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AP路由器 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
无线AP路由器 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

无线AP路由器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时间:2014-2-25 8:04:30 作者:IT课来源:IT信息技术内容摘要: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WDS(WirelessDistribution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是无线连接两个接入点(AP)的协议。
在整个WDS无线网络中,把多个AP通过桥接或中继器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整个局域网络以无线的方式为主。
WDS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是无线连接两个接入点(AP)的协议。
在整个WDS无线网络中,把多个AP通过桥接或中继器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整个局域网络以无线的方式为主。
两种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于中继模式, 从某一接入点接收的信息包可以通过WDS连接转发到另一个接入点。
然而桥接模式,通过WDS连接接收的信息包只能被转发到有线网络或无线主机。
换句话说,只有中继模式可以进行WDS到WDS 信息包的转发。
如下图,连接到Bridge1或Bridge3的主机可以通过WDS链接和连接到桥2的主机通信。
但是,连接到Bridge1的主机无法透过Bridge2与Bridge3主机相通。
Repeater中继模式和Bridge桥接模式有什么区别Repeater模式下,TL-WR700N发出的无线信号SSID及加密方式与主AP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设置Repeater之后无线就搜索不到TL-WR700N的默认SSID了。
而Bridge 模式下,TL-WR700N可以自行设定无线信号的SSID及加密方式,可以与主AP不同。
TL-WR700N设置Repeater模式,作为前端无线设备的中继放大,首先与主AP 建立无线连接,接着将主AP的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如下图所示:TL-WR700N设置Bridge模式,同样可以扩展无线覆盖范围,首先与主AP 941N 建立无线连接,接着TL-WR700N发出自身的无线信号供客户端连接,如下图所示:总结:Repeater中继模式下,无线路由器发出的无线信号SSID及加密方式与主AP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设置Repeater之后无线就搜索不到无线路由器的默认SSID了。
WDS无线桥接(Bridge)与无线中继(Repeater)

WDS无线桥接(Bridge)与无线中继(Repeater)中继的目的则是为了扩大同一个无线局域网络的覆盖范围,中继用的AP同时也接受其他无线网络设备的连接。
二、玩转无线中继当然,无线桥接的玩法还有无线中继。
中继与桥接的结果基本一样,但中继可主要用来延长传输距离使用,最多中继点可达到4个,通过4机中继可以将小区或企业内内相隔较远的两点连接起来。
其具体设置为,在Advanced选项中选择“Access Point Setting”菜单,选中“Repeater……”选项,在Parent AP MAC Address中填入上一个AP或无线路由器的MAC 地址,在Child AP MAC Address中填入下一个AP或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
总之,大家在进行无线中继设置时,保证第一款设备的Parent AP MAC Address地址为本身的MAC地址,第一款设备的Child AP MAC Address为第二款设备的MAC地址;而第二款设备的Parent AP MAC Address为第一款设备的MAC地址,Child AP MAC Address为第三款设备的MAC地址;第三款设备的Parent AP MAC Address为第二款设备的MAC地址,Child AP MAC Address为第四款设备的MAC地址;第四款设备的Parent AP MAC Address 为第三款设备的MAC地址,Child AP MAC Address为自身的MAC地址,就能轻松的实现具备WDS功能的AP或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中继功能。
当然,要想让家用无线桥接网络传输性能更稳定,在选用AP或无线路由器时,有几点也需注意。
①功率决定了天线辐射的远近,优选功率较大的AP或无线路由器可获得更远连接。
②优选具有可拆卸的天线,可换装高增益天线的AP或无线桥接路由器以实现远距离的信号覆盖。
市场上有多种不同增益的天线选择和不同长度的馈线选择,可将天线安置于窗外,可大大方便用户较远距离的桥接组网。
路由器里的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区别介绍

路由器⾥的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区别介绍本⽂解释⽆线路由器上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区别,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哪个更好的问题;因为很多⽤户在设置迷你⽆线路由器的时候,发现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功能⼏乎都是⼀致的,搞不清楚⼆者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到底哪个好⼀些。
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区别1、中继(Repeater)模式:中继(Repeater)模式下,迷你⽆线路由器会通过⽆线的⽅式与⼀台可以上⽹的⽆线路由器建⽴连接,⽤来放⼤可以上⽹的⽆线路由器上的⽆线信号。
放⼤后的⽆线信号的名称和原来的⽆线路由器的⽆线信号名称⼀致,也就是2台⽆线路由器共⽤同⼀个⽆线⽹络名称()。
2、桥接(Bridge)模式:桥接(Bridge)模式下,⽆线路由器路由器会通过⽆线的⽅式与⼀台可以上⽹的⽆线路由器建⽴连接,⽤来放⼤可以上⽹的⽆线路由器上的⽆线信号。
但是,放⼤后的⽆线信号名称和原来的⽆线路由器的⽆线信号名称不⼀样,也就是2台⽆线路由器各⾃使⽤⾃⼰的⽆线⽹络名称,桥接之后的⽆线路由器有⼀个⾃⼰的⽆线⽹络名称(SSID)。
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的区别从功能上来说,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并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线的⽅式把2台⽆线路由器哦连接起来,从⽽实现⽆线信号覆盖范围的扩展。
但是从易⽤性来说,中继模式⽐桥接模式更好⼀点,因为中继模式保持了⽆线⽹络名称(SSID)的⼀致性,在⼀些宾馆、酒店或者其他⼀些场所,很多时候都需要保持⽆线⽹络名称的⼀致性。
因为2个,或者更多不同的⽆线⽹络名称,不⽅便⽤户记忆,让⽤户搞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这个场所的⽆线WiFi。
当然,如果你只是在⾃⼰家⾥⽤,那么中继模式和桥接模式对您来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不同的WiFi名称对⽤户⾃⼰来说也没有任何功能上的区别。
无线路由器AP接入点模式、中继模式、桥接模式、客户端模式的区别

无线路由器都包含了多种模式,包括:AP 接入点模式;Router 路由器模式;Repeater 中继模式;Bridge 桥接模式;Client 客户端模式。
说说无线路由器AP接入点模式、中继模式、桥接模式、客户端模式的区别:
Router模式,即路由模式:通过WAF口接入Internet 。
功能与普通无线路由器功能相同。
可以保存宽带的账号密码,并自动拨号连接。
AP模式,即接入点模式:将有线信号转变成无线wifi信号,可以设置自己的SSID(无线网络名称)及密码。
有线信号是指的网线链接上电脑就可以上网的网线,不再需要拨号的网线。
Repeater,即中继模式:通俗的讲就是可以增强已有的无线网络信号,扩大其覆盖范围。
可以将路由器安放至原有无线信号的边缘地带,将此无线信号增强。
增强后的无线网络的
SSID(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与原无线网络相同
并且此信号只可以中继一次,即只能将原信号增强放大,新信号无法再中继放大。
适合别墅、会所、广场等面积大的区域使用。
Bridge ,即桥接模式:功能与Repeater 中继模式类似,同样是将已有的无线网络信号增强,扩大其覆盖范围。
区别在于新的无线信号可以自定义成新的SSID(无线网络名称)和密码,并且新网络信号是独立存在,并可以继续使用Bridge 桥接模式继续向远处无限桥接,无限增强。
适合共享别人家的无线网络。
Client ,即客户端模式:将路由器当成无线网卡使用。
通过网线与没有无线网卡的电脑连接,路由器就相当于一个无线网卡,搜索连接其他无线网络。
大材小用,应急使用!。
无线桥接(Bridge)与无线中继(Repeater)

不同的用户就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亲朋好友同处一个小区,如何在过节期间让大家的电脑连接起来,实现网络共享与娱乐呢?无线桥接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线桥接也就是WDS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其可以无线网络相互连接的方式构成的一个整体无线网络。
WDS可把有线网络的资料,透过无线网络当中继架构来传送,借此可将网络资料传送到另外一个无线网络环境,或者是另外一个有线网络。
一、玩转无线桥接WDS又可区分成无线桥接(Bridge)与无线中继(Repeater)两种不同的应用。
桥接的目的是为了连接两个不同的局域网络,桥接两端的AP(或无线路由器,下同)只与另一端的相对AP沟通,不接受其他无线网络设备的连接。
中继的目的则是为了扩大同一个无线局域网络的覆盖范围,中继用的AP同时也接受其他无线网络设备的连接。
一般具备WDS功能的AP或无线路由器都支持这两种功能,究竟选择哪一种连接方式,大家可灵活选用。
要实现WDS功能,除了必需具备至少两个WDS功能的AP或无线路由器外,在设置时两个或多个AP或无线路由器使用的无线信道(Channel)、安全机制必须相同,必须互设对方的wireless MAC address。
以某品牌的无线路由器为例,在具体设置时可进入AP或无线路由器的WEB配置页面,选中Configure(配置)选项,将Auto Channel Select(自动信道选择)设为disabled(禁用),确保两或多台无线路由器的信道相同。
选中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系统)选项,选Edit(编辑)按钮,在WDS窗口中选中Partner MAC Address(伙伴MAC地址),添写对方端的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让后将设备Status(状态)设置为Enable(启用),确定后重新启动无线路由器,即可将两个相隔较远的网络无线连接起来。
带你了解路由器AP、路由、中继、桥接模式的区别

带你了解路由器AP、路由、中继、桥接模式的区别现在的路由大多数已经开始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模式路由器上一般有AP(接入点)模式、Router(无线路由)模式、Repeater(中继)模式、Bridge(桥接)模式、Client(客户端)模式。
下面将对我们需要的几种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AP(接入点)模式AP(接入点)模式下,只需要把一根可以上网的网线插在路由器上,无需任何配置就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上网了;在此模式下,该设备相当于一台无线HUB,可实现无线之间、无线到有线、无线到广域网络的访问。
说到底就相当于一台拥有无线功能的交换机。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通过LAN口或者无线上网的用户设备获取的IP为上级路由分配的IP地址,所以无法管理本路由。
适用场合:例如只是作为有线与无线接入点时,需要与上级路由下的设备互通时使用。
Router(无线路由)模式在Router(无线路由)模式下,路由器就相当于一台普通的无线宽带路由器;平时我们使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需要连接ADSL Modem (猫)或者光猫等设备来进行配置。
适用场所:用户自己办理了宽带业务情况下使用。
Repeater(中继)模式Repeater(中继)模式下,路由器会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一台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用来放大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上的无线信号。
注意:放大后的无线信号的名称和原来的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名称一致。
适用场合:有一台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但是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覆盖有限,希望无线信号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范围时使用。
Bridge(桥接)模式Bridge(桥接)模式,路由器会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一台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用来放大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上的无线信号;注意:放大后的无线信号的名称和原来的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名称不一样。
适用场合:有一台可以上网的无线路由器,但是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覆盖有线,希望无线信号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范围时使用。
无线中继和桥接区别.

无线中继和桥接区别.无线中继和桥接是无线网络的两种关键技术,这些技术通常被用于延长无线网络的范围,并使网络覆盖到更广泛的区域。
虽然这两种技术在无线网络扩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实现方式、应用场景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本文将对无线中继和桥接的区别进行详细的讨论。
1.技术原理无线中继和桥接都是通过在连接不同的AP之间传递数据来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然而,这两种技术的实现方式不同。
1.1 无线中继无线中继的原理是在无线网络中添加一个新的AP来中继原有的AP信号。
这个继电器AP接收从原始AP发送的信号,并将信号发挥到新的区域,扩大WiFi网络的范围。
在一些情况下,中继器甚至可以进一步中继自身的信号,呈层级相连,以形成“网状”的无线网络。
1.2 桥接无线桥接是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AP及其之间的无线连接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两个AP之间的数据流动就像网络中的LAN或WAN传输数据一样。
数据从一个AP传输到另一个AP仍然是以Wi-Fi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传输的范围和传输速度可能更快。
桥接主要用于连接两个不同的建筑物或无线网络之间的传输。
2. 功能实现除了它们的基本技术原理之外,无线中继和桥接还有其他一些要点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功能实现上。
无线中继器可以很容易地扩展网络范围,并同时保持所有数据流的SSID名称和密码等安全信息不变。
它有助于扩展家庭、小型企业和企业网络,并且无需设置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这使得它适合那些不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的用户。
此外,无线中继也具有最低成本。
但是,由于它依赖于单个中继器相互连接的方式,所以当它距离其他AP的距离过大时,它的性能和传输速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无线桥接中,两个AP之间的跨越和传输流量增加了,因此桥接可以更有效地传输大量数据。
尤其是在较远的建筑物之间传输资料时,桥接往往比无线中继更稳定。
无线桥接也支持大型企业网络的扩展,但必须具备比无线中继更高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配置。
无线路由器AP、Client、Router、Bridge、Repeater五种工作模式的区别介绍

⽆线路由器AP、Client、Router、Bridge、Repeater五种
⼯作模式的区别介绍
今天 Forece 在做⽆线⽹络布局,⽤ Belkin 刷了⼀个 DD-WRT 的路由器。
然后把⼯作⽤的⽆线路由器隐藏SSID,只允许员⼯使⽤,然后把第⼆台路由器做⽆线中继桥接,⽤⽆线功能连接第⼀台路由器,并且在第⼆台路由器上发布另外⼀个SSID⽤来给客户使⽤。
在操作中碰到很多新名词。
在这⾥扫盲⼀下各种名词解释。
Router,即⽆线路由模式,这也是我们最常⽤的⼀种⼯作⽅式,⼀般家⾥宽带连接,将宽带猫连接在⽆线路由的WAN⼝上,然后做拨号帐号设置,就⽤这个模式即可。
AP,即⽆线交换机,和router的区别就是不使⽤路由功能,⼀般是多⽆线台路由扩展信号覆盖⽤的。
⽐如家⾥⼆层楼,⼀台放在⼀楼做Router,但是⽆线信号在⼆楼不稳定,那么可以在⼆楼放置第⼆台⽆线路由,路由⽤⽹线连接到第⼀台上,⼆楼电脑⽆线连接到⼆楼路由的⽆线⽹络上,⽽⾮⼀楼的⽆线⽹络。
Bridge,即桥接,和上⾯AP有点类似,同样是为了扩展⽆线信号的覆盖⾯积,但是如上⾯例⼦中两台路由之间还需要⽹线来连接太⿇烦,桥接模式下则是第⼆台路由⽆线连接到第⼀台路由的⽆线⽹络上,然后发布⾃⼰的⽆线⽹络供⼆楼使⽤。
Repeater,即中继,和桥接有点类似,不同的是上⾯例⼦中两台⽆线路由有各⾃的⽆线⽹络,但中继是将第⼀台路由的⽆线信号中继和放⼤,并形成新的⽆线覆盖区域,所以只有⼀个⽆线⽹络。
Client,客户端模式,估计很少会⽤上,这个⽅式基本就是将⽆线路由作为⽆线上⽹卡来使⽤,通过⽆线⽅式连接到其他路由上,⽽电脑则使⽤有线⽅式连接到本路由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AP路由器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时间:2014-2-25 8:04:30 作者:IT课来源:IT信息技术内容摘要:桥接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区别WDS(WirelessDistribution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是无线连接两个接入点(AP)的协议。
在整个WDS无线网络中,把多个AP通过桥接或中继器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整个局域网络以无线的方式为主。
WDS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是无线连接两个接入点(AP)的协议。
在整个WDS无线网络中,把多个AP通过桥接或中继器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整个局域网络以无线的方式为主。
两种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于中继模式, 从某一接入点接收的信息包可以通过WDS连接转发到另一个接入点。
然而桥接模式,通过WDS连接接收的信息包只能被转发到有线网络或无线主机。
换句话说,只有中继模式可以进行WDS到WDS 信息包的转发。
如下图,连接到Bridge1或Bridge3的主机可以通过WDS链接和连接到桥2的主机通信。
但是,连接到Bridge1的主机无法透过Bridge2与Bridge3主机相通。
Repeater中继模式和Bridge桥接模式有什么区别Repeater模式下,TL-WR700N发出的无线信号SSID及加密方式与主AP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设置Repeater之后无线就搜索不到TL-WR700N的默认SSID了。
而Bridge 模式下,TL-WR700N可以自行设定无线信号的SSID及加密方式,可以与主AP不同。
TL-WR700N设置Repeater模式,作为前端无线设备的中继放大,首先与主AP 建立无线连接,接着将主AP的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如下图所示:TL-WR700N设置Bridge模式,同样可以扩展无线覆盖范围,首先与主AP 941N 建立无线连接,接着TL-WR700N发出自身的无线信号供客户端连接,如下图所示:总结:Repeater中继模式下,无线路由器发出的无线信号SSID及加密方式与主AP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设置Repeater之后无线就搜索不到无线路由器的默认SSID了。
而Bridge桥接模式下,无线路由器可以自行设定无线信号的SSID及加密方式,可以与主AP不同。
无线AP组网模式详解之中继网模式无线中继模式,顾名思义,即是无线AP在网络连接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分布式系统(WDS)的无线中继模式,就是在WDS上可以让无线AP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桥接中继,在这同时并不影响其无线AP覆盖的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无线组网模式。
无线中继技术就是利用AP的无线接力功能,将无线信号从一个中继点接力传递到下一个中继点,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从而构成多个无线中继覆盖点接力模式,最终达到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目的。
无线中继模式无线分布系统(WDS)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 AP 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
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P。
WD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
一般情况,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P接入。
无线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而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铺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
还有就两个网络隔离太远,网络信号无法传送到,就在中间设置一个中继AP,此AP只起中继的作用。
无线中继模式组图如下图:在此种模式下,中心AP也要提供对客户端的接入服务,所以选择“AP模式”即可,而充当中继器的AP不接入有线网络,只接电源,使用“中继模式(Repeater)”,并填入“远程AP的MAC地址(Remote AP MAC)”即可。
无线中继技术是针对于那些有线骨干网络布线成本很高,还有一些AP由于周边环境因素,无法进行有线骨干网络的连接的环境而提出的,利用无线中继与无线覆盖相结合的组网模式,可实现扩大无线覆盖范围,达到无线网络漫游。
无线中继技术就是利用AP的无线接力功能,将无线信号从一个中继点接力传递到下一个中继点,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从而构成多个无线中继覆盖点接力模式,最终达到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目的。
无线中继模式组网方法的用途极其广泛,在无线网络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今天,很多地方会因为场地比较大或者有障碍物,而无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就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距离或中途受到阻碍,这时候我们采用无线中继模式来连接无线网络,就能满足组网的要求。
现在很多的无线AP产品桥接功能,在以前就只有通过无线网桥来实现无线连接,但以前的无线网桥只具有桥接功能,而不能达到无限覆盖的效果。
在如今的城市里,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网络,采用无线AP连接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然而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很容易造成无线信号受阻,这样就不能顺利的实现网络的连接。
同时也会出现需要连接的网络相隔太远,就算中间没有什么其他的障碍物阻挡信号的传送与接收,但如今的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还达不到这么远的距离,如此情况,我们就采用中继模式,以中继AP来实现信号的放大与延续传送。
楼宇之间的局域网需要互相连接;一个公司希望将其左近的生产厂房、车间、管理中心等所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便于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在大学校园里,教学楼、学生宿舍与计算中心等部门中独立的内部局域网,也需要组建在一起,可以方便学生和教师接入校园网和Internet;等等。
这些需要连接各个局域网,都可以采用无线分布系统技术来实现,当出现距离过远,信号较弱,中间有障碍物阻挡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应用无线分布系统中的无线中继模式来连接组建网络。
当需要连接的两个局域网之间有障碍物遮挡而不可视时,可以考虑使用无线中继的方法绕开障碍物,来完成两点之间的无线桥接。
如图所示,无线中继点的位置应选择在可以同时看到网络A与网络B的位置,中继无线网桥连接的两个定向天线分别对准网络A与网络B的定向天线,无线网桥A与无线网桥B的通讯通过中继无线网桥来完成。
无线中继模式组建网络连接构建中继网桥可以有两种方式,单个桥接器作为中继器和两个桥接器背靠背组成中继点。
单个桥接器可以通过分路器连接两个天线。
由于双向通讯共享带宽的原因,对于对带宽要求不是很敏感的用户来说,此方式是非常简单实用的。
单个AP作中继器的无线网络连接示意图对带宽要求较高的用户,可采用背靠背两个处于不同频段的桥接器工作于无线网桥模式,每个无线网桥分别连接一个天线构成桥接中继,保证高速无线链路通讯。
两个背靠背的AP可以处于不同的频段,且可以同时工作于无线网桥模式,这样其功能就能得到扩大,信号在转发过程中也得到最大的发挥。
把带宽及速度提高到最大,以满足高要求的用户,保证其畅通程度。
两个AP作中继器的无线网络连接示意图需要连接的两个网络在距离过远或者中间有障碍物的适合,就采用中继AP来实现网络的连接。
在选购AP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AP都支持WDS,选购的时候看清楚。
同时还要看清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参数。
AP发射功率单位是dbm,天线增益的单位是dbi,这两个值越高,说明无线设备的信号穿透力越强。
普通AP的发射功率在20dbm以下,天线的增益在2~3dbi范围以内,按照经验,2dbi的增益天线信号可以穿透两堵墙。
还有无线网络是共享网络,整个WDS相当于一个大的网络,用户越多,每个用户所得的带宽越低,最好买统一牌子的无线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购何种带宽的设备。
最后在天线上,还是需要专用的定向天线,要做好防水防晒等护理措施。
无线中继覆盖点通常由两个AP模块构成,其中的一个AP的采用SAI模式工作(客户端模式),作为信号接收器接收前一站AP的无线信号,另外一个AP的模式采用标准AP覆盖模式,用来进行无线覆盖。
这样,无线信号一方面可以一站一站地进行接力,构成无线中继,另一方面是,每一站均可以实现本地区域覆盖。
此种模式能实现网络信号的放大及延续,为网络组建解决了距离上的问题。
使无线网络运用更加广泛,实现了许多无法使用有线网络的用户进行网络畅游的梦想。
无线AP组网模式详解之客户端模式AP Client客户端模式,也俗称“主从模式”,在此模式下工作的AP会被主AP 看做是一台无线客户端,其地位就和无线网卡等同。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方便网管统一的管理子网络。
AP Client客户端模式应用在室外的话,物理结构上象点对多点的连接方式。
AP Client客户端模式区别在于,中心访问节点把远端局域网络看成象一个无线终端的接入,它不限制接入远端AP Client模式的无线访问点连接的局域网络数量和网络连接方式。
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远端局域网络内部PC的数量和网络使用情况。
中心AP设置成为AP模式,可以提供中心有线局域网络的连接和自身无线覆盖区域的无线终端接入,远端有线局域网络或单台PC电脑所连接的无线访问点(AP)设置成AP Client客户端模式,远端无线局域网络便可访问中心AP所连接的局域网络。
AP Client客户端模式组图如下图:AP Client客户端模式组建需求AP Client客户端模式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环境,从其技术构架上来看,它与AP基础应用模式结合起来,同时还支持了相邻局域网络的连接。
在主网中与AP基础构架模式差不多,所以能实现网络内部的无线网络组建的需求,还提供了一种主从模式的构架,将相邻的局域网以客户端的模式接入整个网络之中。
这种模式在同时实现了两种需求,便于统一的管理。
在一些公司、企业、小区里面,通常会出现在以一个局域网中需要使用无线办公,需要组建AP基础构架模式的无线网络,而同时还需要连接其他的建筑里的局域网,在连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方便统一管理,不能在每栋建筑里都设置一个管理中心。
这个时候建立AP Client客户端模式无线网络,这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现在一家工厂里,拥有几个车间厂房和办公大楼。
各个地方都安装了内部的局域网,便于各个车间的管理控制。
现在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的壮大,需要统一各个地方的网络管理。
实行集中化管理,使信息实现最大利用化,使各个生产管理的链接得到最合理衔接。
象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考虑使用AP Client客户端模式来连接无线网络,应用此种模式,可以连接其他楼房车间的局域网,也可以在办公大楼里架设无线网络,实现无线办公。
由于AP Client客户端模式将连接的局域网都看成是一个客户端来连接,管理集中方便,且支持多个客户端即多个局域网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