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繁殖

合集下载

《播种繁殖》课件

《播种繁殖》课件

繁殖
繁殖的概念
繁殖是通过植物的其他部位 (如茎、叶、根)产生新的 植株。
繁殖的方法
繁殖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 方法进行,以保留植株的优 良性状。
繁殖的注意事项
繁殖时需要控制适当的水分、 养分和环境条件,以促进新 植株的生长。
播种和繁殖的区别
1
播种和繁殖的定义
播种是将种子放入土壤中2
播种和繁殖的应用场景
播种适用于大规模农作物种植,繁殖适用于保留优良植株特征和繁衍种类。
结束语
播种和繁殖的重要性
播种和繁殖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为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基础。
播种和繁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遗传工程和组织培养等手段改良植物的播种和繁殖过程。
小结
通过本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播种和繁殖的概念、方法以及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基础。
《播种繁殖》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播种繁殖》的PPT课件!今天我们将探讨植物的播种和繁殖过 程,并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播种
什么是播种
播种是将植物种子放入土壤中,为其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播种的方法
播种可以通过直接将种子插入土壤或通过育苗盘等器具进行。
播种的注意事项
播种时需要控制适当的湿度、温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园林植物的繁殖—播种繁殖

园林植物的繁殖—播种繁殖

• ⑵种子催芽
• 催芽处理就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在适宜的水分、 温度和通气等条件作用下,解除休眠提早萌发。
• 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
• ①低温层积处理 层积使坚硬的种皮逐渐软化,种皮 透性增强。种子的内含物向有利于发芽的方向转化, 种子内的发芽抑制物如脱落酸等逐渐降低以至消失, 而发芽促进物质如赤霉素、激动素等含量上升。同时 在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开始降解,各种酶活性增强, 可溶性物质增加。层积温度大多在1℃~10℃的范围 内,以2℃~7℃为最适宜。层积时间因种类而异,一 般在1~6个月的范围内。
• 1.应用:大部分露地花卉是先在苗床育苗,经 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坛或花圃中。
• 2.作用:加大株间距,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

切断主根,可促使侧根发生。

抑制徒长。使幼苗生长充实、株丛紧密。
• 3.时间:以幼苗水分蒸腾量极低时进行为适宜。 并边移植、编浇水,一畦全部移植后再浇水。

降雨前移植。因移植时损伤根系,影响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一)土壤准备 •1、整地 •改进土壤物理性质 •保持土壤水分 •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 •可预防病虫害。将土壤病虫害等翻于表层, 暴露于空气中,经日光和严寒灭杀。
步骤
• 清理圃地 • 浅耕灭茬:表土耕作措施,一般为510cm • 耕翻土壤:主要环节,多在春秋两季进行, 具体时间视土壤含水量而定。 • 土壤过干,费工费时; • 土壤过湿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物理性质恶 化,形成硬块,特别是粘土
③机械损伤处理 对一些种皮坚硬的种子,可用人 工方法将种子与粗沙等混合摩擦,有的可适度碾 压,使种皮破裂,透性增加,促进种子发芽。或用 超声波处理,可促使空气、水分进入种子,促进萌 发。如夹竹桃、梅、油桃和橄榄等。

植物播种繁殖实验报告

植物播种繁殖实验报告

植物播种繁殖实验报告背景介绍植物繁殖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播种繁殖,植物可以增加自己的种群数量,确保其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为了探究植物播种繁殖的过程与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播种繁殖过程,了解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以及相关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来评估不同条件下的繁殖效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植物种子:选择同一品种的植物种子,确保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2. 培养土:提供适宜的营养环境供种子生长。

3. 容器:用于盛放培养土和播种。

方法1. 将培养土放入容器中,将其平整并稍微湿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将同等数量的种子分为几组,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播种。

我们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控制变量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播种。

3. 按照实验要求,在容器的不同位置进行播种。

每组播种后记下播种日期,记录相关观察数据。

4.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光照,并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5. 定期观察和记录实验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生长速度、茎叶大小、根系生长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观察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繁殖效果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发芽率比较第一组是控制组,不加任何特殊处理。

第二组是光照处理组,每天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

第三组是水分处理组,每天给予适量的水分。

我们对比了三组植物的发芽率。

1. 控制组的发芽率约为75%。

2. 光照处理组的发芽率约为85%。

3. 水分处理组的发芽率约为90%。

通过比较发芽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照和适量的水分对植物的发芽有正面的影响。

生长速度比较在发芽后,我们还对植物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

1. 控制组的植物在播种后的10天内平均生长高度为4.5cm。

2. 光照处理组的植物在播种后的10天内平均生长高度为6.0cm。

3. 水分处理组的植物在播种后的10天内平均生长高度为5.5cm。

通过比较生长速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正面的影响,而水分的添加对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播种繁殖技术实验报告(3篇)

播种繁殖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草本花卉的播种方法与技术。

2. 理解播种繁殖的原理和过程。

3. 比较不同播种方法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4.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三色堇、万寿菊、波斯菊等草本花卉种子。

2. 实验用具:播种箱、育苗盘、土壤、水壶、温度计、放大镜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种子:- 将种子洗净,晾干。

- 根据不同花卉的播种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浸泡、消毒等。

2. 准备土壤:- 使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 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使其适合花卉生长。

3. 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按照规定的播种量撒播在育苗盘内。

- 根据不同花卉的播种深度要求,覆盖一层细土。

- 用喷壶轻轻喷水,使土壤湿润。

4. 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

- 定期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及时移除病苗、弱苗。

- 观察幼苗生长状况,适时进行间苗、定苗。

5. 数据记录:- 记录不同播种方法下,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速度、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等指标。

- 观察不同播种方法对花卉生长的影响,分析原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率:- 三色堇、万寿菊、波斯菊等花卉的发芽率分别为80%、75%、70%。

- 不同播种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但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对发芽率有较大影响。

2. 幼苗生长速度:- 三色堇、万寿菊、波斯菊等花卉的幼苗生长速度分别为每天0.5cm、0.4cm、0.3cm。

- 播种深度、土壤养分、水分等因素对幼苗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

3. 植株高度与叶片数量:- 三色堇、万寿菊、波斯菊等花卉的植株高度分别为10cm、8cm、6cm,叶片数量分别为10片、8片、6片。

- 播种时间、土壤养分、水分等因素对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有较大影响。

五、结论1. 播种繁殖是花卉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2. 不同播种方法对花卉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

1-花卉的繁殖技术

1-花卉的繁殖技术
湖北省精品课程
三、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剪取花卉植物根、茎、叶的一部分,插入 相应基质中,使之生根发芽成为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优点:生长快,开花早; 繁殖系数较高; 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缺点:扦插苗无主根,根系较弱, 浅根性。
湖北省精品课程
(一)扦插成活原理
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可发生不定根和不 定芽,从而形成新植株。
湖北省精品课程
(3)芽插 ①定义:采用芽作插穗的方法。 ②插作技术: 取2cm长、枝上有较成熟芽(带叶片)的枝条作 插穗,芽的对面略削去皮层,将插穗的枝条露出基质 面,可在茎部表皮破损处愈合生根,腋芽萌发成为新 植株,如橡皮树、天竺葵等。
湖北省精品课程
(4)根插 ①定义:用根作插穗的扦插方法。适于用带根芽的肉质 根花卉。 ②扦插技术: 结合分株将粗壮的根剪成10cm左右一段,全部埋入 插床基质或顶稍露出土面,注意上下方向不可颠倒, 如牡丹、芍药、月季、补血草等。某些小草本植物的 根,如蓍草、宿根福禄草等,可剪成3~5cm的小段, 然后用撒播的方法撒于床面后覆土即可。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也叫种子繁殖,凡能条收到种子的花卉均可 用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 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花卉向叫实生苗或播种苗。 播种繁殖的特点: 优点:繁殖系数大,方法简捷 根系发达 ,适应力强 生长强健,寿命期长 便于携带,利于交流
湖北省精品课程

缺点:变异性大,优良性状易丢失 出苗不齐,播种苗开花迟缓
湖北省精品课程
(二)扦插床的类型与扦插基质
1.扦插床类型 (1)温室插床 ①温室地面插床 ②温室台面插床 (2)全光喷雾扦插床:床底装有电热线及自动控制仪器, 插床上装有自动喷雾仪,为一种自动控制扦插床。
湖北省精品课程

植物繁殖的5种方法

植物繁殖的5种方法

植物繁殖的5种⽅法众所周知,植物繁殖⼀般分为有性繁殖和⽆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种⼦播种繁殖后代;⽆性繁殖⼜叫营养繁殖,⽤植物的营养器官的⼀部分,如叶⼦、枝条等培养成新的植株,这样的⽅法有扦插、分株、嫁接和压条等。

现在,和宠派养花⼤全⼩编来简单了解⼏种⽐较常见的植物繁殖的⽅法,⼀起来养花涨姿势吧!~1、播种播种繁殖适⽤于多数草本植物,有露地播种和盆栽播种两种。

露地播种应选择地势⾼燥平坦、背风向阳、⼟壤疏松、排⽔良好的地⽅,在晴天和⼟壤较⼲燥时做好苗床,⼟地要深耕细整,并进⾏⼟壤消毒和施⼊底肥。

盆播要将播种盆内的排⽔孔⽤碎⽡⽚暏上。

然后将先准备好的⼲燥培养⼟过筛,粗粒放于盆底处,上⾯放细的培养⼟。

播种前,要选准品种,并且是颗粒饱满、⽆病⾍害的优良种⼦。

2、扦插扦插⼀般多⽤枝插、叶插。

枝插是剪取植物枝条的⼀部分作为插条,在适当条件下产⽣新根、新芽⽽成为独⽴植株。

采⽤已⽊质化的枝条作插条的称为硬枝扦插,采⽤半⽊质化的枝条作插条的称为嫩枝扦插。

在花卉⽣产上多⽤嫩枝扦插。

枝插适⽤于绿萝、⽉季、⾖瓣绿、长寿花等。

叶插通常是⽤叶⽚进⾏繁殖,例如多⾁植物、昙花、虎⽪兰等等。

3、压条压条繁殖是将母株枝条埋⼊⼟内,待其⽣根后,再与母株割离成独⽴植株,成活率⾼,能保持原种特性。

压条繁殖⼀般只⽤于难扦插成活的花卉,例如⽯榴、腊梅、结⾹、迎春可⽤此种⽅法。

4、嫁接嫁接,是将所需植物的⼀部分器官(枝或芽)移接在另⼀株植物上,使⼆者愈合⽣长在⼀起,成为⼀株新植物。

⽤以嫁接的部分叫接穗,承受接穂的部分叫砧⽊。

嫁接分枝接、芽接、靠接等,适⽤于蟹⽖兰、海棠、蔷薇、蔬菜和果树等等。

5、分株分株,是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的新植株,此法适⽤于吊兰、⼀叶兰、⾦钻、合果芋等等。

图⽂源⾃⽹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第三章花卉的繁殖播种扦插分生

6第三章花卉的繁殖播种扦插分生
7
第一节 种子繁殖
一、种子的品质 种子的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播种主要包括: 1、种子净度:纯净种子占测定样本各成分总重量的
百分比。 2、千粒重:气干状态下1000粒种子的重量。 3、发芽率: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正
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 播种量=产苗量×千粒重/1000
直接播在其永久生长地。如花菱草,虞美人 等。
23
第二节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取植物茎、叶、根的一部分,插入 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的植株的繁 殖方法。
特点: 培养的植株比播种苗生长快、开花时间早,繁
殖容易,繁殖量较大,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对不易产生种子的花卉,多采用这种繁殖方 法。但根系较弱、浅。
于10℃就不萌发,是一种低温发芽型的球根 花卉。
11
❖ 4、充足的氧气: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不断地 分解种子内的贮藏物质,进行呼吸作用,需 要大量的氧气,如氧气不足,造成无氧呼吸 , 引起种子腐烂。
12
5、光照 好光性种子:必须有一定的光照才能萌发。如
羽衣甘兰、四季秋海棠、荷苞花、地菍等。 嫌光性种子:在光照下不能萌发的种子。如仙
特点
二、无性繁殖 1、可以得到较大之苗; 2、到达开花期早,前期生长快; 3、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 4、苗木适应能力较差, 5、繁殖系数较小,不易得到大量的苗木。
6
特点
三、组织培养: 1、可控性强; 2、节省繁殖材料; 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4、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 5、技术要求高,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
前均可进行。 半硬枝扦插:生长季,枝条半木质化时进行。 硬材扦插:叫休眠期扦插,一般在花卉休眠期
进行。
36

播种繁殖实验报告樟树

播种繁殖实验报告樟树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播种繁殖技术,探讨不同播种方法、播种时间和生长条件对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樟树的繁殖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樟树种子:选取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樟树种子。

实验土壤:采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适中的森林土壤。

实验容器:选用直径20cm、高30cm的塑料盆。

2. 实验方法(1)种子处理将樟树种子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播种方法① 直接播种法:将消毒后的樟树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土厚度为2cm。

② 浸泡法:将消毒后的樟树种子浸泡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24小时,然后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土厚度为2cm。

③ 混合播种法:将消毒后的樟树种子与适量的草木灰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土厚度为2cm。

(3)生长条件① 温度:保持实验室内温度在25℃左右。

② 湿度: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

③ 光照:采用自然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6小时。

④ 施肥:播种后每隔15天施用一次复合肥,每盆施用量为10g。

(4)观测指标观察不同播种方法对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包括株高、地径、叶片数、生长速度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接播种法经过40天的观测,直接播种法的樟树幼苗平均株高为15cm,地径为0.8cm,叶片数为15片,生长速度较快。

2. 浸泡法经过40天的观测,浸泡法的樟树幼苗平均株高为12cm,地径为0.7cm,叶片数为14片,生长速度较慢。

3. 混合播种法经过40天的观测,混合播种法的樟树幼苗平均株高为13cm,地径为0.75cm,叶片数为13片,生长速度中等。

4. 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樟树幼苗生长情况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樟树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株高为13.5cm,地径为0.75cm,叶片数为13片。

而在不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樟树幼苗生长速度较慢,平均株高为11cm,地径为0.65cm,叶片数为12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形态成熟
当种子完成种胚的生长发育,种实的外部形态呈现出成 熟的特征时成为形态成熟。种子形态成熟的特点是:种子内 部营养物质积累结束,含水率降低,营养物质由易溶状态变 为难溶状态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 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病力 强,耐贮藏。所以,一般树种的种子都应在形态成熟后采集。
(1)大部分蔬菜、一二年花卉及地被植物用户种子繁殖。 (2)实生苗常用于果树及某些木本花卉的砧木。 (3)杂交育种必须使用播种来繁殖,并且可以利用杂交优势获得比父
母更优良的性状。
种子繁殖的一般程序是:采种→贮藏→种子活力测定→ 播种→播后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具体的管理要求。
第二节 种子的采集、贮藏及检验
(3)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大粒种子,可在脱落后立即从地面收 集,也可从树上采集或用竹竿敲落,如壳斗科的种实。
有些树种当种子成熟期和采伐期一致时,可结合采伐工 作进行采种;此外,生长在水边的树种如榆树等,也可以及 时从水面收集。
❖ 2.影响种实成熟期的因子
树木种子(果实)的成熟期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的 生长环境而异。例如杨树、柳树、榆树在春季成熟,檫木在夏 季成熟,马尾松、杉木、银杏、紫葳等大多数树种在秋季成熟 等。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同一林分不同个体种子成熟也存在一 定差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影响种子(果实)成熟期:
第一节 播种繁殖的特点 第二节 播种前的准备 第三节 播种育苗技术 第四节 播种地的管理
第一节 播种繁殖的特点
❖ 一、播种繁殖的意义
❖ 1.播种繁殖的概念
播种繁殖是利用园艺植物的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 育,使其萌发生长,成为新的个体。
❖ 2.播种繁殖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播种繁殖应用最多,特别是许多蔬菜、花卉植 物大多是用种子繁殖培育的。植物的种子体积小,采收、 贮运、销售都很方便,所以播种繁殖及其种苗培育在园艺 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种子、种苗业是园艺业中具有很大发 展潜力的行业。据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2005年园艺作 物中仅蔬菜中瓜类植物的播种面积就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的12.82%,达到1772.1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 数据测量,截止到2005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的46 %,蔬菜产量的比例超过50%。
❖ 二、播种繁殖的特点
❖ 1.园艺植物播种繁殖的优点 (1)种子体积小,容易获得,采收、贮运方便,在较短时 间内一次可得到大量种苗。
(2)播种苗生长旺盛,有强大的根系,主根发达,有利生 长。
(3)播种苗对不良生长环境的抵抗较强,如抗旱。抗风、 抗寒等一般高于营养繁殖面。
(4)播种苗遗传性不稳定,可塑性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 定向培育新品种。
❖ 一、采种
种子是苗木繁殖的主要材料,种子品质是否优良直接影响繁殖结果, 因此如何采集高品质的种子是苗木生产的关键。为此,要了解种子成熟 过程,检测和及时掌握种子成熟时期,做好采种的组织和各项准备工作, 做到既不早采(掠青),也不晚采。
❖ 1.种子成熟的特征
树木经开花、传粉、受精和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茎、胚芽、子叶的 完整种胚。在形态上表现随营养物质不断积累,体积不断增大,含水量 不断升高,胚的活力不断提高。种子成熟最明显标志是种子具有发芽能 力。根据种子发育特点,将种子成熟分为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种。
1.树种不同种实成熟期也不同。
2.同一树种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成熟期也不同,生长地区越往 南,成熟期愈早。海拔越低,成熟越早。林缘木和孤立木比阴 坡和林分内成熟早。即使是同一果序上的果实,其成熟期也不 一致。图2-1所示的是日本樱花同一时期果实成熟状况。
3.同一地区,由于土壤、天气等条件不同种实的成熟期也有差 别。生长在壤土和砂质土上的树木比生长在粘土和潮湿土壤上 的树木果实成熟早。天气干旱的年份,种子成熟早,反之则晚 。
(5)播种苗寿命比营养繁殖苗长。
❖ 2.种子繁殖的缺点
(1)木本的果树、花卉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采用种子繁殖开花结实 较晚。
(2)后代易出现变异,从而失去原有的优良性状,在蔬菜。花卉生产 上常出现品种退化问题。
(3)不能用于繁殖自花不孕育植物及无籽植物,如葡萄、柑橘。香蕉 及许多重瓣花卉植物。
❖ 3.种子繁殖在生产上的主要用途
种实达到形态成熟时的外部特征:a.球果类:果鳞干燥 硬化、微裂、变色。如油松、马尾松等变为黄褐色;杉木变 为黄色。b.干果类(荚果、蒴果、蓇葖果、翅果、坚果、瘦 果):果皮多变为黄色、褐色,干燥、紧缩、变硬,开裂或 不开裂。如刺槐、合欢、相思树、油茶、乌桕、枫香、海桐、 广玉兰等。C肉质果类(浆果、核果、仁果等):果肉软化, 颜色由绿变红、黄、紫等色。如女贞、金银木、桂花、枸杞 等。
❖ (1)生理成熟
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种胚形成,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成为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种子特点是:含水率高,内部的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种 皮不致密,保护组织部健全,不能防止水分散失,内部易溶物质容易渗 出种皮,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差,不耐贮藏。多数树木的种子不 在此时采种,但对于长期休眠的种子,如椴树、山楂等,可采集生理成 熟的种子沙藏或播种,可缩短休眠期,提高场圃发芽率。
❖ (3)生理后熟
大多数树木的种子生理成熟在前,隔一定时间才能达 到形态成熟;也有一些树种,其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的时 间几乎一致;还有不少树种生理成熟在形态成熟之后,如 银杏、七叶树等,在种子达到形态成熟时,种胚还发育不 完全,不具备发芽能力,只有在采收后经过一个后熟阶段 ,种胚才发育完全,具有正常的发芽能力。
❖ 3.采种期和采种方法
确定采种期和采种方法,应根据树种的特性,种子的成 熟期及种子成熟后在植株上存留时间长短等来决定,一般有 一下几种情况:
(1)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的,或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 种粒小,一经脱落又难以收集的树种,应在未开裂或脱落前 及时从树上采集。如杨、柳、榆、泡桐,杉木等。
(2)形态成熟后挂在树上长期不开裂、不会散落者,可以延 迟采种期,从树上采集。如刺槐、苦楝、槐树、悬铃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