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

教材实验复习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步骤:取材→制片→观察注意问题:①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a.适当升高温度(20~25℃); b.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d.切伤部分叶片。

②选择参照物:叶绿体③选择最佳观察部位。

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8)在强光、在弱光下、黑暗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有何意义?。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才容易观察。
8.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
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
意义?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
机化合物,还有很多种酶。细胞质基质是活
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植物细胞中
细胞质基质的流动,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
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
谢的进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有关条件。
实验材料的选择
观察叶绿体 ①叶绿体大; 选材 ②相对数量少; 标准 ③取材方便
观察细胞质流动 ①自由水含量高 ;②细胞质流动 快;③含叶绿体
常用 藓类的叶片或者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黑藻幼嫩小叶 材料 表皮 ①藓类植物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晰; 选材 ②菠菜叶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 理由 绿体大而数量少,表皮细胞中无叶绿 体(保卫细胞除外) ①黑藻幼嫩小叶 的含水量高; ②叶片小而薄且 含有叶绿体
向为逆时针,则实际叶绿体流动为顺时针,细胞质的实际流
动为逆时针。
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原理】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 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 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 的形态和分布。 2.细胞质流动是活细胞的特征,由 于细胞质基质是无色透明的,故可选择
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观察细
胞质的流动。
【用品分析】
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③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
的亮暗程度。它与放大倍数呈反比,即
在光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越暗。所以在用高倍镜观察标本时, 必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它部位。并根 据实际情况可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试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叶绿体和细胞质流淌一、教学目的1.初步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看,理解细胞质的流淌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建议〔一〕用显微镜观看叶绿体试验的教学建议:1.试验材料的选择。

试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便利、制片简洁、观看效果好为原则。

藓类植物的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叶制片,作为试验材料的首选对象。

试验时,可选取葫芦藓或墙藓的叶作观看材料。

2.显微镜的使用。

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指导,是同学做试验前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

要求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将显微镜安放好显微镜放在操前方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约2cm);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选用大光圈,弱光源时选用凹面镜。

(3)低倍镜观看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2~3mm 处;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看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细胞物像。

移动装片,将观看物放在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看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所要观看的物像。

3.观看程序的指导。

观看时,教师应提示同学先用低倍镜观看,再用高倍镜观看,最终绘制镜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图。

4.讲解绘制生物图的要求。

绘图的要求包括绘图的工具要求,以及绘制生物图的方法要求。

如,图的摆放位置和大小,线条和点点,指示线、注字和图名,姓名和日期等。

5.条件许可的学校,最好每人使用一台显微镜,以便培育同学对显微镜的操作力气。

6.增加演示试验。

假设条件允许,则可以增加“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的演示试验,使同学了解叶绿体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

试验课前,在讲台前摆放3 台显微镜,载物台上分别放着强光(200W 灯泡照耀5min)、弱光(25W 灯泡照耀10min)、黑暗处理过的3 片葫芦藓叶的临时装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六注意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六注意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六注意
1.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低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
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间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或碰坏物镜。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
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高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1.观察叶绿体选择薄的,近乎透明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的材料。

如:葫芒藓的叶、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细胞(观察菠菜叶的表皮上的保卫细胞也能找到叶绿体)。

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里的材料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2注意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活体材料,为了便于观察应选用细胞质流动速度较快的植物,且含叶绿体,如黑藻叶。

3.注意观察部位的选择:观察时最好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此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4.注意实验前材料的处理:实验前,我们为了提高细胞质的流动性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进行光照(入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min;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20-250C);三是切伤一小部分叶片。

5.注意观察对象的选择: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应注意观察两种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

观察叶绿体是因为叶绿体呈绿色,易于做标志物;观察液泡,是因为细胞质的流动都围绕着液泡进行。

以这两种细胞器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可得出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和快慢。

6.注意观察中材料的状态:观察的材料要始终浸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水分过少时要及时添加。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总结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总结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二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二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最后一周为3学时),14周结束,共27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doc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doc

高三生物第一轮教学案课题: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日期_____知识回顾1 .回答有关使用普通显微镜的一组问题:( l )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是调整光路(即对光),使视野中的光亮度呈现______色。

对光的操作步骤自上而下依次是: a .旋转粗准焦螺旋____________; b .转动转换器____________。

c.转动遮光器_________;d .转动反光镜__________( 2 )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调焦的目的在于使______________。

与低倍镜相比较,高倍镜的视野________,物像清晰度______________( 3 )调整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位置_____。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那么,视野中的物像则应为_____。

( 4 )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观察的物像偏离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换高倍镜观察时,目镜为(16x ) ,物镜为( 40x ) ,所看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 )是物体的______倍;实验完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时,合乎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______形或______形。

若对该装片用强光照射 5 min ,则发现叶绿体以_____面对着光源;若一直在暗光下观察,发现叶绿体排列____这说明细胞中的叶绿体随细胞质不断在______着。

3 .取下带叶肉的叶表皮标本要平展在_____中,千万注意标本不能缺水,自始至终要保持_______状态。

4,回答有关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的问题:( l )由于观察细胞质流动用的是活体材料,所以观察材料要始终浸在载玻片上的______中,必要时_____些水。

( 2 )细胞质流动对细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指导(攻关不畏难)一、目的要求: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三、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四、方法步骤:1、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取一片藓类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取材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取叶片放入加盖玻片观察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

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载玻片滴水、放叶,加盖玻片黑藻类的培养制片观察(光低倍镜找到黑藻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随细胞质液定向流动)1)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在观察时眼睛注视叶绿体,再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教学目标:1.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重点: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理解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三、教学难点: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四、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五、教学过程:(一)实验原理讲‎解: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左手托住,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将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如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放在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第一轮教学案课题: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日期_____知识回顾1 .回答有关使用普通显微镜的一组问题:( l )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是调整光路(即对光),使视野中的光亮度呈现______色。

对光的操作步骤自上而下依次是: a .旋转粗准焦螺旋____________; b .转动转换器____________。

c.转动遮光器_________;d .转动反光镜__________( 2 )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调焦的目的在于使______________。

与低倍镜相比较,高倍镜的视野________,物像清晰度______________( 3 )调整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位置_____。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那么,视野中的物像则应为_____。

( 4 )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观察的物像偏离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换高倍镜观察时,目镜为(16x ) ,物镜为( 40x ) ,所看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 )是物体的______倍;实验完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时,合乎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呈______形或______形。

若对该装片用强光照射 5 min ,则发现叶绿体以_____面对着光源;若一直在暗光下观察,发现叶绿体排列____这说明细胞中的叶绿体随细胞质不断在______着。

3 .取下带叶肉的叶表皮标本要平展在_____中,千万注意标本不能缺水,自始至终要保持_______状态。

4,回答有关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的问题:( l )由于观察细胞质流动用的是活体材料,所以观察材料要始终浸在载玻片上的______中,必要时_____些水。

( 2 )细胞质流动对细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选用黑藻幼嫩叶片来观察细胞质流动,其优点是叶片______、______,含有______,细胞质流动相对较快。

( 4 )如果想让细胞质流动加快,可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______下照射一段时间,或放到_______中浸泡一段时间。

( 5)细胞质流动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装片上小叶的周围干燥,细胞相对缺水,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会变_____,切伤一小部分叶片,可使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速度变______。

( 6 )若观察南瓜幼茎表皮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需将光圈_______,使视野变得稍___些,观察时需选取细胞质中的____作标志物。

5.(05广东)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_____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巩固提升A1,一个细胞或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 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 . A .体积 B .表面积 C .像的面积 D .长度或宽度2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 . 2 个 B . 4 个 C . 16 个 D .32个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植物的表皮或表皮毛观察细胞质流动时,视野应调暗些。

选择下列哪一项能将视野调暗()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4 用4 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

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A .目镜15×和物镜45×B .目镜15×和物镜10×C .目镜5×和物镜10 ×D .目镜5×和物镜45×5 下面甲到戊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 转为 B ,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调节光圈;丙、转动细准焦螺旋;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标本。

A .甲一乙—丙—丁B .戊—丁—乙—丙C .乙—甲—戊—丁D .丁—戊一丙—乙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 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面各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7.下列有关细胞质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是一成不变的,与外界条件无关B.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细胞质的流动速度不完全一样C.在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发现,每个细胞中的细胞质流动方向是一致的、D.叶绿体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B8 .选择藓类作为观察叶绿体材料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A .制片简单B .叶绿体清楚C .叶子薄而小D .细胞质流动速度快9 .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关键是()A .使用高倍镜B .调准焦距C .选择实验材料D .选好参照物10 ,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A .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B .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C .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D .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流动的11 .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最佳观察位置是()A .叶片边缘细胞B .叶片表皮细胞C .保卫细胞D .叶脉处细胞12 .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小的细胞来观察B .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C.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D .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13 .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A ,缩小光圈,用弱光线B .开大光圈,用弱光线C .缩小光圈,用强光线D .开大光圈,用强光线14 .关于细胞质流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进行B .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C .有利于物质在细胞内的扩散运输D .会造成内质网等细胞器结构的破坏,造成细胞内微环境的动荡15 .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根毛细胞质的流动时,应使光圈( )A .扩大B .缩小C .不变D .以上皆可16 .在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下列哪种物镜最适合( )A . 10×B . 15×C . 40×D . 5×17.如下图所示,1 、2 为物镜长度,3 、4 为目镜长度;5 、6 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A . 1,3,5B . 2 ,4,6C 2,3,5D . 2 ,4,518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 1 )到视野(2 )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C .⑤~④~③~②D .④~⑤~①~②19 .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 1 )若焦距不清楚,应调节() ( 2 )若光线不足应调节()A .①和④B .②和③C .⑤和⑦D .④和⑥20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些部分不具备流动性(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叶绿体21 .把叶绿体等颗粒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A .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B .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C .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D .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二、简答题22 .为了观察细胞质流动和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正确操作。

试回答:( l )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 )上述实验中都需要的材料用具还有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__( 3 )观察了A 、B 、C 三组黑藻叶装片的细胞质流动情况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将B 组材料作D 组处理后再观察,则与 B 组实验相比,其现象是___________;未观察到 E 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3 .某同学想观察小麦根细胞质流动,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剪下一段长0 . 5 一l c m 的带有根毛的小麦根,纵剖成两半。

让剖面向下,放在载玻片上。

然后加1 一2滴预先制备的蔗糖溶液。

盖上盖玻片,轻压盖玻片。

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毛区,再选取一个根毛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

( l )选择根毛区细胞观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根毛细胞细胞质的特点,观察它的细胞质流动,显微镜应采取____反光镜、___光圈,观察效果可以显著一些。

( 4 )实验时,老师要求将盖玻片四周用凡士林封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二、非选择题24. ( 2005 年石家庄理综)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l )甲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A 中有气泡产生,其中的气体是______,这种气体扩散到B 中被利用要穿过__层生物膜,通过膜的方式为__________。

假如C18O2作为该细胞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 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_______途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利用18O对相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2 )乙图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请回答:①中午12 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其他时段显示叶绿体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A .左侧,顺时针B ,右侧,顺时针C .左侧,逆时针D .右侧,逆时针参考答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D 2A 3C 4ABC 5B 6-10 CADCB 11-15DCADB 16C 17C 18C19 ( l)B ( 2)C 20 , A 21 , B二、简答题:22. ( l )叶片薄而小,叶绿体多而清楚,易于观察(2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3)进行光照、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细胞质流动(4)细胞质流动减慢,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死亡23 . ( l )此处细胞生命活动旺盛,细胞质流动较快( 2 )维持根毛细胞的生活状态(3 )平面小(4 )避免水分蒸发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升高,影响实验效果24 . ( 1 ) O2 4 自由扩散 d 同位素示踪(2)①以较小的受光面对着阳光不被阳光灼伤使叶绿体能接受较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②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