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质课)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质课课件)

主观题:2008年广东省高考题
论述题 材料: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 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 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 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问题:请结合材料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问题思考与探究:
为什么徐秀娟的故事令我们感动?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
通读教材第102---106页。
2、填一填:导学案相关知识
3、想一想:(在课本上标注出)
(1)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客观条件?
(二)自主探究
课堂探究一: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课堂探究二:为什么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 献着的人是幸福的?试分别举例说明。 课堂探究三: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客观条件?试 举例说明 课堂探究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是否与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相矛盾?如何正确理解个性 发展? 课堂探究五: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 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课后作业
辨析: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只要社会
提供条件,就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高二(3)班成员的宣誓
• • • • • • 我们有梦想, 我们努力追求, 我们的青春无悔! 人生是有限的, 价值是无限的, 我们要用有限的人生去创造无限 的价值!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
途径。
有人认为:“强调个人和社会的 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么看 待这个问题?
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 方式。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概念:讲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意义和重要性。
2.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原则:介绍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基本原则,如符合社会需求、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价值创造与实现案例,让学生从实践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评价。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实践性的作业设计:通过布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案例的引入:通过共享单车这一生活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概念和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3: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质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因此,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2)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要勇敢地站出来,用于对命运说不,用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教学背景分析』本课内容思想教育性很强,要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实践环节进行教学,否则,其思想性就很难实现。
本课的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很多想法,可以提出一些引起争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方式及手段』教学方式:情境导入、讨论交流、启发思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呼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旨在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和领悟,从而构建新的知识。
通过探究、思辨、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生成核心哲学观点,展示学生生活智慧,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例在设计时围绕本框的三个知识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按照“情境导入——激发情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模式展开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收获了新课改教学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日后还需继续加以改进。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4.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作业小结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我会概括价值的定义、特点、创造与实现途径以及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将会布置一道作业。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撰写一篇关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文章,字数不限。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可以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价值的内涵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将能够掌握价值的定义、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及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此外,学生将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冲突,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将分组讨论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提炼出与价值创造与实现相关的要点;在讨论环节,学生将围绕案例中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将分组完成一份关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调研报告,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案例:本节课选取的案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小明的志愿者经历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9)》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价值的创与实现”。
课前感悟:(多媒体展示)2017 年典型的“感动中国人物”展示。
教师设疑:2017 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了吗?这些最美人物用什么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全中国?这些“最美人物”来自不同的行业和社会阶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自己的岁月里,用真实感人的行动(劳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社会,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
学生活动:两名同学为“感动中国人物”做旁白。
教学方式与目的:方式,问答式。
目的,通过学生的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正题。
二、教学过程(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合作探究一: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如何理解?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加归纳。
刚才这位同学说道“什么是人的存在方式?”既然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那么?教师设疑:马克思:“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那为谁劳动的人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呢?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奉献者。
学生活动:寻找身边的奉献者,并献词。
教师活动:点评献词,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教学目的:让学生感恩身边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理解本节教材内容。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2.实现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观看朱彦夫感视频教师设疑:看完短片,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社会上还存在其他的声音?辩论:甲方,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支持。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质课精选)

优质课大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大田五中余家仓1.教学内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第三框题。
教材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呈现问题,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砾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主题中,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而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还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所以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才能走向成功。
2.学生分析一方面,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这过程中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客体是90年代出世的独生子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社会中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思想与本课内容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必然产生冲突,给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
3.设计思想1.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2.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本课教学中,为实践新的课改理念和贯彻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6)》优质教学课件

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 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 控能力。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得以
。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并不否认 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 性 应 该 表 现 为 对 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材 料 三 : 侯 云 德 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正如他
所坚信的“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 2008 年,他 79 岁。这一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 病
成功的 秘诀
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 年, 整 天 缠 着 大 科 学 家 爱 因 斯 坦 , 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 厌烦了,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 A = x + y + z 。爱因斯坦 解释道:“ A 代表成功, x 代 表艰苦的劳动, y 代表正确的 方法… … ” “ z 代表什么?”青 年迫不及待地问。“代表少说废 话。”爱因斯坦说。
雄 安 新 区 在 规 划 建 设 过 程 中 , 紧 紧 围 绕 “人 ”这 个 核 心 谋 篇 布 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 教 之 城育。医 疗 等 资 源 , 使 雄 安 新 区 率 先 成 为 共 享 协 同 发 展 成 果 的
幸 福结 合 材 料 , 从 价 值 判 断 与 价 值 选 择 的 角 度 ,说明雄安新区的做法对其他城市规划建
怎样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根 本 途 径 )
1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4: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质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和主客观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和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全面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重点难点』1、重点: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难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二、情境导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党新时代的价值取向。
大梦想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由我们每个人的小梦想汇聚而成。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今天我们和大家探讨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多媒体展示』畅谈理想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生理想的实现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
引入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三、讲授新课:(一)『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总体感知:找出实现人生价值的三种途径(三)〖合作探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即是如何创造和实现的问题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多媒体展示』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
材料一:屠哟哟作为中国一位普通的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美好时光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通过她和同伴的辛勤研究,历经艰辛,青蒿素这种抗生素出世,挽救了非洲几百万疟疾患者,被称为“中国神药”,被问及获奖感言时,她说研究的时候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这是祖国交代的任务,就努力去做好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
正确追求个性的发展
实
现
在 砥 砺 自 我 中 走 向 成 功 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主观条件)
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判断并说明理由:
√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
能创造价值。( )
× 2.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 4.(2010高考天津卷.5)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 种姿态叫坚守。地震时候,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 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 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 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 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 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 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
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 方式。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正确追求个性的发展
2、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 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3)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 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 素质;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课堂小结: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根本途径) 价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创 造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 现价值(客观条件)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牺牲自我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3、(2010高考北京卷.28)北京某地铁站旁,有 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
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 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
的人,不一定没有真正的幸福。( )
× 3.人生的价值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也可以在自
我感悟和升华中实现。( )
× 4.只要个人努力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选择题
• 1.“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一刻。”这句经典语 言出自魔术师刘谦之口,观众在目瞪口呆中享受 了魔术的魅力。刘谦的奇迹基于社会和他人提供 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源于他对专业的热爱和 执迷、刻苦训练和天赋。刘谦奇迹的创造说明 ()
问题思考与探究:
为什么徐秀娟的故事令我们感动?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 通读教材第102---106页。 2、填一填:导学案相关知识 3、想一想:(在课本上标注出) (1)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客观条件?
(二)自主探究
课堂探究一: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课堂探究二:为什么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 献着的人是幸福的?试分别举例说明。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情境导入:丹顶鹤的故事
徐秀娟,一个美丽的女孩,她的父亲是扎龙自然保护 区的工作人员。 徐秀娟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盐城自然 保护区工作。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 如果能在那里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 是保护濒临绝迹的丹顶鹤种群的一个重要突破。徐秀娟 为了事业,含泪挥别亲人,不远万里前往盐城。在这次 远行中,作为礼物,她带了两只丹顶鹤赶往盐城。有一 天,平常规律性很强的这两只丹顶鹤在天黑之时没有按 时归巢,因为害怕它们发生意外,不敢大意的徐秀娟找 了它们两天两夜。可谁又能想到,她却在寻找它们的过 程中,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上来过。
• A.意识的能动性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 • B.天赋决定人的发展 • C.个人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 D.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2、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 震。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 人心,总有一些画面难以忘怀。救灾中的感 人故事给我们的人生观启示是( )
(2)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 价值观的指引。
•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献.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 造价值.
• (2)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 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 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因此, 必须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 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课堂探究三: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客观条件?试 举例说明
课堂探究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是否与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相矛盾?如何正确理解个性 发展?
课堂探究五: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 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一、是个人在社会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
探
究
一
及 二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劳
生命的脆弱总是让人很是无奈,一瞬间的别离,也许 就是一世。当这两只贪玩的丹顶鹤飞回时,它们再也 没见不到曾挽救过它们生命的徐秀娟了,它们只能在 她的身边徘徊,不停地低下带着红冠的头,用长长的 喙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也许因为失去了这么好 的一位朋友而感到难受且自责,从此以后,这两只丹 顶鹤再也不夜不归宿了。当徐秀娟的遗体下葬在保护 区的滩涂上后,它们至今仍是喜欢站在徐秀娟的坟头 上“嗝啊……嗝啊”地叫着,似乎向她倾诉着心中的 思念。
动
是 劳动
财富
人
的
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方
♥ 幸福感、成就感
式
贡献 价值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
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__积___极__投___身___于___为___人___民__服___务_,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 途径。
有人认为:“强调个人和社会的 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么看 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