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一)

合集下载

03吸虫概论与肺吸虫 1 2

03吸虫概论与肺吸虫 1 2

行经卵模到受精受精。
4.排泄系统 为对称的管状系统。始于焰
细胞,通过彼此连接的毛细管→二侧集
合管→排泄囊,开口于虫体后端。
(二)形态特征小结
1. 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 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 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 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 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 即无体腔。
(三)吸虫生活史特征
1.吸虫虫卵必须入水。 2.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幼 虫营无性生殖。 ⑴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蛳等。 ⑵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蟹、虾等。
⑶ 终宿主:人
3. 吸虫感染期均为幼虫,除血吸虫感 染期为尾蚴外,其余均为囊蚴。
2.生活史(LIFE CYCLE)
在外界发育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母/子) 尾蚴
囊蚴
(粪/痰)
(水)
(第一中宿主)
(水) (第二中宿主)
川卷螺
溪蟹/蛄
在人体内发育
囊蚴 (蟹/ 蛄) 童虫 (小肠) 成虫 (肺)
童虫/成虫 (皮下/肌肉/肝)
生活史要点 :
1.第一中间宿主 — 川卷螺。 2.第二中间宿主 — 淡水溪蟹及蝲蛄。 3.终末宿主 — 人。 4. 保虫宿主 — 犬科及猫科动物。
4.诊断(DIAGNOSIS)
(1). 病原学诊断
(1)痰检虫卵,包括直接涂片法。
(2)粪检虫卵的方法。
(3)对皮肤型患者可用皮下包块活检的方法,
查找虫体诊断。
(2). 免疫学试验
皮试及ELISA等方法协助诊断。
5.流行(PREVENTION)
(1)分布:东北、浙江、台湾、四川、陕 西、湖南等。 (2)流行因素: 1)传染源人或保虫宿主的存在 本病可 在野生动物之间流行,构成自然疫源地。 2)中间宿主的存在。 3)生食或半生食溪蟹等的习惯,食蟹的 方式、囊蚴抵抗力。 4)社会因素。

广西猕猴体内枝腺科吸虫一新属新种记述(吸虫纲,枝腺科)

广西猕猴体内枝腺科吸虫一新属新种记述(吸虫纲,枝腺科)

Me ctmded gn s.nv 。模 式标 本 保存 于 gyi as e . p o . asu m
广 西大 学动 物科 学技 术学 院寄生 虫 学研 究 室 。 1 材料 与方 法
(. 028 ,位 于右睾丸 前 方 ,肠 管 内背侧 。生殖 01X . ) 5 5 孔开 口于 口吸盘 和左 睾丸之 间 的边缘 。卵 黄腺 由 团粒 状腺泡 组成 ,右侧 分布范 围较 长 ,从 咽 的水平 至右 睾 丸之 间 ;左侧 局 限 于生 殖 孔 和左 睾 之 间。子 宫 发 达 , 蟠 曲充盈于腹 吸盘 、睾丸 之虫 体后 半部 ,然后 从睾 丸 之 间返 回向前 ,开 口于 生殖 孔 内 ,该处 肌 肉加厚 。子
管 自食 道后 分 出 ,向 后延 伸 达 睾 丸末 端 。 两 枚 睾 丸 圆球 形 ,边 缘 整 齐 ,并 列 于 赤 道 上 ,大 小 近 似 ;左
睾丸 02 .0—0 3 .3—0 3 ( .5X0 2 ) . X0 2 0 .3 0 2 .9 ;右 睾 丸 0 2 —0 3 .4—0 3 ( .5X0 2 ) 雄 茎 囊 .1 . X0 2 4 .5 02 . 。 9 发达 ,似 曲颈 瓶 状 ,大 小 0 3 0 4 .7 02 .1 .9X0 1 .4
维普资讯
A t Z oa o on aS i ,3 ( ) 2 c o t n r c i c a x i n a 3 1 :10—12 a . 0 8 2 n ,2 0 ) 动 物分 类学 报
I S 1 0 . 73 s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0 9
( .9 .1 ,横 列 或 斜 置 于 腹 吸 盘 的前 方 背 侧 或 03 02 ) X
同后 者稍 有 重叠 ,雄 茎 末 端 开 口于 生 殖 孔 内。 卵巢 由3 —8个 团 块 组 成 ,大 小 0 1 0 2 .7—0 2 .1 .1X0 1 .6

并殖吸虫病(一)

并殖吸虫病(一)

并殖吸虫病(一)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又称肺吸虫病,是并殖吸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人因吞食含有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蜊蛄而感染。

(一)疾病概况【病原学】目前已知并殖吸虫有50余种。

卫氏并殖吸虫(P口rago咒zm“swesterm 以nz)、斯氏狸殖吸虫(P口g“mogonim“5 skrjabi,7i)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病虫种。

并殖吸虫为雌雄同体’因生殖器官并列而得名。

并殖吸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其第一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螺中的川卷螺和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蟹和蜊蛄。

卫氏并殖吸虫的终宿主是人及食肉哺乳动物(犬、猫等);斯氏狸殖吸虫的终宿主是哺乳动物(果子狸、犬、猫等),人是其非正常宿主。

虫卵随宿主痰或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在适宜的环境下约3周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从螺体逸出的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或蜊蛄发育形成囊蚴(感染期蚴虫);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水蟹或蜊蛄而被感染,囊蚴在小肠内孵出尾蚴,穿透肠壁进入腹腔,发育成童虫;童虫游移于各组织间,约经2周左右最后寄生在肺组织形成虫囊并发育成成虫,成虫产卵,随宿主的痰或粪便{j}出。

斯氏狸殖吸虫活囊蚴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成虫,而仅发育到童虫阶段,致皮肤或内脏蚴虫移行症。

【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被感染的食肉哺乳动物(包括家畜和一些野生动物)均可成为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

斯氏狸殖吸虫病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果子狸、犬、猫等哺乳动物,人不是其传染源。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哺乳动物(主要是野猪和啮齿类动物)可作为两种并殖吸虫病的转续宿主,转续宿主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人多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蟹、喇蛄或饮用含活囊蚴的生水而感染,也有因吃未熟的转续宿主肉类而受感染的报道。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以夏秋季节感染为高。

4.分布情况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

实验四 家畜吸虫(一)

实验四  家畜吸虫(一)

实验四家畜吸虫(一)一、内容1. 日本分体吸虫(Schistosma japonicum)的成虫、幼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

2. 日本分体吸虫粪便毛蚴孵化法。

3. 环卵沉淀试验。

二、参考资料1.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犬等以及啮齿类动物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雌雄异体、虫体线状,成熟后均呈雌雄合抱状态。

肠管在后部联合成1支。

雄虫粗短,长12-20毫米,乳白色,自腹吸盘后方开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睾丸6-8个,椭圆形。

雌虫细长,长15-26毫米,暗褐色,卵巢圆筒形,位于虫体中部两肠管之间。

虫卵椭圆形,无卵盖,侧上方有个小刺,淡黄色,大小为70-100×50-60微米,内含毛蚴。

毛蚴呈灰白色,梨形,大小平均90×35微米,周身被纤毛,在水中作迅速的直线游动。

尾蚴外形分体、尾两部,尾部末端分叉。

体部平均大小125×49微米,尾部平均大小148×27微米,尾叉平均长60微米。

2.粪便毛蚴孵化法:近年来已作了许多改进,如原规定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6-28℃,现改为22-26℃,原来水温在23℃以上才加盐水,现在15℃以上即需加盐水,否则会造成漏检,以及尼龙筛兜的应用等。

对于提高阳性检出率,节约费用均起到很大的作用,详细方法见后附。

3.血清学诊断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环卵沉淀法试验,取干卵和鲜卵100-200个于载玻片上,加血清1-2滴覆以盖玻片,然后以石蜡或凡士林进行封固,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48小时,然后于低倍镜下观察结果,虫卵周围附着物其面积大于虫卵的1/8以上或其长度超过1/3以上者为阳性虫卵。

最后计算其环沉率(即反应率的%),环沉率在2%以上者为阳性,一般在感染后一个月即出现反应,但是治疗后9个月仍为阳性。

三、作业1.试绘日本分体吸虫雄虫前端构造及雌虫部分生殖器官结构特征图。

2.试绘日本分体吸虫虫卵图。

吸虫-1

吸虫-1

四、实验室诊断
2. 免疫学检查: ELISA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3. 影像学检查: B超 CT
第六节:布氏姜片吸虫 (P83)
分布:亚洲 人兽共患病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治疗:吡喹酮 阿苯达唑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总结
•终宿主:人、猪 •中间宿主:扁卷螺 •媒介:水生植物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离开人体方式:卵随粪便排出
在粪便查到虫卵) 9.保虫宿主多(牛、鼠等40余种哺乳动物)
四、形态学特征-成虫
1. 雄虫:10~20mm 乳白色 腹背 扁平 有抱雌沟 2. 雌虫:12~20mm 暗褐色 线状 位于抱雌沟内 3. 雌雄异体,合抱状
四、形态学特征-虫卵
形状:呈宽椭圆形 大小:89μm ×67μm 颜色:淡黄色 内含物:成熟虫卵内含有一个毛蚴 其它:卵壳薄,无卵盖,有一小侧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总结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 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寄生部位:肝胆管 离开人体方式:卵随粪便排出
二、形态特征-成虫
1. 成虫:雌雄同体
大小: 10~25 × 3~5mm
形状: 葵花子
结构: 口、腹吸盘
浓集法:加藤厚涂片法
水洗沉淀法
少数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可见成虫
第九节:血吸虫 (P88)
吸虫纲 复殖目 裂体科 裂体属
日本血吸虫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 首。曾经“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1905年湖南省常德县广得医院美籍医生Logan在《中华医 学杂志》(英文版)报告了我国首例血吸虫病病例。 1955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流行分布广泛,12个省、市、自治区,449个县、市。目 前主要在7个省的105个县(市、区)。 病人数多,1160万,目前仍有51.6万(晚期2.9万)。 病情严重、危害性大、经济损失大。

1_吸虫概述、肝吸虫、并殖吸虫(精)

1_吸虫概述、肝吸虫、并殖吸虫(精)

三、致病
1. 幼虫移行症:
某些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人不是适宜宿
主,虫体只停留在童虫阶段,在人体内较长时 间寄生和窜扰移行,造成局部和全身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
(1)皮肤型(多见): 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常见: 腹部、胸背部 其次:四肢、臂部、腹股沟、头颈、
(肺吸虫)
典型特征: 性生殖系统: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
性生殖系统:
两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后部
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
1. 卫氏并殖吸虫(卫氏肺吸虫):全国性 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全国性 3. 异盘并殖吸虫(异盘肺吸虫):广西、云南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
1. 机理
成虫的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排泄物的 毒性与免疫损伤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 炎症反应 胆管阻塞、
纤维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
虫体堵塞
胆汁滞留、
胆管扩张 肝硬化
(严重时)
压迫周围肝C
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2. 引起疾病:
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管肝炎
胆结石
肝硬化
胆管上皮细胞癌 急性胰腺管炎 侏儒症
胸肺型
脑 型:
腹 型:
腹疼、腹泻
肝脾肿大
游走性皮下包块
诊 断
Diagnosis
问病史:是否有生吃溪蟹、喇蛄史?
1. 病原学检查:
虫卵 (1)查粪便 ---- 粪便水洗自然沉淀法 (2)查痰液 ----直接涂片法;24h痰液、 经10%NaOH消化后离心沉淀 沉渣涂片

华支睾吸虫(一)改

华支睾吸虫(一)改

卵盖 肩峰 毛蝴
小疣
(三) 囊蝴 (encysted metacercaria)
感染期(infective stage,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段):
—■形态
(—)成虫(adult worm)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 似葵瓜子仁 10〜25x3〜5mm 雌雄同体
口吸盘
肠管
子宫・ 卵黄腺•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排泄囊-
华支睾吸虫
(成虫染色标 本)
(二)虫卵(egg)
形状:芝麻状 大小:29 x 17pm 颜色:黄褐色 结构:卵盖、肩峰、小疣 内含物:毛蝴
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s sinensiS)
一则新闻
成虫
虫卵
(命寄中华MT,)
成虫于年,®年国广首在印度加尔 $答一尸体醐内道获现华支睾吸虫虫卵。
1成P彌虫的睾睾丸瞻支状省江陵县(现属荆州市)凤凰山一西汉古尸体内发现
该虫虫卵。 1982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一战国时期的古尸体内发现该虫虫卵。

吸虫1: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吸虫1: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1.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是无性繁殖周期。 2.除血吸虫外都有两个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多是囊蚴,血吸虫是尾蚴。
• 虫卵和幼虫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 幼虫阶段为无性生殖阶段。
三、主要种类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日本裂体血吸虫(血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睾丸位于虫体中后部1/3,左右并列; 子宫、卵巢位于虫体中部,左右并列。
•成虫的染色标本
2.虫卵 椭圆型,常略倾斜,一端有一 大卵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 黄细胞。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壳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于肺部,虫卵如何排出?
• 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虫囊破溃至支气管,虫囊中囊液和虫卵随患者咳痰排 出外界,也可经吞咽动作咽回消化道,经粪便排出体外。
• 成虫感染的动物的肺脏
脑型肺吸虫患者 • (偏瘫)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 查虫卵:查痰,取病人的铁锈色痰。 痰检虫卵的阳性率高于粪检。 2.免疫学检查
(五)流行 1.大量保虫宿主的存在。 2.中间宿主同在一个水域内。 3.不良饮食习惯。
(六)防治 1.加强卫生宣教,使流行区的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2.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阻断传播环节。 3.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消灭传染源。
•子雷蚴
•扁卷螺 •胞蚴
•母雷蚴
1.终宿主是人,家猪,野猪等 2.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 3.第二中间宿主:水生植物(菱角、荸荠、茭白) 4.感染阶段:囊蚴 5.感染途径:经口 6.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感染严重时可扩张到胃和大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绘制典型肝吸虫卵、肺吸虫卵的生物图, 2、填表格。 [思考题] 1、比较肝吸虫与肺吸虫的成虫及虫卵的形态, 总结二者有何异同。 2、吸虫的形态与生活史复杂多样表现在哪几 方面? 3、肝、肺吸虫病易误诊为哪些常见病?实习 Nhomakorabea、吸虫(一)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sis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吸虫卵、肺吸虫卵的形态特点。 2、熟悉:肝吸虫、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以 及成虫一般形态;肝吸虫囊蚴形态及检查鱼肉中 的肝吸虫囊蚴的方法。 3、了解:肝吸虫、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一般形 态。 4、观察成虫寄生在肝胆管的病理标本。
[实验内容]
一、肝吸虫 (一)成虫 1、大体标本:大体瓶装标本见实物 2、染色标本 3、成虫切片标本 (二)虫卵 (三)中间宿主 1、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2、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四)幼虫 1、毛蚴 2、胞蚴 3、雷蚴 4、尾蚴 5、囊蚴 (五)病理标本
2、
[实验内容]
二、肺吸虫 (一)成虫 1、大体标本:大体瓶装标本见实物 2、染色标本 (二)虫卵 (三)中间宿主 1、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2、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四)幼虫:囊蚴 (五)病理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