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版生物必修二1.2公开课优质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染色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染色

04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遗传图谱基本概念及绘制步骤
遗传图谱定义
遗传图谱是指用来表示生物体或种群遗传结构的一种图示,通常包括染色体、基 因和遗传标记等信息。
绘制步骤
确定目标生物或种群;收集遗传信息,包括基因型、表型等数据;选择合适的绘 图软件或工具;按照一定规则将遗传信息绘制成图谱。
常见遗传病图谱解读技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 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染色
目录
•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 基因突变、重组和修饰对生物进化意义 • 课堂小结与回顾
01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染色体概念及结构
染色体定义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信息的 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呈现为棒状
显微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 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注意观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等各个时期的细胞。
03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性别决定因素及类型介绍
性别决定因素
性别决定于生物个体的性染色体 组成,通常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有关。
性别决定类型
包括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 决定。XY型常见于哺乳动物(包 括人类),ZW型常见于鸟类和某 些昆虫。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 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0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02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11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60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60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特点
优势
自花 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纯种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 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且能 稳定 地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给后代
子代个体数量多
统计结果可靠
2.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
图中①为 人工去雄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 。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显性∶隐性≈ 3∶1 。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方法: 测交 ,即让F1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
3.测交结果:高茎与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 4.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 D 和 d两种 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 1∶1 。
2.遗传图解
即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约为:1 DD ∶2 Dd ∶1 dd 。 F2性状表现及比例约为: 3高茎∶ 1矮茎 。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新教材2020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32DNA的结构

新教材2020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32DNA的结构

3.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
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 A T =m,则在互补链及整个
GC
DNA分子中 A T =m。
GC
4.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
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 A G =a,则在
TC
其互补链中 A G 1, 而在整个DNA分子中 A G =1。
【素养·探究】——情境迁移 坐落在北京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的DNA雕塑,以它简洁 而独特的造型吸引着过往行人,它象征着中关村生生不 息的精神,寓意创新的生命更加顽强。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该双螺旋模型代表的双链之间通过什么化学键连接? 提示:氢键。
(2)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该双螺旋模型代表的双链长度是否相等?为什么? 提示:相等;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两条链 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
A.②③⑤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B.DNA中A+T含量高时稳定性较高 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D.a链、b链方向相同,a链与b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解题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双链DNA的两条单链方向不同,从双链的一端开 始,一条链由5'-端到3'-端,另一条链由3'-端到5'-端。 (2)明确A—T、G—C之间的氢键数目不同,前者含两个 氢键,后者含三个氢键。
[②]_脱__氧__核__糖__和[③]_磷__酸__交替连接
内侧
_碱__基__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氢__键__形成[⑤]_碱__基__对__,
碱基互 补配对
且T(_胸__腺__嘧__啶__)一定与[⑥]_A_(_腺__嘌__呤__)_配对,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建议下载使用视频:【情境素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呢?二、讲授新课(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2页“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回答问题。

1.20世纪20年代(1)观点: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理由:①它是由大约20种的氨基酸组成的。

②氨基酸有多种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有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1)观点: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2)对DNA分子的认识:①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②脱氧核苷酸有四种,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跟着科学家的步伐,重走科学探究之路。

(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1.肺炎链球菌体的转化实验(体内)教师展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指出何者是R型菌体?何者是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毒性呢?以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

S型菌(左)具有多糖类荚膜,具有保护作用,菌落光滑、有毒性;R型菌(右侧),菌落粗糙、无毒性。

教师引导总结S型菌和R型菌的区别:教师展示肺炎链球菌体的转化实验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可能含有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物质,该物质称为“转化因子”。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 原材料,同时基因突变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的概念
基因重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物 学过程,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的遗
传信息重新组合的过程。
基因重组的方式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和非同 源重组两种方式进行。同源重组需 要DNA的同源序列,而非同源重 组则不需要。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和表型特征,增 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同时,染色体变异也是导致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05 生物的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进化
总结词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详细描述
种群的基因频率由于突变、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等因素而发 生变化,这些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通过淘汰不 适应环境的个体,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从而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解释了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机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在动植物育种、人类遗传病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解释了生物性
状的遗传规律。
0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NA的复制
总结词
详细描述DNA复制的过程、条件、特点以 及意义。
详细描述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前进行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 现 下列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相关概念叙述错误 的有_②__④__⑤__。 ①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多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 ②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③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 一 ④D与D、D与d均属于等位基因 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一定相同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1)实验过程:
(2)实验分析: ①两亲本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_黄__色__圆__粒__,说明豌 豆的粒色和粒形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黄__色__和__圆__粒__。
②F2中除了出现亲本类型外,还出现的两种新类型是 _黄__色__皱__粒__和_绿__色__圆__粒__。 ③每对性状都遵循_基__因__的__分__离__定律。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科学思维——分析与讨论 F2的四种性状表现中,不同于亲本的类型(重组类型)是 什么?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由于亲本表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或者为黄色 皱粒和绿色圆粒,所以F2中重组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 圆粒或者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3/16+ 3/16=3/8或1-3/8=5/8。
2/16YYRr、4/16YyRr 1/16YYrr、2/16Yyrr 1/16yyRR、2/16yyRr
1/16yyrr
【思考·讨论】 现有黄色圆粒豌豆种子,欲确定其基因型,请讨论并写 出实验思路。(科学探究) 提示:将该种子种下,长成植株后让其与绿色皱粒种子 长成的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种子的表型(或让其自交,观 察子代种子的表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设: (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 ①亲本中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 子组成分别是_Y_Y_R_R_、_y_y_r_r_。 ②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Y_y_R_r_。
(2)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①假说: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_彼__此__分__离__,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_自__由__组__合__。
(3)常见类型及解题规律: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配子类型 (配子种 类数)
2n(n为等位基
因对数)


配子间结合方
题 配子间结 式的种类数等
合方式 于配子种类数
的乘积
示例 AaBbCCDd产生配子种 类数为2×2×1×2= 8(种)
AaBbCc×aaBbCC配子 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 为8×2=16(种)
【解析】选B。在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 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 状,而且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 确、B错误;若Y和y分别控制黄色和绿色,R和r分别控制 圆粒和皱粒,则F1的基因型为YyRr,表型为黄色圆粒,C 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或者为YYrr和yyRR, 表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或者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 粒,因此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正确。
【思考·讨论】 某植物的花色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 位基因至少都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其余开白花。 某个每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子代中红花∶白花 =27∶37。请分析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几对等位基因控 制。(科学思维)
提示:某个每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子代中红花∶ 白花=27∶37,即红花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27÷ (27+37)=27/64=(3/4)3,所以可判断该植物的花色至少 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示例
AABbDd×AaBBdd杂 交,后代中纯合子所 占比例为1/2×1/2 ×1/2=1/8
2.验证不同对遗传因子是否独立遗传: (1)通过配子验证:以AaBb为例,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则说明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2)通过自交法验证:以AaBb为例,若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9∶3∶3∶1,则说明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3)通过测交法验证:以AaBb为例,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1∶1∶1∶1,则说明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解析】选D。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3对性状可产生 的后代表型为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 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 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
【素养·探究】——情境迁移 (1)若两个豌豆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 2yyRr、2YyRr,写出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科学思维) 提示:子代基因型中Yy∶yy=1∶1,故亲本基因型为Yy× yy;子代基因型中RR∶Rr∶rr=1∶2∶1,故亲本基因型 为Rr×Rr,组合即得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
【素养·迁移】
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肤色正常(A)对白化
(a)为显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
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
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概率
分别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1/2、1/8
A.RrMm、RRmm C.RRMm、Rrmm
B.RrMm、Rrmm D.RRMM、RRmm
【解析】选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番茄的红果 (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 性,亲代进行杂交的红果多室番茄基因型为R_M_,红果 二室番茄的基因型为R_mm。将红果多室番茄(R_M_)和 红果二室番茄(R_mm)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红果∶黄果 =3∶1,说明亲代都是Rr;子代中多室∶二室=1∶1,说明 亲代是Mm和mm,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是RrMm和Rrmm,故 选B。
(3)实验结论。 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是_Y_y_R_r_。 ②F1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_Y_R_、__Y_r_、__y_R_、__y_r_,比例相等。
4.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得出结论: (1)发生时间:形成_配__子__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_遗__传__因__子__的分 离和组合是_互__不__干__扰__的。 (3)得出结论: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 传因子_彼__此__分__离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自__由__组__合__。
示例
按分离定律求
概 率 问 题
基因型 (或表型)
的比例
出相应基因型 (或表型)的比 例,然后利用 乘法原理进行
AABbDd×aaBbdd,F1中 AaBbDd所占的比例为 1×1/2×1/2=1/4
组合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概 率 问 题
纯合子 或杂合 子出现 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纯 合子的概率的乘积 为纯合子出现的比 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的概率
【素养案例】 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遵循分离定律 C.F1的表型和基因型能确定 D.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解题导引】 (1)析图示:在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315∶108∶101∶32≈9∶3∶3∶1,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且为双杂合子,即控制这两对 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为等位基因。
题型分类
种 类 问 题
子代 基因 型(或 表型) 种类
解题规律
示例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 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或表型)种类数等于 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 求基因型(或表型)种 类数的乘积
AaBbCc×Aabbcc, 子代基因型为 3×2×2=12(种), 表型为2×2×2= 8(种)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激疑】 玉米也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 试分 析有哪些优点。 提示:繁殖快;子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等。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指导动植物育种: 杂交育种: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 本_杂__交__,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 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依据_分__离__定__律__和__自__由__组__合__定__律__,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 中的_患__病__概__率__作出科学的推断, 从而为_遗__传__咨__询__提供 理论依据。
(2)豌豆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必须同时具有基因Y 和R才能开紫花。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两株白花豌豆 甲和乙杂交,所得子一代全为紫花。(科学思维) ①结合上述信息,写出甲和乙的基因型。 提示:yyRR和YYrr(顺序可颠倒)。 ②若子一代所得紫花植株自交,则子二代全是紫花吗? 提示:不全是。紫花∶白花=9∶7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 在亲本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 分别作为父本或母本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相同。因为在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 显性个体或隐性个体作为母本,其结果都是显性∶隐性 为3∶1,所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正交与反交 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素养·迁移】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 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 交,其后代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基 因型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补偿训练】 利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 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解析】选D。利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 要求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A不符合题意;两 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B不符合题意;因为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为避免自然状态下的自花传粉,故 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不符合题意;不管是正 交还是反交,结果都一样,故不需考虑显性亲本作父本, 隐性亲本作母本,D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