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与中国科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依然是0。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科学研究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科研资金不足;二是科研基础薄弱;三是学术风气差;四是有国际反华势力影响;五是教育上急功近利。而美国诺贝尔奖的高产,是和强大的经济支持,自由的学术思想,良好的学术传统分不开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美国有些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是有实在意义的,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营造更有利于我国科研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诺贝尔奖中国科研美国科研

一提到“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而且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但是,国人却总是与诺贝尔奖无缘。尽管去年,莫言为国人争夺到一枚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先前有六位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但目前为止,大陆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是0。若是再客观的看,莫言获奖也是有许多运气成分,因为翻译他作品的正是美国的首席中文翻译家葛浩文,公平的说是他们二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满怀信心地预言:“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但6年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全程参与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研究和编制以及《配套政策》制定工作的我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胡志坚博士含泪作报告称: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是0,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也是0;在技术研究方面有些创新成果,但技术创新的专利数量不及一个菲利普公司多。一方面,有人说诺贝尔奖离国人越来越近,另一方面又有人说,诺贝尔奖离国人渐行渐远,究竟孰是孰非?

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依然没有0的突破已成现实,那么这就说明,我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出现一些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分析。

问题一:科研资金不足,无法支撑科研项目开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经济实力有极大的增强,截止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从而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经济环境,每年国家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投入都是不断增长,但是饼子虽大,分的人多了,平均下来也没有多少,依照现在的国力水平还不能为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提供充足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如此,由于国内生产技术薄弱,很多精密的科学仪器国内无法生产,而要进口就是几十万或上百万的投入,很多基础研究又非常依赖这些科学仪器,这就给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一些青年科学家,尽管有很好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思路,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高昂的资金投入只能放弃。

问题二:科研基础薄弱

尽管我国在建国之初就有发射原子弹、氢弹以及东方红一号等一批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但十年的文革浩劫,给中国科学界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国家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毁于一旦。在这十年间,科研工作者不仅没有科研经费,就连生存也没有保障。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秩序恢复了,但国家对于发展科学研究的意识却没有恢复,对于外国的先进技术,只是一味引进吸收,最多是改良发展。截止2006年,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创新成果还是0。虽然目前,国家对基础性研究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薄弱的研究基础却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

问题三:学术风气差

目前,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普遍有着急躁的心态,急着出成果,急着申请科研资金,急着评职称,学术抄袭行为屡见不鲜。更有急功近利者,将国家科研资金用于个人消费,编造科研数据,通过贿赂,获得科技奖项。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学者科研能力总体较差,如果继续下去,很难有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出现。

中国社会是个崇尚排资轮辈的社会,在科学界也是如此,年轻科学家不敢对老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产生质疑,而且重要的项目和高额的科研经费都由资格老的科学家一手控制,年轻科学家很难介入。这就使中国科学界缺乏活力,盲目迷信权威。

问题四:国际反华势力的影响

其实,中国有些科研成果足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亲睐,如早些年成功合成人工牛胰岛素,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就也足以摘得诺贝尔化学奖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上依然有一些反华势力的存在,他们不想承认中国在科学上的成就,而且诺贝尔奖的评定并不是公平无偏见的,前些年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就恰恰印证了这点。

问题五:教育上急功近利

近些年来,有些人为了能使中国科学家以最快的获得诺贝尔奖,又搬出举国制的办法,集中全国最好的科学家来为全国成绩最高的学生进行指导,并且为这些学生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最充足的科研经费,以此期望获奖。但这种方法无疑是在自欺欺人,即便有人成功获奖也不能保证后人有所突破。我国的体育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举全国之力培养少数人成为世界冠军,但大部分国人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差。国人到底需要的是诺贝尔奖还是需要让中国整体的科研水平提高,到底是要举全国之力圆少数人的梦想还是要让中国所有学生享受到科学之光的照耀。

相比之下,美国可以说是诺贝尔奖之乡,因为截止2014年,美国获诺贝尔奖人数为320人,占全球获奖总人次的45%,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不仅如此,在单项获奖人次上,也远非其他任何国家所能比。

为什么美国如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

(一)强大的经济支持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而且本土也没有陷入战争漩涡,因此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每年,政府向基础研究投入数万亿美元的经费,建立实验室,支付科研资金,尽可能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不仅如此,各种基金会和工业界为科学研究投入资金,开辟了多种融资渠道为科学研究筹集资金。为了激发企业对投资科技的积极性,政府对研究开发支出提供税收减免,对全部产品研制和投资,创新产品研制投资以及对原产品进行本质的更新研制投资,均可减税20%。这些规定,使一部分科技开发投资从税金中得到补偿,大大增加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并且使科研机构也有兴趣加入企业科研的行列,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二)自由的学术思想交流

学术是一个自由的王国,创新需要有自由的空间、宽松的环境,这是人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障。美国较早形成自己的民主制度,保证了科学选题、设计和试验所需的高度自由的氛围,不受任何行政权力的干扰和限制。美国政治高举的四面旗帜: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培养了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不迷信权威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社会个体。不仅如此,不同时期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