位于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而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
巴西学案教学文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②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④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②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③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巴西人种构成特征;②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③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④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难点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自主学习:情景1:读图9-17巴西在世界的位置、9—18巴西的地形图:1、地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有十个陆上邻国;绝大部分位于--------与-------------(纬线)之间,---------带面积广大;2、主要地形区-----------平原-----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属于-----------气候;-----------高原--------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是大的高原,属于-----------气候.亚马孙河---------是世界最大的河流;(最大原因?)3、热带气候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第二节巴西导 学案.doc

第二节巴西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巴西的位置、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典型地形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单元2.了解亚马孙平原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丰富的热带资源,认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了解巴西高原的特点和巴西高原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认识巴西工业的主要农业区的分布。
4.了解巴西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了解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的主要城市职能。
课前预知一-温故知新,引导学习方向1.巴西是世界足球王国,试着说说你知道的球星的名称。
2.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宛如一架翱翔天宇的大型飞机,这个造型寓意巴西是一个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
看看图A,像不像?合作探究小试牛刀,拨开眼前迷雾.走进巴西…了解巴西的概况学生通过阅读89、90页图“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巴西的地形图”,(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线之间,_____________ 带血积广大。
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________ 洋,陆上邻国众多。
(2)地形:最大的____________ 平原、最大的 ________________ 高原,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
(3)河流:世界第一大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
(4)气候类型:北部平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中南部高原以_____________ 气候为主。
.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之称。
三、巴西经济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巴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经济作物:、3•巴西储量最大的矿产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工农业发达,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工业,是重要的经济区。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导学案设计(共5页word文档)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 掌握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巴西的人口和城市状况。
【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巴西的地理概况(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和线之间,属带。
、半球。
海陆位置见图。
2.面积和人口:是南美洲面积、人口的国家。
巴西的面积和人口都居世界第位。
3.地形:以、为主,有世界最大的平原、高原、。
4.河流: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洋,长度仅次于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的河流。
5.气候:巴西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森林)分布区,被称作“______________”。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危机: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
知识点二:巴西的经济(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实力最强、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
2.资源:_____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能源矿产缺乏,_____资源丰富,_____电在国内供电量中比重逐渐提高。
其中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_,位于巴西和______(国家)交界处。
3.工业: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
较突出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是世界上最大_____生产国和出口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畜牧业发展较快,_____大量出口。
知识点三: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阅读地图册巴西相关内容)1.人口分布:巴西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 ____________ 地区,其中 ____ 部尤为稠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
![[精品]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801a902d276a201292e16.png)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巴西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巴西的地形、气候特征,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开发,应对热带雨林减少的措施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板
书
设
计
第15课时西半球的国家——巴西
巴西
1.概况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巴西相关资料,调查巴西工农业的有关情况,了解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等情况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本课时的内容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巴西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桑巴舞、热带雨林等
第一层级
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巴西的ຫໍສະໝຸດ 然环境特征1.巴西的农业类型是什么?
2.拉动巴西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3.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种植园农业观的图片或视频,巴西足球和桑巴舞的图片或视频
2.热带雨林可以调节全球的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等
《拉丁美洲及巴西》学案

《拉丁美洲和巴西》导学案一、高考目标定位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识别该区域内部的地理事物。
2.学会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3.能够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4.掌握巴西的自然及经济状况二、重点难点: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三、自主学习与自主梳理【读图】在地图册中找出:(1)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2)尤卡坦半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3)地形区: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4)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5)主要国家: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考纲知识梳理】1.位置:北临和及,东临,西临,南隔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范围:拉丁美洲是指__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_,南部是.3.巴拿马运河位于_,是沟通__和 __ 著名国际航道,呈走向4.中美地峡指_,是连接_的天然路桥,属_山系中段,多_。
5.地形区:拉丁美洲北部是_;西部是_;东部是_,自北向南依次是平原、高原、平原高原、平原、高原6.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1).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3).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4).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5).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6).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7).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8).气候:安第斯山脉7.河流:①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第二长河,发源于_ _,注入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南美洲及巴西
1.南美洲
(1)范围: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2)地形: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 。
(3)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巴拿马运河在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5)自然资源丰富: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等。
(6)人口分布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区和沙漠区稠密区: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
(7)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巴西
(1)地形区:图中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
(2)气候:图中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e热带雨林气候。
(3)工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咖啡、甘蔗、香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4)人口:当地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欧洲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5)城市: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十分集中,图中f巴西利亚,g圣保罗,h里约热内卢。
1.南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
(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
(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
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
燥少雨。
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
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
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2.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1)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危机
3.巴西地理特征分析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表1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年份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国家
巴西 6 100 6 500 8 000 7 800 9 400
中国12 178 12 172 13 539 13 516 13 859
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表2 粮食产量( 万吨)
年份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国家
巴西11 660 13 800 14 000 16 300 19 300
中国49 800 52 870 54 640 58 950 60 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
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 3 说明巴西1、7 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题探究】(1)本题分析要抓住“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由表格 1 备注可知,巴西后备耕地比重大
(可开垦土地面积广);由表格 2 可知,巴西单产较低,如果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单产提升潜力很大。
(2)由图例可以看出:巴西大部分地区 1 月降水量多,7 月降水量少;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
4
原气候为主,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甲地海域渔业资源相当丰富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D.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2.下列关于乙地所在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高B.人种单一,以白种人为主
C.畜牧业发展较快,牛肉大量出口D.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4.下列关于图中西海岸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沿岸地貌轮廓破碎,有利于西风伸入,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B.交通建设受技术限制,没有横跨山脉的交通线
C.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边界,地热资源丰富,地质灾害频发
D.沿岸洋流流经地区多暖水鱼类,渔业资源丰富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于2016年11月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高原沙漠边缘
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该基地成为继南极站后,中国又一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
读图,完成5—7题。
5.阿塔卡玛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
①暖湿气流难以到达②大气对流旺盛③寒流影响,多雾少雨④人类影响,植被稀少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6.阿塔卡马沙漠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陆地生态环境优美,吸引大量鸟类筑巢繁殖
B.鸟类迁徙必经之路,天气稳定吸引鸟类集聚
C.沿岸上升补偿流,渔业资源丰富,吸引鸟类集聚
D.为农业生产,该地居民收集了大量的鸟粪当肥料
7.在智利建立天文观测点具有的优势是
①有利于观测天空的南天区②与国内观测构成时域互补性
③海拔高、干旱,大气透明度好④纬度低,星空起落幅度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下图所示太平洋沿岸某国自然灾害频发,农矿产品丰富。
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为鱼类的天敌提供了
天然的生存场所。
我国是该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主要出口鱼粉、芦笋、铜、石油等产品。
回答8—9题。
8.该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因为
A.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B.寒流强劲,海雾灾害重
C.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D.台风频繁,洪涝灾害强
9.从运费角度考虑,该国山区开采的矿产采用水路运输至港口最可能的时间是
A.6—8月B.9—11月C.12—次年2月D.3—5月
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
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
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
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
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火山喷发作用强烈
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岩浆侵入接近地表
11.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形B.水资源C.技术D.交通12.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