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寄生虫吸虫部分
合集下载
家畜寄生虫学 第五章 吸虫病

返回
华枝睾吸虫 发育史
华枝睾吸虫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淡 水螺(纹沼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 鱼和虾。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胆管或胆囊内,卵随粪便 排出,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 消化道内孵化出毛蚴,经过胞蚴、雷蚴、和尾蚴 阶段。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如遇第二 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即钻入其肌肉内,形成 囊蚴。终末宿主是吞食了含囊蚴的生鱼虾(人、 猪、猫、狗)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人)而感染。 终末宿主感染后一个月虫卵出现于粪便中。
慢性型的病畜表现有消化不良,发育迟缓, 往往成为侏儒牛。病牛食欲不振,下痢,粪 便含粘液、血液,甚至块状粘膜,有腥恶臭 和里急后重现象,甚至发生脱肛,肝硬化, 腹水。母牛往往有不妊或流产等现象。
血吸虫病患者
返回
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可初步诊断。 病原学诊断:毛蚴孵化法。 免疫学诊断:环卵沉淀法,间接血球凝集 实验和ELISA等。Βιβλιοθήκη 返回子宫卵模 卵巢
睾丸
卵黄腺 肠
抱雌沟
日本血吸虫 1.雌虫 2.雄虫
肠支
1 2
口吸盘
食道 腹吸盘 贮精囊
睾丸
雄虫前断
子宫 卵模 输卵管 卵巢
卵巢部分
线状,雌雄异体,雄虫腹侧形成抱雌沟,雌虫居 于其中,呈合抱状态;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消化系统:口、食道、分支肠管和合并肠管; 雄性生殖器官:7枚睾丸,输精管,贮精囊,生 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 子宫内含有50~300个虫卵。 虫卵无盖,内含毛蚴。
返回
本病主要流行于东亚诸国,如日本、朝 鲜、越南、老挝和中国等。国内分布极广, 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27个 省、市、区均有报道。 本病在我国流行的因素有: 1.宿主动物种类多 2.人畜粪便未经处理进入水域 3.中间宿主种类多、分布广 4.人和动物食生或半生的鱼虾
狗猫兔寄生虫病

泡状绦虫以各种大家畜为中间宿主,其幼虫细 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牛、羊、鹿的大网膜、肝 脏等处,俗称"水铃档"。
.
31
八、中线绦虫
第一宿主为地螨,在其体内发育成似囊 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鼠、蛇类、啮齿 动物、爬虫类等。在其体内发育为四盘 蚴。
寄生于鼠类时,则多在腹腔寄生,寄生于 禽类时多在肺脏。
4、严禁犬类进出饲料仓库、屠宰场、站以及 废料加工场所。
.
37
第三节 线虫病
一、弓首蛔虫病 1、病原体:犬弓首蛔虫(Toxocaracanis),蛔
科。 头端有3个唇片:背唇,腹唇2片。中型、♀
虫大(100cm);♂虫较小(60cm)尾弯。寄 生小肠。
.
38
2、生活史
直接发育 虫卵(单细胞)→(10d)含第一期幼
.
12
治疗
(1)吡喹酮:10mg/kg,一次给药 (2)硫双二氯酚200mg/kg,经口给药 (3)磺胺类药物 (4)4%氯化土根碱:1ml,静脉注射
.
13
三、棘口吸虫
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iaponicus Tanabe, 1926)棘口科棘口 属,寄生于犬的小肠,南方各省较为普 遍。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
.
16
致病作用 和症状
肠卡他性炎症和浅表粘膜上皮脱落、充 血与炎症细胞浸润。人体轻度感染常无 明显症状,临床表现有乏力、头昏、头 痛、食欲不良、腹痛、肠鸣、腹泻、大 便带血和粘液等胃肠症状。严重感染者 可有厌食、下肢浮肿、贫血、消瘦、发 育不良,甚至合并其他疾病而死亡 。
.
17
硫双二氯酚 吡喹酮
.
36
预防
1、定期驱虫,每一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 (每季度1次)。
.
31
八、中线绦虫
第一宿主为地螨,在其体内发育成似囊 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鼠、蛇类、啮齿 动物、爬虫类等。在其体内发育为四盘 蚴。
寄生于鼠类时,则多在腹腔寄生,寄生于 禽类时多在肺脏。
4、严禁犬类进出饲料仓库、屠宰场、站以及 废料加工场所。
.
37
第三节 线虫病
一、弓首蛔虫病 1、病原体:犬弓首蛔虫(Toxocaracanis),蛔
科。 头端有3个唇片:背唇,腹唇2片。中型、♀
虫大(100cm);♂虫较小(60cm)尾弯。寄 生小肠。
.
38
2、生活史
直接发育 虫卵(单细胞)→(10d)含第一期幼
.
12
治疗
(1)吡喹酮:10mg/kg,一次给药 (2)硫双二氯酚200mg/kg,经口给药 (3)磺胺类药物 (4)4%氯化土根碱:1ml,静脉注射
.
13
三、棘口吸虫
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iaponicus Tanabe, 1926)棘口科棘口 属,寄生于犬的小肠,南方各省较为普 遍。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
.
16
致病作用 和症状
肠卡他性炎症和浅表粘膜上皮脱落、充 血与炎症细胞浸润。人体轻度感染常无 明显症状,临床表现有乏力、头昏、头 痛、食欲不良、腹痛、肠鸣、腹泻、大 便带血和粘液等胃肠症状。严重感染者 可有厌食、下肢浮肿、贫血、消瘦、发 育不良,甚至合并其他疾病而死亡 。
.
17
硫双二氯酚 吡喹酮
.
36
预防
1、定期驱虫,每一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 (每季度1次)。
【宠物寄生虫PPT】 中华支睾吸虫病

中华支睾吸虫病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名 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华支睾吸 虫(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和动物感染本虫 多是生吃或半生的鱼肉所致。
1、在我国,除了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和 西藏等省区外,已有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2、 1975年湖北江陵纪南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墓男尸中, 均发现直肠和肝组织内有典型的华枝睾吸虫卵,这证实2100 多年前,长江流域已有华枝睾吸虫病的流行。
(如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 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治疗
可用下例药物: 1、吡喹酮(首选) 2、六氯酚 3、海涛林 5、别丁 6、丙酸哌嗪 7、丙硫咪唑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预防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致病作用
1、机械性刺激:卡他性胆管、胆囊炎症,管壁增厚,
影响消化机能。
2、毒素作用:贫血,消瘦和水肿。 3、阻塞:阻塞性黄胆,久之,肝硬化。感染-肝脓肿。 4、异位寄生:胰腺-急性胰腺炎。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原
1.成虫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 端尖细,后端略钝,呈葵 花子状。
大小一般为 。
10~25mm×3~5mm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
睾丸分枝状,前后排列。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睾丸2个,前 后排列于虫体 后端1/3处, 呈分支状。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名 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华支睾吸 虫(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和动物感染本虫 多是生吃或半生的鱼肉所致。
1、在我国,除了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和 西藏等省区外,已有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2、 1975年湖北江陵纪南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墓男尸中, 均发现直肠和肝组织内有典型的华枝睾吸虫卵,这证实2100 多年前,长江流域已有华枝睾吸虫病的流行。
(如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 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治疗
可用下例药物: 1、吡喹酮(首选) 2、六氯酚 3、海涛林 5、别丁 6、丙酸哌嗪 7、丙硫咪唑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预防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致病作用
1、机械性刺激:卡他性胆管、胆囊炎症,管壁增厚,
影响消化机能。
2、毒素作用:贫血,消瘦和水肿。 3、阻塞:阻塞性黄胆,久之,肝硬化。感染-肝脓肿。 4、异位寄生:胰腺-急性胰腺炎。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原
1.成虫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 端尖细,后端略钝,呈葵 花子状。
大小一般为 。
10~25mm×3~5mm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
睾丸分枝状,前后排列。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睾丸2个,前 后排列于虫体 后端1/3处, 呈分支状。
宠物寄生虫吸虫部分

治疗
首选药物:吡喹酮 吡喹酮: 70mg/kg.w,间隔一周再次用药; 丙硫咪唑:30mg/kg.w;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20mg/kg.w; 硫双二氯酚(别丁):80 ~100mg/kg.w,口服,每天一次,连用2周;
综合防治
流行地区的人、猪、犬、猫要定期驱虫。 管理好人、猪、犬、猫的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塘。人猪、犬、猫的粪便不能直接用作养鱼。 消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在疫区,人不要生吃鱼、虾;也禁止用生的鱼、虾喂猪、猫、狗等动物。
日本吸血虫最初发现虫体的是日本学者龟田富士郎,由此将这种血吸虫命名为日本血吸虫。此病最初在日本叫片山病。相传古代日本片山(今广岛县东、靠近福山县境北部及东北部)为一片海洋,商船出入频繁,曾有运漆的船舶在此沉没,油漆流入海中,因此经过片山的易患“漆疮”。“漆疮”一病不仅有皮炎症状,还有腹泻、便血、腹胀等症状。1847年日本医生藤井好直曾在“片山记”中详加记叙,这是日本有关血吸虫病的最早文献。我国于1904年证实有日本血吸虫病存在,但早在公元7世纪我国中医书籍对血吸虫病就有了详尽的记载,70年代先后在长沙马王堆和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古尸体内发现血吸虫虫卵,由此证实此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100年的历史了。
寄生部位
肝脏胆管(华枝睾吸虫,后睾吸虫)、肠道(姜片吸虫)、肺部(卫氏病殖吸虫)、血管(血吸虫)
犬猫后睾吸虫病是由犬猫生食鱼类而感染,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猫肝脏胆管内,主要引起犬猫消化道障碍疾病。
后睾吸虫病简介
后睾吸虫
病原特点:
虫体扁平叶片状,长约8~12mm,前端狭小,后端钝圆。 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尖端有卵盖,宽端钝圆有疣状突起。
04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此外,如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多以从河沟、池溏捉的鱼烧吃或烤吃而感染,主要为青少年和儿童;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物品,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物品,也可使人感染。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6章 吸虫病1

第六章 动物吸虫学
第一节
• • • •
概论
概述 吸虫的形态结构 吸虫的生活史 吸虫的分类
一.概述 • 吸虫分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该纲下属
三个目,即单殖目、盾腹目和复殖目。与 兽医有关的吸虫主要是复殖目吸虫,这些 吸虫多寄生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脏器官、 肌肉、血管等处。 •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对畜禽的危害严 重。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姜片吸虫的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学习要点
吸虫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动物,包括单殖吸虫、 后殖吸虫和复殖吸虫三大类,寄生于畜禽的吸虫以 复殖吸虫为主。 吸虫外部形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卵圆 形,圆筒形或圆锥形。
有最特殊的结构吸盘,它是附着器官(包括口吸盘, 腹吸盘或后吸盘、生殖吸盘)。有较复杂的生殖器 官,除分体科吸虫外,皆为雌雄同体;有较简单的 消化器官:口、前咽、咽、食道和两支盲端的肠管。
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前后集合管、排 泄总管、、排泄孔等部要组成,排泄孔位于虫体的 未端部。
9)吸虫淋巴系统
2~4对纵淋巴管,有的吸虫无淋巴管,但有淋 巴液。
10)吸虫的神经系统
咽部两侧各有一神经节 , 相当于神经中枢,向前、 后各发出三条神经干。
三、吸虫的生活史(发育)
寄生于家畜的吸虫,生活史较复杂,发育过程经 历虫卵、毛蚴,胞蚴(母子)、雷蚴(母子),尾 蚴、囊蚴和成虫等阶段。在发育过程中至少要更换 两个宿主(一个终宿主,一个中间宿主)有的需要 两个以上的宿主,其中中间宿主或第一中间宿主都 是螺蛳,第二中间宿主有鱼、蛙、昆虫、甲壳类, 也可能是螺蛳。
肠管
姜 片 吸 虫
肝片吸虫
3.前后盘科 虫体呈圆锥状;一吸盘在体前端,另一吸盘 在体后端。 口吸盘
第一节
• • • •
概论
概述 吸虫的形态结构 吸虫的生活史 吸虫的分类
一.概述 • 吸虫分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该纲下属
三个目,即单殖目、盾腹目和复殖目。与 兽医有关的吸虫主要是复殖目吸虫,这些 吸虫多寄生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脏器官、 肌肉、血管等处。 •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对畜禽的危害严 重。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姜片吸虫的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学习要点
吸虫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动物,包括单殖吸虫、 后殖吸虫和复殖吸虫三大类,寄生于畜禽的吸虫以 复殖吸虫为主。 吸虫外部形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卵圆 形,圆筒形或圆锥形。
有最特殊的结构吸盘,它是附着器官(包括口吸盘, 腹吸盘或后吸盘、生殖吸盘)。有较复杂的生殖器 官,除分体科吸虫外,皆为雌雄同体;有较简单的 消化器官:口、前咽、咽、食道和两支盲端的肠管。
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前后集合管、排 泄总管、、排泄孔等部要组成,排泄孔位于虫体的 未端部。
9)吸虫淋巴系统
2~4对纵淋巴管,有的吸虫无淋巴管,但有淋 巴液。
10)吸虫的神经系统
咽部两侧各有一神经节 , 相当于神经中枢,向前、 后各发出三条神经干。
三、吸虫的生活史(发育)
寄生于家畜的吸虫,生活史较复杂,发育过程经 历虫卵、毛蚴,胞蚴(母子)、雷蚴(母子),尾 蚴、囊蚴和成虫等阶段。在发育过程中至少要更换 两个宿主(一个终宿主,一个中间宿主)有的需要 两个以上的宿主,其中中间宿主或第一中间宿主都 是螺蛳,第二中间宿主有鱼、蛙、昆虫、甲壳类, 也可能是螺蛳。
肠管
姜 片 吸 虫
肝片吸虫
3.前后盘科 虫体呈圆锥状;一吸盘在体前端,另一吸盘 在体后端。 口吸盘
关于宠物源人兽共患病吸虫病讲义课件

五、流行
在国内的流行分布不均。 1.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食入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等。 2.中间宿主的存在 螺类和淡水鱼、虾共同存在于同一水体中。 3.粪便管理不当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直接排入水中。 4.保虫宿主的存在
中国:除内蒙、 青海、宁夏、 陕西、贵州、 云南、西藏外, 全国有22个省 市流行亚洲: 中国、日本、 朝鲜、越南和 中南亚国家
关于宠物源人兽共患病 吸虫病讲义
第一节 概 论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 一、成虫形态 (一)外形
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有 口、腹两吸盘, 无体腔。
(二) 消化系统 口,前咽,咽,食管,肠支。
(三)排泄系统 (四)生殖系统
人体吸虫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二、生活史
有世代交替和宿主转换现象。
和大肠。
三、致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消化道症状:腹泻、腹痛等。
肠吸虫硕大的吸盘对肠黏膜的吸附和 损伤,造成肠黏膜的充血和水肿。 2.变态反应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 (二)免疫学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1.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污染水源。 2.不生食水生植物,不饮生水。 3.不用含有囊蚴的水生青饲料喂猪。 4.普查普治病人等。
行,有抱雌沟。 雌虫黑褐色,居留于抱雌沟内。
成虫雄虫大体标本(卡红染 色)
成虫雌虫大体标本
(二)虫卵(ovum)
椭圆型,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 无卵盖,卵壳一 侧有一小棘,卵 内含一成熟毛蚴。
侧棘 毛蚴 卵壳
(三)毛蚴(miracidium) 梨型或长椭圆型,体表有纤毛,为 活动器官 ,顶端有钻器或顶突、顶 腺、侧腺。
1.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 2.第一中间宿主:长角涵螺、赤豆螺等。 3.第二中间宿主:草鱼、麦穗鱼、淡水虾等。 4.感染阶段:囊蚴。 5.感染途径:经口。
【宠物寄生虫PPT】 人畜共患吸虫病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诊断
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
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
粪检:水洗沉淀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 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 血象变化:肝功能变化。 病理剖检: 。 检获虫体(重者达70%~100%,轻者达30%)
嗉子”对牛和绵羊危害很大,能引起大批死亡。 肝片吸虫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 虫之一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原
一、肝片形吸虫( F. hepatica ):
1、虫体:呈扁平叶状。头椎和肩部明显。口吸
盘位于突起前端,腹吸盘位于肩水平线中央。活 虫棕红或淡红色,固定后灰白色。大小20~41×9~ 14mm。盲肠分支,外侧支发达。二睾丸分支,前 后分界不明显。一个鹿角状分支的卵巢位于腹吸 盘后方的右侧。子宫内充满虫卵。劳氏管不发达。 无受精囊。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治疗
药物很多,早期的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毒性大,已弃用。
现常用的有: 1、五氯柳胺:对成虫药效高,药残期短,主治冬春慢病。 2、三氯苯唑(肝蛭净):新药,童成虫皆有效。肉14d,乳10天后食用。 3、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对成虫药效高,孕畜慎用,能致畸。 4、硝氯酚: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特效药之一。对成虫药效高。 5、硫双二氯酚(别丁):对成虫药效高。
子宫
肝片吸虫
卵 盖
1.虫体
卵 2.虫卵
黄 细 胞
1
2 壳 两 层
卵
病原
二、大片形吸虫 (F. gigantica):
虫体: 1、
诊断
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
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
粪检:水洗沉淀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 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 血象变化:肝功能变化。 病理剖检: 。 检获虫体(重者达70%~100%,轻者达30%)
嗉子”对牛和绵羊危害很大,能引起大批死亡。 肝片吸虫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 虫之一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原
一、肝片形吸虫( F. hepatica ):
1、虫体:呈扁平叶状。头椎和肩部明显。口吸
盘位于突起前端,腹吸盘位于肩水平线中央。活 虫棕红或淡红色,固定后灰白色。大小20~41×9~ 14mm。盲肠分支,外侧支发达。二睾丸分支,前 后分界不明显。一个鹿角状分支的卵巢位于腹吸 盘后方的右侧。子宫内充满虫卵。劳氏管不发达。 无受精囊。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治疗
药物很多,早期的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毒性大,已弃用。
现常用的有: 1、五氯柳胺:对成虫药效高,药残期短,主治冬春慢病。 2、三氯苯唑(肝蛭净):新药,童成虫皆有效。肉14d,乳10天后食用。 3、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对成虫药效高,孕畜慎用,能致畸。 4、硝氯酚: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特效药之一。对成虫药效高。 5、硫双二氯酚(别丁):对成虫药效高。
子宫
肝片吸虫
卵 盖
1.虫体
卵 2.虫卵
黄 细 胞
1
2 壳 两 层
卵
病原
二、大片形吸虫 (F. gigantica):
虫体: 1、
宠物寄生虫线虫部分

病原特点
• 虫体呈螺旋状,
血红色,雄虫长
3~5cm,雌虫长
5~8cm。
• 虫卵长椭圆形,
卵壳厚。
生活史
• • • • 中间宿主:食粪甲虫、蟑螂、蟋蟀等; 终末宿主:犬、狼、狐狸…. 感染途径:经口吃入感染; 发育类型:直接发育型;
生活史
虫卵 感染性幼虫
屎壳郎、蟑螂 蟋蟀等食入
犬吞食中间宿主
成虫
治疗及预防
治疗:
• 对病原:左咪唑、甲苯咪唑、依维菌素等, 可以参照蛔虫药物; •对 症:强心、补液、补铁、补充能 量……
预防:
定期驱虫、注意粪便及时清理……. ..
犬心丝虫病
由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 (少见于胸腔、支气管内)引起循环障碍、呼 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丝虫病。除感染 犬外,猫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如狐狸、狼等 也可被感染。本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至沈 阳,南至广州均有发现。
生活史
虫卵 一期幼虫 感染性幼虫
苍蝇舔舐犬眼角分泌物时 幼虫进入眼睛,随后进 入瞬膜发育成成虫
致病及临床症状
• 虫体刺激泪管、结膜或角膜,引起结膜炎、 角膜炎,从而表现为流泪,羞明,眼角分 泌物增多; • 虫体活动会导致瘙痒,常见犬只用爪子搔 痒,从而进一步加速感染等;
诊断
• 犬只流泪、结膜炎、角膜炎、眼角分 泌物增多,视力减退; • 翻开眼睑,可见丝线状虫体;
病原特点
生活史
• • • • 直接发育型; 感染阶段:三期幼虫; 感染途径:口腔、皮肤、胎盘、初乳; 3月龄以上犬感染后在肌肉内休眠,为初乳 感染创造条件。
生活史
虫卵
外界
三期幼虫
经口感染 经皮肤感染
幼虫经血液到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