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粤教版 (2)
粤教版科学第一单元《辨方向》

第2课《辨方向》内容标准:1. 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2. 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够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来描述方向。
2. 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 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能力培养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科学的规律。
2. 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设计意图方向属于较抽象的概念,代表方向的名词来自于人们的共识所下的定义。
当我们需要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时常常用到方向。
根据太阳的升落,定出东南西北,认识方向,找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进而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本课是本单元第三课的准备课。
教学流程主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提出问题——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的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东南西北等方向,难点是学会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等方法来判断时,辨认方向。
教学准备自绘的动物公园地图、自绘的街道图、橡皮、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动物公园地图。
问题:我想去猴山看猴子,该怎么走?讨论:看地图,确定图上猴山和自己在图中的位置。
你该往哪边走?交流:学生利用地图进行汇报。
小结:地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一:太阳与方向问题:你知道我们是怎样定方向的?讨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交流: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一方为西方。
然后,使自己的左手对着东方,右手对着西方,则面朝向的一方为南方,背对的一方为北方。
反之,傍晚太阳落下去的一方为西方,相反的一方为东方,南方和北方的判别方法同上。
找出四个方向之间的规律按照顺时针的顺序。
当已知一个方向后,可以依次找出其余的方向。
三、活动二:太阳位置的变化任务:每天太阳东升西落,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基本相同。
自然教学活动教案-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经过实际测量,可以发现在同一时间测量太阳高度角,物体的长度并不会影响测量太阳高度角的结果,只会出现影长有所不同。
6.补充
6-1科学小百科: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古代学者泰利斯利用竿影和相似三角形的观念,测出埃及金字塔的实际高度。
5-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的原理。
˙日晷是应用一年四季太阳移动路径的规律变化所制成,其观测是以一天为单位,在晷面上呈现的影子能标示时刻变化。
˙除了了解日晷的相关原理之外,应该引导学生察觉这些成果都是古人长期观测后的发现,借以让学生认识耐心、细心观察的重要,培养相关科学态度。
5
5
30
20
20
课本
教用版电子教科书
˙让不同学生尝试指出太阳的移动情形,每个人比划的方式可能都略有不同。
2.提问
2-1你所比划出来的太阳运行路径,是否符合实验得到的结论?
˙由于每位学生比划的路径可能略有差异,但大致只要掌握东升西落、偏南方运行即可。
˙有些学生可能会忽略偏南方运行,因此会比划出由东方升起,经过头顶,西方落下,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想一想太阳的方位。
能力指标
1-3-1-1能依规划的实验步骤来执行操作。
1-3-5-3清楚的传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1-3-5-4愿意与同侪相互沟通,共享活动的乐趣。
1-3-5-5倾听别人的报告,并做适当的回应。
2-3-4-1长期观测,发现太阳升落方位(或最大高度角)在改变,在夜晚同一时间,四季的星象也不同,但它们有年度的规律变化。
1-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吗?
˙引导学生回忆中年段所学,光是直线进行的,当光照射到物体,因无法穿透物品继续直线前进,就会在物品另一边,无法被光照射到的位置,形成阴暗的影子。
粤教版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

粤教版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1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1.两人合作,画出自身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转变。
知识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
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二.画影子(一)画自身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身的影子吗?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身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身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
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身的影子来看个究竟。
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身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身的影子。
过程: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广东科技出版社粤教粤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_课件1

它给我们带来 光明和温暖
太阳光非常刺眼
太阳光非常刺眼,我们不能直接观察。
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戴上帽子,遮挡一下阳
阳光下的温度
关于太阳我们知道多少? 1、太阳的年龄 2、太阳的温度
3、太阳的大小
4、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太阳的年龄: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呢!
温馨寄语传球首先选择和宝宝脑袋大小差不多的球太大太小都抓不住后选择或清理出一块室内或室外的空间家长坐在离他一两步远的地方轻轻将球滚到宝宝脚边然后鼓励他把球滚回来
认识太阳
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谜底:太阳
冰淇淋和太阳
冰淇淋不需要太阳,我们需要吗?
太阳给予了我们什么?
太阳除了给予我们光和热, 还有别的吗?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汽车
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 了光明和温暖。
温馨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我们要好好学习,了解 更多的有关太阳的知识,让太阳能为我们做更大的贡献!
谢
谢
太阳的温度: 太阳的表面火舌翻滚,热浪升腾,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内部 温度大约是1500万到2000万摄氏度。
太阳的体积很大很大,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千米
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 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 明和温暖。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 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 需要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广东教育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单元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
《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
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
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
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
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也会拐弯。
太阳光的折射会使光分解成彩色的光带,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气比较潮湿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喷雾也能使彩虹再现。
光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太阳光可以照明,发出热量,使万物生长,帮人们做事,但太阳光也能伤害人们的眼睛,或使皮肤灼伤,还会产生光污染。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利用太阳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
比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实例。
课时光的传播教学内容:教材1-5页。
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教学用具:软管、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简易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欣赏导语,让诗一般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课堂: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太阳送来无尽的光明。
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这缤纷的美景?引入新课: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
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活动1:用弯曲的管子能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吗?活动2:光线打靶游戏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3:用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4.26 四年级科学下册《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教案

4.26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教案教材分析:这一节课是《地球、太阳和月球》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以阳光下的影子变化为切入点,观察影子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观察仪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一天中不同时刻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知道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东升西落。
(3)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规律。
2.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记录,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规律变化。
(2)能通过运用适当的工具观察、测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分析出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3)培养长期坚持观记录的实验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能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其科学原理的能力,从而产生对自然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规律变化。
教学难点:观察、测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分析出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观测仪、量角器、指南针、橡皮泥、棉线、吸管。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课本图:从生活情境产生问题:“为什么影子会产生变化?他是怎么变化的?”驱动任务: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二、活动1:阳光与影子。
1、提出:观察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有什么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有变化吗?2、学生交流、分享课前布置的观察任务: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有什么变化。
3、引导发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和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形成的影子方向和长度的规律性变化小结:阳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在不同时刻长短和方向都会有变化。
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
(当然这种规律只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现象,并不等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三、活动2:观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1、提出:活动1中,我们知道一天中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但怎么变化?太阳在每一时刻具体在什么位置呢?2、利用教科书的2幅图片资料示范利用观测仪进行观测的方法。
四级下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复习课件粤教版

课堂练习
•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 1、日晷,通常由___晷__针___和___晷__面___组成. • 2、陆地上有___丘__陵___、山地、__高__原____、
平原和___盆__地___等不同的地形。
课堂练习
• 3、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 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 圈层。
课堂练习
• 2、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月相的变化是因为月亮形状在变化 • B.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不规则运动产生的 • C.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
使月相不断变化 • D.如果月球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四年级下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复习课件粤教版
课堂练习 • 3、观测月球的最佳工具是(C ) • A.放大镜 • B.显微镜 • C.望远镜 • D.日晷
第4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5认 识太 阳
感受太阳的能量
太阳是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 和热。在太阳下温度比较高,在树荫下温度比较低。
我了解的太阳
太阳的年龄: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是离我们最近的 一颗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阳的温度:太阳的表面火舌翻滚,热浪升腾,温度大约是 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到2000万摄氏度。 太阳的体积:很大很大,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到太 阳的距离约1.5亿千米。 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少的 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 的需要了。
•
•
A
B
C
D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太阳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 了解太阳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位置变化。
2. 掌握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太阳位置的影响。
导学环节:一、导入引导(5分钟)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早晨起床时太阳在什么位置?中午时太阳在什么位置?傍晚时太阳又在什么位置?你们有没有发现太阳在一天中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以及与时间的关系。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而公转一周约需365天。
2. 太阳的位置: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会有所变化。
所以我们看到的阳光照射角度和亮度都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实践探索(20分钟)1. 太阳的影子实验: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选择一个固定的地点,用一个直立的棍子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太阳的影子长度。
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影子长度及太阳的位置,推断太阳此时的高度角是多少。
2. 制作日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
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记录下太阳的位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加深对太阳位置与时间的理解。
四、讨论总结(10分钟)1.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太阳在不同时间的位置有何变化?2. 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太阳的位置对我们有何帮助?3. 你认为太阳的位置与季节之间有何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五、实践检测(15分钟)1. 看图写日记: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制作的日晷或太阳影子记录表,写一篇关于太阳位置与时间变化的日记,描述一天中太阳在不同位置,以及这些位置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复习测验: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 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 记述一下你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的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将棉线拉直到竿影末端,用量角器测量 出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折线图 太阳高度角/度
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阳光和地面呈 现夹角从小变大,再从大变小。 (见书本67页的图片,记录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 角,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分析数据,认识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谢谢
• 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 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 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
竿顶
竿影末端 见书本66页 (图片为主) 太阳高度角
制作观测仪,并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按下面的步 骤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后及时记录太阳方向和 太阳高度角。
• (1)在吸管中穿进一根长棉线,并用橡皮泥 封住吸管的一端。 • (2)将橡皮泥固定在方向板的中心,吸管要 和地面垂直。 • (3)利用指南针调整方向板的方向。
26.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 学习目标: • (1)知道一天中不同时刻阳光下影子 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2)知道太阳的视运动规律是 • 东升西落。 • (3)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 • 位置变化规律。 •
• 活动1:阳光和影子 • 阳光照射物体会出现影子。选择一个固 定的物体,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观察 它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 (2)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阳光下影子 的方向和长短的规律变化。
• 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有变化吗? • 以早上10: • 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 一般使用观测仪器量太阳方向和太阳高 度角来描述它的位置。 • 将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竿影方向相反 的就是太阳的方向。
竿影方向(东北方)
利用指南针调整观测仪的方向。
太阳方向(西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