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结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地区的结核病患者的痰样本,并从中分离出结核杆菌。
然后,我们对这些结核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测试它们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显示,一些结核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也表现出了耐药性。
这些发现提示我们,结核杆菌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接着,我们对耐药结核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发现,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突变导致了药物的靶标蛋白的结构改变,从而使得药物无法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克服结核杆菌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我们还对一些新型抗结核药物的活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这些新型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我们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我们的实验工作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我们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克服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为全球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果的读取依赖专业设备,有利于质量控制。
以固体药敏试验为对照评估板式药敏试验结果
70人份对照药物符合率统计
总数/ 符合数/ 符合率
91.18%
91.49%
88.57%
93.48%
INH 耐药 (初治)
68.97%
93.66%
46.51%
97.42%
INH 耐药 (复治)
92.59%
87.04%
78.13%
95.92%
李卫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
全自动的利福平耐药检测实时PCR体系 (Xpert MTB/RIF)
Migration Health Department
66 94.30%
4人份中敏对耐药
17
分子药敏试验
V.S.
V.s.
基因芯片
HAIN Test
GeneXpert
18
19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p基因型耐药:相关的耐药基因发生突变,是生长活跃的细菌 的主要耐药机制,导致疗效降低。 p表型耐药或药物耐受:由于一些表观遗传学改变,如蛋白表 达水平变化,蛋白修饰等导致的持留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导致治疗的周期延长、复发。
69 98.60% 68 97.10% 69 98.60%
17993(0.8浓度敏感对1浓度敏感) 2人份敏感对耐药17999、18044 1人份敏感对耐药18026(NTM)
70 100%
--
57
81.40%
10份是中敏对耐药17076、17081、17082、17085、18013、18014、18026、18043、18049、 18051,3份是敏感对耐药18002、18015、18050
胸水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析

胸水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胸膜炎患者胸水两种方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采集患者胸水分别采用BacT/ALERT@3D系统和罗氏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 183例胸膜炎胸水两种方法共38例培养阳性,总阳性率20.8%,3D法优于罗氏法(P<0.05),25株菌株药敏测定结果有3株出现耐药,耐药率为12%。
结论虽然3D法在胸水培养方面优于罗氏法,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更能提高其检出率。
胸水结核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可为临床诊断和指导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10-02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致病因素(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与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一样,主要依赖病源菌检测,因耐药率的上升给临床的治疗带来困难,故探讨不同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耐药性试验显得很重要。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83例标本均来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到我院就诊患者的胸水,其中男137例,女51例,年龄为10~86岁。
1.2 仪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BacT/ALERT@3D120 (以下简称3D)微生物检测系统。
1.3 试剂 3D培养基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罗氏培养基和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消化液等相关试剂均为本室自备。
1.4 方法先用消化液将胸水标本进行消化15 min后加缓冲液中和,3000r/min离心取沉淀分别接种于1瓶3D培养基(接种量为0.5 ml)和1支罗氏培养基(接种量为0.2 ml)。
3D培养基用3D系统培养,按说明书操作,阳性立即转种到罗氏培养基,阴性42d发阴性报告;罗氏培养基置于37℃的孵育箱进行培养,阳性用含各种药罗氏培养基管进行药敏试验,阴性56d发报告。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分析

公 司生产 。结核分枝 杆菌药 敏培养 基 ( 比例 法 ) 由广 州凯升 生物科 技有 限公 司生 产。
果 9 6例药敏试验 中, 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菌株为 4 1 例, 总耐药率为 4 2 . 7 %, 其 中耐多药菌株 2 9株 , 耐 药率为 3 0 . 2 % 。结论
复治 。
本市结核患者 已出现耐药趋势 , 且有向耐多药发展 , 而在 没有 出现更有 效新药替
代 已产生耐药 的药物前 , 必须坚 持科 学合理 的抗 结核病 药物 治疗原 则 , 从 而 减少传 染性 肺结 核患 者 的
培养基 , 接种完毕 置 3 7  ̄ C恒温培养箱 内培养 。
1 . 2 . 2 药 敏试验
将所有培养 出的 阳性 标本待 测菌液 制备
成1 0~ 2 g / L和 1 O一 4 g / L菌悬液 , 分 别用 2 2 S WG标 准接种 环蘸取 1 环( 即0 . 0 1 m 1 ) 的菌液 , 用划线法将 l O~2 g / L菌悬 液均 匀 接 种 分 别 含 异 烟 肼 ( I N H) 、 利福 平 ( R F P) 、 链 霉 素 ( S M) 、 吡 嗪酰 胺 ( P Z A) 、 乙胺 丁 醇 ( E M B) 、 对 氨 基 水 杨 酸 ( P A S ) 、 丙硫异烟胺 ( 1 3 2 1 T H) 、 卡那 霉 素 ( K M) 、 卷 曲霉 素 ( C P M) 药敏 培养基表面 , 将l 0— 4 g / L菌悬 液接种 于对 照培 养基表 面 , 应注意是 菌液尽 可能均匀 分散于培 养基斜 面。接
肺结核病人的痰培养和药敏检测情况研究

Vo 1 3 O
.
No . 6
2 01 7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7 ) 0 6 — 0 8 6 8 — 0 2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4 6 . 5
的 疑 似肺 结 核 患 者 1 4 0例 , 均 开展 痰 培 养 与药 敏 检 测 , 分析其结果 。结果 : 1 4 0例 患 者 中涂 阳 率 为 2 7 . 1 , 涂 阳患 者 中培 养 结 核 分 歧
杆菌阳性率为 7 8 . 9 , 涂阴患者中培养阳性率为 2 2 . 5 %, 对 比差 异 明显 ( Pd o . 0 5 ) ; 总耐药率为 9 . 3 , 多耐 药率为 8 . 6 , 耐 多 药 率 为
者, 开展痰培养与药敏试验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对 比为 ; ( 检验 , P< O . 0 5为代 表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 . 1 涂 片 与 培 养
1 4 0 例 患 者 中涂 阳率 为 2 7 . 1 ( 3 8 / 1 4 0 ) , 涂 阴率 为 7 2 . 9
2 . 2 结 核 分 歧 杆 菌 培 养 结 果
1 4 0例 患 者 培 养 阳 性 率 为 3 7 . 9 ( 5 3 / 1 4 0 ) , 其中2 5 . 7
本次研究对 象来 源于我 院 2 0 1 5年 1 2月 ~ 2 0 1 6年 1 2月 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1 4 0例 , 其中1 0 4例 为 男 性 , 3 6 例 为 女 性, 年龄为 1 8 ~7 9岁 , 平 均( 4 2 . 8 ±7 . 5 ) 岁; 1 2 1例 为 初 治 占 8 6 . 4 , 1 9例 为 复 治 占 1 3 . 6 。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作者:徐婧孔维顺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01期doi:10.3969/j .issn.1007-614x.2019.01.092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
方法:收治检测的可疑肺结核患者30例进行Xpert MTB/RIF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患者30例经过跟踪观察,确诊肺结核21例,排除肺结核9例。
痰液涂片抗酸染色:30例患者找到抗酸杆菌10例,阳性检出率33.30A(10/30),正确诊断率47.6%(10/21);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痰培养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50.0%(15/30),正确诊断率71.4%(15/21),药敏试验利福平耐药4例,耐药率19.0% (4/21)。
Xpert MTB/RIF:结核分支杆菌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70.0%(21/30),正确诊断率100.0%(21/21);利福平耐药3例,耐药率14.3% (4/21)。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Xpert MTB/RIF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均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Xpert MTB/RIF检查更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Xpert MTB/RIF:痰培养;抗酸染色;药敏试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痰液涂片抗酸染色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但是痰涂片阳性率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条件要求苛刻且耗时长,影响了诊断和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是一項在全球获得广泛认可的结核快速诊断技术[1],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探讨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XpertMTB/RIF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可疑肺结核患者30例进行Xpert MTB/RIF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分析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分析作者:刘凯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现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法和培养法,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检查,阳性标本经抗酸染色镜检确认后,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进行耐药性测定。
结果131例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直接涂片法检出阳性标本21例,阳性检出率为16.0%(21/131):培养法共检出阳性标本56例,阳性检出率为42.7%(56/131)。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培养法高于直接涂片法。
将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有17株发生耐药,耐药率为30.4%(17/56)。
结论结核杆菌对利福平的初始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耐药结核杆菌的监控。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福平药敏试验0引言全球80%的结核患者分布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结核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近10年来,临床上发现抗结核药的耐药性对结核病化疗效果的影响日益严重,尤其是利福平耐药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抗结核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依据,特作本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某医院检查首次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人,共131例。
病例发病前均未服用过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参考菌株为H37Rv敏感株,由中国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提供。
1.2痰液直接涂片检查用接种环取脓性痰液1~2环,均匀涂于载玻片上,待自然干燥,微火焰固定,经抗酸染色后镜检。
1.3分枝杆菌培养1.3.1培养基为酸性罗氏培养基。
成分谷氨酸钠(纯度95%以上)7.2g,KH2PO4 14g,MgSO4·7H2O 0.24g,枸橼酸镁0.6g,甘油12mL,蒸馏水600mL,马铃薯淀粉30g,新鲜鸡卵液1000mL,2%孔雀绿水溶液20mL。
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的菌谱及药敏分析

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的菌谱及药敏分析【关键词】肺结核;菌谱;药敏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内科和胸外科经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晨起第一次咳出的痰液,要求标本置于无菌瓶中,留取标本后,立即送检。
1.2 药敏纸片选用16种: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均按新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章节进行操作。
1.4 药敏试验方法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挑取分离鉴定的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用无菌棉签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中,15 min之内贴药敏纸片,35℃培养箱中孵育18 h测量抑菌环直径,并根据NCCLS 标准判断敏感(S)、中介度(I)、耐药(R)。
同时定期用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D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菌株做药敏质控。
2 结果2.1 从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18种属795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7株,革兰氏阴性菌708株。
菌株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 对分离菌株做药敏实验,经统计学处理,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见表2,较常见菌株耐5种及5种以上常用抗生素的情况见表2。
3 讨论3.1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而肺结核合并以上疾病的病例在临床上也较常见。
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已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1]。
笔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引起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绝对优势,约89%,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占42.1%。
而排在第3、5、6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所占比率分别是8.9%、5.3%、4.5%。
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虽然排在第2位,但只占感染总数的12.7%,排在第4位的肺炎链球菌占7.4%。
总之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常见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3T13:57:23.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张婷
[导读] 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
(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
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
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关键词】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痰培养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06-02
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涂阳培阴亦或者是污染的情况[1],所以,在实际操作期间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和标准进行,全面落实标本的收集、接种与保存等环节。
此研究,笔者将以200例痰涂片阳性病患(接诊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包含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在18~76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6.28±11.34)岁;复发者,35例;新患者,160例;初治失败者,5例;职业为农民者,92例;无业者,11例;工人;60例;离退休人员,37例。
所有患者都自愿参与此研究,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2]
(1)既往有结核病史且现痰涂片检查提示阳性。
(2)痰涂片检查提示(++)-(++++)。
(3)治疗5个月后痰涂片检查提示阳性。
1.3 方法
将所选病例都转录到肺结核患者培养与药敏登记表中,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比如:性别、职业、来源以及痰检结果等。
采集患者的痰标本,并将之置于冰箱中进行低温保存。
根据临床要求对采集到的痰标本进行登记,并在生物安全柜中,同时采取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对痰标本进行规范化的处理。
所有试验用品和废弃物都经高压蒸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以结核杆菌涂片镜检的相关操作规程,对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并将培养结果准确记录在化验单以及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册上。
痰培养选择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由“省结核病实验室”提供),利用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痰培养,同时根据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法的要求,对生长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并报告结果。
药敏试验时,选取经抗酸染色明确为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标本。
培养基产自“省结核病实验室”,利用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法,同时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标准,对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200例病患当中,痰培养提示阳性者有195例,占总比例的97.5%,当中有27例耐利福平,上述菌株都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进行保存。
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初治失败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复发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
经比较发现,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明显低于初治失败患者以及复发患者,P<0.05。
本组的涂阳培阴率为0.5%(1/200),污染率为2.0%(4/200)。
详见表。
3.讨论
现阶段,肺结核病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能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危害[3]。
因不合理亦或者是不规则化疗、贫困、病后监测力度削弱以及健康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可引发结核菌耐药的情况,从而导致获得性耐药、自然耐药、初始耐药以及原发性耐药[4]。
所以,临床需要充分了解耐药结核菌株的形成情况,然后再为患者制定出具有较高针对性的结核病治疗方案以及结核病疫情防控方案。
如此,方可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临床病症控制的效果。
此研究中,选择了200例痰涂片阳性病患,当中有35例为复发患者,占总比例的17.5%;有5例为初治失败患者,占总比例的2.5%;有160例为新患者,占总比例的80.0%。
200例病患当中有92例为农民,占总比例的46.0%;有11例无业,占总比例的5.5%;有60例为工人,占总比例的30.0%;有37例为离退休人员,占总比例的18.5%。
可见,农民感染结核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无业人员、工人以及离退休人员,P <0.05,这和农民的生活习惯、营养状况与休息等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
经比较发现,复治患者以及初治失败患者的耐利福平率明显比新患者高,P <0.05,这和患者不合理亦或者是不规则化疗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涂阳培阴1例,原因为:(1)标本保存不恰当,在制作好痰涂片后,需将涂片放在冰箱中进行保存,并于24h内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培养;(2)过处理,应利用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用量为1~2倍体积,处理时间为20min[5];(3)痰标本选择不恰当,需选择标本中干酪样亦或者是脓样的可疑部分;四,患者未停药,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的过程当中,需要求患者停药;五,接种量比较小,通常情况下,每管的接种量应为0.1ml。
污染4例,原因为:
(1)未对痰标本进行妥善的保存,在留取涂片后,需于24h之内进行培养,若不能及时培养,需将涂片置于4℃的环境中进行保存;(2)未充分进行前处理,应加入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20min的充分混旋处理[6];(3)未对试验材料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应采取高压灭菌法对接种吸管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四,操作不恰当,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痰培养。
【参考文献】
[1]丁丽,王伟,许雪春等.矽肺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培养与抗结核药物敏感检测[J].中国职业医学,2015,(1):46-48.
[2]吴皖卿,张坚华,刘勤连等.1976例肺结核患者痰培养及其药敏检测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687-3690.
[3]丁海榕,林树柱,卢锦标等.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所用菌株的筛选[J].微生物与感染,2014,(2):83-88.
[4]张志平,李贤相,文育锋等.342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菌株耐药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3):522-525.
[5]彭亦平,宗佩兰,辛茶香等.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J].中国防痨杂志,2016,38(8):6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