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报告

合集下载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变得愈发重要。

空间数据库作为一种专门用于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空间数据库的学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其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一、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库是一种能够有效存储、管理和查询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空间数据与传统的非空间数据不同,它具有空间位置、几何形状、拓扑关系等特性。

例如,地图上的点、线、面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邻、包含等关系,都属于空间数据的范畴。

为了准确地表示和处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库采用了特定的数据模型和结构。

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通过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来描述空间实体,而栅格数据模型则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单元,并为每个单元赋予相应的值。

二、空间数据库的关键技术1、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重要技术。

常见的空间索引方法有 R 树、四叉树、KD 树等。

这些索引结构能够快速定位和筛选出与查询条件相关的空间数据,从而大大减少数据检索的时间和开销。

2、空间查询语言为了方便用户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和操作,空间数据库提供了专门的查询语言,如 SQL 的空间扩展(如 PostGIS 中的空间查询函数)。

这些查询语言支持空间关系的判断、空间数据的过滤和聚合等操作,使得用户能够灵活地获取所需的空间信息。

3、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方式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在空间数据库中,通常采用优化的存储策略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空间数据库的应用领域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 是空间数据库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GIS 能够实现地图的绘制、空间分析、路径规划等功能,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交通运输等提供决策支持。

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5篇

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5篇

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5篇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并且广泛运用到各方面,所以作为该专业的我们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很重要的,毕业实习是对我们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

通过实习,要求我们对目前社会或企业的前沿知识或技术有所了解,明确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方向,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在实践中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

主要任务,熟练运用所学的MAPGIS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编辑处理。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协助完成所在单位的不稳定耕地数据库建设工作。

通过一个半月实习加深和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提升自己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是广西第一测绘院。

广西第一测绘院是广西测绘局直属的事业性测绘单位,是国家测绘局首批授予的甲级测绘资格单位,是ISO9001:2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形成“以项目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现已发展壮大成为广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设备精良、快速反应的综合性测绘队伍。

多年来,广西第一测绘院一直秉承“科技兴测”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有六个科技开发项目获自治区(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3个项目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个项目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工程铜奖。

有二个科技开发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20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于20年被广西区政府授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广西双保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实习内容在单位实习的时间里,我从事的是不稳定耕地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负责数据的初步处理工作,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地图定位,采集耕地点,检查耕地点是否有漏画、多画、多加点、少加点等,检查微短线,拓扑构面等工作,采用的软件是MAPGIS。

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主要内容索引: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注意事项四、实验数据描述五、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一、实验名称空间数据库创建二、实验目的* 巩固空间数据库所学知识,并学会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安装并摸索PostGIS、QGIS等软件的基础操作三、实验内容(1)通过OpenStreetMap网站()下载你的家乡数据,导入到PostGIS数据库,并利用QGIS显示数据库中点、线和面图层。

(2)FlightAware网站(/)提供了全球航班的实时追踪和历史记录。

航班飞行轨迹包括Code, Time, Position (Latitude, Longitude),Height等信息。

抓取一个武汉出发或到达的航班飞行轨迹,导入到PostGIS数据库中,并利用QGIS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

(3)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数据描述1. 通过OpenStreetMap网站下载家乡数据,本实验选择的区域为在北纬28.6966°-28.7166°、在东经115.8197°-115.8596°之间的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与新建区交界的一小块区域。

2.在提供全球航班的实时追踪和历史记录FlightAware网站下载航班数据。

本次航班实验数据为CSN3367号航班(2019年12月12日20:53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22:06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五、实验步骤步骤一:下载并安装PostgreSQL步骤二:安装PostGIS和pgRouting步骤三:安装pgAdmin 交互界面PostgreSQL数据库提供pgAdmin交互界面,在程序-->PostgreSQL 9.5-->pgAdmin III。

输入数据库用户postgres密码登录后,可创建数据库,点击菜单栏SQL 图标,可输入SQL语句,创建表格、插入数据、构造查询语句等,按F5 执行SQL 语句,可在数据输出栏查看执行结果。

地理空间数据库实训报告

地理空间数据库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管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训环境本次实习采用Arc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和应用。

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丰富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2. 实训内容(1)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实习首先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模型等。

(2)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实习重点讲解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包括ER模型设计、空间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字典编制等。

(3)地理空间数据库创建实习指导学生使用ArcGIS软件创建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要素类的创建、字段属性的设置等。

(4)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实习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

(5)地理空间数据库应用实习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实际应用,如制作地图、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

三、实习步骤1. 准备工作(1)安装ArcGIS软件,确保软件运行正常。

(2)收集实习所需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 实训过程(1)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根据实习所需的数据,设计地理空间数据库的ER模型,并绘制ER图。

(2)地理空间数据库创建使用ArcGIS软件创建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要素类的创建、字段属性的设置等。

(3)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导入实习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操作。

(4)地理空间数据库应用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实际应用,如制作地图、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

空间数据库学习报告空间数据库是一种专门用来处理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传统数据库主要处理的是非空间数据,如数字、字符等,而空间数据库则加入了对空间数据的支持,可以存储和处理地理、地质、地形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本文将从空间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学习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空间数据库是一种针对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是指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可以是点、线、面以及更复杂的几何对象,如多边形、立方体等。

与传统数据库相比,空间数据库在数据结构的设计上更加复杂,引入了空间索引、空间关系模型等技术,以提高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效率。

如: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

此外,空间数据库还支持空间查询操作,如空间距离计算、空间关系判断、空间拓扑分析等。

其次,空间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空间数据库具有高效的空间索引技术。

空间索引可以加快对空间数据的查询速度,常用的空间索引技术有R树、QUADTREE等。

其次,空间数据库支持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操作。

空间数据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增、删、改、查操作,还可以进行地理位置相关的查询,如查找一些区域内的所有点。

再次,空间数据库支持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库将数据可视化展示,同时进行各种分析操作,如空间叠加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

最后,空间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数据模型。

由于不同的空间数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空间数据库需要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数据模型,以满足不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空间数据库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空间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而地理数据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需要通过空间数据库来进行存储和管理。

另一方面,空间数据库也应用于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

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交通流量分析和道路网络优化,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一、建立Geodatabase数据文件1、新建一个Geodatabase:如图1.1所示:在ArcCatalog环境下新建一个名为“Personal Geodatabase”的数据文件。

1.1 建好的Geodatabase数据文件2、新建要素集: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shanghai要素集,定义坐标系统为高斯投影(如图 1.2所示),单位为米,精度为1。

1.2 创建要素数据集3、新建要素类:在shanghai要素集中,新建一个parcel和pole要素类,parcle的Shape字段类型为polygon,新增字段parcel_name(文本型)、owner_name (文本型);pole的Shape 字段类型为点类型,新增三个字段:类型(短整型)、高度(短整型)和管理部门(文本型)。

1.3 创建parcel要素类1.4 创建pole要素类4、新建表:如图1.5所示,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owner表,新增字段name (文本型)、age (短整型)1.5 创建owner表二、创建子类1、新建子类:单击鼠标右键,打开pole要素类的属性表,选择子类选项卡,根据type字段创建pole类型子类,包括Wood、Steel和Cement。

图2.1 pole要素类新建子类2、对子类赋值:如图2.2所示,在ArcMap环境下通过列表框选择对要素子类进行赋值。

图2.2 pole要素类赋值三、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1、打开Geodatabase的属性表,定义三个域:Wood_pole高度域(短整型),20—30ft;Steel_pole的高度域(短整型),30—50ft;pole的管理部门域(文本),市管,区县管。

图3.1 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2、打开pole要素类属性表,定义高度和管理部门字段的域,其中,高度按子类定义。

图3.3 定义高度和管理部门字段的域3、检查输入的要素的有效性:在ArcMap环境下,对选中点进行属性编辑,其中管理部门只能在市管和区县管两个值中选择;输入的高度值是否有效,通过Validation(验证要素)命令对选中的要素进行有效性检验。

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地质空间数据是地球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据资源,能够直接反映地球的构造、变形、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

在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环境评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是一种能够整合、管理和分析多源地质空间数据的系统,可以为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帮助。

目前国内外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方面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

随着三维地质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索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各种实现方式及其在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研究目的:1.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构建与实现本研究将针对三维地质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特点,提出一种适合地质学领域的数据库系统模型。

本研究将探究该模型的数据组织结构、数据管理方式、数据归档等相关技术问题,并实现一个基于该模型的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

2.三维地质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本研究将研究三维地质空间数据获取的技术手段及其特点,并分析不同数据来源的优缺点,探讨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本研究将重点从点云、卫星遥感等角度进行研究,对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处理中较为关键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在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本研究将探究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在地质灾害预防、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评价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该系统在地质学领域中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解决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构建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调研:调研国内外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现状等相关文献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姓名: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11月目录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3 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3 实验软件---------------------------------------------3 实验内容与步骤---------------------------------------3实验二:地图可视化----------------------------------------------------9 实验目的---------------------------------------------9实验原理---------------------------------------------9 实验软件---------------------------------------------9 实验内容与步骤---------------------------------------9实验三:空间分析-------------------------------------------------------16 实验目的---------------------------------------------16实验原理---------------------------------------------16 实验软件---------------------------------------------16 实验内容与步骤---------------------------------------16总结-------------------------------------------------------------------------22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例,让读者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实施创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地理1502班姓名:xx 学号:xxx
第1章需求分析
1.1需求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适用于学校的,通过oracle数据库进行逻辑处理,实现对图书、读者(学生)、出版社信息的增删改查,核心功能是实现借书和还书操作,亮点是增添了学生可以挂失和修改密码的功能。

下面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功能均已实现。

1.2功能需求
图1.1
第2章概念设计
2.1 实体与属性
根据需求建立五个实体(admin,book,publisher,reader,booktype),并赋予其各自的属性,如图2.1
图2.1
2.2 初步E-R图
将各个局部E-R图合并,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然后再用分析的方法或者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生成基本E-R图,流程如图2.2,合并后的初步E-R图如图2.3所示。

图2.2
图2.3
第3章逻辑设计
3.1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将基本E-R图根据七条转化原则转化为一般数据模型;2、根据所选用的DBMS(Oracle)的功能及限制,将数据模型转换为Oracle 规定的模型。

图3.1
3.2 优化后的模型
管理员(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密码)
借阅者(卡号,姓名,年龄,性别,密码,专业,学院,最大借阅量)书籍(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号,类型号,价格,是否被借阅)出版社(出版社号,出版社名,电话,地址)
类型(类型号,类型名,所在楼层)
借阅(借阅号,借阅时间,归还时间,是否过期,卡号,索书号)
第4章物理设计
4.1 设计数据表
管理员表(admin)
图书表(book)
图书类型表(bookType)
借阅表(borrow)
4.2创建表空间及用户
创建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lib datafile 'D:\biaokongjian\lib.dbf' size 32M autoextend on next 32m maxsize 2048m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4.3创建数据表
管理员表:
create table admin ---用户表
(
admin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 --管理员Id
adminName varchar2(8) not null, --管理员姓名
adminSex varchar2((2), --性别
adminAge number, --年龄
adminPass varchar2(10) --管理员登录密码);
读者表
create table reader --图书类别表
(
reader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 --读者编号
readerPass varchar2(10) not null, --读者登录密码
readerName varchar2(10) not null, --读者姓名
readerSex varcahr2(2) not null, --性别
readerAge number not null, --年龄
readerDept varchar2(20) not null --学院
readerZhuanye varchar2(20) not null --专业
maxNumber number, --最大借阅量
Islost varchar2(2) --是否挂失
);
图书表
create table book --图书表
(
book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 --图书Id
book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图书名称
bookWritter varchar2(10) not null, --作者
bookType number not null foreign key (bookTypeId) references bookType (bookTypeId) ,
--图书类型Id
publisherId varchar2(10) not null foreign key (publishId) references publisher (publisherId) ,
--出版社Id
bookPrice float not null, --价格
Ifborrow varchar2(2) not null --是否借出
);
图书类型表
create table booktype --图书类型表
(
bookTypeId number primary key, --图书类型Id
bookTypeName varchar2(10) not null, --图书类型名称
flow vachar2(4) not null, --楼层
);
借阅表
create table borrow --借阅表
(
borrow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 --借阅流水账
bookId varchar2(10) not null foreign key (bookId) reference from book(bookId),
--图书Id
readerId varchar2(10) not null foreign key (readerId ) reference from reader(readerId),
--读者Id
borrowTime varchar2(50) not null, --借阅时间
returnTime varchar2(50), --还书时间
outTime varchar2(6) --是否归还
);
出版社表
create table bookType --出版社表
(
publisherId varchar2(10) primary key --出版社Id
publisher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出版社名称
publisherAddress varchar2(20) not null --出版社地址
borrowTime varchar2(50) not null, --借阅时间
publisherTel varchar2(11) --出版社电话
);
4.4插入具体数值
表格里面的具体数值需要人工导入或者用代码添加进去,在此不一一赘述。

第5章实现与维护
5.1 C#总体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所有功能,C#里需要创建以下窗体和相应的方法类:为了实现上述的所有功能,C#里需要创建以下窗体和相应的方法类:addbook.cs addpublisher.cs addreader.cs admin.cs adminborrow.cs adminsearchbook.cs adminsearchpublisher.cs adminsearchreader.cs Dbhelper.cs login.cs reader.cs readerborrow.cs readerinfo.cs
reachersearchinfo.cs readersearcherbook.cs userhelper.cs;
具体所实现的功能如图5.1所示:
图.5.1
5.2 成果展示
登录界面如下,可以选择不同身份登录(管理员和借阅者),这种设计便于管理图书信息系统,实现不同人群所需要的不同功能。

其中管理员和借阅者信息均保存在数据库中,通过判断语句,如果能找到匹配的信息,就会登录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如果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登录成功后弹出“管理员”的主界面,若以借阅者身份登录,则弹出“借阅者”主界面,同时登录窗体会隐藏。

这里利用MenuStrip控件和工具栏控件ToolStrip控件将功能集成起来。

实现的功能
总结
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一个程序的设计,我们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们查阅文献资料、对程序整体的把握等其他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

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课程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付出都有了回报。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也更加充分完善的学习了C#里各种组件的运用,各种算法的应用,类
的应用,各种控件的利用。

总的来说受益匪浅,谢谢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次锻炼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