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坐标曲线题试题(最新整理)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坐标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4页19题)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内容
关系合理的是( )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分别制取氧气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B
补充选题
1.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 MnO2)
【答案】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Mg、MgO中加入稀盐酸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答案】B
3.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答案】C
4.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5.。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坐标曲线题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质量变化曲线
图象
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及密闭反应体系中 物质的总质量、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某种元 素。的总质量等都不发生改变 ,其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图象
分析
固体完全反应转化为气体,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如一定质量的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等。
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氯化钙的水溶液呈中性,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B )
A.ab段代表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B.M点表示的溶液中阳离子有Na+和Ca2+ C.ac段表示的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先增加后减少 D.d点处的溶液遇无色酚酞不变色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类型 2 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相关的变化曲线
反应情况 金属过量
图像特点
图像分析
酸一定量,金属过量时,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的
质量决定,产生的H2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反 应所需时间 越短 ,拐点出现越早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镁、铝、铁、 锌至过量,反应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m(H2)=金 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生成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第2课时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类型 4 与溶液相关的变化曲线
(1)物质溶解时的的变化曲线(溶解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考向
图象
分析
在一定温 度下,向 一定量的 溶剂里不 断加入某 种溶质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和
溶质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溶解 不断 增大 ,当溶液达到饱和
状态时,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 分数不再 改变 .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3 坐标曲线题

专题突破三坐标曲线题【题型特征】坐标曲线题是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类题型,有较高的区分度。
常以选择、填空、计算题的题型出现,内容包括溶解度、pH变化、金属与酸的反应、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等。
这类题通常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图象、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或偏大。
【解题策略】做这类题有“三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图象中的点,起点、交点、终点、拐点等;三看走势,曲线的延伸趋势。
另外要注意起点是否为原点,曲线走势是向上还是向下,终段是否形成平台,过量的物质是否影响实验结果。
类型1溶解度曲线例1(2021广东中考)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将b点的硼酸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D.t2℃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 g溶液【解析】a点是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t1℃时溶解度是10 g,此时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g×100%<10%;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b点是溶解度曲线上10 g+100 g的点,表示饱和溶液,硼酸溶液降温至t1℃时,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2℃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搅拌,溶解硼酸的质量为30 g×50 g100 g=15 g,可得50 g+15 g=65 g溶液。
1.(2021河北中考)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1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40 g NaClB.20 ℃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C.将30 ℃的KNO3溶液降温到20 ℃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30 ℃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类型2综合类曲线例2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A BC DA.图A是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B是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图C是向足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图D是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和图示相同。
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分析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分析1. (2016 宜昌 )以下实验能用以下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靠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第 1题图2. (2016 陕西 )室温时,跟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以下图(忽视溶液温度的变化)。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第 2题图A. 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 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 d 点溶液中有许多的Ba2+、 OH-、SO24-、H+3.(2016 杭州 )向必定质量的甲中渐渐加入乙至过度,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甲乙A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碳酸钙粉末C 稀盐酸锌粒D 硝酸银溶液 铜粉第 3题图4. (2015 陕西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渐渐冷却至室温,以下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向的图像不正确的选项是 ()5. (2016 衢州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系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 K 2MnO 44△+ MnO 2+ O 2↑。
现对必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 加热过程中波及的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选项是 ()6. (2016 孝感 )向必定质量 FeCl 2 和 CuCl 2 的混和溶液中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以下图像不可以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7. (2016 吉林 )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A.向 pH =10 的 KOH 溶液中不停加水稀释B.用必定质量的 KClO 3和 MnO 2的混淆物制取 O2C. 向 FeCl3和 HNO 3的混淆溶液中加入 Na OH 溶液直至过度D. 20 ℃时,向必定质量的 Na Cl 溶液中加入 KNO 3固体8. (2016 呼和浩特改编 )以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氧气中焚烧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必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淆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浓硫酸长远露置在空气中9. (2016 北京改编 )以下 4 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必定质量的氢氧化B.向必定质量的稀硫酸C. 一氧化碳复原必定质D. 向必定质量的二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中加入锌片量的氧化铁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度10. (2016 交大附中三模 )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图像①,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图像②,敞口搁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浓盐酸C.图像③,加热 KNO 3、Ca(OH) 2的饱和溶液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D.图像④,向氯化铜溶液和盐酸的混淆物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1. (2016 贵宾 )以下各图像描绘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切合的是()A. 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pH 的变化B.在必定量的水中放入硝酸铵固体,溶液的温度变化C.往必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淆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D. 将一杯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12.(2016 湘潭 )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淆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度。
中考化学 坐标曲线题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13.(2021洛阳三模改编)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请判断:横坐标表示什么溶液? 答:NaOH溶液。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溶液变红色。 (3)请设计实验确定b点对应溶液中除氯化钠以外的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取少量b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说明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NaCl和NaOH。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2. 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的反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6年3考) 分析:(1)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反应一开始就立即产生,随着反应的进 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__增__加___,完全反应时,质量达到最__大___并保持 不变,如图__1__所示。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2)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后才开始,即起点的横坐标__不__是___(填 “是”或“不是”)0,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不断__增__加__, 完全反应时,质量达到最__大___并保持不变,如图__2___所示。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1.(2021河南13题1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 能合理的是( D )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 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 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2.酸碱中和反应(详见P86重难专项5)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2017.10)
分析: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待盐酸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钙反应。 (1)AB段:溶液的pH逐渐__增__大___,反应至B点时,盐酸反应完全,溶 液pH__等__于___7。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真题精讲课件)(共76张PPT)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
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 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图1
图2
考向2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图2)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丙__>__乙__>__甲_。 (2)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乙____。 (3)t3 ℃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少的是_____丙___。 考向3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 (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增__大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2)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减__小___。 (3)甲、乙两物质中,___乙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例8.(2019·襄阳)曼曼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 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 ℃,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解题归纳】溶解度曲线考查点突破:
1.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明确温度。在同一温度下,位于上方的溶 解度大,如t2℃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2.溶解度曲线交点含义:表示此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t1℃时,A和C相交于P 点,表示此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等,且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1)曲线呈上升趋势( 如A),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曲线基本平稳(如B),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3)曲线呈下降趋势(如C),说明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

B.从b点到c点,溶液质量增加了40 g
C.c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是NaCl
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 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 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A. a点时盐酸还未反应完,对应溶液pH<7,正确;B. bc段 (不含b、c点)开始产生沉淀,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 Cu(OH)2↓+2NaCl,有沉淀产生, 溶液质量增加小于40 g,错误;C. c点时盐酸和氯化铜均已完全反应, 溶液中只含有生成的氯化钠,正确;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 没有改变,正确。故选B。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Ba(OH)2溶液 C.分别向一定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中加水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R可以表示固体质量
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的个数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后不再改变,图像
错误;C.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和镁粉,
每65份质量的锌或24份质量的镁均与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
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镁粉比锌粉生成的氢气多,当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
【解析】A.金属活动性:锌>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 中加入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所以开始时溶液 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图像错误。B. NaOH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加水稀释后碱性减弱,pH减小,但pH始终大于7,不会等于7或小于7, 图像错误。C.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粉末状的大理石 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大理石的质量相等,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图像错误。 D.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pH逐渐增大,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 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 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7,图像正确。故选D。
初三中考化学——坐标曲线图像题集训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化学——坐标曲线图像题集训题及答案中考化学——图像曲线题集训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变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利用二氧化锰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 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B.向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石灰石固体C.向某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 4%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一定量的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将t3℃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Y>Z>X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盛有一定质量 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7.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8.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坐标曲线题
一、选择题
1.(2016,兰州)下列图像与选项中的表述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A.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B.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产生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D.熟石灰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2016,达州)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C)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 MnO2的情况下产生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3.(2016,天津)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B.向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稀盐酸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两份等体积的 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4.(2015,益阳)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D)
A
B
C
D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向 pH=1 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 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 溶液
5.(2016,宜昌)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D)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6.(2015,南充)已知:2KMnO4 = = = = = K2MnO4+MnO2+O2↑。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
7.(2016,呼和浩特)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则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8.(2016,苏州)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乙两物质均属于难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9.(2016,宜宾)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随温度升高,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 50 g a 放入50 g 水中,可得到 100 g a 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a 大于b
D.t1℃时,a、c 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10.(2016,孝感)向一定质量 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
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D)
二、填空题
11.(2016,十堰)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2)t1℃
时,50 g 水中加入 30 g 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 60g 溶液; (3)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④(填序号)。
①t1℃时,甲、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②t3℃时,向 100 g20%甲的溶液中加 100 g 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③t2℃时,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④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
<乙<丙。
12.(2016,甘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
答下列问题:
(1)交点P 表示的含义是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将30 g 甲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0%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 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13.(2016,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入甲物质(合理均可)(任填一种)。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4)
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
(填“>”“=”或“<”)乙。
14.(2016,资阳)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物质 A 和C 的溶解度相等。
(2)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质量没有发
生改变的是 C。
b
;(100+b)gA 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3)t2℃时,A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b+100
到t1℃,溶液的质量为 100+ag。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