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第六讲肝吸虫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肝吸虫课件

華支睾吸蟲(肝吸蟲)
(Clonorcorchiasis)
• 寄生於肝膽管內
一、形 態
1.成蟲:
①體狹長,背腹扁平,似葵花籽。 ②消化道不完整(有口無肛) ③雌雄同體,睾丸分支,前後排列。
2.蟲卵:
二、生活史
成蟲
人、貓、豬 的肝內膽管
自異 體體 受受 精精
(二)免疫學診斷 ELISA、IHAT等
鑒別診斷:與乙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五、流行與防治
1.傳染源: 病人、保蟲宿主 2.傳播途徑:經口 3.易感人群
防治:
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改進烹調飲食習慣 加強糞便管理 治療藥物──吡喹酮
被淡水螺食入
蟲卵
(入水)第一中間宿主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第 侵二 入中 魚間 體宿
主
尾蚴
要點
1.成蟲寄生於宿主的肝膽管內 2.終宿主:人、脊椎動物
第一中間宿主:赤豆螺、紋沼螺 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
3.感染階段:囊蚴 感染途徑:經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 囊蚴的淡水魚、蝦
4.保蟲宿主——貓、犬、豬等
三、致病
主要病變在肝內膽管
(一)致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1.蟲體的機械阻塞
2.蟲體分泌物、代謝物和機械刺激引 起的膽管炎症,膽管上皮增生,膽管 擴張等
(二)臨床表現
1.消化道症狀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肝區不適
2.體征 肝腫大,肝硬變、腹水等
3.兒童感染嚴重者導致侏儒症
四、實驗診斷
(一)病原檢查 糞便查蟲卵——直接塗片法、水洗沉澱法 十二指腸引流膽汁離心沉澱
(Clonorcorchiasis)
• 寄生於肝膽管內
一、形 態
1.成蟲:
①體狹長,背腹扁平,似葵花籽。 ②消化道不完整(有口無肛) ③雌雄同體,睾丸分支,前後排列。
2.蟲卵:
二、生活史
成蟲
人、貓、豬 的肝內膽管
自異 體體 受受 精精
(二)免疫學診斷 ELISA、IHAT等
鑒別診斷:與乙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五、流行與防治
1.傳染源: 病人、保蟲宿主 2.傳播途徑:經口 3.易感人群
防治:
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改進烹調飲食習慣 加強糞便管理 治療藥物──吡喹酮
被淡水螺食入
蟲卵
(入水)第一中間宿主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第 侵二 入中 魚間 體宿
主
尾蚴
要點
1.成蟲寄生於宿主的肝膽管內 2.終宿主:人、脊椎動物
第一中間宿主:赤豆螺、紋沼螺 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
3.感染階段:囊蚴 感染途徑:經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 囊蚴的淡水魚、蝦
4.保蟲宿主——貓、犬、豬等
三、致病
主要病變在肝內膽管
(一)致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1.蟲體的機械阻塞
2.蟲體分泌物、代謝物和機械刺激引 起的膽管炎症,膽管上皮增生,膽管 擴張等
(二)臨床表現
1.消化道症狀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肝區不適
2.體征 肝腫大,肝硬變、腹水等
3.兒童感染嚴重者導致侏儒症
四、實驗診斷
(一)病原檢查 糞便查蟲卵——直接塗片法、水洗沉澱法 十二指腸引流膽汁離心沉澱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PPT课件

鼓励患者加入肝吸虫病自助小组,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
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
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介绍了肝吸虫病的分布范围、感染人群特征 以及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
治疗与预防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 虫药物,以消除体内的肝吸虫。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进行 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等营养支持,以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中医 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长期慢性感染者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肝吸虫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 发热、肝区疼痛和黄疸等;慢性型则以乏力、消瘦、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 PPT课件
目 录
• 肝吸虫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肝吸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 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 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03
对可能携带肝吸虫的动物宿主进行监测和管理,减少人群感染
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
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介绍了肝吸虫病的分布范围、感染人群特征 以及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
治疗与预防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 虫药物,以消除体内的肝吸虫。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进行 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等营养支持,以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中医 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长期慢性感染者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肝吸虫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 发热、肝区疼痛和黄疸等;慢性型则以乏力、消瘦、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 PPT课件
目 录
• 肝吸虫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肝吸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 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 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03
对可能携带肝吸虫的动物宿主进行监测和管理,减少人群感染
肝吸虫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农民、渔民及当地居民需特别注意。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轻微的腹痛、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
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晚期症状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黄疸、肝脏肿大和胆道阻塞。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肝硬化或胆管癌。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并发症
可引发胆道炎、肝脓肿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饮食注意
避免食用生或未熟的淡水鱼类,确保食物彻 底煮熟。
饮食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健康教育
加强对肝吸虫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 防范意识。
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进行定期的健康宣教 。
什么是肝吸虫病?
病原体
肝吸虫属于扁形虫门,主要通过感染宿主(如牛 、羊等)传播。
人类为意外宿主,通常通过摄入生或未熟的淡水 鱼感染。
什么是肝吸虫病?
流行地区
肝吸虫病在东南亚、南美洲及部分非洲国家较为 常见。
特别是在水稻种植区,因水田环境适合肝吸虫的 生活和繁殖。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及时就医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感染。
早期发现病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谢谢观看
肝吸虫病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肝吸虫病? 2.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3.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4.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5.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轻微的腹痛、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
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晚期症状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黄疸、肝脏肿大和胆道阻塞。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肝硬化或胆管癌。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并发症
可引发胆道炎、肝脓肿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饮食注意
避免食用生或未熟的淡水鱼类,确保食物彻 底煮熟。
饮食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健康教育
加强对肝吸虫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 防范意识。
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进行定期的健康宣教 。
什么是肝吸虫病?
病原体
肝吸虫属于扁形虫门,主要通过感染宿主(如牛 、羊等)传播。
人类为意外宿主,通常通过摄入生或未熟的淡水 鱼感染。
什么是肝吸虫病?
流行地区
肝吸虫病在东南亚、南美洲及部分非洲国家较为 常见。
特别是在水稻种植区,因水田环境适合肝吸虫的 生活和繁殖。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及时就医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感染。
早期发现病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谢谢观看
肝吸虫病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肝吸虫病? 2.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3. 肝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4.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5.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PPT参考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吸虫PPT参考课件
目录
• 肝吸虫概述 • 肝吸虫感染途径与症状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肝吸虫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脏和 胆道系统内的寄生虫,属于吸虫 纲。
分类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肝吸虫可分为华支睾吸虫、猫后 睾吸虫等几种。
如硝氯酚、硫氯酚等,对肝吸虫也有一定疗效, 但因其副作用较大,现已较少使用。
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用药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 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查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 能、血常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 效果及监测药物副作用。
01 02 03 04
观察药物副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科研力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肝吸虫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研发出更 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完善监测与防控体系
政府将加大对肝吸虫病监测与防控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 预警体系,提高防控能力。
推动健康教育与宣传
加强肝吸虫病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我防护能力 。
状。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癌等严重后果。
02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检测、粪便检测或胆汁检测等方法可确诊肝吸虫感染。
03
治疗措施
吡喹酮等药物是治疗肝吸虫感染的有效药物,同时应配合营养支持和对
症治疗等措施。预防肝吸虫感染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
熟的鱼肉或虾肉。
02
寄生虫学 第六讲 吸虫概论,肝姜 PPT课件

卵→多种幼虫(毛蚴 →胞蚴≡﹥雷蚴≡﹥尾 蚴→囊蚴) →成虫。 进行世代交替:有性 生殖(终宿主) +无 性生殖(中间宿主)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毛蚴
雷蚴
胞蚴
尾蚴 囊蚴
吸虫概论
幼虫的无性繁殖与变态发育
虫卵 成虫
毛蚴(miracidium) 胞蚴(sporocyst) 雷蚴(redia) 尾蚴(cercaria)
流行与防治
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8 个省、区有报道。我国江南水乡流行,与水生植物 生长和养猪有关。
加强粪便管理 不喝生水、不生食水生植物; 首选药物:吡喹酮。
吸 虫
类 侏 儒 症 型 肝 吸 虫 病
华支睾吸虫成虫从肝胆管内取出
华支睾吸虫感染(吃生鱼片)
南方的水边厕所(华支睾吸虫卵下水)
寄生虫学 第六讲 吸虫概论,肝姜 PPT课件
吸虫纲主要特点
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
病; 血吸虫例外
吸虫纲主要特点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
粪检虫卵(倒置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免疫学检查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流行概况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7省区外,23个省区流行 河南71个县市有感染或流行
流行因素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虫卵 下水机会 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
流行区类型
平原水网型 (地方 性流行区)
无性繁殖期
囊蚴(metacercaria)
吸虫概论
生活史类型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毛蚴
雷蚴
胞蚴
尾蚴 囊蚴
吸虫概论
幼虫的无性繁殖与变态发育
虫卵 成虫
毛蚴(miracidium) 胞蚴(sporocyst) 雷蚴(redia) 尾蚴(cercaria)
流行与防治
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8 个省、区有报道。我国江南水乡流行,与水生植物 生长和养猪有关。
加强粪便管理 不喝生水、不生食水生植物; 首选药物:吡喹酮。
吸 虫
类 侏 儒 症 型 肝 吸 虫 病
华支睾吸虫成虫从肝胆管内取出
华支睾吸虫感染(吃生鱼片)
南方的水边厕所(华支睾吸虫卵下水)
寄生虫学 第六讲 吸虫概论,肝姜 PPT课件
吸虫纲主要特点
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
病; 血吸虫例外
吸虫纲主要特点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
粪检虫卵(倒置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免疫学检查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流行概况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7省区外,23个省区流行 河南71个县市有感染或流行
流行因素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虫卵 下水机会 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
流行区类型
平原水网型 (地方 性流行区)
无性繁殖期
囊蚴(metacercaria)
吸虫概论
生活史类型
医学寄生虫肝吸虫PPT课件

Symptoms
轻度感染无症状。 中度感染:消化不良,上腹不适,虚弱, 体重减轻. 重度感染:贫血, 肝肿大, 黄疸, 腹泻
四. 实验诊断 1.病原学 诊断
1)直接涂片法(50%)。 2)浓集法(90%以上) a.自然沉淀法、碘醛汞沉淀法: b.加腾法 3)十二指肠引流(100%)
2.免疫诊断
ID、IHA、 IFA、 ELISA
五. 流行与防治
1. 流行地区:流行于亚洲,我国有24 个省市, 广东、辽宁等地较严重。 2.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多种哺乳 动物 2)中间宿主存在 3)不良的饮食习惯
六.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病畜)。
吡喹酮、 阿苯哒唑。
(2)改变不良食鱼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3)加强粪管,防水污染。
二. 生活史
1.阶段:
水 100d 1月 1月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2.特点 1)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2)终末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 犬 3)中间宿主:Ⅰ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 Ⅱ淡水鱼虾 4)生食半生食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THANK
YOU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一.形态
1.成虫
1)外形似葵瓜子仁,长1-2.5cm,背腹扁平, 半透明。 2)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 前1/5处。 3)两肠支沿虫体两侧至虫体后端。 4)睾丸两个,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 后1/3。 卵巢分叶,受精囊、劳氏管明显, 卵黄腺位于虫体的中段两侧。
SUCCESS
2019/4/15
《肝吸虫》ppt课件

中度感染
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症状。
重度感染
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严重症状, 甚至引发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并发症风险
肝硬化
长期肝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脏纤维化,进 而发展为肝硬化。
胆管炎
肝吸虫寄生于胆管内,可引起胆管炎, 表现为发热、腹痛等症状。
胆囊炎
肝吸虫感染可引发胆囊炎,出现右上腹 疼痛、恶心等症状。
能导致的并发症等。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介绍肝吸虫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详细讲解肝吸虫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方法,包括个人预防措施、集体预 防措施以及药物治疗等。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提高身 体免疫力,预防肝吸虫感染。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综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 定诊断。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表现分析,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最后 根据各项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诊断结论。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其 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如病毒性肝炎、胆囊炎等。
04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肝 吸虫可分为多个种和亚种,其中华 支睾吸虫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 种。
肝吸虫生活史
虫卵
肝吸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 粪便排出体外。
毛蚴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虫卵孵化出毛蚴。
胞蚴
毛蚴钻入淡水螺体内,发育成胞蚴。
雷蚴和尾蚴
胞蚴经无性繁殖产生雷蚴和尾蚴。
分子生物学检测
应用PCR、实时荧光PCR 等技术,检测粪便或胆汁 中肝吸虫DNA,提高诊断 敏感性。
肝吸虫(冯)PPT课件

❖ 已有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2K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一、形态
1.成虫 ❖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仁。 ❖ 虫体大小为10-25mm×3-5mm ❖ 附着器官:
口吸盘,腹吸盘 ❖ 消化道有口、咽、食管及两支肠管,
肠管末端为盲端
一、形态
1.成虫
❖ 雌雄同体: ➢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 1 对, 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 呈树枝状分支,故称支睾 吸虫。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子 宫、卵黄腺等。子宫盘绕 而上,内含大量虫卵。
14
(肝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肝吸虫)成虫(活)
一、形态
(二)虫卵 1、形状:形如芝麻或灯泡 2、大小: 29×17µm,为
常见蠕虫卵中最小的 3、颜色:黄褐色 4、卵壳:较窄一端有卵盖,
盖周围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 一端有一小疣 5、内容物:毛蚴
虫卵扫描电镜图
一、形态
(三)幼虫
2、第一中间宿主:
3、第二中间宿主:
4、感染阶段:
5、感染途径:
6、感染方式:
三、致病
(一)致病机制: 1.成虫分泌代谢物及机械刺激→ 胆管上皮及周围增
生→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虫体聚集→胆管阻塞 → 胆汁瘀积→ 阻塞性黄疸。
2.胆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 胆管炎、胆囊炎、肝 脓肿。
33
三、致病
毛蚴呈卵圆形,周身有纤毛
一、形态
(三)幼虫 肝吸虫雷蚴
雷蚴袋状,有微弱的活动力
一、形态
(三)幼虫
肝吸虫尾蚴
尾蚴烟斗状,分为圆筒形的体部和弯曲的尾部
一、形态
(三)幼虫
肝吸虫囊蚴
椭圆,黄褐色(138×115 µm ),囊壁两层,透 过囊壁可见口/腹吸盘及含有大量黑色颗粒的排泄囊, 活囊蚴具感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原则
– 防止虫卵下水(粪便管理) – 忌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 减少传染源
• 消灭保虫宿主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 治疗药物: • 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姜片虫成虫(染色标本)
– 胆管壁反复发生过敏性炎症 – 虫卵、虫体碎片、脱落细胞形成结石核心 – 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淤滞 – 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管炎症 – 胆汁淤滞性肝硬化
华支睾吸虫致病
临床表现类型
– 无症状带虫者 – 肝炎型(占30%-40%) – 胃肠症状型(消化、吸收不良) – 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 – 胆汁淤滞型肝硬化 – 类侏儒症 – 诱发胰腺炎 – 肝吸虫病与肝癌
基本发育过程
成虫 虫卵
(肝胆管) (粪)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尾蚴
(水)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内 – 虫卵随胆汁----粪便排出体外 – 虫卵下水后在中间宿主体内孵出幼虫并发
育为囊蚴 – 囊蚴是感染阶段 –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肝吸虫囊蚴的鱼、虾而
感染
华支睾吸虫致病
致病虫期:成虫 致病机理
姜片虫卵
布
氏
( 扁 卷 螺 )
姜 片 吸 虫 中 间
宿
主
布氏姜片吸虫传 播媒介(荸荠、 菱角、茭白)
吸 虫
复殖目吸虫的受精及虫卵形成过程
复殖目吸虫的排泄系统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肝吸虫成虫(染色标本)
肝吸虫卵
肝胆管内肝吸虫(切片)
肝 吸 虫 生 活 史 过 程
虫卵 毛蚴(miracidium)
胞蚴(sporocyst) 雷蚴(redia)
无性繁殖期
尾蚴(cercaria)
成虫 囊蚴(metacercaria)
吸虫概论
生活史类型
成虫
(终宿主)
经 口 ④
虫卵 (水) 毛蚴
经皮肤
①
囊蚴
(第二中间宿主)
水生动物内囊蚴② 水生植物上结囊③
胞蚴
( 第
一
中
间
雷蚴 宿
主
)
尾蚴
①血吸虫,②肝、肺吸虫,③姜片虫,④肝、肺、姜片虫
常见人体寄生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华支睾吸虫形态
成虫
– 小型吸虫 – 葵花子样、半透明
虫卵
– 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者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宿主
–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等多种食鱼类哺乳动物 –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 –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 有吸盘 – 无体腔 – 雌雄同体(裂体科除外) – 内脏各系统(消化、排泄、神经、生殖)
吸虫概论
复殖目吸虫的生活史特点
– 生活史发育的必备条件
• 虫卵和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 • 幼虫需要水生生物作为中间宿主
基本生活史过程
无性繁殖
成虫 虫卵 幼虫 (童虫) 成虫
(必须下水)
变态发育
吸虫概论
幼虫的无性繁殖与变态发育
寄生虫学第六讲肝吸虫
吸虫(Trematode)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 单殖目(Monogenea)
• 鱼类体外寄生虫
– 盾腹目(Aspidogastrea)
• 寄生于软体动物、鱼、鳖
– 复殖目(Digenea)
• 哺乳动物寄生虫
吸虫概论
复殖目吸虫的形态特点
–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长 舌状
华支睾吸虫感染诊断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
– 粪检虫卵(倒置沉淀法) –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免疫学检查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流行概况
–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7省区外,23个省区 流行
– 河南71个县市有感染或流行
流行因素
– 传染源:人及保虫宿主,虫卵下水机 会
– 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防止虫卵下水(粪便管理) – 忌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 减少传染源
• 消灭保虫宿主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 治疗药物: • 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姜片虫成虫(染色标本)
– 胆管壁反复发生过敏性炎症 – 虫卵、虫体碎片、脱落细胞形成结石核心 – 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淤滞 – 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管炎症 – 胆汁淤滞性肝硬化
华支睾吸虫致病
临床表现类型
– 无症状带虫者 – 肝炎型(占30%-40%) – 胃肠症状型(消化、吸收不良) – 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 – 胆汁淤滞型肝硬化 – 类侏儒症 – 诱发胰腺炎 – 肝吸虫病与肝癌
基本发育过程
成虫 虫卵
(肝胆管) (粪)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尾蚴
(水)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内 – 虫卵随胆汁----粪便排出体外 – 虫卵下水后在中间宿主体内孵出幼虫并发
育为囊蚴 – 囊蚴是感染阶段 –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肝吸虫囊蚴的鱼、虾而
感染
华支睾吸虫致病
致病虫期:成虫 致病机理
姜片虫卵
布
氏
( 扁 卷 螺 )
姜 片 吸 虫 中 间
宿
主
布氏姜片吸虫传 播媒介(荸荠、 菱角、茭白)
吸 虫
复殖目吸虫的受精及虫卵形成过程
复殖目吸虫的排泄系统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肝吸虫成虫(染色标本)
肝吸虫卵
肝胆管内肝吸虫(切片)
肝 吸 虫 生 活 史 过 程
虫卵 毛蚴(miracidium)
胞蚴(sporocyst) 雷蚴(redia)
无性繁殖期
尾蚴(cercaria)
成虫 囊蚴(metacercaria)
吸虫概论
生活史类型
成虫
(终宿主)
经 口 ④
虫卵 (水) 毛蚴
经皮肤
①
囊蚴
(第二中间宿主)
水生动物内囊蚴② 水生植物上结囊③
胞蚴
( 第
一
中
间
雷蚴 宿
主
)
尾蚴
①血吸虫,②肝、肺吸虫,③姜片虫,④肝、肺、姜片虫
常见人体寄生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华支睾吸虫形态
成虫
– 小型吸虫 – 葵花子样、半透明
虫卵
– 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者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宿主
–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等多种食鱼类哺乳动物 –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 –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 有吸盘 – 无体腔 – 雌雄同体(裂体科除外) – 内脏各系统(消化、排泄、神经、生殖)
吸虫概论
复殖目吸虫的生活史特点
– 生活史发育的必备条件
• 虫卵和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 • 幼虫需要水生生物作为中间宿主
基本生活史过程
无性繁殖
成虫 虫卵 幼虫 (童虫) 成虫
(必须下水)
变态发育
吸虫概论
幼虫的无性繁殖与变态发育
寄生虫学第六讲肝吸虫
吸虫(Trematode)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 单殖目(Monogenea)
• 鱼类体外寄生虫
– 盾腹目(Aspidogastrea)
• 寄生于软体动物、鱼、鳖
– 复殖目(Digenea)
• 哺乳动物寄生虫
吸虫概论
复殖目吸虫的形态特点
–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长 舌状
华支睾吸虫感染诊断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
– 粪检虫卵(倒置沉淀法) –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免疫学检查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流行概况
–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7省区外,23个省区 流行
– 河南71个县市有感染或流行
流行因素
– 传染源:人及保虫宿主,虫卵下水机 会
– 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