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指标2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沥青混合料是公路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内部的空隙结构和密实程度。

表观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水性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往往通过密度试验来进行测定。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热压定容法、水排定容法和沥青饱和骨料密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观密度的测定对于准确反映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

影响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沥青的质量、骨料形状和大小、混合物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会对表观密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可以为优化沥青混合料配方和改善施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深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的相关内容,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通过测定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表观密度的影响,并研究表观密度与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结果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对其耐久性、稳定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最终,我们的研究旨在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供参考依据,为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测定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是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密度计测量法,即通过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混合料装入密度计并对其体积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其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得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就是用标准得成型方法,制成标准得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得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得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得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就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得一个指标,也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得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得(1)测定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得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1、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1)、用途:\o\ac(○,1)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

(图1-1)错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她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得轮碾法式样制作。

2、主要技术指标碾压轮: 半径500mm宽300mm碾压轮温度范围: (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承载车走行速度:6次往返/分承载车走行距离: 300mm承载车走行次数:0~999次(任意设定)碾压轮压力范围: 0~12KN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 cm3整机轮廓尺寸: 200cm(长)*63cm(宽)*136 cm(高)整机重量: 1、2吨2.车辙试验机(见图1-2)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错误!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与150mm)得规定尺寸试件得试模。

(图1-1)②试验轮:橡胶制得实心轮胎。

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

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得任一种方式。

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不掺布敦岩沥青和掺3%布敦岩沥青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掺布敦岩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

研究表明掺3%的布敦岩沥青其路用性能有很好的改善。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0引言印尼布敦岩沥青[1](buton rock asphalt简称bra)是产于印度尼西亚布敦岛的天然岩沥青,其中沥青含量约20%, 其余为石灰岩矿物质。

岩沥青中沥青的软化点达到70︿90℃,耐老化性能好,可作为石油沥青的改性剂。

同济大学刘树堂、杨永顺[2],利用电子探针检测知:bra中主要含有碳、氧、硫、硅、镁、铝、钙、钾及铁等元素,由于电子探针只能检测5号硼元素至92号铀元素之间的元素,所以氢元素不能被检测出来。

由于沥青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因此其中应含有大量的氢元素。

现有研究表明采用布敦沥青做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用于重交通公路,机场跑道等路面工程。

本文采用室内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外掺布敦岩沥青的路用性能。

为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提供参考。

主要评价指标为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曲应变能。

1 原材料性质1.1沥青试验表1 sk70沥青技术性能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 5s,0.1mm) 58 50~70针入度指数p.i -1.17 ≥0.5延度(5cm/min,5℃,cm)>150 ≥100软化点(℃)48 40~60闪点(℃)>230 ≥230溶解度(%)99.5 ≥99.0密度(15℃,g/cm3) 1.036 实测1.2集料试验本项目ac-13型沥青混料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安徽巢湖散兵石灰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s10(10~15mm)、s11(5~10mm)、s14(3~5mm)和s16(0~3mm)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面层集料技术性质集料规格/mm 压碎值/(%) 含泥量/(%) 表观密度/(g/cm-3) 吸水率/(%)19~37.518.2 0.35 2.741 0.189.5~19 0.96 2.734 0.214.75~9.5 1.12 2.746 0.450~4.75 13.7 2.730 2.471.3矿粉试验表3 矿粉技术性质试验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g/cm3) 2.783 ≮2.50矿粉亲水系数0.87 <1含水量(%)0.09 ≯1塑性指数 2 <4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 10093.589.5 10090~10075~1001.4岩沥青试验由于我国还没有布敦岩沥青的技术指标,因此在进行试验时采用印尼的国家准。

[工学]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ppt

[工学]道路工程材料-第3章沥青混合料.ppt

规定:高速公路,不宜小于800次/mm
一级公路、城市主干道,不宜小于600次/mm
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
沥青用量、沥青的粘度、矿料的级配、矿料尺寸、形状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2.1 高温稳定性
车辙实验方法首先是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试验所(TRRL) 开发的,并经过了法国、日本等道路工作者的改进与完善。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形变速率也有关,粘聚力 C 值随 形变速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内摩阻角随形变速率的变化很 小。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疲劳特性 耐久性 水稳定性 抗滑性 施工和易性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在沥青用量固定的情况下,矿粉的用量多少也直接影响沥
青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及粘结力,矿粉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使沥
青混合料结团成块,不易施工。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组成结构
1.6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理论 影响抗剪强度τ的因素 矿料的级配类型及表面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 响
粗、细骨料及填料 较稀沥青分布其间
密实级配的矿质骨架 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材料
第三章沥青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组成结构
1.5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胶浆理论:(现代理论) 将高稠度沥青加到矿粉中形成胶浆-微分散体系 将细骨料添加到胶浆中形成沥青砂浆-细分散体系 将粗骨料添加到沥青砂浆中形成沥青混合料-粗分散体系
特点: 高稠度沥青 / 沥青用量大 / 间断级配
道路工程材料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集料、矿粉和外加剂等组成的混合料,常用于道路、机场跑道和停车场等工程的铺设。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良好的力学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车辆和行人等荷载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能够适应路面的变形和振动。

2. 良好的耐久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气候变化、日照、雨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车辆荷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的作用,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良好的稳定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抵抗高温和低温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抵抗沥青的老化和流变性能的变化,从而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良好的施工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施工,同时还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和工艺要求,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环保性:相较于水泥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6. 经济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施工工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总的来说,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稳定性、施工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因此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PPT课件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PPT课件
根据实验,在控制应力加载模式中,疲劳寿 命随混合料劲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在控制应变加载模式中,疲劳寿命那 么随混合料劲度的增加而降低。
2.2 混合料的沥青用量 根据试验可知,相应于混合料最正确疲劳寿
命有一个最正确的沥青含量。这个沥青含量不仅 与集
6
2.材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料级配有关,而且与集料种类有关,通常与 最大混合料劲度所需的最正确沥青含量相符, 而要比马歇尔稳定度所确定的最正确沥青含 2量.3稍沥大青。的种类与硬度
4
2.材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2.1 混合料劲度 从疲劳观点来看,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是
一个重要的材料特性。任何影响混合料劲度的 变量,诸如集料与沥青的性质、沥青用量、混 合料的压实度与孔隙率,以及反映车辆行驶速 度的加载时间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都会影响它 的疲劳寿命。
5
2.材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年才完成;
(2). 足尺路面结构在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的
试验研究,包括环道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
典型的如南非的重型车辆模拟车〔HVS〕,澳 大利亚的加速加载设备〔ALF〕, 美国华盛顿 州立大学的室外大型环道和重庆公路研究所的室 内大型环道疲劳试验;
(3) 室内小型试件的疲劳试验, 如小梁重复 弯曲疲劳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旋转悬臂试验等。
N——加载次数; A——材料常数;
0 ——相位角; S——初始劲度
——主要与试验种类及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有关, 在应力控制的实验下, ≤1;应变控制的试验, ≥1。
3 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研究方法
3.3 力学分析法 力学分析法是用断裂力学原理来分析路面材
料的开裂, 并用以预测其疲劳寿命的一种方法。 断裂力学分析假设裂缝的开展过程包括三个

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

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

摘要: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机场、停车场等领域的路面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筛孔尺寸是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从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选择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粗细集料、矿粉和填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

筛孔尺寸作为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筛孔尺寸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选择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的定义筛孔尺寸是指筛孔的直径大小,是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重要指标。

根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分为粗集料筛孔尺寸和细集料筛孔尺寸。

1. 粗集料筛孔尺寸:指粒径大于4.75mm的集料筛孔尺寸。

2. 细集料筛孔尺寸:指粒径小于4.75mm的集料筛孔尺寸。

三、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的分类1. 按粒径大小分类:根据粒径大小,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可分为粗、中、细三个等级。

2. 按筛孔形状分类:根据筛孔形状,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可分为圆形、矩形、梯形等。

3. 按筛孔材质分类:根据筛孔材质,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可分为金属筛孔、塑料筛孔、尼龙筛孔等。

四、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的影响因素1. 集料粒径:筛孔尺寸与集料粒径密切相关,粒径越大,筛孔尺寸越大。

2. 集料形状:集料形状对筛孔尺寸有一定影响,球形集料筛孔尺寸较大,针状、片状集料筛孔尺寸较小。

3. 集料表面粗糙度:集料表面粗糙度对筛孔尺寸有一定影响,表面粗糙度越大,筛孔尺寸越小。

4. 沥青含量:沥青含量对筛孔尺寸有一定影响,沥青含量越高,筛孔尺寸越小。

5.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对筛孔尺寸有一定影响,如振动筛、滚筒筛等。

五、沥青混合料筛孔尺寸的选择原则1. 满足级配要求:筛孔尺寸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第十章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沥青路面通长用于铺筑路面的面层,它直接受荷载作用和大气因素的影响,同时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气候因素与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能使路面给车辆提供耐久的服务,必须要求沥青路面具有以下的耐久性。

(1)抗老化性能即抵抗沥青路面受气候影响逐渐丧失粘韧性等各种良好性能的能力。

这是由于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沥青进行反复加热,以及路面长期处与大自然环境中,也要经受阳光,紫外线等自然因素作用,均会使沥青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老化,导致沥青路面性能衰减。

(2)耐疲劳性能即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它是由于沥青路面在使用期间经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迭变化状态,致使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

当荷载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以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产生裂纹,产生断裂破坏。

(3)水稳定性即路面抵抗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

这是由于水分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沥青苯身的粘结力,同时也破坏了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从而加速了剥落现象的发生,造成了道路的水损坏。

(4)抗滑特性车辆在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如果轮胎与路面间的抗滑力很小,特别是路面在潮湿状况下,轮胎与路面间的水膜阻隔轮胎与路面接触,引起水动力效应,使粘着力完全破坏,导致轮胎沿路面滑动,最容易产生滑溜事故。

车辆高速行驶时,制动距离加长,若同时紧急转向或制动,更容易引起滑溜危险。

抗老化性能,耐疲劳性能,水稳定性及抗滑特性,称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第一节沥青路面耐久性沥青材料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过程中以及以后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老化问题。

老化过程一般也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过程中热老化和路面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老化(氧化)。

对于沥青材料来说,评价其抗热老化能力,一般用蒸发损失,薄膜烘箱及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来进行,而评价长期老化性能则用压力老化试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这三个你仔细看一下吧10.2.1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表征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参数是: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包括抗弯拉)强度。

一般沥青混合料均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抗剪和抗拉强度则较低。

因此,沥青路面的损坏,往往是由拉裂或滑移开始而逐渐扩展。

1、抗剪强度(shearing strength)沥青混合料的剪切破坏可按摩尔一库仑原理进行分析。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不产生剪切破坏,则应具备下列条件:τmax< σ tg φ+c (2-4)式中:τmax — 在外荷载作用下,某一点所产生最大的剪应力;σ — 在外荷载作用下,在同一剪切面上的正应力;c — 材料的粘结力;φ — 材料的内摩阻角;在沥青路面的最不利位置取一单元体,设其三个方向的主应力为σ1、σ2和σ3,且σ1>σ2>σ3。

由于单元体中最不利的剪切条件取决于σ1和σ3,故仅根据σ1和σ3分析单元体的应力状况。

图2-17为单元体应力状况的摩尔圆。

图2-17 应力状况摩尔圆图 图2-18 三轴剪切实验装置 1-压力环;2-活塞;3-出水口;4-保温罩;5-进水口;6-接压力盒;7-试件;8-接水银压力计从图2-17可得: ()φσστcos 2131-=(2-5)()φφφσσσ2231sin cos 21tg c -+= (2-6)将式(2-5)、(2-6)代人式(2-4)得: ()()[]c≤+--φσσσσφsin cos 213131 (2-7a ) ()ctg ≤--φτσφτmax max cos (2-7b)式(2-7a)或(2-7b)为沥青路面材料强度的判别式。

式左端称为活动剪应力,当活动剪应力等于粘结力c 时,材料处于极限平衡,若大于粘结力c ,材料出现塑性变形。

根据式(2-7a)或(2-7b)可求得沥青路面材料应具有的c 和Φ值。

c 和Φ值可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取得。

三轴剪切试验的装置如图2-18所示。

三轴剪切试验所用试件的直径应大于矿料最大粒径的4倍,试件的高与直径之比应大于2。

矿料最大粒径小于25cm 时,试件直径为10cm ,高为20m 。

试验时,将一组试件分别在不同侧压力下以一定加荷速度施加垂直压力,直至试件破坏。

此时测得的最大垂直压力,即为沥青混合料的最大主应力σ1 ,侧压力即为最小主应力σ3(σ1=σ3)。

根据各试件的侧压力和最大垂直压力给出相应的摩尔圆,这些圆的公切线称为摩尔包线,切线与τ轴相交的截距即为粘结力,切线的斜率即为内摩阻角Φ(见图2-19)。

由于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故试件应在高温条件(65℃或50℃)下进行测试。

粘结力c 和内摩阻角Φ值,也可根据无侧限抗压和轴向拉伸试验取得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计算:抗压强度⎪⎭⎫ ⎝⎛+=242φπctg R (2-8) 抗拉强度 ⎪⎭⎫ ⎝⎛+=242φπtg c r (2-9)从式(2-8)或(2-9)可得: ⎪⎭⎫⎝⎛+-=r R r R -1sin φ (2-10) Rr c 5.0= (2-11)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粘结力,以及矿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相互嵌挤而产生的内摩阻角。

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沥青粘滞度,沥青含量与矿粉含量的比值,以及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的特性。

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主要影响因素有:●沥青粘滞度:沥青的粘滞度越高,粘结力就越大,因为高粘滞度的沥青能使沥青混合料的粘滞阻力增大,因而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

●沥青含量与矿粉含量的比值:随着沥青含量增加,矿料颗粒间自由沥青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粘结力随即下降(表2-16)。

在沥青与矿料的相界面上,由于分子的吸附作用,愈靠近矿料表面,沥青的粘滞度越高。

矿料的比面积和矿料周围沥青膜的厚度对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有很大的影响。

矿料颗粒越小,比面积越大,包覆矿料颗粒的沥青膜越薄,粘结力就越大。

●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的特性:沥青的表面活性越强,矿料对沥青的亲和性越好,吸附作用就越强烈,粘结力也越大。

碱性的矿料与沥青粘结时,会发生化学吸附过程,在矿料与沥青接触面上形成新的化合物,因而粘结力较高。

酸性的矿料与沥青粘结时,不会形成化学吸附过程,粘结力就较低。

●矿料的级配、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特性,都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阻力产生影响。

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内摩阻力也就增大。

颗粒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的混合料,由于颗粒相互嵌紧,其内摩阻力要比圆滑颗粒的混合料大得多。

此外,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存在总是会降低矿质混合料的内摩阻力。

沥青含量过多时,不仅内摩阻力显著地降低,而且粘结力也下降。

2、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在气候较寒冷地区,冬季气温下降,特别是急骤降温时,沥青混合料发生收缩,如果收缩受阻,就会产生拉应力,该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路面就会产生开裂。

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可用直接拉伸试验或间接拉伸试验—劈裂试验确定。

直接拉伸试验(见图2-20)是将沥青混合料制成圆柱形试件,试件两端粘结在球形铰接的金属盖帽上,试件上安置变形传感器。

在给定温度时,以一定加荷速度拉伸,记录各荷载应力下的变形值。

应力一应变曲线中的最大应力值即为极限抗拉强度。

间接拉伸试验(劈裂试验,见图2-21)是将沥青混合料用马歇尔标准击实法制成直径101.6±0.25mm 、高63.5±1.3mm ,或从轮碾机成型的板块试件或从道路现场钻取直径Φ100±2或Φ150±2.5mm ,高为40±5mm 的圆柱体试件。

试件两侧垫上金属压条。

试件直径为100±2mm 或为101.6±0.25mm 时,压条宽度为12.7mm ,内侧曲率半径50.8mm ;试件直径为150±2.5mm 时,压条宽度为19mm ,内侧曲率半径75mm ,压条两端均应磨圆。

在给定温度下,沿试件直径方向通过试件两侧压条按一定加荷速度施加压力,直到试件劈裂破坏。

图2-20 直接拉伸试验示意图 图2-21 直接拉伸试验示意图1-上盖帽;2-变形传感器;3-金属帽; 1-压条;2-试件4-下盖帽;5-试件计算式中正号为拉应力,负号为压应力。

沥青混合料施加荷载时大都是沿垂直直径的平面产生拉力劈裂而开始破坏,因此,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St 由下式求得: td P S t πmax2=(2-18)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抗拉强度同沥青的性质、沥青含量、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测试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试验表明,沥青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强度较开级配混合料高。

在低温形成一个峰值(脆化点),低于脆化点后则强度下降。

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TD15-2006)》中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的抗拉强度采用劈裂试验测得的劈裂强度。

表11-4、11-5列出了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劈裂强度的常见范围。

3、抗弯拉强度(bending-tensile strength)沥青路面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往往因路面弯曲而产生开裂破坏,因此,必须验算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在室内用梁式试件在简支受力情况下测定。

梁式试件的高和宽应不小于矿料最大粒径的4倍,梁的跨径为高的3倍。

常用的试件尺寸为: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150mm×150mm×550mm的大梁,跨径为450mm;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用100×100mm×400mm的中梁,跨径为300mm;砂质沥青混合料用50mm×50mm×240mm的小梁,跨径为150mm。

试验时用三分点法加荷,梁中间部分处于纯弯拉状态(见图2-23)。

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试件尺寸是由轮碾成型后切制的长250±2.0mm,宽30±2.0mm,高35±2.0mm的棱柱体小梁,其跨径为200±0.5mm。

试验温度采用15±0.5℃。

当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拉伸性能时,宜采用试验温度-10±0.5℃。

此外,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特性,相关研究认为梁式试件宜采用更大的尺寸。

如著名的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采用的小梁试件的宽和高分别为6.35和5.0cm,梁的长度为38.1cm,两端支点的距离是35.6cm。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为:21bh PL=σ (2-19)式中:P —最大荷载,MN ;b —试件宽度,m ;h —试件高度,m ;L —跨径,m 。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取决于所用材料的性质(沥青的性质、沥青的用量、矿料的性质、混合料的均匀性)及结构破坏过程的加荷状况(重复次数、应力增长速度等)。

此外,计算时期的温度状况对抗弯拉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10.2.2 应力—应变特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粘塑性材料,在应力—应变关系中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有时仅呈现为弹性性质,有时则主要呈粘塑性性质。

而大多数情况下,几乎同时综合呈现上述性质。

掌握表征这些性质的指标,就能正确地判断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特别是沥青混合料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的变形特性。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质,必须考虑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

蠕变是材料在固定的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发展的过程。

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试验表明,在作用应力恒定的情况下,弹—粘塑性材料的的变形随时间的发展,取决于作用应力的大小。

当作用应力相当小,即低于弹性极限或屈服点时(见图2-24a),应力作用后,一部分变形瞬即在该材料中产生,并在应力撤除之后,仍以同样的速度消失,这是沥青混合料的纯弹性变形(或称瞬时弹性变形),在这个范围内应力和应变呈直线关系。

另一部分变形随力的作用时间而缓慢增大,应力撤除后,变形也随时间增加而缓慢地消失,这是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变形(或称滞后弹性变形)。

这种情况说明,沥青混合料受力较大时,即高于弹性极限或屈服点,特别是受力的时间很短促时,材料呈现出弹性或兼有粘弹性的性质。

当作用力相当大时(见图2-24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超过弹性变形发展的时间),材料的变形除有瞬时弹性变形和滞后弹性变形外,还存在粘滞性塑性流动变形。

应力撤除后,这部分变形不再消失,即塑性变形。

这种情况说明,沥青混合料受力相当大,且受力时间又较长时,材料不仅产生弹性变形,而且有随时间而发展的塑性变形。

为了正确地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工作状况,还应考虑沥青混合料在应力—应变状态下呈现出应力松弛特性。

应力松弛是变形物体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而自动降低的过程,这是由于物体内部流动的结果。

为使物体保持变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需的力越来越小,应力下降到初始数值的那段时间,叫做松弛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