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判断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辨析题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辨析题部分00846224刘拓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是指城市小资产阶级。
1.错误。
(1 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3分)小资产阶级属于进步势力。
(1 分)2.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首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2. 错误。
(1 分)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2 分)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 分)3.“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矛盾的。
3.错误。
(1 分)“一边倒”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在当时国际上正在形成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格局下,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的情况下,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
(2 分)一边倒”作为外交的一个方针,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绝不是倒向苏联的怀抱,也绝不意味着关闭与西方来往的大门。
(2 分)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
4.错误。
(1 分)毛泽东在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实际情况后,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 分)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
(2 分)5.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实现的。
5.错误。
(1 分)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实现的。
(2 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实现的。
(2 分)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6.错误。
(1 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判断题汇总

上篇综述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对)3.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对)4.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对)5.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对)6.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对)7.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错)8. 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对)第一章1.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错)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错)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4.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5.“落后就要挨打”。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侵略斗争只是加剧无谓的牺牲。
(错)6.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错)7.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错)8.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对)9.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错)10.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错)11.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错)第二章1. 《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错)2.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由洪秀全提出的。
(错)3.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对)4.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错)5.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辨析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如何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改革开放 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 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 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 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 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 续推向前进。 • (——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大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 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 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 辨析题: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 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华 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 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
• 观点错误。 •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 裕,即近代化(现代化)。前者是后者的 前提。
•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 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 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 山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 C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 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 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领导人民完 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 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孙 中山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今天已经或正 在成为现实。(胡锦涛庆祝辛亥革命100周 年大会讲话)
如何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改革开放 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 参考答案: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 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 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 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 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辨析题15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辨析题152)辨析题(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答:正确。
2、《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是美国科学家。
答:错误,李约瑟是英国科学家。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错误。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是主要矛盾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矛盾。
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答:正确。
5、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英国侵略者制造了海兰泡惨案。
答:错误。
海兰泡惨案的制造者是俄国。
6、1865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上海设立。
答:错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北京设立。
7、西方列强在中国举办教会医疗、慈善事业及开办教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救治中国人和提高中国人的文化水平。
答:错误。
目的在于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奴役。
8、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炮台壮烈牺牲的水师提督是关天培。
答:正确。
9、1881年,率军从俄国人手里收回伊犁的大臣是左宗棠。
答:错误。
左宗棠并未收回伊犁。
伊梨是通过中俄谈判收回的。
10、1874年,侵入中国台湾,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的国家是法国。
答:错误,是日本。
11、1885年将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的西方国家是法国。
答:正确。
12、1899年,强迫请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的西方国家是英国。
答:错误,是法国。
13、19世纪末,福建成为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答:错误,福建成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14、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内部普遍主张不抵抗。
答:错误,清政府内部有抵抗派,林则徐、邓廷桢是其代表。
15、林则徐被后人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答:正确。
16、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称天王。
答:错误,洪秀全在武宣称天王。
17、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是《资政新篇》。
答;正确。
18、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判断题(250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共20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22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错,1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错,14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错,35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错,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错,47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19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2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地主阶级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缓和了。
错 2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 412“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 2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对) 314.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没有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错) 4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对)216.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 117.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对) 118.近代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对) 419.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主制度。
(对) 320.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判断题(250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共20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22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错,1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错,14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错,35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错,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错,47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19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2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地主阶级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缓和了。
错 2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 412“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 2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对) 314.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没有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错) 4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对)216.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 117.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对) 118.近代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对) 419.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主制度。
(对) 320.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问答题汇总全。

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4、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5、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题
摘要:
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的原因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四、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正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题主要讨论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的原因,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主线。
首先,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在近代中国,这一过程却充满了曲折。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表现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中国人民不断发起反抗,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运动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资产阶级终于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这一事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从此,中国开始走向独立、自由、
民主的道路。
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辨析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综述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对)3.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对)4.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对)5.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对)6.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对)7.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错)8. 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对)第一章1.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错)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错)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4.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5.“落后就要挨打”。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侵略斗争只是加剧无谓的牺牲。
(错)6.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错)7.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错)8.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对)9.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错)10.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错)11.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错)第二章1. 《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错)2.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由洪秀全提出的。
(错)3.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对)4.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错)5.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对)6. 洋务运动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
(错)7.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交锋。
(对)8.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对)第三章1.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对)2. 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海外华侨。
(错)3.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共同之处是都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方式。
(错)4.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对)5. 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错)6.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对)7.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8. 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错)9. 清末“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它促进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错)。
10. 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其骨干是资产阶级实业家。
(错)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对)13. 北洋军阀其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错)注: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中篇综述1. 191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错)2. 工人阶级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
(对)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成为世界的政治中心。
(对)4.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红军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取得胜利。
(错)5. 护国战争击溃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对)6. 官僚资本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错)7. 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
(对)8.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
(错)9.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对)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对)11.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错)12.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错)13. 由于国民政府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所以,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错)14. 中国资产阶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对)16.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官僚资本主义。
(错)封建地主经济17. 中国民族资产的两面性决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错)1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本国封建势力没有任何的联系。
(错)第四章1. 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错)2. 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主要宣扬马克思主义。
(错)之后3.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对)4. 就问题与主义和李大钊进行论战的是梁启超。
(错)5. 改名换服,去厚生铁厂做工的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成员是李立三。
(错)6. 五四运动后,邓中夏在北京长辛店办不了劳动补习学校。
(错)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部会议都在上海举行。
(错)8.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
(错)9.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采取的方式是党外合作。
(错)中共二大纲领:党外合作10. 中共五大召开是在1925年。
(错)注:1927年11.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对12.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因为批判孔学,所以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错)13. 从义和团运动开始,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程度。
(错)14.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对)15.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对)16. 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参加了这场革命运动。
(错)18.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没有直接关系。
(错)第五章(略)第六章1.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是从华北事变开始的。
(错)卢沟桥/七七事变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
(错)3.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就正式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错)4.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对)5.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最根本区别在于依靠的抗日力量不同。
对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
(错)蒋集团亲英美派7.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对)8.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美国就采取了支持中国、联合中国共同抗战的政策。
(错)11.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没有打过一次胜战。
(错)12. 1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
(对)1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十年内战由此结束。
(对)15. 1937年,党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错)瓦窑X会议16. 1940年期间,对华北日军发动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战役,人们称为百团大战。
(对)第七章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对)3.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对)4.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对5.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对)6.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对)7.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错)8. 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对下篇综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对)2. 1952年上半年发起的“五反”运动就是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基础上加上反贿赂和反盗窃国家资财。
(错)(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对)4.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不存在任何缺点和错误。
(错5.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重大失误。
(错)后十年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近代以来人民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对)7. 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
(对)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